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和普通貧血有什麼區別?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又稱鐮刀狀細胞型貧血、鐮狀細胞貧血,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紅蛋白病,因β-肽鏈第6位胺基酸穀氨酸被纈氨酸所代替,構成鐮狀血紅蛋白,取代了正常血紅蛋白。臨床表現為慢性溶血性貧血、易感染和再發性疼痛危象引起慢性局部缺血從而導致器官組織損害。主要通過輸血、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純合子患者預後較差,雜合子患者預後相對較好。

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紅蛋白病,因β鏈第6位胺基酸穀氨酸被纈氨酸代替,形成了異常的血紅蛋白S(HbS),取代了正常血紅蛋白(HbA),氧分壓下降時血紅蛋白S分子之間相互作用,成為螺旋形多聚體,使紅細胞扭曲成鐮狀細胞(即鐮變現象)。鐮變的紅細胞可發生溶血、堵塞毛細血管等,引起相關症狀。

患者剛出生時,因胚胎血紅蛋白(HbF)比例高,鐮變現象不明顯,3~4個月後才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症狀及黃疸,6個月後可見肝、脾大,發育遲緩。因鐮狀細胞在微循環內淤滯,造成血管阻塞及受累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臨床上表現為急性發生的骨痛、胸痛和(或)腹痛、血尿等,稱為疼痛危象,可在疾病過程中反覆出現。若大量血液滯留在肝、脾,將會出現肝脾進行性腫大而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微小血管閉塞引起局部組織缺氧和炎症反應,可引起手足關節腫脹、充血、疼痛,稱手足症候群。此外,鐮刀型細胞貧血病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而出現智力低下。

一方面出現慢性溶血性貧血,除了貧血相關症狀,由於膽紅素升高可引起皮膚、鞏膜輕中度黃染、色素性膽石症,當感染、寒冷、脫水時症狀可加重。嬰幼兒會出現脾大,伴隨年齡增長,脾臟可由於脾梗死、纖維化而縮小。因脾內紅細胞鐮變引起脾功能障礙以及脾臟不能從血流中過濾微生物,患者很容易因莢膜微生物(特別是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及病毒(如H1N1和細小病毒)而發生感染,而功能障礙性IgG和IgM抗體反應、補體結合旁路途徑的缺陷及調理吞噬功能障礙也可能在侵襲性感染的易感性方面起一定作用。若早年發病,病人多有生長及發育不良,全身情況差,易導致感染。如果大量血液滯留在肝、脾,將會出現肝脾進行性腫大而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又叫滯留型危象或隱退症候群。

