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題:中國之鶯——周小燕
我要發言
一個名字———周小燕,感動和震撼著千萬人心;一個榜樣———周小燕的先進事跡和優良品質,成為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生動教材。
周小燕是一位藝術家、教育家,但首先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周小燕活躍在文藝戰線,但她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卻遠遠超越了她所耕耘的領域。正因為如此,周小燕的事跡和品質,才具有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和如此普遍的教育意義,成為全體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正因為如此,周小燕的精神和品格,才具有如此深沉的震撼力和如此巨大的鼓動力,激勵著我們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始終走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前列!
周小燕的事跡是動人的,周小燕的精神財富是豐富的。我們學習周小燕,就要深刻認識周小燕事跡的時代意義,就要理性思考周小燕精神的深層哲理。那麼,周小燕以她的事跡和品質,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是黨的先進性的基礎和體現。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工作在不同崗位上、生活在不同環境裡。然而不管他擔任何種社會角色,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首先要增強黨的意識。黨的意識,是共產黨員獨特的社會身份和社會作用的反映,是工人階級先進性的集中體現。黨的意識是黨員的靈魂,是黨員須臾不可離身的思想「身份證」。共產黨員如果模糊、淡化了黨的意識,就會患精神上的「貧血症」,就會出現思想上的「水土流失」。共產黨員加強黨的意識,就要像周小燕那樣,入黨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入黨是每個黨員自身的政治決定,是每個人的神聖選擇,是黨的組織行為。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就要做到「我在群眾中,黨在我心中」,就要求我們時時處處與黨一條心,與黨共榮辱,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最重位置,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與黨保持一致,與黨同心同德,聽黨的話,做黨的事,堅決跟黨向前走。加強黨的意識,就要正確看待成績、名利和地位,擺正個人與組織、職業和黨的事業、盡崗位職責與盡黨員之責的關係。無論在什麼崗位上,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離開了組織,沒有黨的教育培養,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個人的一切成績和功勞都應該歸於黨。黨的意識,是黨員的第一意識,夯實了黨的意識,才能真正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意識。
———每一個上海市民,都要為塑造城市精神而身體力行。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是高揚於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幟,是引領群眾前進的嘹亮號角。人類社會發展史反覆證明,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始終保持生機活力的源泉。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滄桑而越顯生機勃勃,就是因為在億萬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融流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根植於中華大地,體現了各族各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而培育城市精神,既是上海人民受惠於民族精神哺育的結果,也是對民族精神的回報與貢獻。作為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我們城市精神的重要內容是「在海納百川中服務全國,在艱苦奮鬥中追求卓越」,這種精神,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一脈相承,又體現著時代特徵、融匯著先進文化、切合著上海特點,為建設既具民族底蘊又有世界氣質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塑造城市精神,是上海1700萬人民的共同追求,既需要在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中找到自己豐富多彩的載體,又需要有各種先進典型的引領。周小燕就是一個努力塑造和實踐城市精神的先進典型。她數十年如一日,為創建和提升優秀的文化而殫精竭慮,追求卓越,自我加壓,不斷地向藝術頂峰攀登;她海納百川,傳道授業,春風化雨,為新中國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周小燕的事跡生動地告訴我們,每一個上海市民都應該為城市精神添磚加瓦,每一個上海人都可以為塑造城市精神貢獻力量,關鍵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就能使「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融入每個市民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懷和行為規範之中,就能使每一個上海市民都成為上海城市精神的建設者和體現者。
———每一個文化工作者,都要為先進文化的發展努力奮鬥。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所說的發展,是經濟、政治和文化都要走在前列,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協調較快發展。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方向、精神動力、智力支撐和輿論環境。發展先進文化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而文化工作者則是骨幹力量,擔負著崇高的使命和光榮的責任。為發展先進文化而努力,就要像周小燕那樣,堅定不移地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針,就要始終不渝地同人民大眾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建設者打成一片,永遠不脫離人民群眾,時刻不脫離火熱的社會生活,絲毫不脫離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國情,最大的實際,以深厚的生活基礎、永不枯竭的創新能力和博大精深的藝術才華,為社會創作藝術精品,向人民大眾奉獻精神食糧!
———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樹立和堅守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學習周小燕的日日夜夜裡,人們思索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周小燕從海外歸國50多年來,始終嘔心瀝血、夙興夜寐,燃燒自己、培育學生;為什麼她入黨49年來,始終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一切為國,始終兢兢業業,保持著常人難以相信的飽滿工作熱情,始終精益求精,埋頭苦幹,奮發有為,到了88歲高齡,還實踐著「一天要作幾天用」的豪邁諾言……說到底,就是因為她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周小燕始終堅持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愛黨愛國,所以才矢志不渝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不息;周小燕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時刻聽從黨的召喚,所以才把對黨的無限忠誠,落實到數十年如一日的藝術教育生涯之中。周小燕的事跡再一次深刻地啟迪我們,理想信念是根、是魂,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永不熄滅、永不失色、永不迷路的燈!心中有了這盞明燈,困難時才能有力量,迷途時才能照路明,順利時才能有方向,逆境中才能有前程,人生路上才能走正道,艱苦攀登才能走通天險登頂越峰!我們說,對於青少年下一代,我們的教育要重在「樹根立魂」,其實我們每個社會成員,都要「根」樹得深,「魂」立得正。這個「根」,就是偉大的民族精神,這個「魂」,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有了這一條「墊底」,就有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
紅燭精神光萬丈。周小燕的先進事跡和優良品質,鼓舞著我們向前!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周小燕同志為榜樣,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以「改革勇攀第一峰、工作爭創第一流、競爭誓奪第一名」的精神狀態,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而努力奮鬥!
相關專題:中國之鶯——周小燕
我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