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500-400年間,古希臘湧現出了一批「智者學派」的哲學家。它由普羅泰戈拉 Protagoras(481-420 BC)奠基,經普羅迪科斯Prodix、高爾吉亞Gorgia、希庇阿斯Hippias發揚光大。
為什麼稱他們為智者學派呢?
畢達哥拉斯說,只有神才能叫「智慧的」,人充其量只能叫「愛智慧的人」(即哲學家的由來),畢達哥拉斯很謙遜,他就讓別人稱其為「愛智慧的人」,而不是「智者」。
但與畢達哥拉斯不同,出身於阿布拉德(Abdera, Thrace),並在雅典教書的普羅泰戈拉,就毫不避讓地自稱自己是「智者」,這一行為本身就體現了他回歸人性,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
他進入雅典,為其制定過法典,還和民主派的卓越政治家伯裡克利結為摯友,風頭一時無兩。
他的哲學回歸人道,以人為本,與我們曹操說的「天地間,人為貴」的思想不謀而合。
正因如此,他才要徹底抹去神存在的位置,可以說在諸神並起的古希臘傳說年代,普羅泰戈拉堅持「無神論」是難能可貴的,他最後還為之獻出了生命。據記載,大約在公元前411年,普羅泰戈拉因受雅典人指控瀆神而被驅逐,乘船離雅典途中翻船溺水而死。
普羅泰戈拉從人本主義出發,以人的尊嚴和價值為主要考量。他說出了那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但隨後他又有些畫蛇添足地說「符合這尺度的才存在,不符合這尺度的就不存在。」前一句話是偉大而成功的探索,但這後一句話,表明他的思想仍然受到形上學的影響,甚至過分高估了人的作用,這就有些中國講的「人定勝天」的味道了。
他隨後又說道:「人稱之為『真理』的,無非是他自認的真理,即事物在他眼前表現出的樣子」,他始終認為一切真理都是相對於人的。比如吹來一股空氣,有人認為熱,有的人體質不好就會覺得冷,這就是人為萬物尺度,一切真理都相對於人的外在表現。
普羅泰戈拉人本主義的誕生,可能是他在雅典神話體系囚籠下做出的覺醒與反抗,但是他比較激進,以致於有些「矯枉過正」。
他過高地強調人本,乃至有些「為達目的不折手段」的意思,所以,他難免受到如「無神論者缺乏信仰」等觀點的詬病。
關於他的一個著名例子,就是普羅泰戈拉因為他的學生歐提勒士沒有付學費而起訴了學生。
本來,歐提勒士跟他學習,約定好自己打贏一場官司,就說明學業有成,就付給普羅泰戈拉學費。但可能歐提勒士辯才不佳,總是打不贏官司,那普羅泰戈拉不就白教了嗎?
情急之下,為了錢財不折手段,普羅泰戈拉把不付學費的歐提勒士告上了法庭。
那有意思的事就來了:如果普羅泰戈拉打贏了這場官司,那麼他將從歐提勒士那兒獲得學費;如果歐提勒士打贏了這場官司,就說明他學業有成,他仍然要付給普羅泰戈拉學費。這一頓操作,堪稱神來之筆,也刷新了他的下限。
在那個年代,普羅泰戈拉堅持無神論,是思想的進步。但過於抹去神的存在,可能會導致信仰缺失,和妄自尊大的人本主義發展,最終會導致自私自利,人定勝天等思想的發酵,甚至可能對人類,對自然造成嚴重後果。
【薩米託爾· 羅莎(Salvator Rosa)在埃爾米塔日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 )畫的德克利特(中)和普羅泰戈拉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