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滑行自動收輪,記中國民航B458號機80年西安觸地事故

2020-10-03 顧氏造船廠廠長

一次正確的臨危處置讓二等事故變成了三等事故

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

1980年3月3日8時46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成都管理局第七飛行大隊第四中隊的安-24PB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458,1972年從蘇聯購入後交付民航第七飛行大隊,至事發時機齡8年,算是一架中年機,至事發時總共飛行了5625小時)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行的是一趟由北京首都機場經停西安西關機場前往昆明巫家壩機場的調機飛行,飛機上沒有搭載乘客,但本著不走空趟的原則(調機飛行也是要耗油的)在客艙和行李艙裡裝載了731公斤的郵件。機上一共有5名飛行機組成員,分別是擁有右座教員資格的責任機長(天氣標準1/1,至事發當時總飛行時長3930小時,其中1178小時是在安24上完成的,在飛安-24之前是運-5的機長,在他的考評記錄上飛行技術一欄中標著「中等」,當天他坐在右座副駕駛位置監督左座的操作)、實習副駕駛(當天由他坐在左座負責駕駛飛機)、領航員、報務員和隨機機械員。

停在西安西關機場的安-24飛機

飛機起飛後根據離場指令爬升至5700米的飛行高度,一路上飛行順利,11時16分飛機飛臨西安空域,隨即報務員在機長的吩咐下和西安西關機場進近臺取得聯繫,告知:458號機飛臨本場,飛行高度5700米,預計到達時間11時27分。

西關機場進近臺表示收到並向機組通報了當時西關機場本場的天氣情況:雲高900米,能見度5千米,風向260°,風速每秒2米,向50°方向落地。機組表示收到並準確復誦指令。

本廠長繪製得中國民航B-458號安-24PB客機二視圖

11時22分,B-458號機將高度降低至900米,機組向進近臺報告:458高度900米過遠臺作修正角穿雲。過遠臺後機長吩咐放起落架,副駕駛將起落架放下並確認綠燈亮。穿雲過程飛行正常,11時26分穿雲完成並降高度至200米。此時機組向起機線指揮臺報告:458高度200米,速度每小時250公裡過近臺,起落架放好請求落地。起機線指揮臺回答:458,檢查好可以落地。機組表示收到。

11時28分,飛機過短五邊,飛行高度和姿態均正常,隨後機組將飛機拉平,以210千米的時速進入跑道,進近姿態十分平穩,主輪在越過跑道頭「T」字布175米後接地,幾秒鐘後前輪也穩穩接地,飛機開始在跑道上滑行。

停機坪上的中國民航安-24客機

此時機長發出「油門零度(即將油門杆收回0位),解除限動」的口令,機械員依照口令將油門收回,坐在機長席位操縱飛機的副駕駛前松駕駛杆,準備待引擎轉速降下來後使用剎車。但在此時機組5人都明顯感覺到位於他們腳下的前起落架由輕微的抖動,進而發覺機頭正在緩慢前傾下沉,不一會就聽到金屬和地面摩擦發出的「刺啦」聲。副駕駛第一感覺就是前輪故障,立刻在第一時間帶杆試圖將機頭拉起,同時起機線指揮也發現了B-458號機機頭下沉,前起落架部位已經冒出火花,迅即通知機組「458,帶杆帶杆,注意前輪冒火」。雖然機長和副駕駛2人同時拼命帶杆,但依然不能阻止B-458號機機頭下沉的趨勢,金屬和地面的摩擦聲也越來越刺耳。

中國民航博物館內的安-24客機

情急之下機長下令:「關車!關電源!快!」

機械員隨即關斷了引擎開關電門,報務員同時切斷了飛機的總電源,失去了電力的引擎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了工作,只剩下螺旋槳還在依靠慣性緩慢的空轉著。雖然已經失去了動力,但是巨大的慣性依然讓B-458號機繼續向前滑跑了800米左右,在距離跑道頭「T」字布1375米的位置停了下來。機上5名機組成員和731千克裝載貨物都安然無恙。不久,機場消防車和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並在40分鐘內將飛機移出跑道,西關機場的運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本廠長繪製得中國民航B-458號安-24PB客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得中國民航B-458號安-24PB客機細節2

現場勘察發現,B-458號安-24PB型飛機雷達罩後下緣和第5結構框之前的下緣蒙皮和框架均有磨損,整個前起落架艙門被磨掉,但飛機總體結構沒有損傷,因此這起事故被定性為三等事故。