另一方面,因為毛細血管微血栓而致使反覆發作的血管阻塞性疼痛。因微小血管閉塞引起局部組織缺氧及炎症反應,在嬰幼兒出現指(趾)手(足)關節腫脹、充血、疼痛時稱手足症候群,50%的2歲內患兒有手足症候群,兒童及成人多表現為四肢肌痛、腰背疼痛和大關節疼痛,嚴重者可出現劇烈腹痛(常見原因為脾梗死)、頭痛,甚至肢體癱瘓、昏迷。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血管阻塞幾乎可發生在每個器官系統,能出現周期性疼痛,患者瘦弱、易感染、易疲勞、營養不良,各種原因引起的內臟缺氧使更多的紅細胞鐮變導致慢性器官損害,也可引起多發性心、肝、肺、腎、腦栓塞等嚴重合併症,從而導致與該疾病相關的特徵性急慢性多系統衰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的進行性血管阻塞,也可在沒有任何明顯臨床表現的情況下發生。由於骨髓造血組織過度代償性增加使骨皮質變薄、骨質疏鬆、脊柱變形、股骨頭無菌壞死,若有骨梗死則可導致局部骨質硬化,如感染微小病毒,則可能引起骨髓增生低下、網織紅顯著減少、貧血突然加重。眼部症狀可出現眼底視網膜血管栓塞引起眼底出血、視網膜脫離。另外,還回來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智力低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鐮刀型細胞貧血會遺傳嗎?
    對於貧血的問題,我們多少會有點認知,現在很多人多少可能身體會出現貧血的情況。但是,正常情況下的貧血是無傷大雅的,就怕貧血玩花樣,為何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有些貧血的症狀可能會危機患者的生命健康乃至於威脅生育能力,其中大家有印象的可能就是地中海貧血。但是,貝安文文這次要說的可不是它,而是另外一種貧血症狀——鐮刀型細胞貧血。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怎麼回事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疾病稱作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正常成人的血紅蛋白是由兩條α鏈和兩條β鏈相互結合形成的四聚體,α鏈與β鏈分別由141及146個胺基酸順序連接組成。鐮狀細胞貧血病人由於β鏈第6位胺基酸穀氨酸被纈氨酸所替代,形成異常HbS,取代了正常的血紅蛋白(HbA),在脫氧狀態時HbS分子間產生相互作用,聚集成溶解度很低的螺旋形多聚體,使紅細胞扭曲成鐮狀細胞(鐮變)。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究竟是怎麼回事?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疾病稱作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何謂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鐮狀細胞貧血症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個分子病,因此也開創了疾病分子生物學先河。正常成人的血紅蛋白是由兩條 α 鏈和兩條 β 鏈相互結合形成的四聚體,α 鏈與 β 鏈分別由 141 及 146 個胺基酸順序連接組成。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你知道多少?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不能運輸足夠的氧到組織而產生的症候群。若只是由於常規原因引起的貧血,那麼還可以進行相應的治療。然而,一種叫做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疾病,似乎不止是治療這麼簡單。
  • 幹細胞基因療法有望用於治療鐮刀型貧血
    2015年3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UCLA的幹細胞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的幹細胞基因治療方法可以一次性地,持久地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來自UCLA Eli and Edythe Broad 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Donald Kohn博士,在3月2號的《Blood》雜誌上發表了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糾正引起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突變基因。這是首次利用基因修正的方法,來生成正常的紅細胞。
  • 帶你認識一下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導語:想要認識一下鐮刀型細胞貧血,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貧血,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這時候人體就不能運輸足夠的氧氣到組織內,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綜合症。如果是因為正常原因導致的貧血,那進行相應的治療後可以很好地緩解這種情況,如果是因為鐮刀型細胞貧血症而產生的貧血,那治療可能就會顯得非常麻煩。
  • 新技術診斷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嚴重程度
    60多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病因,但是至今雖然遺傳學和分子學檢測能夠輕鬆地診斷這種疾病,然而並不能判斷這種疾病的嚴重程度。
  • 致人貧血的鐮狀細胞對鹿而言很普遍,170年前謎團首次揭開
    他患有一種當時尚未被認識的一種特殊貧血疾病,其紅細胞不像正常人一樣呈圓餅狀,而是彎曲的鐮刀狀。這種貧血疾病就是後來被人所知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實際上,早在人類身上發現鐮狀紅細胞的70年之前,也就是1840年,類似形狀的紅細胞就在北美白尾鹿中發現。白尾鹿和後來的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有個共同點:紅細胞扭曲成鐮狀或其他異常形狀。距今超過170年,科學家一直未能解開這一謎團。
  • 貧血吃什麼?5分鐘認識貧血,一定要知道的飲食小知識
    頭暈、疲倦,覺得身體虛弱,懷疑自己有貧血,就開始吃保健食品補鐵,但是真的是貧血嗎?貧血只補鐵真的有用嗎?貧血有那些要注意的飲食原則?營養師告訴你答案!貧血的成因:貧血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貧血】先天貧血就像是鐮刀型貧血或是地中海貧血,這類型需醫學的治療【後天貧血】後天的貧血大多都是跟營養素缺乏有關,最常聽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但不只是缺鐵才會造成貧血,缺乏維生素B6、B12、葉酸甚至是蛋白質缺乏都可能造成貧血,以下簡單介紹貧血與貧血飲食原則。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治療
    據一份發表在《英國血液學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一種名為Pfaffia paniculata的南美野生植物萃取物,可以將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病患體內的鐮刀狀細胞,修復得更趨正常。在使用了該萃取物之後,細胞容積及構成也有所改善。
  • 貧血也有新花樣 鐮狀細胞貧血症狀有哪些?
    貧血也有新花樣 鐮狀細胞貧血症狀有哪些?鐮狀細胞貧血的發生,鐮狀細胞基因必須從母親和父親遺傳,這樣孩子就有兩個鐮狀細胞基因。只有一個鐮狀基因的遺傳被稱為鐮狀細胞性狀或「載體」狀態。鐮狀細胞不會引起鐮狀細胞貧血。鐮狀細胞病徵患者通常沒有症狀,當兩種鐮狀細胞攜帶者交配時,他們的後代患鐮狀細胞貧血的機率為四分之一。
  • 普通放療和精準放療有什麼區別?
    精確放療指的是現代放療,使用的都是比較先進的放療設備,普通放療也就是過去的常規放療設備了。精確放療像現在最先進的螺旋斷層放療設備可以精確到毫米,副反應當然就非常低了,像鼻咽癌放療的副反應就減輕了很多,療效要比普通放療好。
  • 地中海型貧血要怎麼治療?
    深層靜脈栓塞深層靜脈栓塞和肺血管栓塞可能潛藏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如果妳有這種危險,醫生會建議妳在懷孕之後馬上服用血液稀釋藥品如果妳懷孕了而且有重大的心臟疾病,醫生會建議妳到專科門診,接受最好的建議和適當的檢驗,例如心臟超音波檢查,而且妳的病況應該定期受監控。地中海型貧血要怎麼治療?
  • 【季泉護膚知識】醫用面膜和普通面膜有什麼區別?
    說到「醫學護膚品」,我們很容易聯想起日本和法國的「藥妝」。 國外藥妝是指經過皮膚科醫生推薦的產品,既不是藥品也不是普通化妝品。一般情況下,藥妝的配方是完全公開且不含有致敏原的,其有效成分必須經過皮膚科臨床測試。 什麼是醫用面膜?
  • 臉色蒼白、手腳冰冷,有可能是嚴重貧血,要當心
    而這位女性可能會告訴你,她最近飽受「貧血」的困擾。大家對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應該都不陌生。白細胞負責抵抗感染,血小板會形成血塊。紅細胞之所以會是紅色,是裡頭有個重要的含鐵蛋白質,血紅素,血紅素能運送氧氣到各個器官組織,並將組織的二氧化碳運回到肺臟,所以紅細胞可是非常重要的啊!
  • 綿陽2歲女童患範可尼貧血病 骨髓移植至少需40萬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記者 秦芳芳)2月4日,綿陽2歲10個月的熊周鑫怡被確診為範可尼貧血病(遺傳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骨髓移植,巨額醫藥費難倒這一家人。 熊周鑫怡的爸爸熊高明媽媽周小川今年28歲,綿陽江油人,在廣元上班,只有小鑫怡這一個可愛的小女兒。2歲10個月的小鑫怡今年剛讀幼兒園,由爺爺奶奶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