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渣男是張生原型,寫下感人至深的情詩,騙了我們一千多年

2020-12-05 秋心撩動漫

他是唐代晚期的大詩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詩,令男人沉默,女人落淚,感動不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他的名字叫元稹,和白居易齊名,是好基友,合稱元白。

其實,他的情愛史極其豐富,風流多情,能明確查到的就有六段,頗有渣男之風。並不是詩歌裡寫的那樣鍾情專一,愛人死了也感嘆天下再無心儀的女人。其渣男行徑,始亂終棄,著實令人不齒。

一、初戀:表妹崔鶯鶯

元稹出身低微,初戀是表妹崔雙文,面若桃花,美麗多情,雙文就是王實甫《西廂記》裡崔鶯鶯的原型。

當元稹遇見美麗的雙文姑娘,多情的他瞬間墜入愛河,無法自拔。他向表妹獻上了熱情洋溢的告白,雙文看不上他這樣輕浮且沒有誠意的舉動,冷淡地拒絕了。元稹便為此絕食七日,差點掛了。還寫下了悲哀幽怨的詩來表達心曲。天下女子,誰能經得住這種以生命為代價的愛情攻勢呢?雙文被感動了,更被元稹的詩情打動。元稹終如願以償地抱得美人歸。

然而,好景不長,兩人纏綿了不到一年,元稹為了功名離雙文而去,赴長安城參加進士考試。二人像生離死別一樣,元稹傾訴真心,說不會變心。誰料元稹第二年取得功名以後,就變了心,攀了大官人家的閨女。雙文傷心欲絕,只能嫁作他人婦,後來元稹到雙文夫家以表兄身份求見,雙文堅拒,只以詩作答。「棄置何足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就是讓他珍惜眼前人,既然把我拋棄了就不必再掛念了。

看到這裡,就可以十足斷定元稹就是始亂終棄的渣男無疑了。雙文則能用理性克制情慾,識大體,頗值得尊敬和憐惜。

元稹雖然有了高官妻子,但還是懷念雙文的美貌,以自己和雙文為原型,寫下了著名的《會真記》。後來被元代李實甫改編成《西廂記》,便有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

二、可憐的結髮妻子:韋從

話說,元稹在長安攀上了當朝高官:太子賓客韋夏卿。他的小女兒叫韋叢,情竇初開,讀了《會真記》,便成了元稹的死忠粉,聽說他又一表人才,哭著要嫁給元稹,韋大人無奈,只得應允。

韋叢不僅痴情,而且十分賢惠,雖然出身貴族,卻不貪戀富貴,不慕虛榮。嫁元稹的時候,她是貴族千金,過著無憂無慮的奢華生活,而元稹只是一個剛入仕途的小官。在元稹不得志的時候,韋叢和他一直過著相當清貧的生活。性格溫婉的她一直守苦安貧,無怨無悔,傾盡所有去關心自己的丈夫。

二人一起生活了六七年,才二十七歲的時候韋叢就因病去世了。此時,元稹正遠在四川出差,不在妻子身邊。甚至妻子在鹹陽下葬時,元稹也沒有親自送葬,原來是因為他的老丈人失勢,家道沒落,元稹早就不把妻子和家人放在心上了。

韋叢死得多麼悲傷悽涼,孤苦無依。韋叢死後,元稹悲痛萬分,傷心欲絕,寫出中國詩歌史上最有名的悼亡詩,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惜佳人已逝,元稹的泡妞之路還有很長,他得忘掉昔日的佳人,堅強勇敢地走下去。

果不其然,愛妻去世不到一年,他就為了在政治上攀龍附鳳,而娶了老婆,出身貴族之家的安仙嬪,他不再懷念韋從,而是將所有愛傾注在新任妻子身上。可惜不到三年,安仙嬪又去世了。元稹真可謂克妻小王子。

三、與大才女薛濤的姐弟戀

前面說到,元稹去四川出差,他的妻子韋從便死在他在四川期間。他在四川也沒閒著,早就聽說了著名的歌姬、交際花、詩人薛濤風流無比,情、色並茂,便去拜訪。

薛濤,唐朝四大美女詩人之一,紅得發紫,和杜牧、白居易、王建、劉禹錫等大咖很熟。就是韋叢去世的那一年,剛過三十歲的元稹,在蜀地勾搭上了四十一歲的薛濤。雖然年齡差距很大,但薛濤的宛若少女的美貌和驚世的才華,還是讓元稹的哈喇子,流到了下巴。這對姐弟戀,他是談定了。

