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了事、陰溝翻船,回顧中國民航204號機1965.9.5當雄三等事故

2020-08-28 顧氏造船廠廠長

這又是一個「老司機」機組陰溝翻船的老生常談

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

1965年9月5日7時3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的伊爾-18B型客機(編號204,1959年出廠,至事發時機齡6.5年,還算一架新機)從四川成都雙流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一趟向西藏拉薩當雄機場運送物資的加班貨運航班。執行這次航班任務的機組有5人,左座為第一飛行總隊機長XXX,右座為第一飛行總隊檢查員(教員)XXX,還有領航員、機械教員和見習機械師。

五十年代雙流/雙桂寺機場簡陋的候機樓

在成都雙流機場的伊爾-18B客機,川報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3月1日,就是這架204號機由第一飛行總隊機長孫全貴和畢春芳駕駛完成了首次由成都雙流至拉薩當雄的航班,實現了伊爾-18客機在當雄這個海拔高度達4250米的高高原機場的首次降落,一時風光無限,成為當時世界上降落點海拔最高的伊爾-18型客機,震驚了國際民航界,引來廣泛的關注,成為耀眼的明星。

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204號機,該照片是該機第一次降落在當雄機場時候拍攝的

204號機首飛當雄機場成功後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也成為當時世界上降落點最高的伊爾-18型飛機

言歸正傳,當天航路天氣良好,非常適合飛行。204號機起飛後爬升至8000米的雲上高度,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順利飛行於9時40分飛抵拉薩空域,機組和當雄機場塔臺取得了聯繫,要求下降高度。當時飛機由左座機長負責操縱,右座檢查員負責監督機長的操作,領航員負責標定航線兼對地聯絡,機械教員負責控制油門,見習機械師沒有單獨的操作權,只能觀摩記錄前輩們的操作要領(當然他可以在機械教員的命令和指導下進行部分機械師職權範圍內的操作)。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二視圖

領航員:「拉薩,204飛臨本場空域,飛行(海拔——本文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取海拔高度的數字)高度8000(米),速度650(千米/小時),預計抵達時間XX時XX分,著陸站天氣如何?」

當雄塔臺:「204,可以下降高度至6000,本場著陸站天氣良好,無風、淨空,能見度10公裡。」

領航員:「高度降至6000,204號收到。」

9時42分,204機開始從8000米的高度下降——

機長:「可以收油了,慢慢的。」

機械教員:「明白,收油。」

在機械教員的操作下,油門從70度分次減少到了24度,飛機至9時50分降至高度6000米。

領航員:「拉薩,204降至高度6000。」

當雄塔臺:「204,過山口導航臺報。」

領航員:「過山口導航臺報,204明白。」

……

伊爾18座艙

領航員(9時52分):「拉薩,204過山口導航臺,速度350,高度6300。」

當雄塔臺:「204注意,你們的高度高了。」

領航員:「明白,我們會注意。」

機長:「放輪。」

檢查員:「放輪好。」

機長(問領航員):「高度和速度都有點高了,能否下得去?」

領航員:「可以。」

機長(問檢查員):「你說呢?」

檢查員:「不要問我,你是機長。」

機長:「好的,」

隨後204號機以油門24度,5~6米/秒的下降率繼續下降,至距離機場22公裡的位置時,真高(以機場海拔高度為0基準點的高度)1100米,此時領航員向機長打手勢,意思是提醒機長注意下降率(下降率太慢)。

機長:「油門20度。」

機械教員:「油門20度好。」

9時56分,204號機距離當雄機場14公裡,以11米/秒的下降率降至真高300米的高度,但是速度因為下降率提升的緣故增加至380千米/小時。

當雄塔臺:「204,高度不要低了。」

領航員:「明白。」

為了將速度降下來,機長拉杆減速至350千米/小時,並且命令放襟翼「襟翼30度。」

檢查員:「襟翼30度好。」

由於襟翼是一次性放下而不是分次放下,因此使得飛機的上升率又有所增加,令204號機在這一過程中保持平飛並高度略有上升。

當雄塔臺:「204,高度不要高了。」

領航員:「明白。」

……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細節2

10時05,204號機以真高230米、速度300~310千米/小時飛過遠臺,在過遠臺後,右座檢查員發現速度偏大,幾分鐘後,在飛臨近臺即距離跑道頭200米的距離時打破沉默下達口令:「內側零(即將內側的2號和3號引擎的油門收至0度)!」

機械教員:「內側零好。」

可是飛機沒多大反應,當飛機已經飛越機場跑道頭、真高還剩10米左右的時候速度居然還有270~280千米/小時,在進跑道780米處(當雄機場跑道為石質,總長4500米)接地時速度依然有250千米/小時,且由於接地速度太大又使得飛機再次離地「飄」了一段,在1440米處第二次接地。

