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假成真的訓練,記中國民航B638號機1981.12.12呼和浩特三等事故

2020-08-28 顧氏造船廠廠長

忘記放起落架這毛病原來中國民航也犯過

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

1981年12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白塔機場(今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內蒙區局獨立飛行中隊的伊爾-14P型小型客機(原先編號638,1972年中國恢復了國際民航組織的席位後改為B-638,機齡不詳,不過中國民航最後一架伊爾14也是1960年訂購的,因此該機機齡不會少於20年)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工作,該機當天要進行的是一次環繞本場的起降教練飛行。當時機上一共有4人:責任機長XXX為民航北京管理局內蒙區局獨立飛行中隊副中隊長,擁有教員資質,當天坐在右座監督左座操作;副駕駛XXX坐在左座正駕駛位置負責操縱飛機,另有機械師XXX和報務員XXX隨機。

正在進行地面教學的伊爾14機組成員

15時整,白塔機場氣象臺測得實時天氣情況為:晴,靜風、無雲,能見度大於10公裡,因此塔臺告知機組,準許由東向西(26號跑道)起飛。

白塔塔臺:「638,26號跑道,準備好可以起飛。」

機長:「26號跑道起飛,638明白。」

……

白塔機場一角

15時03分,B-638號機順利的從白塔機場26號跑道起飛,按照當天的飛行訓練計劃,飛機起飛後將繞場做五邊飛行然後對準26號跑道由東向西作假單發落地(模擬一側引擎故障的單發降落),執行完這個課目後將復飛繼續進行第二個起落飛行。

起飛後不久,報務員就以本趟訓練飛行沒他什麼事為由離開工作崗位坐到客艙睡覺去了……

起初一切順利,飛機飛過三轉彎位置時均正常,按照計劃,飛機將在飛過四邊時關閉左側1號引擎,準備作單發落地課目。

機長:「一發平槳(這個操作是讓引擎在不關閉的情況下失去動力空轉,以達到模擬引擎失效的情況)。」

機械師:「一發平槳好。」

機長(對左座操縱飛機的副駕駛):「假單發落地課目開始——」

副駕駛:「明白。」

……

伊爾14機長座位

由於當天白塔機場的導航臺未開,飛機只能做目視進近,且飛機在做四轉彎時因為向陽的緣故而看不到跑道,機組根據地標判斷四轉彎過晚,飛機較正常進近路線偏右。

機長:「四轉彎晚了,現在偏右,可以往裡切一切。」

副駕駛:「明白。」

機長:「注意看(尋找)跑道。」

副駕駛:「好的。」

……

中國民航B-638號伊爾-14P客機二視圖

可當B-638號機以200米的飛行高度從四轉彎改出後機組依然沒看見跑道,因此此時機組由於忙於調整高度、速度,修正下滑方向和尋找跑道,全然忘掉了飛機在過四轉彎改出後的第一件事是應該放下起落架並進行落地前檢查單這茬兒。

在B-638號機以140米的飛行高度飛過近臺時機組總算對準了跑道,準備進行著陸操作。

副駕駛:「速度?」

機長:「210——呃——現在是220(千米/小時)。」

副駕駛:「放襟翼15度。」

機長:「襟翼15度好。」

……

副駕駛:「現在高度?」

機長:「35(米)。」

副駕駛:「速度?」

機長:「180。」

副駕駛:「放襟翼30度。」

機長:「襟翼30度好。」

……

中國民航伊爾-14客機

當B-638號機以180千米的時速進跑道時,起機線指揮員吃驚的發現B-638號機居然還沒放起落架,而此時飛機距跑道高度只剩下區區2米!