他使出了渾身解數,加之天生就有撩妹的資本,不出幾天,便和薛濤陷入熱戀。二人自由自在地同居,白天遊歷名山大川,看四川最美的風景。晚上就纏綿悱惻,融化在愛的海洋裡。這段美好的經歷,薛濤有詩為證: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元稹在四川只呆了三個月,便回到了洛陽。分開後,兩人依然書信來往,互訴衷腸。薛濤知道元稹的為人,也知道一段戀情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她泯滅凡心,不再相信愛情,苦等無果,乾脆脫下紅裙,遁入空門,選擇了入道,在清寂中度過餘生,拋開了七情六慾。

四、對當紅歌星的「始亂終棄」

元稹離開薛濤之後,還是真心地想念她,他也想等以後有機會了再去找薛濤,或者接她過來。可是沒走幾步,到了浙東,她又看上了唐朝四大女詩人當中的另一位,劉採春。他不禁感嘆道:真是女人不絕呀,離開一個女人離開,還會有新的女人來到身邊。劉採春詩才雖不如濤,但容貌美麗,非濤所能比也。而且關鍵的是,人家歌唱得好呀。

她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全能型藝人,以一曲《望夫歌》,紅極一時。在吳越一代,粉絲無數。

元稹寫下了熱情洋溢、文採斐然的歌頌文章,盛讚劉採春。劉採春怦然心動,投向了元稹的懷抱。元稹花錢買通了採春的丈夫,和劉採春肆無忌憚地過起了神仙般的生活。

幾年後,元稹再次離開美人,回到長安,扔下劉採春不聞不問。心灰意冷的劉採春,無顏面對夫君,選擇了投河自盡。而元稹很快另娶新歡,開始了下一段戀情。

唐朝的四大才女,元稹一下子就拋棄了倆,真可謂濫情、薄倖。然而,這還不是全部,與他有過戀情關係的美女數不勝數。而大部分人都沒有好下場,始亂終棄的苦果,只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元稹真是將渣男的卑鄙之處發揮到了極致。而那句曠世絕句又騙了多少人的眼淚,背後卻是這樣令人哀嘆、令人憤怒的憂傷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崔鶯鶯和張生原型是誰?一部戲曲揭露元稹的愛恨情仇,渣男形象
    導語:崔鶯鶯和張生原型是誰?那麼這一個女子形象的原型我是誰呢?其實除了這部戲曲之外,還有一部以崔鶯鶯為女主角的作品,它誕生的時日更早,也比《西廂記》更加貼切真實的歷史,這就是唐朝元稹所做的《鶯鶯傳》。劇中的崔鶯鶯是一個木訥的女子,她被所愛的人給拋棄,有著悲涼的一生,劇中的男主角張生也將一個負心漢的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但是這本書的作者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想要表達的卻並非是對崔鶯鶯的憐憫和感慨,而是對負心的男主角張生的一種洗白。元稹為何要做這樣一個看上去三觀不正的作品?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就是張生的原型,他少年時期的愛人就是這部作品當中的女主角。
  • 渣男張生的西廂豔遇記:對不起,你美得像妖孽,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她原來姓鄭,和張生母親同一個姓氏,跟張生攀起親戚了,也算是張生的姨母了。機緣巧合之下,張生救了這個姨母。崔老夫人甚是感激啊,於是設宴款待,還命自己的一對兒女出來拜見仁兄。兒子歡郎倒是乖乖地出來了,但是女兒鶯鶯卻為了避嫌,抱病推辭。
  • 從《鶯鶯傳》到《西廂記》,看張生如何從渣男變成情種的?
    唐代元稹的唐傳奇《鶯鶯傳》問世以來距今也有一千多年的時間了,它是最早敘述張生和崔鶯鶯故事的作品,到了宋元時期又經過文人的不斷創作,至金,董解元寫了《西廂記諸宮調》將這個悲劇的結局改為喜劇,元代王實甫最終完善,元雜劇《西廂記》問世,《西廂記》的完成說明王實甫對於「情」的關注更加深刻,希望所有的相愛的人都能夠可以不顧一切地在一起,「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元稹筆下的張生和《西廂記》截然不同,他和薛濤是什麼關係