在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技術支持下,來自民航成都管理局的調查組來到西安,對被轉移到停機坪並用千斤頂頂起的B-458號進行了仔細檢查,並將前起落架動作筒整個拆下分解進行細細查看,發現前起落架下鎖的鎖鉤壓簧斷裂(按照安東諾夫設計局給出的鎖鉤壓簧使用壽命的技術要求,該鎖鉤壓簧的使用壽命應該為2400小時至2700小時,但是根據維修記錄上的記載,B-458號機更換鎖鉤壓簧後一共飛行了477小時,遠沒有到應該更換的時限,零件檢查表明斷口整齊,說明是在一瞬間斷裂的,說明這是蘇聯零件質量的問題。對此,蘇聯方面表示承認是自身零件的質量問題並且願意承擔費用損失,認錯態度出奇的好),當壓簧斷裂失去作用後,鎖鉤不能回到「待鎖」位置,鎖鍵仍壓在鎖鉤背面。當放起落架時,鎖環無法進入鎖鉤,雖然綠燈正常亮起,但實際上起落架並沒有被鎖定。當飛機落地後解除限動時所產生的巨大低頭力矩迫使前起落架動作筒因機頭壓力緩慢重新收上,造成了機頭擦地事故。但是由於B-458號機機組在第一時間做出帶杆拉起機頭的正確處置,減緩了機頭下沉的速度,大大縮減了飛機機頭下緣和跑道摩擦的時間,使得飛機沒有受到大的結構性損傷,將一起可能的二等飛行事故降為了三等事故。

西安西關機場航站樓

西安西關機場俯瞰

對於B-458號機西安西關三等事故,調查組認為B-458號機機組在面臨突發事故險情的處置是正確及時的。機頭下沉擦地時,機長下達「關車!關電源」口令果斷、及時;副駕駛操縱得當,在機頭擦地過程中一直帶杆、未使用剎車,從而將機頭下緣和跑道地面的摩擦降到最低程度;機械員和報務員執行機長「關車!關電源」的口令迅速而到位。正是因為B-458號機機組5人的積極配合,避免了更嚴重事故發生,保住了一架寶貴的飛機。

B-458號機機頭擦地時,西安西關機場起機線指揮臺提醒及時,指揮正確;飛機停住後,機場方面的消防車和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民航陝西省局領導也在第一時間親自到現場坐鎮指揮,使得西關機場能在短短40分鐘後恢復運營。這種處置可以成為日後民航處理類似緊急事件的經驗。

本廠長繪製得中國民航B-458號安-24PB客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得中國民航B-458號安-24PB客機細節4

鑑於在此次事故中斷裂的鎖鉤壓簧遠沒有到使用壽命就發生斷裂,說明該型號的鎖鉤壓簧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建議各飛行大隊的機務部門對所有該型號的鎖鉤壓簧加強檢查和探傷並將更換時間暫時縮減至400小時(畢竟一個零件和一架飛機相比起來孰輕孰重還是一目了然的),在蘇聯方面解決質量問題之前最大限度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

俄羅斯航空博物館內的安-24客機

B-458號機組在此事中表現出色而得到了民航成都管理局的嘉獎,每人行政級別上調一級,機長晉升為第七飛行大隊第四中隊的中隊長,但好景不長,17天後的3月20日,該機長作為責任機長兼右座教員和其餘6名同事(副駕駛、領航員、報務員、空中機械師和2名空乘)駕駛B-484號安-24PB客機搭載19名乘客在執飛從昆明巫家壩機場經停貴陽磊莊機場前往長沙大託鋪機場的航班任務中在向長沙大託鋪機場進近階段因能見度不足而復飛,但在復飛過程中操作失誤導致飛機失速墜毀在距離長沙大託鋪機場跑道中心磁向133°、距離900米的位置,機上26人無一倖免(事故詳情請看本廠長一文)。

B-458號機性能數據

型號:安-24PB型運輸機

乘員:機組5人+載員50人

長度:23.52米

翼展:29.2米

高度:8.32米

空重:13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1000千克

最大商載:5500千克

發動機:兩臺AN-24A型渦槳發動機,單臺2549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45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400千米

