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也能被蜇傷?因為這種水母放出了「萬箭齊發」

2021-01-09 騰訊網

「萬箭齊發」的倒立水母

水母是海洋中隱藏的危險因素,多數水母都帶有毒素,人類一旦被蜇中,輕則紅腫,重則致命。但是,在加勒比海地區、佛羅裡達、夏威夷等地,一些人卻不斷報導稱,自己在海水中遊泳時,沒有被水母蜇到,但卻感覺到刺痛、瘙癢,並且出現紅腫。

這個現象引起了一批美國科學家的注意,他們考慮了水母斷裂的觸鬚、幼年體的水母,但都一無所獲。後來,他們(進一步研究中)發現了盲點:這些倒黴蛋遊泳的水域下方,都生活著倒立水母(Cassiopea xamachana)。

倒立水母(圖片來源:Allen Collins and Cheryl Ames)

倒立水母生活在淺海的海床上,正如名稱所顯示的那樣,它們傘部朝下、觸鬚朝上,就連遊動時也是倒過來的。但是,這些直逕往往不到10釐米的小水母,是怎樣隔水攻擊的?

研究團隊了解到,在水母釋放的黏液中,有一種特殊的微小細胞團。由於倒立水母屬於仙女水母屬(Cassiopea),研究人員將這種細胞團命名為cassiosome

cassiosome近照(圖片來源:Allen Collins and Cheryl Ames)

在顯微鏡下,他們發現cassiosome表面有大量刺細胞(nematocytes)。倒立水母的毒素就藏在這些刺細胞中。大量cassiosome被水母同時釋放至周圍水體中後,一旦與獵物或者預期之外的生物(例如人類)接觸,就會通過刺細胞將毒素注入後者體內。對於人類來說,雖然疼痛,但好在毒性不會造成更大的威脅;但對於倒立水母食譜中的滷蟲(brine shrimp,即鹽水豐年蟲),一粒cassiosome就能致命。

這段動圖就記錄了一隻滷蟲被cassiosome「捕獲」後瞬間去世的場景。

研究人員還將一批滷蟲放在含cassiosome的溶液中,僅僅1分鐘後,仍然倖存的滷蟲已經不剩多少了。在海洋中,cassiosome完成獵殺後,倒立水母就可以在水流的幫助下大快朵頤了。

就這樣,這些「萬箭齊發」的細胞團,讓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水母捕食機制。研究發表於近期的《通訊-生物學》期刊。

為了感染器官,大腸桿菌也是拼了

大腸桿菌可以通過狹窄的通道,並且「逆流而上」,迅速感染體內的器官。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顯微鏡下發現了大腸桿菌的運動策略,他們將其命名為「奔跑+翻滾」機制:細菌首先沿直線遊動(奔跑),隨後通過鞭毛的旋轉隨機變換方向(翻滾)。他們發現,大腸桿菌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就在人或動物的器官內運動數十釐米,迅速感染更多器官。例如,最短在3個小時內,它們就可以從膀胱移動至腎臟內。

大腸桿菌的運動策略

為了理解大腸桿菌的動力學,研究團隊使用視頻掃描技術,在微流體通道中研究了大腸桿菌的運動。它們最短在15分鐘內向上遊移動了1.5釐米。這項研究展示了大腸桿菌在體內運動的方式,並且提示我們,大腸桿菌運動的時間尺度與距離不同於此前的預期。

