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見五大「依賴症」 壓力引發心理問題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受訪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學專家全東明教授

  就像中了魔怔一樣,30多歲的強子只要不工作,就一天到晚趴在電腦跟前,除了上網,他對周邊的一切事情都不感興趣,哪怕是女兒過來央求他帶她玩;辦公室白領LILY每10多分鐘就會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生怕錯過了信息、電話什麼的,即便是手機沒響,她也好像聽到手機在響……伴隨著緊張急促的現代生活節奏,一種被冠名為「都市依賴症」的心理問題正悄悄走入現代都市人的生活。

  案例一 迷上網絡,他差點離婚

  30多歲的強子是一家設計公司的工程師,妻子年輕漂亮,女兒活潑可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強子迷上了網絡。平日裡,只要不是在工作,他就一天到晚都趴在電腦跟前,上網瀏覽信息,偶爾也做做遊戲,但是很少網絡聊天。除了上網,他對周邊的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勁來,包括朋友聚會、陪家人聊天、帶孩子出去玩什麼的。妻子埋怨強子對家裡的事情不夠關心,對自己不夠溫柔,強子覺得不可理喻:自己把掙來的薪水全部交給她掌管,家裡不缺吃的不缺穿的,哪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啊?都老夫老妻了,還要那麼浪漫幹什麼?浪漫能當飯吃嗎?

  在生活中,強子絕對是個不抽菸、不酗酒的好男人,脾氣不急不躁,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他唯一的嗜好就是上網,用他自己的話說,「沒電腦不知道該如何寫字,沒電腦就無法工作,不上網沒法安心睡覺」。對於強子的這一嗜好,強子媳婦覺得忍無可忍。為了讓強子能稍微離開下電腦,她哭過、鬧過,幾次提出離婚,但絲毫不見效果。強子照舊我行我素,甚至覺得妻子的話是一種難以接受的管束、嘮叨。「離就離唄,無所謂,離了婚我更瀟灑。」

  專家分析: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學專家全東明教授診斷強子患上了「網絡依賴症」。全教授認為,網絡依賴目前無明確固定的原因及發生機制,因人而異,是個複雜的現象,受社會、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並可顯示出社會、心理和生理等各種效應,各個因素並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的影響是相互的。其中網絡的特點是重要因素,由於網際網路的具有可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現實性,人們可以在網絡中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中可以足不出戶而通過操作鍵盤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非常方便,更不用擔心他人會對自己造成傷害,而且當人們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可以通過上網來發洩或尋求安慰,從而暫時擺脫煩惱。而基本因素是個人的特質,某些適應不良的認知個體(包括對自我的認知扭曲和對世界的認知扭曲)、易患個體(例如個體的抑鬱、社會焦慮、物質依賴等)在生活事件(壓力源)影響下接觸網絡時,容易形成網絡依賴。當發展到對其它事情興趣缺乏或情感冷淡時,說明其情況已經嚴重,有可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專家支招: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全教授指出,要治療網絡依賴症,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弄清患者屬於何種情況,再以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共同的一點是家人朋友要多關心患者以及多與患者溝通,這是打開患者心理門戶的關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家長對孩子的網絡依賴要做好溝通,增加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時間,並且積極培養感情。採取多獎勵、多鼓勵,少指責或打罵,上網時間共同商量,不要在其上網時突然掐斷電源,下機時間到了,可延長10分鐘讓其做關機準備。改變上網的時間,最好白天上網,以降低網絡帶來的快感。如果無法溝通必須儘早求助專業人士的幫助。以明確是否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當伴有情緒或精神障礙時需要採用藥物治療。

