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系列之民法典篇(81)

2021-01-11 騰訊網

(以下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六條

作者:新疆克拉瑪依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馬俊利

第一千零九十六條監護人送養孤兒的,應當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條

作者: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王研充

第一千一百零二條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三條

作者:新疆克拉瑪依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張科選

第一千一百零三條繼父或者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繼子女,並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九十四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九十八條和第一千一百條第一款規定的限制。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

作者:新疆克拉瑪依市書法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王紀林

第一千一百零四條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六條

作者:新疆克拉瑪依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朱寶珠

第一千一百零六條收養關係成立後,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九條

作者:新疆克拉瑪依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曹芳

第一千一百零九條外國人依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應當經其所在國主管機關依照該國法律審查同意。收養人應當提供由其所在國有權機構出具的有關其年齡、婚姻、職業、財產、健康、有無受過刑事處罰等狀況的證明材料,並與送養人籤訂書面協議,親自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前款規定的證明材料應當經收養人所在國外交機關或者外交機關授權的機構認證,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條

作者: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理事 劉永強

第一千一百一十條收養人、送養人要求保守收養秘密的,其他人應當尊重其意願,不得洩露。

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條

作者: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理事 崔超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條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韓玉婷 季天 羅琪

相關焦點

  • 「書·法」系列之民法典篇20
    (以下作品排名不分先後)作品: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作者:拙耕書院創辦人子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作品:民法典第九百七十六條作者:司法部直屬機關原工會主席杜京來第九百七十六條 合伙人對合夥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合夥。
  • 書·法|李荔: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四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書·法|楊全生: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書·法|李林波: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五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龍俊| 民法典中的債之保全體系 | 比較法研究202004
    內容提要:我國《民法典》合同編第五章的「合同的保全」制度適用於整個債之保全領域,民法典對債權人代位權和撤銷權客體範圍的擴張符合實踐需求。《民法典》第535條的「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在解釋上不僅包括債權的從權利,也包括合同的從權利;第537條的第一句規定了代位權人的簡易債權回收規則,第二句意味著承認了限定性入庫規則;第542條明確了債權人撤銷權的理論構造應該解釋為形成訴權,從而僅僅發生撤銷法律行為的效果而不直接發生請求權的效果,債權人想要終局性地解決問題還需借道債權人代位權制度,從而可以適用代位權制度中的一系列規則。
  • 《民法典》典型合同重點法條解讀
    重點法條如下: 1.租賃物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後,如發生損耗,是否需要賠償? 答:不需要。《民法典》第七百一十條規定,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正常使用租賃物產生了損耗是不需要賠償的。
  • 廣義的民法與狹義的民法
    廣義的民法與傳統上的私法的範圍相似,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人身關係以及婚姻家庭關係的法律,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債與合同法、智慧財產權法、親屬法、繼承法以及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票據法、破產法等商事法律。
  • 張新寶 張馨天: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到《民法典》第1254條...
