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陳伯萬是陳姓家族中一個閃亮的亮點,南朝陳國皇族之後裔,生長於唐末亂世,佐李克用屢建軍功,又於後唐莊宗同光二年七十高齡,任武軍節度使兼湖廣都招討宣撫防禦使,率子孫四代奉旨平定南蠻,遂定居新化鵝塘。
陳伯萬公(公元854-947年),南朝陳國陳宣帝-曇頊的13世孫,行名頂一、號金峰。江西吉州太和淑林人也,官授都督,後唐荘(莊)宗李存勖(公元923-936年),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一世祖陳伯萬公70歲時奉旨過湖廣開基,歷沔陽(今仙桃市)三湘等處僕新邑居之,今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西河鎮橫陽山鵝塘而居之,妣趙氏系出江西太和,生子三:長子元和次子亨和三子利和。陳伯萬祖妣趙氏仙葬鵝塘老屋後金臺山合墓。
其六世孫堯叟、堯佐、堯諮兩中狀元、一中進士,號稱「一門三相」,堯諮更以善射著稱,曾與賣油翁論射,傳為千古佳話。現嗣孫近百萬,遍布全國各地。
▲新化鵝塘伯萬公總祠
陳伯萬之父陳文,即陳景思。唐僖宗時黃巢為亂,景思為太州起軍使,招安李克用,屢敗黃巢。黃巢攻陳州,即因陳州為景思祖居地,欲攻之以牽制其兵力;而李克用以五萬兵救之,亦因其與陳景思交厚故也,景思死後葬揚州金頂峰。
僖宗時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反,陳文為監軍禦敵,派子伯萬、伯千持書招安未果,李克用稱晉王,伯萬、伯千遂隨其軍。後黃巢起,朝廷以陳文言招安李克用,敗黃巢,遂升陳文為太尉、鎮北將軍,伯萬為行營都指揮使,伯千為軍中教練使。伯萬當李克用時,號稱「陳無敵」。
後李克用之子李存瑁代梁立後唐,患南蠻,伯萬以七十高齡奉旨由吳入楚、平蠻編民。佔潭州,以子利和及孫朔守之;長子元和及孫羝等守上梅一帶,伯萬死後繼其封、守其地。
元和之子翔,先為博州刺史,後隨王建入蜀,因諫阻王建稱蜀王不從,棄官歸裡,卜居閬中新井。
翔子詡,自幼由外家養大。長成後隨祖父及曾祖出徵並死葬奉安。然後攜家入川侍奉父母,宋時以孫貴封「齊國公」。
詡子昭文,終身未仕,並阻其子省華應蜀、晉之試,宋時以孫貴封「楚國公」。
昭文子省華,宋太祖滅蜀後入仕,後以子貴封「秦國公」。
省華之子堯叟、堯佐、堯諮,稱「一門三相」。
堯叟長子師古,堯佐長子述古,堯諮長子敏古。師古、述古因「青苗法」與王安石等相左,兄弟遂相約棄官歸裡。
師古長子永宗,字知言;述古長子康宗;敏古長子齊宗。
三宗在父、祖故後,奉祖命歸新化鵝塘省萬祖墓,見其地而喜之,遂舉家回遷祖居之地鵝塘。後鴻發五十七戶,至今嗣孫過百萬,遍布華夏大地,誠為盛事。
陳伯萬公後裔眾多,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雲南、貴州、兩廣等地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