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最強雷射照亮阻遏蛋白信號奧秘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圖為視紫紅質和阻遏蛋白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藍色所示為視紫紅質的結構;黃色所示為阻遏蛋白的結構。視紫紅質感受外界光信號,並將光信號傳導到細胞內,產生視覺;阻遏蛋白參與調控視覺的產生過程。(圖片來源:徐華強課題組)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28個實驗室組成的國際交叉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強的X射線雷射,成功解析「信號兵」蛋白的複合物晶體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傳導領域的世界級科學難題。這項突破性成果,7月23日凌晨以長文形式率先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刊《自然》上。

  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兩位美國科學家,表彰他們在G-蛋白偶聯受體(GPCR)信號傳導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這一研究成果揭開了人體信息交流系統的秘密,即身體如何感知外部世界,並將這些生物信號通過下遊的G-蛋白發送到細胞,具有劃時代意義。徐華強解釋說,「GPCR是目前最成功的藥物靶標,迄今40%左右的上市藥物都以GPCR為靶點。」

  然而,GPCR信號傳導領域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懸而未決,即GPCR如何激活另一條信號通路——阻遏蛋白的信號通路,這一直困擾著結構生物學科學家。事實上,G-蛋白和阻遏蛋白這兩個「信號兵」,構成了GPCR下遊的兩條主要信號通路。「在調節GPCR功能的過程中,阻遏蛋白和G-蛋白分別扮演『陰』和『陽』的角色。」徐華強介紹,GPCR能激活G-蛋白的信號通路,而阻遏蛋白最終可以阻止G-蛋白向下遊傳遞信號。近年研究表明,阻遏蛋白還能作為獨立的信號傳導蛋白,廣泛參與多種細胞生理活動,調節與G-蛋白通路不同的生理功能,比如人體感官功能和神經活動。

  過去10年間,徐華強領導的團隊一直致力於解析「視紫紅質」與「阻遏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視紫紅質是一個經典的GPCR,可以感應到光信號,激活視覺功能。然而,獲得高解析度的複合物圖像需要攻克很多技術難關。

  在交叉團隊協同下,科學家通過「超級雷射」給蛋白質晶體「拍片子」,他們採用世界上最亮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用較小的晶體樣本得到了高解析度的兩者複合物晶體結構。這一結構揭示,阻遏蛋白與GPCR的結合模式,與G-蛋白與GPCR的相互作用截然不同,為深入理解GPCR下遊信號傳導通路奠定了基礎。據悉,這也是運用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獲得的首個蛋白質複合物結構,展示了新技術在結構生物學領域的強大應用前景。

  專家認為,這一研究為開發選擇性更高的藥物奠定了理論基礎。徐華強表示,在藥物發現領域,對藥物靶點蛋白的結構與功能關係理解越深,開發出高效低毒藥物的機率越大。因此,選擇性「瞄準」GPCR其中一條信號通路的藥物,也就是激活或抑制「G-蛋白」、「阻遏蛋白」的信號通路,可能具有更好的療效。

  據了解,這個研究項目由全世界眾多研究機構的多領域專家合作完成,包括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美國溫安洛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等中外學者,以及其他來自美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瑞士、愛爾蘭等國60餘名科學家。

  (原載於《解放日報》 2015-07-23 10版)