  案例二 離開手機,她心神不定

  大學畢業後,LILY如願進入到一家大型外資企業,成為同學眼中令人羨慕的小白領。LILY是個很要強的女孩子,在學校表現就一直很出色,進入工作單位後,她更是謙虛學習,很快就贏得了周邊同事的好評,並在工作中施展才華,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不到一年就升任部門主管。外企本來工作節奏就快,再加上部門事務多,LILY幾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就連周末也牽掛著工作。LILY的手機24小時開機,哪怕是在休假,她的手機也響個不停,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需要她去處理。朋友笑稱LILY已經成為典型的「工作狂」。LILY自己也不想這樣,但是,只要一會兒沒聽到手機響,她的心裡就七上八下的,老覺得自己好像漏了什麼事似的。LILY知道自己這樣不對,也下意識地在休息時間關掉手機,卻發現在離開手機之後,她更加心神不寧,做什麼事情也心不在蔫。「我該怎麼辦呢?」LILY覺得很苦惱。

  專家分析:

  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LILY不知不覺中了「手機依賴症」的招。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患上「手機依賴症」的人越來越多。患者多表現為手機忘帶心煩意亂、鈴聲不響左顧右盼、鈴聲一響條件反射、來電減少坐立不安等。全教授認為,這類型的依賴症,多是完美主義性格基礎,總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怕出錯而失去別人對自己的肯定。由於現代社會信息常變,有些人將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經常混雜在一起,因而經常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在經過大量的重複行為、高度情緒化、高頻率地體驗等情況下,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和經歷引起神經適應,即讓神經迴路發生變化,從而讓這種行為長期化,對手機鈴聲變得特別敏感,當鈴聲出現時就會有類似神經反射的反應,當缺少手機時就會有類似戒斷反應,如焦慮、不安。這都與自主控制的缺失有關。

  專家支招:

  對於一刻不帶手機就心神不寧的「手機依賴症」患者,全教授建議:第一,切勿將工作帶到非工作時間,要合理作息,學會休閒放鬆,忙中要偷閒(如:走路時、坐電梯時可有意將腳步放慢些,身體放鬆些)。懂得張弛有道;第二,要學會調整心態,不必強求自己面面俱到,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缺點;第三,想聊天時多約朋友面對面來交談,放鬆心態,多運動或做一些放鬆練習、瑜伽、冥想等。

  案例三 痴愛老公,她一刻不閒

  在很多閨中密友的眼中,菲菲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女人。丈夫事業有成,她自己雖然年過30,但依然美麗動人。菲菲什麼都好,就是太過依賴她老公。在她眼裡,他就是她全部的世界,是她的一切。小鳥依人的她早已習慣了什麼事都依賴他。她喜歡拉著他不厭其煩地講自己的心事,喜歡啥也不幹粘在他身邊,喜歡隨時打電話給他,不管他是不是忙得腳底朝天,只為了問問他在哪裡。她形容自己已經到了「老公一出差,就像丟了魂似的,啥也幹不下去」的地步。她的舉動讓她老公感覺十分疲憊,開玩笑說自己不該娶了個沒長大的孩子。

  專家分析:

  菲菲這是典型的「情感依賴」。「情感依賴」是依賴型人格的一種,主要是指對伴侶或配偶的依賴。有依賴人格的人,不會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總是習慣於讓別人替自己做主,總是認為「要是別人能夠幫我就好了」。他們不自信,認為自己沒有別人能幹;他們沒有自主意識,總是有意無意地用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

  專家支招:

  專家建議菲菲學會自我剖析,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養自己的興趣,培養社交能力、主觀意識及行為,學會向朋友傾訴困擾自己的問題,重拾自信,培養自己對事情的獨立見解,逐漸堅強起來!