15分鐘內,大量大腸桿菌「逆流而上」

《環球科學》3月新刊現已上市

戳圖片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無接觸也能被蜇傷?因為這種水母放出了「萬箭齊發」 | 科學GIF
    水母是海洋中隱藏的危險因素,多數水母都帶有毒素,人類一旦被蜇中,輕則紅腫,重則致命。
  • 為何水母沒有腦子,卻還能蜇傷其他生物?只因它有這種「超能力」
    比如水母,是比較常見海底浮遊動物,呈透明式漂遊,是種很漂亮的生物,可這種美麗生物的背後卻隱藏著毒性。在海邊遊玩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水母,甚至還被它蟄過,一旦被蟄到身上都會起密密麻麻的東西,看起來很可怕,不過過段日子塗點藥膏就會緩解症狀。水母,是兩層細胞以及細胞層的非生物水狀物質組成,呈透明狀態,其體內的器官我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仔細觀察的朋友應該就會發現,水母是沒有腦子的。
  • 水母「入侵」西班牙今夏遊客頻被蜇傷(圖)
    本報綜合報導西班牙政府8日發出警告稱,席捲歐洲的持續高溫天氣導致該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母泛濫成災,遊客在接下來的數天內最好不要下海,以免被水母蜇傷。  過去幾個月來,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一直飽受大群水母的困擾,近日這些水母「大軍」更是南下到達了穆西亞和安達路西亞地區,為此兩地許多海灘都暫時關閉了海濱浴場。
  • 潛水時莫名被蜇傷?可能是水母在朝你扔「手榴彈」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水母在捕食和防禦的時候不光會近身肉搏,還會「扔手榴彈」。倒立水母本事大和我們一樣,科學家們也聽說了人們在紅樹林等近海熱帶海域潛水時,會被不明物體蜇傷。為了尋找刺傷人們皮膚的元兇,她們將目光聚焦到了熱帶海域常見水母——倒立水母身上。倒立水母是一種很特別的水母。
  • 潛水莫名被蜇傷?你可能是遭遇到了手榴彈
    文章來源:我是科學家&果殼 ; 出處:我是科學家&果殼在仙后水母棲息的海域,流傳著「蜇人的水」(stinging water)的傳說——浮潛者們明明沒有與水母直接接觸,但卻會突然感受到水母蟄一般的刺痛。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不知道這種「幽靈攻擊」究竟來自何方。
  • 夏季海邊玩耍,被水母蜇傷要注意這3點,避免細菌感染!
    其他帶有刺絲囊的生物包括僧帽水母、海黃蜂、海葵和火珊瑚。 這種器官在動物死後很長時間內仍能發揮作用。 水母的毒液有很多種,其中某些可以誘發過敏反應。 毒性最強的刺絲囊動物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亞水域。
  • 全球最毒的水母,毒素不亞於任何一條毒蛇,被蜇傷還留下恐怖印記
    水母可以說是海洋中的一個「小仙女」,畢竟水母在水中漂浮的時候,它的傘狀體會跟著水母的一舉一動會飄揚,宛若絲帶一樣,而且水大多都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一些水母還會發出顏色好看的光芒,所以水母也被稱為海上的最好看的生物之一。
  • 潛水被蜇卻找不到兇手,科學家破案,原來水母把這片海都控制了!
    據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2003-2016年間的統計數字顯示,海濱浴場平均每年被水母蜇傷的人數多達1400人,致死21人。這麼漂亮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傷人的呢?讓我們來簡單看一看。△劇毒水母,a: 僧帽水母,b: 箱水母,c: 獅鬃水母,d: 海蕁麻水母,e: 轉鉤手水母,f: 夜光遊水母。
  • 遊客因誤碰劇毒僧帽水母被蜇傷 切忌用淡水清洗
    市民到海邊玩耍切忌觸碰水母最近,臺灣墾丁沿岸有遊客因誤碰劇毒僧帽水母被蜇傷;那麼,僧帽水母會不會出現在廈門的海岸呢?  海邊遊玩小心水母  近日,廈門人的朋友圈裡開始出現僧帽水母的相關信息。那麼,廈門的海邊究竟會不會出現這種美麗「殺手」呢?
  • 英媒提醒:數千人在澳洲海灘被僧帽水母蜇傷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媒稱,大批藍瓶僧帽水母近日侵襲澳大利亞昆士蘭的海灘,導致數千人被蟄傷,遊泳點也被迫關閉。被僧帽水母蜇傷會感到痛苦,但通常不會危及生命。這些水母是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向海岸的。在過去一周裡,約有1.3萬人被蟄傷,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報導稱,大多數事故發生在昆士蘭人口稠密的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地區。藍瓶僧帽水母群看起來像藍色的囊狀物,長約15釐米。人們可能在水裡或沙上被蜇。