起機線指揮:「638!復飛!復飛!」

由於過於焦急和激動,起機線指揮員只對著話筒喊復飛,卻沒有告知638號機要求復飛的原因是起落架沒放下來。

機長:「起機線要我們復飛?」

副駕駛:「是不是跑道上有人?」

機械師:「跑道上沒人啊?」

副駕駛:「確實沒人。」

機長:「繼續操作。」

……

中國民航B-638號伊爾-14P客機細節1

中國民航B-638號伊爾-14P客機細節2

就這樣,B-638號機喪失了最後拉起復飛的機會。

伊爾-14P型客機雖然老舊,但也安裝了簡易的近地警告系統,只要在沒有放起落架的情況下飛機距地高度過低,駕駛艙內的警告喇叭就會響起,這個時候警報喇叭已經響起,如果機組此時意識到問題,還有最後一絲補救的機會,但偏偏沒有。

副駕駛:「怎麼回事,(警告)喇叭響了——」

機長:「喇叭壞了?」

機械師:「我檢查一下」

……

機械師:「喇叭沒問題啊——」

副駕駛:「怎麼還沒接地啊——」

話音剛落,駕駛艙右側就傳來一陣螺旋槳打地的「哐哐」聲。

機組這才如夢方醒,沒放起落架,但此時發現已經為時太晚了。

中國民航B-638號伊爾-14P客機細節3

中國民航B-638號伊爾-14P客機細節4

B-638號機的於跑道頭265.5米的位置右側2號引擎的螺旋槳打地,緊接著左側1號引擎正在空轉的螺旋槳打地,在距跑道頭321.5米處右側襟翼擦地,飛機在慣性作用的驅使下繼續向前衝並開始向右偏轉,最終在距離跑道頭740.5米的位置停了下來。飛機損壞但具備修復價值,機上4人幸運的毫髮無損,該起事故屬於三等飛行事故。

來自民航總局的調查組第二天抵達白塔機場並開始對事故進行調查。

根據現場勘查:飛機停下時機尾距離跑道邊4米、機頭距離跑道邊8米,停機方向278°。飛機的左右兩個引擎的螺旋槳全部被打壞報廢;左右起落架艙門報廢,兩側引擎短艙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兩臺引擎在螺旋槳打地的時候被吸入大量的砂石(當時白塔機場跑道為泥結碎石跑道,直到1987年7月16日一期擴建工程全面竣工後才用上了混凝土跑道),需要分解修理;機身下部的蒙皮被多處擦傷,部分蒙皮出現撕裂和褶皺;左右散熱器整流罩和空速管完全報廢;左右機翼的襟翼內側約1米長的部分擦傷變形。

調查組繪製的B-638號機事故示意圖

由於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調查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純屬機組忘記放起落架的人為責任事故。

機組駕機四轉彎改出後,由於向陽看不見跑道,教員和學員都急於尋找跑道、調整高度、速度和修正下滑方向,忘掉了四轉彎改出後應首先進行放起落架操作和執行落地前檢查單。由於機組思想麻痺,雖然飛機在距地2米的時候響起了警報喇叭,但駕駛艙內的機組誰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警報喇叭是由於起落架未放下而誘發的。這是嚴重的違反操縱程序的行為。

機組在執行飛行前準備時不認真不細緻,只作了正常操縱的準備,作為教員的機長在準備過程中對所飛課目容易發生的問題只做一般強調,沒有作具體的講解和要求。對單發特殊科目分工不明確,責任不落實。

在飛行高度約2米的時候,起機線指揮員連下兩次「復飛」口令,教員和學員都明確聽到了口令,但錯認為是跑道上有人而沒有立即復飛,直到螺旋槳打地後才發現沒放起落架,屬於典型的不聽地面指揮的違紀行為。

在正、副駕駛忘記放起落架的情況下,機械師應該有責任提醒機長,但該同志不僅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甚至連他本職的調整引擎溫度的任務都完成得極差。

起機線指揮員直到飛機拉平到2米的高度、飛臨跑道時才發現飛機沒有放起落架,屬於思想麻痺、注意力不集中的嚴重失職行為。即便是向機組發出警告時也沒有按照規範告知機組復飛理由。

報務員錯誤的認為本場訓練與他無關,因此在飛機起飛後不久就離開崗位到後艙休息,如果該同志堅守崗位,並及時提醒,也有可能避免本次事故。即便沒有發生本次事故,報務員本身離開崗位去後艙睡覺的行為也是嚴重的違紀行為。