    的確,元稹在韋叢死後,一面寫下了血淚沾襟的《遣悲懷》,可是另一方面卻又納妾娶妻,還曾經流連於風月場中,傳說中,他還曾經和當時已經年紀不小的才女薛濤,有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何況,他還寫了一個名叫《鶯鶯傳》的唐傳奇,那故事中的張生,乃是一個寡情薄倖之人,他對於崔鶯鶯始亂終棄,尤其是在結尾的地方,元稹居然還替張生辯護,為張生遺棄崔鶯鶯的無恥行徑辯解開脫,大罵崔鶯鶯是「尤物」﹑「妖孽」,還說什麼「不妖其身,必妖於人」。很多人都認為,那張生實際上就是暗指元稹自己,所以,元稹這個人根本就是言行不一,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輕薄小人。
  • 《西廂記》中的才子佳人令人羨豔,張生原型是何人?
    西廂記的故事最早見於唐代文人元稹的《鶯鶯傳》在《鶯鶯傳》中,男主角就叫張生,沒有名字。宋代文人王懋的《野客叢書》第二十九卷,稱「唐有張君瑞遇崔氏女於蒲,崔小名鶯鶯」。而在元代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中,張生一上場就自報家門說:「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看得出,張生的名字是被逐漸補充、完整起來的。那麼,這個姓張名珙字君瑞的書生究竟是以誰為原型的呢?
  • 西廂記中張生的歷史原型竟然是他
    張生失望之極,幸有鶯鶯的丫環紅娘從中幫忙,扶鶯鶯月夜燒香,聽見張生彈琴訴說衷腸。 後來鶯鶯聽說張生病倒,讓紅娘去書房探望。張生相思難解,央求紅娘替他從中傳遞消息。鶯鶯憐惜張生,終於鼓起勇氣,也寫詩回贈,後在紅娘幫助下,二人瞞過崔老夫人,私下幽會並訂了終身。老夫人知情後怒責紅娘,但已無可挽回,便催張生進京應考。張生與鶯鶯依依而別,半年後得中狀元。
  • 崔鶯鶯式悲劇:遇到渣男了該怎麼辦?
    在王實甫的雜劇中,張生在普救寺偶遇相國府小姐崔鶯鶯,心生愛慕。恰逢叛軍作亂要強娶鶯鶯。張生得到崔母親口許婚之後幫助相國府解除了危難,崔母卻食言賴婚。崔鶯鶯心愛張生卻畏懼母親而無可奈何。在丫鬟紅娘的幫助下,二人突破了來自身份、母親、表兄等重重阻礙,終於成就了美滿姻緣。其實,王實甫版的《西廂記》脫胎於前人的故事,經過了多次藝術加工。
  • 《西廂記》張生原型,寫下悼念亡妻的千古名句,卻是一個負心郎
    很多年以後,元稹對自己的初戀對象依然無法忘懷,便以崔鶯鶯為原型,創作了傳奇小說《鶯鶯傳》,並且以張生自居。後世的經典戲劇《西廂記》即是以此為藍本改編的。崔鶯鶯才貌雙全,韋叢賢良淑德,元稹另一位情人,又是另外一種風格。薛濤,是樂籍出身的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
  • 被歷史騙了!和崔鶯鶯有「地下情」不是張生,而是這位唐代詩人?
    唐代詩人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韋叢,娶韋氏之前曾與一女子有私情,這個女人就是崔鶯鶯。關於崔鶯鶯,描寫較多的就是元稹的《鶯鶯傳》,這本書也就是王實甫撰寫的《西廂記》的藍本。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當官,認識了母親遠方親戚的女兒—崔鶯鶯。
  • 張生:素有「元白」之稱的元稹原型,原來是這麼一個人!
    《鶯鶯傳》講了一個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王實甫據此作了《西廂記》,從而張生成為一個始亂終棄的代表,被歷史釘在了恥辱柱上。據說《鶯鶯傳》中張生的原型就是元稹,從而元稹這位名滿天下的詩人頗受後人詬病。那麼,張生或者說元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鶯鶯傳》:窮書生愛上富家女,結果張生卻對鶯鶯始亂終棄,為何
    張生對崔鶯鶯的」始亂終棄「,也催生出後世之人對這個故事的集體改編,不惜打破現實還鶯鶯一個公道。比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清代的《何必西廂》,使得元稹的《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在後世人中以」大團圓「的結局,成為才子佳人愛情戲的經典。
