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在經歷了六年的苦行之後,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關於他呆在菩提樹下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七天,另一種是七七四十九天,至於到底是哪一種,在此我們先存而不論,因為我們要探討的是另外一個主題,即佛陀在證悟的前夜,經歷了什麼?
也就是說,佛陀在悟道的前幾天,即呆在菩提樹下的那幾天,到底經歷了什麼?真懂的話,對於修行者來說,也就有了方向。關於這個問題,佛陀曾如此自述,他說:
「惡魔,怯懦的人往往無法戰勝,大多會敗於惡魔之手,但勇敢者則不一樣,勇敢的人會在與惡魔的博弈之中獲得升級或升華的喜悅,我正是這樣的人,多少個日夜以來,我一直與你們(惡魔)交戰,因為我不喜歡失敗的身軀,更不願意在失敗的痛苦中苟活,我寧願在奮戰中死去。因為我看到,其它教派(如沙門與婆羅門等)的修行者,確實有太多的人因失敗而脫離修行,我真切地體會到,他們不懂得堅持修行對於探尋真理的重要性」。
所謂的惡魔,儘管瀰漫了整個宇宙,但是惡魔的本質卻來源於內心,也就是說,世間原本並無惡魔,所謂的惡魔,其實不過自己內心的產物。
換句話說,佛陀證悟的前夜,經歷的是與惡魔或心魔的交戰,而這場交戰的地點就是在佛陀的內心之中,所以,雖然只是在菩提樹下靜坐,但內心的鬥爭卻是無比的激烈。
他的這段內心的掙扎與交戰,被後世的人稱為"降魔成道",也就是說,在佛陀證悟的前夜,眾魔(惡魔)紛紛來襲,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佛陀利用法力驅散群魔,最終在黎明時分成就正覺,覺悟得道。
當然,這裡的眾魔或惡魔只是一種比喻,在佛陀的的回憶中,這些魔的本質就是人內心當中的貪慾、憂苦、渴愛、飢餓、睡眠、恐懼、疑惑、偽善與固執等,當一個人修行未悟時,這些就會以魔的形象出現,困擾著證悟者的內心,讓他們難以解脫。
這種情況,在其它的宗教也一樣存在,因此,作為修行者,只有完全驅散這些困擾,才能夠真正的證悟,也就是說,這一關如果過不了,你是無法證悟的,因此,驅散這些困擾,才是證悟的前提。
人類幸運的是,佛陀成功的驅散了這些困擾,於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八日這一天的黎明,佛陀終於徹悟,這一年,他剛35歲。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阿含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