調查組認為:B-638號機白塔三等飛行事故絕非偶然,暴露了內蒙區局領導層漠視「安全第一」的思想,對部隊要求不嚴,規章制度貫徹不力。對調度指揮和一些勤務保障部門存在的影響飛行安全的問題重視不夠;對有些飛行人員作風懶散、違反飛行規章的行為聽之任之,即便處理也是一紙檢查書敷衍了事。特別是對有些飛行領導幹部盲目驕傲自滿、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出於情面和老同志的資歷不敢放手管理,講人情勝過講政治。

調查組要求內蒙區局各級領導吸取事故教訓,必須改變工作作風,走出辦公室,深入飛行部隊和各基層單位督促檢查,嚴格把關。在部隊中嚴厲整頓違反飛行安全的違紀行為以及飛行和組織領導方面的官僚主義問題,紮實搞好安全教育,務必使全體飛行人員和飛行保障部門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幫助基層單位解決好飛行和維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基層加強遵紀守法教育,對松垮浮誇等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發現一起嚴懲一起。加強部隊的思想作風建設,搞好技術訓練,抓好飛行安全。

今日的白塔國際機場俯瞰

B-638號機性能數據:

機型:伊爾-14P

乘員:機組4人+載員18人

長度:21.31米

翼展:31.7米

高度:7.8米

空重:116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6500千克

最大商載:3050千克

發動機:兩臺AⅢ-82T氣冷雙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單臺19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350千米每小時