  現代都市人肩負著很多責任。在緊張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疼愛自己。因為我們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愛別人。所以,要給自己一個健康的生活氛圍,一個樂觀的心態。依賴症並不可怕,只要不去逃避,多與家人朋友溝通,必要時,向專家求助,你就可以輕鬆做一個從裡到外都健健康康的都市人!(海燕 嘉敏)

  名詞解釋

  依賴症是指帶有強制性的渴求,追求與不間斷地使用某種或某些藥物或物質,或從事某種活動,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應,並藉以避免戒斷綜合症的一種行為障礙。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由於承受比較大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從而出現各種形形色色的依賴症,我們習慣性地稱這為都市依賴症。

  細心觀察,都市依賴症無處不在。據調查統計,目前生活在都市的人最常見的主要有五大依賴症———「網絡依賴症」、「手機依賴症」、「工作依賴症」、「興趣學習依賴症」、「情感依賴症」。

相關焦點

  • 十大常見心理疾病
    核心提示:  當今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總是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或許說這就是生活,生活本來就不可能事事如人意,免不了遇到很多的問題,然而當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太多,不去想辦法做一個合理的釋放則會堆積成災轉化為各種心理問題,這也就是說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放在心上,讓時間來治癒,這些心理疾病會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到家庭幸福,目前存在的十大常見心理疾病有哪些。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兒童的心理問題具有特殊性,兒童本身缺乏適切表達能力,所以面對自己的問題他們常會透過一些怪異行為表達,例如:想博取關心而佯裝頭疼、以反抗父母掩飾內心的焦慮。諸如此等問題,我們絕不可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
  • 手機依賴症
    科技似乎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手機的出現和日漸普及,一方面促使了人類通訊事業的飛躍,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機和社會問題,研究表明,手機輻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心臟機能以及精子、卵子等生殖細胞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據6月28日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的精子數目可減少多達
  • 「時髦病」主要症狀:拖延症、手機依賴症...
    本文目錄:1、「時髦病」簡介2、「時髦病」的成因3、「時髦病」主要症狀及預防「時髦病」簡介時髦病是指現代人所患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即便沒有身體病痛的困擾,同樣也要學會處理長大後的各種心理和情緒問題。「時髦病」的成因1、生活壓力:「時髦病」的產生和流行,和當前人們所處的高壓力、快節奏的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手機依賴症」反映出來的,就是個人試圖跟上外部世界的腳步,生怕被其拋離的心理狀態。
  • 心理壓力大怎麼減壓 10種方法緩解壓力
    造成心理壓力過大的原因有很多,想要緩解壓力就要先了解心理壓力大的原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壓力過大都有哪些表現呢?緩解壓力的方法又有哪些呢?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吧。,其主要的根源就是由於壓力過大過於緊張所導致,  失眠:過大的壓力極有可能會引起失眠問題,並且隨著壓力的加重失眠也會隨之加重。
  • 多動症ADHD常見的五大引發原因
    多動症ADHD常見的五大引發原因 時間:2020-12-01 16: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大多數多動症ADHD兒童的父母小時候也多動;不少母親反映患兒在胎兒期就好動,出生後好哭,入睡困難,進食不好,難以照顧。
  • 職業女性:生活中哪些常見心理壓力?又該如何才能學會心理調適?
    職場上,很多女性其實看起來很勇敢,其實在工作的過程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壓力,常見的有哪些?女性該怎麼樣學會調適呢?不在乎會怎麼樣?職業女性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壓力呢?在平時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我,要學會細心想自己和他人,如果有嫉妒心理的女性,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所以一定要改掉這種不良心理,要正確的評價和理解欣賞他人。還要學會放鬆自我,要加強自身修養,心胸狹窄的人會不擇手段的壓制他人,一定要克服這種病態的心理,應該增減公平競爭和互助前進的觀念。
  • 四大心理問題影響國民健康
