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改裝加超載起飛,幸好沒飛得起來
中國民航標誌
1958年7月3日,廣州天河機場(強調一下,不是武漢的那個天河機場,又稱瘦狗嶺機場,1928年12月動工興建,1931年建成使用。1928年,陳濟棠選址天河村興建飛機場,1931年正式啟用。1936年11月開闢了廣州至河內的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條國際航線。1949年8月18日天河機場改為民用機場,廣州白雲機場落成後,天河機場的輝煌日漸淡去,1984年在天河機場原址上興建起天河體育中心。該機場是除白雲機場外,廣州民航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機場),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處的蘇制裡桑諾夫-裡2運輸機(編號324,1956年從蘇聯進口,至事發時機齡不到2年,是一架新機)在機庫中準備進行農藥噴灑設備的改裝。之所以進行改裝是因為廣州管理處接受了7月6日派飛機在廣州市上空噴灑「666」農藥(一種有機氯農藥,殺蟲效果好,但殘留較大,降解時間長,1983年被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的飛行任務。需要為飛機加裝一套噴灑設備和一套藥水容器,噴灑設備裝在機腹部位,藥水容器裝在客艙中。於當天下午完成了改裝,改裝完成後進行了本場試飛和重心計算,發現重心位置明顯後移,超過了所允許的最後位置的界限。但是這個問題被「無視」了,沒有採取任何調整重心位置的改進措施。改裝人員認為此時藥水容器是空的,只要將容器裝滿,重心後移的問題就會自動解決。
抗戰前排列在瘦狗嶺機場(天河機場)上的廣東空軍戰機
廣州天河機場原址現在為廣州恆大足球隊主場天河體育中心
三天後的7月6日,324號機被轉交給廣州市衛生局調用,民航廣州管理處派出了一套機組和機務班子負責飛機的執飛和維護。
按照計劃,飛機將在16時整起飛,當天上午討論324號機的執飛機組的人選,原決定由在場機組中執飛裡-2經驗最豐富、且擁有裡-2右座教員資質的王XX機組執飛,但王XX表示他的機組之前的五天連續執飛航班,全體人員都非常疲勞,精力和體力都無法執飛當天的飛行任務。因此經過討論,臨時組成以機長張XX為首的機組進行執飛,但張XX表示自己雖然具備駕駛裡-2的資質,但自1956年改飛伊爾-14P型客機以來就沒有再飛過裡-2了,作為機長單飛沒有把握。萬般無奈之下再次做出臨時調整:由原本當天不準備飛的王XX坐在右座帶飛坐在左座的張XX一遍,讓張XX熟悉航線和飛機性能,隨後再由張XX單飛(張XX當天剛駕駛伊爾-14降落在廣州,馬不停蹄的就被抽調到324機組,之前已經連續飛行了三天半,也已經十分疲勞了)。
中國民航塗裝的裡2
15時52分,張XX和王XX登機,發現飛機客艙裡坐了不少廣州市衛生局人員(按照噴灑設備需要的工作人員人數只需要3人,但實際上一共上了9人),兩位機長不禁皺了皺眉頭,張XX說了句「非工作人員應下(飛機)去」,但客艙裡的人雖然百分之百的聽懂他說的話,可就是沒有一個人挪一下屁股,擺明了就是「老子就不下去你能把老子怎滴」的嘴臉(大概率是趁機會上天看風景)。畢竟廣州市衛生局不歸民航廣州管理處管,兩位機長也只好默認了這個情況,吩咐關上艙門,各就各位開車滑行。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二視圖
15時57分,機場塔臺允許324號機起飛,飛機由張XX駕駛,王XX在右座負責監視儀表和對地聯絡(裡2的飛行機組按照編制是5人,除了正副駕駛外還有領航員、報務員和機械師,但此次飛行是帶飛試航,並沒有帶上這三人)。飛機開始滑跑之初一切正常,當儀錶速度達到每小時60~65千米時機組發現後輪抬不起來(裡2客機是後三點式起落架,起飛時的機輪離地順序是尾輪先離地,然後主輪再離地,和前三點起落架的飛機存在明顯區別),王XX見此情況指令推桿幫助尾輪抬起,可沒想到尾輪剛離地不久,飛機立即向左偏離出跑道,張XX連忙用腳蹬右舵試圖修正航向但飛機毫無反應。王XX見狀立即猛地向左壓杆,待飛機有了右轉反應後立即回杆收舵,飛機返回了跑道中線,但好景不長,剛回中線不久的飛機立刻又右偏42°,王XX又採取壓右杆到底的措施應對,但是這次飛機不給他面子,依舊往右離跑道中線越走越遠,機組遂決定放棄沿跑道中線起飛改為斜角起飛,此時抬起的尾輪重新接地,機組將操縱杆改平並帶杆試圖用小速度離地,當錶速達到每小時110千米時飛機的右側主輪離地,但左側主輪依然在地面。眼看飛機已經滑出了跑道,機組決定放棄這次起飛,張XX關閉了油門,試圖用剎車將機頭方向改回到跑道方向,但此時突然發覺飛機正向停在滑行道上的一輛壓路機衝去且距離迅速拉近,來不及多想的張XX立即蹬左舵讓飛機做180°緊急左轉,在左轉的過程中兩個主起落架先後承受不住壓力被扭斷,右側主翼直接和壓路機相撞,翼尖被直接撞斷,隨後飛機停在了離壓路機不到10米的位置,飛機損壞嚴重,後經檢查被判失去修復價值而報廢。萬幸的是:機上人員全部安全,自行撤離飛機,無人受傷。