最大商載航程:600千米

相關焦點

  • 我行我素的機械師,記中國民航605號機81年太原機身觸地事故
    >1981年2月24日9時29分,一架隸屬於民航成都管理局第七飛行大隊的伊爾-14T型貨機(編號B-605,1961年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原編號605,1974年中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合法席位後改為B-605,至事發時機齡20年,屬於老機。
  • 敷衍了事、陰溝翻船,回顧中國民航204號機1965.9.5當雄三等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204號伊爾-18B型客機細節210時05,204號機以真高230米、速度300~310千米/小時飛過遠臺,在過遠臺後,右座檢查員發現速度偏大,幾分鐘後最終,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204號伊爾-18B型客機衝出了當雄機場跑道盡頭,在衝出142米後右側主起落架下陷約半米,隨即機身向右偏轉,在偏轉過程中,左翼中央翼部位折斷,造成左側1號和2號引擎的螺旋槳觸地,飛機損壞嚴重,好在機上5人都沒有受傷,造成一起三等飛行事故。
  • 落地滑行自動收輪,記中國民航B458號機80年西安觸地事故
    一次正確的臨危處置讓二等事故變成了三等事故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1980年3月3日8時46,但飛機總體結構沒有損傷,因此這起事故被定性為三等事故。當飛機落地後解除限動時所產生的巨大低頭力矩迫使前起落架動作筒因機頭壓力緩慢重新收上,造成了機頭擦地事故。但是由於B-458號機機組在第一時間做出帶杆拉起機頭的正確處置,減緩了機頭下沉的速度,大大縮減了飛機機頭下緣和跑道摩擦的時間,使得飛機沒有受到大的結構性損傷,將一起可能的二等飛行事故降為了三等事故。
  • 被木柴垛「絆倒」,記中國民航715號機80年美溪場外翻倒事故
    按照飛行計劃,715號機由2名飛行員駕駛空機從伊春起飛,飛至美溪鎮內廣場著陸接送在那等候的林業局人員後飛往火場。1970年10月17日墜毀在北京首都機場的716號直升機是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僅有的2架直-5農/林業型直升機,716號直升機墜毀(716號直升機首都機場一等飛行事故請看本廠長一文)後,該機頓時雁失其侶。
  • 恨鐵不成鋼慌神把山撞,記民航十四航校107號機61年撞山事故
    (今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二大隊在駐紮地——成都新津機場組織本場訓練,當天的飛行科目是暗艙儀表飛行訓練,將依次放出6架運-5型輕型運輸機進行訓練。塔臺方面判斷當前的天氣狀況已經不適合繼續飛行訓練,命令全部六架飛機立即中斷訓練飛行,依次返航。7時左右,除了107號機還在空中盤旋外,其餘五架參與訓練的運-5已經先後安全著陸,此時機場上空的天氣已經非常不好,低雲已經飄到機場上空,完全把機場給「蓋」了起來。107號機在飛過導航臺後,機組發覺他們已經完全看不到機場,機組通過無線電報告地面指揮「07看不見機場」。
  • 烈火焚身,中國民航B202號機82年廣州降落起火事故調查始末
    1982年12月24日,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執飛西安西關機場經停長沙大託鋪機場前往(舊)廣州白雲機場航班任務的伊爾-18B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02,是中國民航於1959年從蘇聯進口的第一批5架伊爾18之一,至事發時機齡已經23年,是一架老機)在向廣州白雲機場進近過程中客艙冒煙
  • 損失一架飛機和兩顆門牙,記中國民航203號機55年白市驛事故
    大過節的來個黑色幽默的事故吧,不好意思我沒忍住——偷著樂了中國民航標誌,1947年作為剩餘物資出售給中國航空公司運營,1949年11月隨「兩航起義」從香港啟德機場飛抵北京南苑機場,改編號為「民航203」,至事發時機齡11年,屬於中年機)飛臨重慶白市驛機場上空,該機正在執飛的是從北京西郊機場經停太原親賢機場、西安西關機場前往重慶白市驛機場的航班任務,機上一共有左座機長、
  • 中國民航的第一滴血,回顧中國民航632號機1958年佛坪空難
    important}「穿山能手」陰溝翻船,13人受其所累命喪佛坪大山,中國民航首次機毀人亡的一等事故中國民航「飛翔五星建議632號機提前起飛,爭取在11時50分飛到西安上空,12時整在西安場站著陸。因此在等到最後一個持票乘客登機後(那年能乘坐民航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人數很少,提前起飛是常有的事,不像現在的航班能準點起飛就不錯了,提前起飛基本上不可能)。
  • 學員的自作主張,記中國民航7817號直升機86年加格達奇空難
    從而使得這起事故被定性為機毀人存的二等飛行事故(飛機毀壞而人生還或者飛機可修復而人有死亡的飛行事故都被稱為二等飛行事故)。事故調查由中國民航局瀋陽管理局派出的調查組負責進行。通過詢問B-7817號機機組成員以及查看飛機殘骸操作面板的儀表以及各開關位置,調查組最終得出了兩條關於B-7817號機加格達奇二等飛行事故的原因:
  • 旋翼離身自顧飛去,記中國民航716號機70年首都機場墜毀事故
    總共生產和改裝了14架,716號機就是其中的1架(直-5的故事請看本廠長一文)。號機飛臨預定降落區,地面上的機務人員已經就位準備迎接716號機降落,加油車也已經準備就緒,一旦飛機降落,將會開到飛機跟重新灌滿直升機的油箱。
  • 南北不分把山撞,記民航飛行學院B3624號機95年核桃峪空難
    1995年3月23日11時1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派珀PA42「夏延」IIIA中級教練機(民航註冊編號B-3624,1990年10月12日由派珀公司交付飛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至事發時機齡4.5年,還是一架新機,總使用時長2792小時又44分鐘)從洛陽北郊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一趟從洛陽北郊機場至濟南
