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極平流層突然升溫,或引發大寒潮

2021-01-18 網易

2021-01-08 19:55:26 來源: 紅星新聞

舉報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最近,北極上空的平流層突然升溫,導致該地區的極地渦旋被分裂成2塊。從西北歐到西伯利亞的廣大區域都有可能因此而遭遇極端惡劣的嚴寒天氣。目前,一個類似於2018年大嚴寒的狀況正在發生。


  2018年2月10日,北極的平流層極地渦旋分裂成了2塊。大約2周後,歐洲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寒潮(圖據《新聞周刊》)

  可能出現類似3年前的大寒潮

  氣象學家每年都在焦急地關注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因為任何重大變化都可能暗示嚴重的寒潮來襲。英國氣象部門1月5日發表預測稱:「隨著平流層極地渦旋的變弱,北極地區的平流層正在突然升溫。有70%的概率會引發寒潮。」

  該預測是由布裡斯託大學的氣象學家理察·霍爾發布。他和埃克塞特大學、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預測平流層上空10至50公裡(6至30英裡)的高空主要氣流的各種變化的連鎖效應。

  通常情況下,冬天的北極地區由於陽光照射不到,氣溫會非常低。在平流層會出現一種被稱為極地渦旋的西風帶氣流把冷空氣聚集在自己周圍。如果極地渦旋的勢力減弱,風速就會變慢,冷空氣就會下降,導致其溫度在短短數日內可以最高上升50°。

  平流層如果突然升溫的話,就會對地面上空的對流層造成影響。隨著溫度上升高達40攝氏度,渦旋發生了一些快速變化,改變了航向,或者急劇分裂成多個子渦旋,把這些渦旋推向周圍的大氣。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其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2018年2月襲擊了整個歐洲的大寒潮就是因為這種原因造成的,結果導致歐洲至少有24人被凍死,並引發多國政府對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關注。


  2018年2月,歐洲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寒潮(圖據《新聞周刊》)

  未來將進一步提高預測精準度

  據了解,這種平流層變暖事件本身並不完全罕見,據記錄顯示,每十年平均有大約六分之一發生在北極的極地渦旋中。布裡斯託大學的氣象學家理察·霍爾表示:「雖然不能確定極端寒冷的天氣事件,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極地平流層升溫對地表天氣有重大影響。」

  迄今六十多年的觀測為研究人員提供了40個這樣的例子。這些粒子在北極平流層極地渦旋中產生擺動和分裂,為跟蹤算法提供了一種預測算法,該算法試圖預測每種變化對北半球天氣系統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其他平流層變暖相比,每當極地渦旋分裂成兩個較小的風時,就可以預期到更嚴重的寒潮事件。

  氣象學家馬修·萊納特表示:「我們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更有信心地承諾在這些極端變化之後天氣將如何發展。但是,這種新的算法類工具將提高預測的準確率。並且隨著我們對環境了解的不斷加深,這種方法將來會繼續沿用下去。」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天