檢查員:「外側零,平槳(意思是外側的1號和4號引擎油門收為0度,並且把螺旋槳順槳,使之不再產生拉力)!」

機械教員:「外側零好!平槳好!」

可是飛機依舊沒有明顯減速的跡象,就這麼高速在跑道上滑行著。

……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細節4

機械教員:「緊急剎車!蹬右舵!」

在滑行道距離跑道盡頭只有200米的位置時,機械教員大聲命令見習機械師緊急剎車。見習機械師不敢怠慢立即扳動了緊急剎車手柄,但由於此時機長依然踩著正常剎車導致緊急剎車的作用大打折扣。

最終,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204號伊爾-18B型客機衝出了當雄機場跑道盡頭,在衝出142米後右側主起落架下陷約半米,隨即機身向右偏轉,在偏轉過程中,左翼中央翼部位折斷,造成左側1號和2號引擎的螺旋槳觸地,飛機損壞嚴重,好在機上5人都沒有受傷,造成一起三等飛行事故。

民航總局派出的調查組在經過調查後認為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204號機機組思想麻痺,認為這條航線已經飛過多次,加之當天天氣條件極好,便產生了鬆懈情緒,沒有對高高原機場起降特點進行充分準備。導致在進近過程中機組分工不明確、要求不具體,遇到特殊情況時束手無策:當出現高度高、速度大的不正常情況時,右座的飛行檢查員沒有及時幫助修正而是置身事外,整個機組無一人要求復飛,而是硬著頭皮勉強著陸。在著陸滑跑過程中,機長也未能採取果斷的緊急制動措施,事實上機長在落地後一直踩著正常剎車直到衝出跑道124米後才鬆開。

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來自於機組的操縱失誤,未能嚴格控制進場高度和速度。過山口導航臺後,為了減速放輪而使得高度增高,由於判斷失誤、處置遲緩,導致飛機的下降率僅為5~6米/秒。當距離機場22公裡處發現高度過高非但不放棄降落復飛,反而加大下降率導致空速增加,造成過遠臺高度和速度都超過規定標準。機組依然不願意復飛而是執意在高度高、速度大的情況下強行著陸。正因為速度大,螺旋槳在解除限動時因受調速器控制不能立即回到0度,減速效果不明顯;而當時機翼依舊保持著較大的升力,使得機輪不能貼緊地面,致使剎車效果降低;當使用緊急剎車時,機長又沒有鬆開正常剎車,使緊急剎車效果大打折扣,最終致使飛機衝出了跑道。

調查組認為,204號機當雄三等事故的教訓有二:

1、要加強飛行準備工作,做到任何一次飛行,不管條件多好,都要認真進行準備,尤其是要做好特殊情況處置的準備。飛行幹部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模範的遵守各種規章制度。

2、飛行過程中,機組成員要密切配合,保證飛行安全。既要各負其責,又要主動配合,發現危及安全的苗頭要及時提出並採取有效措施,不能怕擔責任,怕得罪同事、頂撞上級而緘口不言;檢查員(教員)在飛行中要以身作則,對出現的不正常情況要及時提醒和幫助,不能抱著僥倖心理而置身事外。

204號機事後被修復繼續運營,後被調往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繼續運營,1972年中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席位後註冊編號改為B-204。不幸的是,1977年2月27日,該機在執飛蘭州中川機場經停西安鹹陽機場、鄭州東郊機場、北京首都機場至瀋陽東塔機場的航班時於17時58分因能見度太差、機組急於尋找跑道而忽略了飛行高度而導致飛機墜毀在距離東塔機場跑道1公裡的位置,機上5名機組成員、3名空乘、17名乘客全部遇難,地面上也有1人遇難(事故詳情請看本廠長一文)。一代明星機結局慘烈。

至於當雄機場,因為起降難度過大、當拉薩貢嘎機場於1966年11月23日建成通航後就停運,退出了中國民航歷史舞臺。不過自2020年6月中印邊境衝突以來,外媒宣稱中方正在重建被廢棄五十多年的當雄機場,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當雄機場將以一種新的面貌和身份獲得重生。

204號機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7人+載員65-120人

長度:35.9米

翼展:37.4米

高度:10.6米

空重:35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4000千克

最大商載:13500千克

發動機:四臺AN-20M型渦槳發動機,單臺4252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675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6500千米

