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慾,但說到情,很多人感慨良多,友情,愛情,親情一生中陪伴我們最多的三位朋友,親情是自己不能再選擇的,愛情佛性的人選擇一切隨緣,甚至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婚一族,相信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但友情,那個可以陪你大哭大鬧,嘻嘻哈哈的人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因此對擇友很慎重,所以有時會經常去看很多的心靈雞湯,看看從這些雞湯中能去領悟到什麼來。但對於七情六慾,佛家子弟們有著他們脫然於物的見解。
佛教的《孛經》裡,提到朋友有四等,你知道朋友分為哪四等嗎?朋友不像親人卻有同如親人,很多不能同親人提起的事能向朋友傾訴,找尋答案。但卻又怕遇到豬朋狗友,酒肉朋友,背後捅自己一刀的朋友。
朋友這個群體可以很龐大,也可以只有那麼一個知心朋友。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對自己一身的影響甚至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所結交的朋友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有怎樣的品行對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生活,後半輩子都產生著影響。歷史上也有很多的名言警句交我們應該如何的去結交朋友,結交怎樣的朋友。孔夫子言:「友直、友諒、友多聞。」這樣的朋友才是我們值得去結交的。「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這樣的朋友則是我們應該警惕,遠離的。
佛教《孛經》裡交友有四原則,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有那四說。朋友不是建立在利益上的,不是用自己的利益去換取的,是錢買不到的。一:有友如花。花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的,就連有些對花過敏的人也忍不住去欣賞花。但如花的朋友,在佛教這裡來說就是不可取的了,在你漂亮,過得好時,花開正茂時會把你高高舉起,向全世界炫耀你,把你帶在身邊。但在花枯萎時就選擇把你忽視。短暫的塑料友情,不能有難同當,只想有福同享,這樣的朋友值得嗎?
二:有友如秤。都說秤是天底下最公平的,只講實事求是,不因為你是誰而偏袒任一方。但朋友如秤的則不可,會去衡量你對自己是有有益,利益大小。你重要他就低頭,你不重要他就昂首。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朋友你覺得呢?好的朋友應該能包容你,不會因為你一貧如洗而拋棄你。
三:有友如山。都說父愛如山,其實珍貴的朋友也如山,堅固,深沉,做得比說得多。
四:有友如地。他可以容納很多,微小的,高大的,脆弱的,他都可以給他們住所,收容他們,保護他們,給他們安全感。世間萬物,你的缺點優點他都知道,都會包容你,不會因為你一無所有就嫌棄你。
朋友很重要,擇良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