五十年代最常見的蒸汽壓路機,324號機撞上的應該就是這玩意兒
這起事故被判定為二等飛行事故。
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調查組經過調查後認為:324號裡2機天河機場二等飛行事故的發生原因有二:
主要原因是民航廣州管理處飛行組織領導工作做得較差,具體表現在:
對於在城市上空作噴灑藥水的低空飛行並不重視。未提請民航局的批准即自行改裝飛機,同時在改裝中由於計算錯誤使得飛機重心位置實際在飛機長度的33.3%的位置而不是原定的27%的位置。飛機在7月3日改裝完成後進行本場試飛中已經發現飛機重心靠後,但依然沒有採取措施進行核對,而是繼續執行噴灑任務。
在執行任務中,對於飛機裝載量未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掌握,而是交由對航空知識一竅不通的廣州市衛生局安排。預案規定除空勤組和3名衛生局工作人員外一律不準額外人員登機,但實際上仍然隨意登機了9人,比規定登機人員多了6人;加上噴灑設備和藥劑箱,實際超重1005.6千克(裡2最大載重1500千克),並使得重心進一步後移至38.1%,超出允許範圍達12.1%,破壞了飛機的正常性能,使之操縱困難,尤其是在起落時更容易出事。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細節2
為執行任務不顧空勤人員的休息。當天已經連續飛行五天的機長王XX已因疲勞一再申請休息,機長張XX已經連續飛行三天半,當天剛駕駛伊爾-14到達廣州還沒來得及歇腳就被派上324號機執行噴灑任務。此舉嚴重違反了民航局關於機組最高執飛時長不得超過五天,單日連續執飛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的規定(以張XX為例,從1958年6月1日至7月6日的36天中他一共駕機飛行了175小時又50分鐘,扣去三分之一休息的天數,單日連續執飛時間肯定已經超過8小時,而按照民航局規定,機組在1個日曆月內,飛行時長不得超過100小時,而36日被飛行了175小時又50分鐘,顯然也大大超過了規定標準)。
次要原因在於機組操作方面的經驗欠缺,具體表現在:
在起飛過程中,當錶速到達每小時60千米時出現推不動機頭的情況,說明飛機尾部過重(符合重心後移的實際情況),機組應終止起飛,但兩名飛行員未檢查原因,反而在沒有得到適當速度的條件下猛力推平機頭強行起飛,因速度小舵的作用就小,飛機發生偏斜時很難修正,以致偏出跑道。
飛機最初發生左偏時,由於修正過猛,兩人同時操作也不協調配合,只是飛機右偏達42°偏出跑道進入草地。在此情況下機組依然不肯放棄起飛,而是試圖把飛機改回跑道方向繼續起飛,甚至孤注一擲的企圖以小速度離地,這是極其危險的行為(正確操作應該是立即關死油門和使用最大剎車停止起飛)。最終讓飛機撞上了壓路機報廢。
(廣州)天河機場管理混亂,居然把壓路機停放在正在修理的滑行道上,離跑道邊沿只有67米,調度室曾多次通知施工方將壓路機移開,但每次都無人執行,行事散漫至極(結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倒也不奇怪,比這更奇葩的事多如牛毛)。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324號裡2運輸機細節4
最後,調查組提出了兩條安全建議:
1、飛行組織領導工作是保證飛行安全的重要一環,這點對於執行新的飛行任務時尤其重要。飛行領導幹部應該做好飛行組織領導工作,以確保飛行安全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未有其他工作必須親自去處理時要把飛行組織領導工作明確交待專人負責,並且要及時進行監督和檢查。
2、空勤人員過度疲勞是影響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根據民航局關於飛行機組執行飛行任務時長的相關規定嚴格安排飛行人員的任務排班表,不允許超時執飛和超期執飛。
324號機性能數據
機型:裡桑諾夫 裡2運輸機
乘員:機組3人+載員18人
長度:19.647米
翼展:28.813米
高度:7.093米
空重:768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0700千克
載重量:1120千克(標準),1500千克(最大)
發動機:兩臺AⅢ-62NP9缸氣冷單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單臺10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24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6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