  • 常識|夏季海邊嬉水被水母螫傷了?這些救護辦法一定要牢記!
    在海水中遊泳、嬉戲時有時會遇到意外的「攻擊者」——水母。這種漂亮的海生物對嬉水者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如果被它螫傷,會引起強烈疼痛,不及時處理的話傷口會發炎紅腫,甚至引起痙攣導致溺水。水母的觸手上布滿刺細胞,就像觸手傷得一顆顆小豆豆。這種刺細胞能射出有毒的絲,當遇到「敵人」或者獵物時,就會射出毒死,把「敵人」嚇跑或者毒死。
  • 這種海洋生物在十大致命動物中位列第一,蜇傷後30秒內可致人死亡
    其實在自然界之中,還有很多比他們更加毒的一些動物,只是這些動物一直默默無聞,所以很多人並不熟悉,其中有一種海洋生物,被列為世界各種毒物之首,絕對要比我們平時所看到的蠍子、蜈蚣更加的厲害,這種動物叫做燈水母。據說被這種水母蜇傷的人30秒之內就會立即暴斃,這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可怕呀?沒想到看起來非常漂亮的水母居然是這麼毒的一種海洋生物。
  • 10種最危險的水母 以及被蜇後的應對方法
    ,而且更危險:當普通的水母對光線作出反應並向下遊漂浮時,這種水母使用視覺並決定在哪裡遊泳。海蕁麻的叮咬非常痛苦,因為它有一個喧鬧的皮疹,但至少這些水母不會威脅生命。 它在哪裡:北美洲的海岸,大西洋和印度洋。
  • 海蜇咋成致命"殺手":水母毒素毒性強且成分複雜
    中科院海洋所研製的"解毒藥"可有效治療海蜇蜇傷。   水母刺絲囊觸發示意圖。   一名外地來青大學生和一名八歲男孩被海蜇蜇傷後先後殞命的消息引發強烈關注,市民在震驚和心痛之餘,更對水母的毒性之大疑惑不解。海蜇蜇傷為什麼能嚴重到致命,為什麼連換多家醫院都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
  • 水母百科|獅鬃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個體大小似乎也會影響水母的顏色,較小個體的體色顏色從無色到淺橙色到棕褐色,而較大個體的體色顏色為從緋紅色到暗紫色。當獵物靠近時,獅鬃水母的刺細胞迅速射出毒液,被刺蜇的獵物往往會迅速麻痺而死。獅鬃水母是一種能致人死亡的生物,不過很少在人類出入的地方活動。它們主要分布於北極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較冷的海域,生活在在海面以下20米到40米的區域之間,以浮遊動物、小型魚類和其他水母為食。
  • 在海邊看到這種「塑膠袋」 趕緊走開!這是僧帽水母!
    而真正恐怖的是氣泡下的觸手,上面分布著成千上萬充滿毒素的刺細胞,這種毒素非常殘暴,烈度不輸世界上任何毒蛇,毒殺一條小魚也是分分鐘的事據2000年的數據,在被僧帽水母蜇傷的遊泳者中,有68%的人死亡、剩下32%的生還者也有相當一部分落下殘疾,極少數幸運兒能夠從這種「水母」的魔爪下全身而退。
  • 箱水母毒性有多強?僅一隻能導致60人死亡,疼痛難忍稱為海黃蜂
    它們在遊泳時使用這種特殊的適應能力,能夠轉彎,能在狹小的區域穿梭自如和導航,它們的眼睛不同類型有不同功能,共分4種,有的能探測到物體的大小,有的能區分光線明暗,有的可以感知顏色。箱水母的眼睛長在身體的杯狀體上,一隻眼睛長在上面,另一隻長在下面,眼睛的位置使它們能夠同時看到周圍所有的環境,可以說是360度沒有死角。
  • 水母能留下化石嗎?
    水母是海洋館裡最受矚目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們像水中一朵朵晶瑩的花朵,五顏六色,閃耀著奇異的光芒,遊動起來搖曳多姿。然而,外表溫柔的它們,卻因擁有包含毒素的刺細胞而令人生畏。夏季的海灘,總有遊客因下海遊泳而被水母蜇傷。這種飄逸美麗卻又擁有近乎邪惡毒素的生物是如何演化形成的呢?
  • 中國遊客在泰國沙美島被「毒王」箱型水母蟄傷!
    【泰國世界日報訊】一名中國男遊客4日在羅勇府沙美島玩水時,腳背被箱形水母蜇傷,所幸傷情比較輕,沒有生命危險。
  • 水母怎麼養?
    水母有毒嗎?水母有毒。水母是毒性最強的一種海洋生物,尤其是箱水母的毒性更強,如果中了其毒後,0~4分鐘的時間內如果得不到緊急處理的話,就會導致死亡。據調查,我國每年都有數萬人受到水母的蜇傷,這些患者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或肌肉疼痛等症狀,嚴重的情況,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死亡。而這都是由於水母毒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