  編輯 李文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之前預言:今天會發生平流層突然變暖(SSW)事件
    布里斯托,埃克塞特大學和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牽頭進行的新研究,非常有信心地預言道:2021年1月5日(國際日期變更線那頭的時間)將發生平流層突然變暖(SSW)事件。 平流層是位於地球表面上方約10-50公裡處的大氣層。
  • 北極平流層突然暴暖,更大的寒潮在醞釀?專家:對我國影響很大
    北極平流層突然暴暖,更大的寒潮在醞釀?
  • 北極平流層突然40度大升溫,更強寒潮在醞釀?分析:未必不是好事
    2021年1月,伴隨對流層劇烈的天氣系統活動,北極平流層也出現了一次驚人的平流層爆發性增暖事件(簡稱SSW)——從北極平流層的監測數據上看,短短數日內就讓北極平流層一舉升溫超過40度,讓一度-70度的北極平流層大舉升溫接近-20度,這種變化是相當驚人的。
  • 準備迎接新年嚴寒,專家:北極上空變暖,渦旋分裂將導致氣溫驟降
    進入北極的暖空氣會使其變弱並分裂成渦流,這些變化會給中緯度地區帶來更低的溫度和極端天氣。英美氣象專家最近紛紛發聲,表示在本月底發生的極渦分裂可能會給北半球部分地區帶來惡劣天氣。他們預計該影響可能會在1月後期和2月初顯現。此外天氣專家還特別提醒這種現象可能導致暴風雪和大風席捲英國和美國東部地區,進而引發氣溫大幅度下降。事實上這種情況正在俄羅斯和阿拉斯加發生。
  • 北極升溫正在釋放遠古生物?
    在2020年以來,聽到關於北極氣候變化的也不少。例如:北極38度高溫,甲烷爆發,野火大規模燃燒等等,而北極的升溫主要就是影響這些情況產生。根據NOAA發布的新數據指出,北極海冰也創下了新低,海冰最低覆蓋率的時候已經是直逼2016年,成為了120年紀錄之中的第二高。
  • 科學家警告北極附近發生「迫在眉睫」的平流層變暖事件
    在北半球的每個冬天,一股冷風像水一樣繞著下水道繞北極。氣象學家每年都在焦急地關注氣候變化-任何重大變化都可能暗示歐洲將面臨嚴重的寒潮。眼下,那股風正在撕成兩半。
  • 研究顯示:北極輕微變暖或引發永久凍土突然融化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導,根據一項基於古代氣候變暖事件的新研究,北極地區出現的幾度變暖可能會導致佔俄羅斯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並引發隨後的氣候變化反饋循環。報導稱,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該地區過去2.7萬年中最大規模的氣候變暖事件中有3次都伴隨著永久凍土的迅速融化和坍塌。
  • 近40年北極升溫速度與末次冰期氣候突變相當
    》(Past Perspectives on the Present Era of Abrupt Arctic Climate Change)的文章,指出北極地區目前正經歷著一場氣候突變事件,當代北極升溫速率與末次冰期的氣候突變相當。
  • 地球磁北極突然減速,已越過子午線,將會引發全球性災難?
    我們的地球是分為兩極的,有南極、北極,在這極地地區氣候是非常惡劣的,在地球上也是有磁場的,地球磁場屬於電磁場,是通過外核的電子隨地球自轉的電流效應產生的磁場。地磁北極處於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處於地理北極附近。
  • 英媒:氣候變暖群雄逐鹿北極 中國亮牌「入局」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英媒稱,北極控制博弈正酣之際,中國發布北極政策白皮書,闡明「極地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的目標和計劃,呼籲加強相關國際合作。北極白皮書則以政策文件形式歸納了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基本主張和戰略目標。2013年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13個正式觀察員之一。外媒認為,中國近年來在北極議題上爭取「入局」,主要從兩方面切入,一是北極航道,一是資源開發。報導稱,北極開發比南極更具戰略價值、各大國競爭態勢也更加激烈。
  • 44000年前遠古生物重現地球,北極升溫,最擔心的是什麼?
    北極升溫,最擔心的是什麼?北極升溫,我們最接近想到的其實並非是永久凍土,而是冰川融化,在冰川大規模融化之後,會直接導致我們海平面快速上升,同時加上全球變暖引發的海洋「熱效應」,那麼海平面對低洼地區或者海平面較低的地帶影響也會更大,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事情。如今的風暴潮與洪水的問題,其實已經與海平面上升存在直接性的關係。在2020年的時候,印尼就宣布了因為海水問題出現淹沒島嶼的情況。
  •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在2020年裡,出現了不少極端性的氣候事件,高溫正在全世界多地區蔓延,不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已經被高溫殃及了,6月,北極圈小鎮出現了自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38攝氏度,7月,北冰洋附近海岸檢測到34.340攝氏度高溫。
  •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而現在,美國加州氣溫突然升至51.7攝氏度,再次暴露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氣候的擔憂,地球不退燒,地球是不是離變火球時間已經不遠了?按升溫趨勢來看,這是一個無法改過的變程,冰山消失了就不會再回來了,南極地區和北極格陵蘭島也是一樣的道理,冰山融化後不再回來。
  • 正在「升溫」的北極城市:挪威特羅姆瑟的故事
    加速升溫正在改變北極不僅是特羅姆瑟這座位於極圈內的城市,整個北極都在因氣候變暖而改變。據挪威極地中心發布的報告,科學家多年來收集的數據證明,北極正以驚人的速度升溫,且幅度遠高於地球上其他地區。2014年,挪威政府在關於北極政策的報告中指出,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驚人,是全球平均升溫水平的兩到三倍。1980年以來,巴倫支海冰蓋消失了近一半的面積,這佐證了氣候變化對北極帶來的影響。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2014年在《地理科學進展》上發表了《氣候變化科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論文。
  •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8日,英國,當地遭遇嚴寒天氣。
  • 南極氣溫首超20℃,引發擔心。地球持續升溫的後果是什麼呢?
    雖是很偶然的一個數字,但卻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和擔憂。 無獨有偶,美國國家航天局在北極發現200萬個甲烷點,且高度密集。 為什麼南極升溫,會引發專家和普通民眾的一致關注呢?我想,這與南極對於地球的重要性有關。我們知道,在南極地區有許多億年沉睡的冰川,氣象學家告訴我們,它們就象個巨大無比的冰箱,調節著地球的溫度,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一旦冰箱受損,後果不堪設想!
  • 釋新聞|院士解讀:「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啥有關聯?
    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已基本結束,公眾今冬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然而「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解釋說,應該拋開看到的一個個極端低溫數字,從個體的「冷」中暫且跳出,把視野擴展到行星尺度,來理解冬季的冷空氣以及最近這場寒潮。
  • 長知識|院士解讀:「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啥有關聯
    從北到南狂掃中國東部大部地區的寒潮已基本結束,公眾今冬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然而「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解釋說,應該拋開看到的一個個極端低溫數字,從個體的「冷」中暫且跳出,把視野擴展到行星尺度,來理解冬季的冷空氣以及最近這場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