相關焦點

  • 最強雷射照亮阻遏蛋白信號奧秘
    原標題: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領銜國際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 最強雷射照亮阻遏蛋白信號奧秘 《自然》今發表這一研究成果,為開發高效低毒靶點藥物奠定理論基礎圖為視紫紅質和阻遏蛋白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藍色所示為視紫紅質的結構;黃色所示為阻遏蛋白的結構。視紫紅質感受外界光信號,並將光信號傳導到細胞內,產生視覺;阻遏蛋白參與調控視覺的產生過程。
  • ...磷酸化密碼被破解-阻遏,蛋白,複合物,徐華強,通路,相互作用...
    原標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成果刊發《細胞》雜誌 磷酸化密碼被破解  目前,40%左右的上市藥物以G蛋白偶聯受體(簡稱GPCR)為靶點。2015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研究員領銜國際上28個實驗室,利用世界最強的X射線雷射成功解析了一個經典的GPCR視紫紅質與阻遏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揭示了GPCR如何激活阻遏蛋白信號通路。時隔兩年,徐華強合作團隊繼續發現了磷酸化視紫紅質與阻遏蛋白相互作用的「密碼」,而這一「密碼」對整個GPCR蛋白組具有普遍性,將有助於研發高效低毒藥物。
  • 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的三維結構解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PCR跨膜信號轉導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解析了非視覺阻遏蛋白(Arrestin2)與神經降壓素受體(NTSR1)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 上海藥物所等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聯合攻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Rhodopsin)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該項突破性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14日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
  • 科學網—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結構獲解析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蛋白偶聯受體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難題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重大科學難題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
  • 科學家揭示 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知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的研究人員,系統鑑定了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早期響應基因,闡明了獨腳金內酯調控分枝發育、葉片形狀以及花青素積累的分子機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 史上最大力度 | 有了GPCR以後,G蛋白不再孤單,4篇Nature同時闡述其複合物結構,中科院藥物所強勢貢獻一篇
    GPCR是最大的一類細胞跨膜信號轉導受體家族和最重要的藥物靶標,其通過偶聯下遊G蛋白和阻遏蛋白等多種效應蛋白轉導胞外信號。
  • 地球解放:性能量的奧秘(三)
    龐巴度夫人是一位可以完整體現女神奧秘的女性。她對女神奧秘的理解足以影響全世界的地表人類文明。她是穩定地球能量網格和人類整體文明的重要梁柱。朗巴勒公主在同一年的春分接受凱歌裡斯託的啟蒙並且學習女神奧秘。朗巴勒公主也是瑪麗·安東尼王后的閨房密友。朗巴勒公主也在地表世界上最早推廣真正的女性社交圈,好讓女性培養真摯的姊妹情感和女性友誼。她是地表第二位高等女祭司。
  • 延安時期《解放日報》上的廣告
    延安時期創辦的《解放日報》,是中共辦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通過合併、改版、整風等規範確立了辦黨報的方針原則,對建國後辦報有重要指導意義。但正是基於此,人們大多將目光集中在該報宏觀意義上,而忽略了《解放日報》常態化的一面。作為一份面向大眾的紙媒,客觀上亦是廣告業主很好的宣傳平臺。
  • 神經科學家利用螢光蛋白「照亮」果蠅的大腦 觀察嗅覺對突觸的影響
    日前美國西北大學的神經學家利用從水母身上提取的螢光蛋白,成功「照亮」了果蠅的大腦結構,來觀察嗅覺對突觸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將綠色、黃色及藍色三種不同顏色的螢光蛋白分子分成兩個部分,將一部分應用在一側的神經元上,另一部分則連接到神經元突觸間隙上。當信號通過突觸時,這些分子聚合在一起並且發光,發光持續時間長達1-3小時。
  • 馬丁·查爾菲:綠色螢光蛋白照亮生命
    http://www.yunnan.cn 發布時間 2012-06-25 20:49:08 星期一 來源:雲南網 大中小雲南網訊(記者 王海龍)25日,雲南科學大講壇迎來第36場講座(2012年第3講),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丁·查爾菲博士作為題為《綠色螢光蛋白:照亮生命》的演講。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究發現,EIF3a能夠與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通路的兩個組成部分SHC蛋白和Raf1蛋白綁定,不僅可以調節蛋白質翻譯,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分化,還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成為RAF-MEK-ERK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
  • 調控基因是編碼能與操縱序列結合的調控蛋白的基因
    阻遏蛋白與操縱子結合,就妨礙了RNA聚合酶與啟動子的結合及其後β-半乳糖苷酶等基因的轉錄起始,從而阻遏了這群基因的表達。最早只把與阻遏蛋白結合、起阻遏作用的序列稱為操縱子,但其後發現有的操縱元中同一操縱序列與不同構像的蛋白質結合,可以分別起阻遏或激活基因表達的作用,阿拉伯糖操縱元中的序列就是典型的例子。因而凡能與調控蛋白特異性結合、從而影響基因轉錄強弱的序列,不論其對基因轉錄的作用是減弱、阻止或增強、開放,都可稱為操縱子。
  • G蛋白偶聯受體: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寶藏」
    外界信號作用於細胞,引起細胞內代謝途徑和基因表達等過程的變化,最終表現為細胞特定的生理改變,該過程被稱為細胞的信號轉導。許多分子可以傳導細胞信號,包括蛋白質、多肽、脂質、核苷酸等,甚至包括光和氣味等也是重要的信號轉導分子,這些信號分子統稱為配體。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獨腳金內酯如何調控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號「交流」、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等,始終是植物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團隊,在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機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團隊系統鑑定了擬南芥獨腳金內酯早期響應基因,並闡明相關分子機制和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因此,前列腺癌的侵襲轉移成為診斷和治療的重點研究對象,而獨立於雄激素信號通路和去勢抵抗的新靶點逐步成為前列腺癌領域的研究熱點。  傳統的腫瘤治療方式主要通過手術加放化療來實現。如今,隨著科技進步,靶向治療成為治療腫瘤的新手段。即對腫瘤中能夠促進該腫瘤生長和侵襲轉移的靶點(標誌物,通常為蛋白等),用藥物和技術手段精準地抑制蛋白的表達,以達到阻止腫瘤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我科學家首次在室溫大氣環境下探測到單個蛋白質分子磁共振譜 2015-03-11 光明日報 李陳續 楊保國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