  • 《西廂記》:年少時羨慕人生圓滿的張生,後來才發現活成了紅娘
    對,就是寫下千古悼亡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的那一位。今天我們讀到的《西廂記》,全名叫《崔鶯鶯帶月西廂記》,是元代戲曲家王實甫根據歷代版本編撰而成。它雖然是戲劇劇本,三個主要人物張君瑞、崔鶯鶯、紅娘絕非臉譜化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內涵。尤其是張生和紅娘兩個人物身上,能讀出今天人的影子。
  • 網友發文「渣男最好騙的三種女孩」 袁巴元點讚是什麼意思
    而有網友發現,今天他點讚了一條名為「渣男眼中,這三種女孩最好騙」的微博,讓人摸不到頭腦。有網友表示「他可能還不怎麼會玩微博,不知道點讚了的內容能被看到」,「手抖了吧」。 原標題:網友發文「渣男最好騙的三種女孩」 袁巴元點讚 責任編輯:陳玲玲
  • 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為什麼這麼曲折?
    文/十三喵哪怕是對戲曲一無所知的人,對於京劇《紅娘》中「叫張生」一段也耳熟能詳。這不能不說是這個故事的魅力。故事梗概是書生張珙看上了已故崔相國之女崔鶯鶯,並借著退匪人孫飛虎的功勞贏得了崔夫人的口頭承諾。
  • 張生違背誓言另娶她人,鶯鶯不但不生氣反而淡定地說:我自有辦法
    提起鶯鶯與張生,可能大家熟悉的是《西廂記》,相國小姐崔鶯鶯與書生張君瑞一見生情,幾經波折攔阻,最終撞破世俗門第的樊籠有情人終成眷屬,表達了對自由戀愛的追求與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今天要講的是馮夢龍在《警世恆言》中的一篇,叫《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也是一出鶯鶯與張生的故事,不過此鶯鶯非彼鶯鶯,雖故事的框架與《西廂記》異曲同工,名字也一般無二,不過相比崔鶯鶯的想愛而不敢愛,這故事中的李鶯鶯可謂女中豪傑,看似佳人才子俗套的奇遇,實則步步謀略。
  • 表白日狂歡:理科生的情詩 文科妹子讀不懂
    浪漫不分學科,理科生們用數學符號和科學語言,寫下最艱深、最炙熱的情詩。■ 果殼網與復旦大學舉辦「理科生三行情詩」比賽昨日選出前十這是進入「理科生三行情詩」大賽Top10的作品,名叫「三視圖」。它由一個立方體構成,其中有58個紅色方塊。這個立方體從左看是「I」,從上面看是一個愛心,從正面看是「U」,拼起來就是「I love U」。
  • 我寫過一千多首情詩五十萬字,每一字一句都是我的天真和吶喊
    我這輩子最忌諱的就是背叛和欺騙高冷、慢熱、低調和內涵這都只是我的偽裝我其實也有一腔熱血我其實也會天真和浪漫我寫過一千多首情詩五十萬字每一字一句都是我反抗這個世界的愛情觀雖然這一路走來我經歷過整整二十九年的孤寂和荒涼我習慣了單身習慣了一個人一座城一個人浪跡天涯和星辰作伴
  • 蚯蚓男、甘蔗男、海王……昨天突然刷屏的渣男代名詞是啥意思?!
    網上有綠茶、白蓮,對應的,也有各種渣男代名詞,昨天「蚯蚓男」突然刷屏~咋看之下,讓很多人都產生了莫名其妙不可思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想法。蚯蚓也是內心mmp了,用勞資釣魚就算了,還嫌勞資渣,乾脆一刀切了我!不對,乾脆一千多刀切了我!
  • 從家喻戶曉的《鶯鶯傳》裡這個細節可以看出!
    從《鶯鶯傳》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鶯鶯傳》是家喻戶曉的《西廂記》的前身。《西廂記》講的是兩個年輕人衝破封建世俗相愛,最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而《鶯鶯傳》講的是富家千金被渣男始亂終棄的悲情故事。崔鶯鶯是個閨閣女子,富家千金。一次偶然的機會,窮書生在酒席上見到了崔鶯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所以卯足了勁追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