載重航程:3700千米

相關焦點

  • 弄假成真的訓練,記中國民航B638號機1981.12.12呼和浩特三等事故
    (今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內蒙區局獨立飛行中隊的伊爾-14P型小型客機(原先編號638,1972年中國恢復了國際民航組織的席位後改為B-638,機齡不詳,不過中國民航最後一架伊爾14也是1960年訂購的,因此該機機齡不會少於20年)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工作,該機當天要進行的是一次環繞本場的起降教練飛行。
  • 中國民航的第一滴血,回顧中國民航632號機1958年佛坪空難
    important}「穿山能手」陰溝翻船,13人受其所累命喪佛坪大山,中國民航首次機毀人亡的一等事故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1958年4月5日10時03分,一架隸屬於與中國民航成都管理處的伊爾14P型客機(機體編號632,1956年從蘇聯進口並交付給中國民航,至事發時機齡2年,是一架新機)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由成都雙流機場經停西安西關機場前往北京首都機場的客運航班
  • 漠視規章敷衍了事,回顧中國民航8265號機1975年塘壩空難
    1975年7月25日8時49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成都管理局第十七飛行大隊的運-5甲型輕型運輸機(註冊編號B-8265,1960年從南昌320廠出廠交付給民航成都管理局執管,至事發時機齡15年,屬於中年機,原編號8265,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席位後改為B-8265)從重慶
  • 落地滑行自動收輪,記中國民航B458號機80年西安觸地事故
    一次正確的臨危處置讓二等事故變成了三等事故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1980年3月3日8時46,但飛機總體結構沒有損傷,因此這起事故被定性為三等事故。當飛機落地後解除限動時所產生的巨大低頭力矩迫使前起落架動作筒因機頭壓力緩慢重新收上,造成了機頭擦地事故。但是由於B-458號機機組在第一時間做出帶杆拉起機頭的正確處置,減緩了機頭下沉的速度,大大縮減了飛機機頭下緣和跑道摩擦的時間,使得飛機沒有受到大的結構性損傷,將一起可能的二等飛行事故降為了三等事故。
  • 被木柴垛「絆倒」,記中國民航715號機80年美溪場外翻倒事故
    1970年10月17日墜毀在北京首都機場的716號直升機是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僅有的2架直-5農/林業型直升機,716號直升機墜毀(716號直升機首都機場一等飛行事故請看本廠長一文)後,該機頓時雁失其侶。
  • 我行我素的機械師,記中國民航605號機81年太原機身觸地事故
    >1981年2月24日9時29分,一架隸屬於民航成都管理局第七飛行大隊的伊爾-14T型貨機(編號B-605,1961年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原編號605,1974年中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合法席位後改為B-605,至事發時機齡20年,屬於老機。
  • 醉漢式起飛失敗,回顧中國民航324號機1958年天河機場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二視圖15時57分,機場塔臺允許324號機起飛,飛機由張XX駕駛,王XX五十年代最常見的蒸汽壓路機,324號機撞上的應該就是這玩意兒這起事故被判定為二等飛行事故。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調查組經過調查後認為:324號裡2機天河機場二等飛行事故的發生原因有二:主要原因是民航廣州管理處飛行組織領導工作做得較差,具體表現在:對於在城市上空作噴灑藥水的低空飛行並不重視。未提請民航局的批准即自行改裝飛機,同時在改裝中由於計算錯誤使得飛機重心位置實際在飛機長度的33.3%的位置而不是原定的27%的位置。
  • 少女命喪機輪下,回顧中國民航322號機55年西郊機場特殊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2號裡-2運輸機二視圖機場調度室同意322號機下降高度進近並由南向北著陸,機組表示收到並準確復誦指令。又過了一分鐘,322號機在西郊機場跑道南端的T字布旁邊的兩點接地,接地點範圍選的也是恰到好處,顯示了機組的過硬素質。
  • 旋翼離身自顧飛去,記中國民航716號機70年首都機場墜毀事故
    總共生產和改裝了14架,716號機就是其中的1架(直-5的故事請看本廠長一文)。號機飛臨預定降落區,地面上的機務人員已經就位準備迎接716號機降落,加油車也已經準備就緒,一旦飛機降落,將會開到飛機跟重新灌滿直升機的油箱。
  • 損失一架飛機和兩顆門牙,記中國民航203號機55年白市驛事故
    兩航起義前的C-46D飛機1955年5月4日14時42分,一架隸屬於在中國民航北京管理處的C-46D型運輸機(註冊編號「民航203」,1944年作為兵員運輸機交付給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一群老民航人在修復了一架C46後在飛機前留影,這架「上海」號後被命名為「民航204」
  • 烈火焚身,中國民航B202號機82年廣州降落起火事故調查始末