滿載航程:550千米

相關焦點

  • 我行我素的機械師,記中國民航605號機81年太原機身觸地事故
    >1981年2月24日9時29分,一架隸屬於民航成都管理局第七飛行大隊的伊爾-14T型貨機(編號B-605,1961年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原編號605,1974年中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合法席位後改為B-605,至事發時機齡20年,屬於老機。
  • 被木柴垛「絆倒」,記中國民航715號機80年美溪場外翻倒事故
    按照飛行計劃,715號機由2名飛行員駕駛空機從伊春起飛,飛至美溪鎮內廣場著陸接送在那等候的林業局人員後飛往火場。1970年10月17日墜毀在北京首都機場的716號直升機是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僅有的2架直-5農/林業型直升機,716號直升機墜毀(716號直升機首都機場一等飛行事故請看本廠長一文)後,該機頓時雁失其侶。
  • 損失一架飛機和兩顆門牙,記中國民航203號機55年白市驛事故
    兩航起義前的C-46D飛機1955年5月4日14時42分,一架隸屬於在中國民航北京管理處的C-46D型運輸機(註冊編號「民航203」,1944年作為兵員運輸機交付給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1947年作為剩餘物資出售給中國航空公司運營,1949年11月隨「兩航起義」從香港啟德機場飛抵北京南苑機場,改編號為「民航203」,至事發時機齡11年,屬於中年機)飛臨重慶白市驛機場上空,該機正在執飛的是從北京西郊機場經停太原親賢機場、西安西關機場前往重慶白市驛機場的航班任務,機上一共有左座機長、
  • 敷衍了事、陰溝翻船,回顧中國民航204號機1965.9.5當雄三等事故
    這又是一個「老司機」機組陰溝翻船的老生常談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1965年9月5日7時3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的伊爾最終,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204號伊爾-18B型客機衝出了當雄機場跑道盡頭,在衝出142米後右側主起落架下陷約半米,隨即機身向右偏轉,在偏轉過程中,左翼中央翼部位折斷,造成左側1號和2號引擎的螺旋槳觸地,飛機損壞嚴重,好在機上5人都沒有受傷,造成一起三等飛行事故。
  • 旋翼離身自顧飛去,記中國民航716號機70年首都機場墜毀事故
    1970年10月17日8時33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該大隊專門負責北京管理局轄區內的農業林業藥劑噴灑以及航測等專業飛行)的直-5農/林業型直升機(註冊編號716,1964年作為基本型出廠,同年接受農/林業型的改裝後交付給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至事發時機齡將近6年,總使用時間不詳)從邯鄲馬頭直升機機場(1958年建成,是2007年
  • 烈火焚身,中國民航B202號機82年廣州降落起火事故調查始末
    1982年12月24日,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執飛西安西關機場經停長沙大託鋪機場前往(舊)廣州白雲機場航班任務的伊爾-18B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02,是中國民航於1959年從蘇聯進口的第一批5架伊爾18之一,至事發時機齡已經23年,是一架老機)在向廣州白雲機場進近過程中客艙冒煙
  • 少女命喪機輪下,回顧中國民航322號機55年西郊機場特殊事故
    1955年8月30日,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處的蘇制裡桑諾夫 裡-2運輸機(註冊編號322,1955年當年從蘇聯進口的二手機,機齡不詳)從西安西關機場起飛,該機執飛的是一趟從西安西關機場經停太原親賢機場前往北京西郊機場
  • 弄假成真的訓練,記中國民航B638號機1981.12.12呼和浩特三等事故
    忘記放起落架這毛病原來中國民航也犯過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1981年12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白塔機場(今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內蒙區局獨立飛行中隊的伊爾-14P型小型客機(原先編號638,1972年中國恢復了國際民航組織的席位後改為B-638,機齡不詳,不過中國民航最後一架伊爾14也是1960年訂購的,因此該機機齡不會少於20年)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工作,該機當天要進行的是一次環繞本場的起降教練飛行。
  • 醉漢式起飛失敗,回顧中國民航324號機1958年天河機場事故
    1928年,陳濟棠選址天河村興建飛機場,1931年正式啟用。1936年11月開闢了廣州至河內的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條國際航線。1949年8月18日天河機場改為民用機場,廣州白雲機場落成後,天河機場的輝煌日漸淡去,1984年在天河機場原址上興建起天河體育中心。
  • 中國民航的第一滴血,回顧中國民航632號機1958年佛坪空難
    」標記1958年4月5日10時03分,一架隸屬於與中國民航成都管理處的伊爾14P型客機(機體編號632,1956年從蘇聯進口並交付給中國民航,至事發時機齡2年,是一架新機)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由成都雙流機場經停西安西關機場前往北京首都機場的客運航班
  • 墜毀前拼死避民房,記民航飛行學院B8914號機89年綿陽空難