    而德國法院則是通過一系列的司法判例發展出了社會安全義務理論,使之能夠囊括從建築物拋擲(墜落)物品損害責任。義大利法院對於這一問題的規定也僅有零星判例可依,法院依據《義大利民法典》第2051條判決由建築物的保有者承擔無法找到具體加害人的從建築物拋擲(墜落)物品損害責任。
  • 薛軍|民法典網絡侵權條款研究:以法解釋論框架的重構為中心|比較法...
    但由於中國民法典編纂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民法典中的大多數條款和制度都有一個明確可追溯的「前身」,而這些「前身」都有與之相關的極其豐富,甚至已經相當固化的法學理論與司法判例體系。如何處理民法典與這些前民法典時代的理論與判例之間的關係,是「後法典時代」的法解釋論體系建構者必須特別予以關注的問題。
  • 學法時間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學法時間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根據《民法典》第1260條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我國民法典誕生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之後,是新時代民主化、科學化立法的典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肩負著保護人民的民事權利、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神聖使命,並因「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而為世界矚目。
  • 《民法典》系列講座丨我院邀請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滿洪傑教授來...
    《民法典》系列講座丨我院邀請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滿洪傑教授來院授課 2020-11-1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永強:中國民法處分行為之多元模式|法治研究202004
    內容提要:處分行為是民法學的基礎概念,中國民法實體法中所使用的「處分」「處分權」「無權處分」「有權處分」條文多數與處分行為相關。實證法表明,中國民法之處分概念是廣義的,未精緻區分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民法典》所稱的處分,也包括出資、出賣、贈與、投資入股等形式。學理上,應將處分概念限縮於狹義的處分行為,即直接移轉權利的意思表示。
  • 中國民法先生佟柔:每個學生就是我的一本活書
    郭鋒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那時凡是想搞學術的民法研究生,來北京都要拜訪佟柔,不然就覺得學業不完整,這在當時的中國民法學界沒有第二人。佟柔從不拒學生於門外,家裡門庭若市,來訪者絡繹不絕,被戲稱為「茶館」。15平方米的臥室也是他的書房兼會客室,書架上擺滿了書,加上床和寫字檯,房間裡沒剩下多少空間,訪客超過5人就沒了下腳之處。一個陳舊的沙發,因坐過的人太多彈簧都鑽了出來。
  • 新增與變化|2020《民法典》出臺之後,民法應該怎麼學?
    哈嘍,大家好,我是是萬國君,今天我們結合兩會熱點《民法典》的相關內容來談談學習方法。先說;民法作為法考部門法中的重中之重,與刑法在一起,素來是法考屆中的兩座大山!對於法考生來說;是兩大難題,再加上今年與歷年都不一樣,18年19年的考生在春節前就已經開始為刑法和民法作準備了,有人會說,難道我們20年的考生不想嘛?確實,20年對我們來說是最為特殊的一年,特殊在哪裡?
  • 民法典編纂中的行政法因素
    行政法與民法的規範範圍的相互滲透本就是一個自然的現象,因此,在這種水乳交融的情況下,行政法與民法典的關係就存在很多爭議,例如:(1)在民法典的體系構建中,行政法對於民法典體系產生如何的影響?其影響主要在內在體系還是外在體系?(2)在具體法律的適用方面,行政法(規)是否屬於民法的「法源」?《民法總則》第10條的規定中是否包含之?(3)「行政主體」在民法上的行為之性質如何判斷?
  •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與中西法律文化的整合
    (一)性善文化與性惡文化的交融,民法是保護善意人之法   中國與西方在人文哲學上有著兩套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國正統的儒家主張性善論,重視教化的作用;西方文化認為人類具有罪惡的本性,因而以性惡論為法治思想的理論根基,將法律作為治理社會、管理國家的主要機制,並以民主型法治為現代法治的基本範式。
  • 如何理解民法典上保證期間的效力及計算
    《民法典》基於保護保證人、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權利的立場,在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之外,專門規定了保證期間制度,明確規定所有保證債務均有保證期間之適用,此所謂保證期間的強制適用主義。如此,時間的經過對於保證債務的影響就有了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期間兩種制度的適用空間。保證期間制度是我國法上就當事人之間利益衡量的特殊政策工具,深具中國特色,相關規則的解釋與適用一直都是理論和實務中的重大爭議問題。
  • 什麼是留置權和單方允諾之債?民法中的財產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云飛趙李每天學點法律知識民法作為私法的基本法、>市民社會的法、市場經濟的法、實體法和權利法,以確認和保護民事主體的民事權益為基本精神(權益包括權利和利益)。同時民法以權利思維為主導,重在宣誓各種權利。民事權利按照權利的內容和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財產權、人身權和綜合性權利三項。財產權由兩大支柱構成,即靜態財產物權和動態財產權債權。
  • 《民法典》的溫度
    我們都知道,民法強調意思自治,在沒有損害法益或潛在法益的情況下,雙方知情又自願登記成為夫妻,法律不應該去否認神聖的婚姻。英國法學家波洛克曾說: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所謂的患有醫學疾病也不應該成為剝奪這種平等的法定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