    結果顯示,經常處於情緒低落的受訪者,其壓力、焦慮和抑鬱的程度也明顯更高,這進一步揭示了對重大心理疾病相關症狀及早地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心理問題還與各種生理疾病的患病風險攀升相關聯,憂慮和壓力可能會增加民眾罹患生理疾病的風險,進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恐懼、憂慮及相關健康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 怎麼樣才緩解心理壓力?自己如何解決心理壓力?
    也正因如此,知識型勞動力的增加導致市場就業競爭力大,人們就業的壓力不得不增加了許多。不僅在這方面,還有許多方面也如此,家庭,社會,學校等等。人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人們怎麼樣才能緩解心理壓力呢? 1、尋找心理醫生 如果有著長期的心理壓力,那麼尋找心理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 適當壓力能帶來五大好處
    原標題:適當壓力能帶來五大好處   我們每天都在強調生活放輕鬆,太多壓力對身體不好……可諷刺的是,我們強調越多壓力反而更大。有壓力、感到緊張並不一定就是壞事,畢竟,人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本身是防護性質的,而非有害。
  • ABO「問題文」:《信息素依賴症》,炸毛低情商OVS騷包寵妻狂魔A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ABO【問題文】:《信息素依賴症》,炸毛低情商OVS騷包寵妻狂魔A《校草的信息素有毒》作者:聽原簡介:富二代小少爺周衍,是個不會被任何Alpha影響的Omega,俗稱的發育不完全,直到他遇上肖奕。
  • 調節心理壓力的方法
    人在精神壓力過大時就會造成一些心理疾病,那麼人在出現心理疾病之前,會有哪些徵兆預示自己的精神壓力過大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心理壓力的調節方法,幫助大家調整心理壓力。
  • 心理問題困擾大眾,中國人呈「灰色」
    他認為:「轉型期的中國是個『灰色國度』,面對壓力,老百姓的各種心理疾病都可能發生。政府應儘快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引發的後果。」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統計表明:中國約有39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換言之,平均每100個中國人中,至少有3人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和治療。
  • 情緒緊張壓力大?小心引發頸椎病
    情緒不好也會引發頸椎病嗎?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葉勇副主任醫師詳細介紹了情緒因素與頸椎病的關係。 情志不暢為什麼會引發頸椎病? 情緒是心理反應的重要表現形式,與疾病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 疫情期間壓力大 紐西蘭亞裔心理健康問題引關注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一個倡議組織呼籲對紐西蘭亞裔社區提出一個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方案。該組織稱,亞裔紐西蘭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在惡化,而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2020-05-1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誘發心理疾病十大因子
    又是什麼因素誘發現代人頻頻產生心理疾病呢?據 筆者調查研究,誘發我國現代人心理疾病的主要有以下十大因素。  白領工作模式為主體的生活工作模式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急劇加快,尤其是以都市白領為主體的人群工作壓力更大、緊張度更高、生活節奏更快。
  • 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減緩心理壓力
    怎麼才能減輕心理壓力,恢復心態平衡?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及擔憂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可以說是非正常場景下的正常反應,但過度的心理壓力確實會帶來身心損耗,如何才能減輕心理壓力呢?不妨試試以下三步策略:接納自己的情緒不過度否認。當我們感到痛苦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下意識地就想否認,因為不願接受所以希望它沒有發生,這種否認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防禦機制。
  • 心理學:為什麼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就越多?
    這些「瘋子」或有極端的性格,或有嚴重的心理疾病。古希臘人認為不論是瘋子還是天才,這兩者的靈魂都「被神靈觸動過」,他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很早之前,人們就認為有很多極端的心理疾病,有利於人從生活中和困難中汲取有益部分。比如像抑鬱這樣的心理問題,就能幫助了人們更好的思考哲學和探索人類之謎。這一說法在過去的研究中也被反覆驗證。
  • 都市白領體檢異常率99%,警惕陷入加班的「囚徒困境」
    #90後的五大健康困擾#分別為皮膚問題、抑鬱、腸胃問題、睡眠問題、脫髮。從性別來看,女性排名前3的分別為骨質疏鬆、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宮頸炎。而男性排名前3的異常情況則依次是血粘度升高、甲狀腺異常、慢性咽炎。排名第一的血粘度升高,輕則容易引起頭痛、健忘、脫髮、失眠等症狀,重則可能會加快動脈血管硬化、腦梗塞、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