  • 墜毀前拼死避民房,記民航飛行學院B8914號機89年綿陽空難
    1989年9月28日8時04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第四分院(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分院)第八飛行大隊的索卡塔TB-20「特立尼達」型初級教練機(民航註冊編號B-8914,1989年5月19日從法國索卡塔(又稱「蘇柯達」)公司購進並分配給第四分院,5月27日正式參加訓練飛行,至事發時機齡不到
  • 目無規章、胡亂調度,記中國民航18188號機61年青龍山空難
    來自中國民航局的調查組在事發當晚來到鄭州,第二天就正式開始對事故的調查。通過查看飛機的殘骸和維修記錄,調查組首先排除了飛機機械故障導致撞山的可能,飛機撞山後雖然沒有爆炸,但主油箱破裂,燃油全部漏光,無法取得燃油樣本,但抽取南陽機場給18188號機加油的同批油品結果顯示油品質量符合規定。
  • 少女命喪機輪下,回顧中國民航322號機55年西郊機場特殊事故
    12歲女孩蹲草叢小號「蹲」出了悲劇中國民航標誌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2號裡-2運輸機二視圖機場調度室同意322號機下降高度進近並由南向北著陸,機組表示收到並準確復誦指令。根據機組向調查組陳述起降落過程,調查組認為322號機的機組的在進場高度、進場速度、著陸目測、機輪接地時機械師報告液壓系統故障後機長做出的打手搖泵指令,發現前方有割草人群作緊急左轉彎的處置都是正確的。調查組認定322號機的機組在這起事故中不負擔責任。
  • 醉漢式起飛失敗,回顧中國民航324號機1958年天河機場事故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二視圖15時57分,機場塔臺允許324號機起飛,飛機由張XX駕駛,王XX五十年代最常見的蒸汽壓路機,324號機撞上的應該就是這玩意兒這起事故被判定為二等飛行事故。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調查組經過調查後認為:324號裡2機天河機場二等飛行事故的發生原因有二:主要原因是民航廣州管理處飛行組織領導工作做得較差,具體表現在:對於在城市上空作噴灑藥水的低空飛行並不重視。未提請民航局的批准即自行改裝飛機,同時在改裝中由於計算錯誤使得飛機重心位置實際在飛機長度的33.3%的位置而不是原定的27%的位置。
  • 沒有結果的結果,中國民航301航班88年香港墜海事故調查始末
    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執飛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至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的CA301航班的霍克·西德利「三叉戟」2E型客機(註冊編號B-2218,1973年出廠並交付給中國,編入空軍某師,編號244,1974年2月中國加入國際民航組織後按照規則將註冊編號改為B-244,1981年6月被移交給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1985年1月改註冊編號為B-2218,至事發當日機齡15年,屬於一架「半老機」)在降落
  • 漠視規章敷衍了事,回顧中國民航8265號機1975年塘壩空難
    B-8265號機起飛後起初飛行順利,一路上天氣晴好,航路能見度極佳,是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12時42分,該機在經停南充後順利的在成都雙流機場(今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降落。機組下機,籤了過站手續、在機場食堂用了午飯並進行了一定時間的午休,養足了精神。
  • 民航安全管理問題研究五:載客航班偏差訓練
    民航安全管理問題研究五:載客航班偏差訓練 來源:民航資源網專家 作者:劉清貴 2009-12-31 12:40:39  為了公眾的利益,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2009年6月曾以「民航辦發【2009】2號」明確了關於商業飛行中駕駛員操縱航空器的有關問題。通知認為,商業飛行中的帶飛訓練,若機長對副駕駛操縱航空器放手量過大,易發生嚴重事故徵候或事故。
  • 多裝了五百斤米和蛋,回顧中國民航8223號機78年大東溝迫降
    籤完過站的飛機於10時49分從庫車機場起飛,在塔臺的指揮下於11時53分的時候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保持飛行了約半個小時,在12時26分,B-8223號機向烏魯木齊區調管制報告:「8223飛越庫爾勒,油量表指示餘油660升,飛行高度3000米。」烏魯木齊區調指示:「8223,上升高度3600米。」機組表示收到並正確復誦指令。
  • 飛行拖拉機的低空相撞,回顧中國民航十四航校1960.8.14遂寧空難
    ,中國民航第十四航空學校(這所航校原為1956年創辦的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學校,專門培養民航飛行員,民航局歸屬空軍管轄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後又先後改稱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校、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專科學校,1987年11月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三團一大隊當天計劃出動16架運-5甲型輕型運輸/客機進行本場訓練(遂寧機場為十四航校三團——今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遂寧分院駐地,另兩個團當時分別駐紮在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