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是萬國君,今天我們結合兩會熱點《民法典》的相關內容來談談學習方法。
先說;民法作為法考部門法中的重中之重,與刑法在一起,素來是法考屆中的兩座大山!對於法考生來說;是兩大難題,再加上今年與歷年都不一樣,18年19年的考生在春節前就已經開始為刑法和民法作準備了,有人會說,難道我們20年的考生不想嘛?
確實,20年對我們來說是最為特殊的一年,特殊在哪裡?
從年前坊間傳聞就開始說民法有大的改動,不少同學遲遲不敢複習民法,隨後因為疫情原因,兩會又進行了推遲,20年對我們來說真是坎坎坷坷的一年,不過幸好在5.21日兩會正式召開,公布中國首部《民法典》即將問世。
《民法典》的問世,大家的心算是小小的平復了下來!但是又面臨著另一個難題?有小夥伴會問,現在學習《民法》來得及嗎?我應該怎麼學習民法呢
首先,老樣子,按照小編之前的預測,果然這次《民法典》雖說是重新出臺但是並不會所有都重新修訂,只是部分進行改變,例如這次新出改動哪裡,我們就要學哪裡,剩下的結合曆年《高頻考點表》進行正常複習就好了。
離法考僅剩幾個月的時間,出題人保證也是圍繞新增內容進行選擇。那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本次《民法典》的重點內容,這也是我們做的第二期民法典的內容了,想要了解更透徹可以在閱讀本文章以後查看之前文章。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張業遂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提請本次大會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7編分別是: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十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
重點突出:《民法典》的編纂收集了民生民意更加注重人權。
①改變:制定民法通則時,規定民法的調整對象是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由財產關係、人身關係調整為人身關係、財產關係。
不要質疑這一個小小的改變,這說明在立法時更注重人權的的保護,這是在民主的基礎上倡導民權,更加尊重了民權與民意。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那我們在複習時是不是也應該加大這方面的學習呢。在案例分析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圍繞這一點進行考慮呢?
②分則:在分則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規定了人格權編,這是中國民法典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③在人格權編中,草案特別強調了人格尊嚴的地位,保證每一個人享有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