    1982年12月24日,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執飛西安西關機場經停長沙大託鋪機場前往(舊)廣州白雲機場航班任務的伊爾-18B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02,是中國民航於1959年從蘇聯進口的第一批5架伊爾18之一,至事發時機齡已經23年,是一架老機)在向廣州白雲機場進近過程中客艙冒煙
  • 陰溝裡面翻船了解一下
    陰溝裡面翻船了解一下時間:2019-06-17 16:48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翻車了是什麼意思? 陰溝裡面翻船了解一下 強大的網絡衍生出很多的網絡流行語,翻車了也是其一,當朋友說你是老司機翻車了時,你還敢隨意接一句呸呸呸烏鴉嘴麼。翻車了是什麼意思?現在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劇劇有戲》揭秘《夜隼》:陰溝裡翻船的特工
    7月10日22:15新疆衛視播出的《劇劇有戲》就將精彩揭秘:陰溝裡翻船的特工。7月10日22:15新疆衛視播出的《劇劇有戲》就將精彩揭秘:陰溝裡翻船的特工。紅色諜王命喪情人之手前蘇聯情報人員理察·佐爾格曾在斯堪地那維亞、中國、日本等地進行過情報工作,被稱為紅色諜王。他在東京臥底的時候,直接搞定了德國駐日大使館的武官尤金·奧特,可以自由出入大使館,截取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
  • 多裝了五百斤米和蛋,回顧中國民航8223號機78年大東溝迫降
    B-8223號機從阿克蘇起飛後以3000米的高度飛行了1個小時,於9時50分在庫車機場順利降落,飛行過程一切正常。在庫車停留籤過站票的時候地勤給飛機補充了一些油料,加油完畢後油量表顯示餘油1000升。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細節2「嘀!
  • 恨鐵不成鋼慌神把山撞,記民航十四航校107號機61年撞山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107號運-5運輸機二視圖107號機機組並沒有回答地面指揮員,而且之後任憑指揮員如何呼叫107號機機組也得不到任何回音。隨即判斷飛機可能出事,遂立即組織人手對新津機場東部、東北部和北部——即107號機最後飛入雲中方向的範圍進行扇形搜索,最終發現107號機撞在機場東北方向、距離跑道中心點約9公裡的一座海拔590米、真高131.4米的小山(新津機場海拔高度458.6米)上。
  • 目無規章、胡亂調度,記中國民航18188號機61年青龍山空難
    1961年9月26日7時56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第十六飛行大隊的運-5甲型客機(編號18188,1960年初由320廠生產出廠後交付給民航廣州管理局)從(舊)南陽機場起飛。來自中國民航局的調查組在事發當晚來到鄭州,第二天就正式開始對事故的調查。通過查看飛機的殘骸和維修記錄,調查組首先排除了飛機機械故障導致撞山的可能,飛機撞山後雖然沒有爆炸,但主油箱破裂,燃油全部漏光,無法取得燃油樣本,但抽取南陽機場給18188號機加油的同批油品結果顯示油品質量符合規定。
  • 闖入雷暴區的波音737,05年致40人遇難的秘魯國航204號
    1981年8月,OB-1809-P號機首飛,隨後被交付於南非航空公司,後來被租借給秘魯國營航空公司。在事發時,該飛機機齡為24年,共累計49865飛行小時和45262起降循環。 飛行員試圖拉起機頭,但是客機還是向地面墜去,擦著樹冠墜落在樹叢中,客機殘骸散落的距離長達1.5公裡。TJ204號航班墜機地點距離跑道只有7公裡。管制員連續呼叫TJ204號航班並未獲得回應,他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 飛入死地、渾然不知,回顧中國民航502航班1958年來安空難
    中國民航標誌1958年8月20日11時0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上海管理處的TC-62「革新」號客機(註冊編號「革新106」,1943年交付作為C-47出廠美國陸軍航空隊使用,1946年作為剩餘物資甩賣給中國國民黨當局,1949年因機械故障被國民黨當局遺棄在龍華機場,1951年被中國民航成功修復重新投入運營,1954年因美制R-1830-92「雙黃蜂」14缸氣冷雙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壽命耗盡而由民航北京維修隊換裝了蘇制AⅢ-62NP9缸氣冷單排星形活塞發動機成為TC-62「革新」機繼續運營,至事發時機齡15年左右,是一架中年機
  • 沒有結果的結果,中國民航301航班88年香港墜海事故調查始末
    加快「八該一反對」出臺進程的一次一等飛行事故中國民航「飛翔紅五星」標誌1988年8月31日9時20分,B-2218號三叉戟客機生前遺照按照屬地管轄原則,這次事故由香港民航署組織調查,中國民航總局派出工作小組參加調查組
  • 南北不分把山撞,記民航飛行學院B3624號機95年核桃峪空難
    1995年3月23日11時1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派珀PA42「夏延」IIIA中級教練機(民航註冊編號B-3624,1990年10月12日由派珀公司交付飛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至事發時機齡4.5年,還是一架新機,總使用時長2792小時又44分鐘)從洛陽北郊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一趟從洛陽北郊機場至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