    1989年9月28日8時04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第四分院(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分院)第八飛行大隊的索卡塔TB-20「特立尼達」型初級教練機(民航註冊編號B-8914,1989年5月19日從法國索卡塔(又稱「蘇柯達」)公司購進並分配給第四分院,5月27日正式參加訓練飛行,至事發時機齡不到
  • 學員的自作主張,記中國民航7817號直升機86年加格達奇空難
    1986年10月5日8時24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瀋陽管理局第二十二飛行大隊的米-8T型直升機(民航註冊編號B-7817,1980年從蘇聯喀山直升機廠出廠交付給中國民航,被調撥給瀋陽管理局第二十二飛行大隊執管,至事發時機齡6.5年,屬半新機)從黑龍江省加格達奇的臨時起降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接送執行森林防火護林任務的武警森林部隊官兵的飛行任務。
  • 沒有結果的結果,中國民航301航班88年香港墜海事故調查始末
    加快「八該一反對」出臺進程的一次一等飛行事故中國民航「飛翔紅五星」標誌1988年8月31日9時20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執飛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至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的CA301航班的霍克·西德利「三叉戟」2E型客機(註冊編號B-2218,1973年出廠並交付給中國,編入空軍某師,編號244,1974年2月中國加入國際民航組織後按照規則將註冊編號改為B-244,1981年6月被移交給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1985年1月改註冊編號為B-2218,至事發當日機齡15年,屬於一架「半老機」)在降落
  • 恨鐵不成鋼慌神把山撞,記民航十四航校107號機61年撞山事故
    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1961年8月31日6時34分,民航第十四航校一團(今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二大隊在駐紮地——成都新津機場組織本場訓練,當天的飛行科目是暗艙儀表飛行訓練,將依次放出6架運-5型輕型運輸機進行訓練。
  • 衝鋒8真的衝鋒了,記長安航空B3567號機02年撞候機樓事件
    該機的民航註冊編號為B-3567,是長安航空公司於2000年10月從龐巴迪引進的3架衝鋒8-Q400型支線客機中的第一架(另2架註冊編號為B-3568和B-3569),當時機齡只有兩年,還是一架新機。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俯瞰凌晨2時左右,長安航空公司B-3567號龐巴迪宇航集團衝鋒8-Q400型支線客機在滑行了百餘米後衝破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運營區和施工區的隔離欄
  • 南北不分把山撞,記民航飛行學院B3624號機95年核桃峪空難
    1995年3月23日11時1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派珀PA42「夏延」IIIA中級教練機(民航註冊編號B-3624,1990年10月12日由派珀公司交付飛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至事發時機齡4.5年,還是一架新機,總使用時長2792小時又44分鐘)從洛陽北郊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一趟從洛陽北郊機場至濟南
  • 多裝了五百斤米和蛋,回顧中國民航8223號機78年大東溝迫降
    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1978年6月17日8時50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九飛行大隊的運-5運輸機(民航註冊編號B-8223,1962年由南昌320廠出廠交付給第九飛行大隊,至事發時機齡16年,屬於中年機)從阿克蘇農墾局十三團農業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從阿克蘇經停庫車機場前往烏魯木齊大東溝機場進行定檢的調機飛行。
  • 中國民航風雲20年
    1997年5月8日,深圳黃田國際機場。滂沱大雨中一聲劇烈的爆炸聲,響徹了傍晚的天空——南方航空公司CZ3456號航班在嘗試著陸失敗後復飛,面對惡劣天氣和起落架受損的狀況下機組仍然決議儘快著落,隨後機體因為在高速大角度下俯姿降落,最終發生觸地爆炸並引發飛機解體。
  • 漠視規章敷衍了事,回顧中國民航8265號機1975年塘壩空難
    1975年7月25日8時49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成都管理局第十七飛行大隊的運-5甲型輕型運輸機(註冊編號B-8265,1960年從南昌320廠出廠交付給民航成都管理局執管,至事發時機齡15年,屬於中年機,原編號8265,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國際民航組織席位後改為B-8265)從重慶
  • 目無規章、胡亂調度,記中國民航18188號機61年青龍山空難
    1961年9月26日7時56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第十六飛行大隊的運-5甲型客機(編號18188,1960年初由320廠生產出廠後交付給民航廣州管理局)從(舊)南陽機場起飛。在之後的10分鐘內,機組又兩次請求爬升至1800米,但都被南陽調度室「默殺」(意思為默無聲息地被扼殺,或者直接一點就是「無視」、「不理睬」;1945年的日本政府就是以這個態度來回應《波茨坦公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廣島和長崎各吃了一顆原子彈)掉了。遲遲得不到上升高度許可的18188號機機組無奈之下只能進入他們最不願意的雲中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