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機飛行裝私貨沒想到裝多了,飛到一半沒油了。
中國民航(CAAC)飛翔紅五星標誌
1978年6月17日8時50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九飛行大隊的運-5運輸機(民航註冊編號B-8223,1962年由南昌320廠出廠交付給第九飛行大隊,至事發時機齡16年,屬於中年機)從阿克蘇農墾局十三團農業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從阿克蘇經停庫車機場前往烏魯木齊大東溝機場進行定檢的調機飛行。機上一共有3名機組成員,分別是坐在左座負責操縱飛機的第九飛行大隊某中隊副中隊長(天氣標準1/2,教員),坐在右座的責任機長(天氣標準1/0)和坐在觀察座上的副駕駛。
一張民航人和家屬在運-5下留影的老照片
本著不走空趟的原則,飛機在阿克蘇出發前在貨艙中塞滿了自農墾局十三團採購的大米和雞蛋總計1751公斤(這是機組自行採購的,並沒有上報),之所以出現了251公斤的超載事後機組聲稱是計算失誤,到底是不是計算失誤也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清楚了(在運-5型運輸機的實際使用中,比規定載荷1500公斤多出200~300公斤的實例比比皆是,實際上這點超載憑藉大馬力的發動機,飛機是可以飛起來的,但飛行高度要比不超載時飛的要低,耗油量會比平常高很多,航程也會大打折扣)。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二視圖
當天天氣良好,航路全程淨空靜風,是個完全適航的好天氣。
B-8223號機從阿克蘇起飛後以3000米的高度飛行了1個小時,於9時50分在庫車機場順利降落,飛行過程一切正常。在庫車停留籤過站票的時候地勤給飛機補充了一些油料,加油完畢後油量表顯示餘油1000升。籤完過站的飛機於10時49分從庫車機場起飛,在塔臺的指揮下於11時53分的時候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保持飛行了約半個小時,在12時26分,B-8223號機向烏魯木齊區調管制報告:「8223飛越庫爾勒,油量表指示餘油660升,飛行高度3000米。」烏魯木齊區調指示:「8223,上升高度3600米。」機組表示收到並正確復誦指令。
今天的庫車機場
可是到了13時08分,B-8223號機機組再度報告:「高度3300米,爬不上去了。」
對此,烏魯木齊區調回覆:「如上升3600米有困難就返航庫爾勒(機場)降落。」B-8223機組表示收到並正確復誦指令。
今天的庫爾勒機場航站樓
但是B-8223號機並沒有試圖備降庫爾勒機場,而是執拗的繼續飛往烏魯木齊,13時25分,飛機飛越航線上標定的轉彎點——2573號山頭,此時的飛行高度為3150米,此時一股上升氣流正好將飛機又往上「託舉」至3250米。
飛行高度是有了,罷特,燃油卻快沒有了。
駕駛艙內的三人不安的盯著油量表,餘油300升,這個油量飛到烏魯木齊大東溝機場已經是十分吃力。因此機上級別最高的飛行幹部——第九飛行大隊某中隊副中隊長XXX決定不再按照原航路飛過柴窩堡再轉向西北飛往烏魯木齊,而是取直線航線直接飛往烏魯木齊,這樣或許能在剩餘燃油耗完之前抵達。
想得是挺美的,但實際操作起來是另外一回事了,從航路圖上看,這條新航線需要飛越一座海拔2891米的山,雖然現在飛機的高度足夠,但萬一要是遇到下降氣流那就不好說了,但願不要遇到吧。
可有道是不想來什麼就偏偏來什麼。當機組已經遠遠目視到這座山的時候一股下降氣流將飛機從3250米一下子「摁」到了1800米,這個高度是決然飛不過這座山的,再往前飛就得撞山,機組無奈得決定採用原地盤旋的方法讓飛機慢慢爬升高度,等高度重新過3000米就能冒險飛越這座山。
這招似乎有效,在飛機盤旋完第一圈時高度上升到2100米,照這麼轉法再轉三個圈就行了,但是機組忘了一點——油不夠!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細節2
「嘀!嘀!嘀!」油量表警告燈響起,此時餘油180升,這個油量要是再盤旋下去恐怕盤旋到3000米的高度飛過山頭也就該準備油盡迫降了。
機組被迫放棄了盤旋爬升而是右轉繞飛,繞過這座山,由於這麼一折騰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油量表在14時26分顯示燃油已耗盡,活塞-5引擎「噼噼啪啪」的熄了火,飛機開始在1600米左右的高度開始進入沒有動力的「滑翔」狀態。
憑藉著運-5運輸機強悍到不像話的低空操縱性能和滑翔性能,B-8223號機掙扎著飛近了烏魯木齊大東溝機場遠臺,此時飛行高度已經不足100米,機組感到飛機實在是撐不住,不能往前再飛了,遂決定迫降。
14時35分,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九飛行大隊B-8223號運-5運輸機帶著左坡度迫降在距離烏魯木齊大東溝機場跑道東頭23.5公裡處的一塊不平整的空地上,由於飛機著陸重量超重,左側主起落架承受不住壓力而折斷,隨即左側下大翼觸地後折斷並被扯離機身,連同上大翼一併折斷,慣性讓飛機觸地後前衝了400多米後才停了下來,機內3人受了輕傷,至於飛機則因損壞嚴重宣布報廢,飛機上裝載的大米倒是問題不大,雞蛋麼——各位小夥伴自己腦海吧。
這起事故被定性為二等飛行事故。
受中國民航局授權,民航蘭州管理局負責對這起事故進行調查。
調查組經過調查,先後排除天氣原因、機械故障、機組失能、燃油質量等導致墜機的可能性後,結合現場飛機殘骸的調查、空地通話記錄以及生還機組成員的問訊筆錄,最終認定B-8223號機大東溝場外迫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飛機超載,機組裝載了過多的大米和雞蛋,未認真計算重量,導致飛機超載251公斤即502斤,雖然不至於讓飛機飛不起來,但也讓飛機的爬升性能變壞,機組長時間使用轉速每分鐘1900~2000轉的大功率狀態飛行,致使燃油消耗速度超過預期而提前耗盡,最終導致引擎停車迫降。
機組向調查組反映,在飛行中感到飛機爬高困難,油料不足,但是為了避免私自運送大米和雞蛋的行為暴露引起追查私拉瞞報貨物的責任而採取謊報飛行情況的行為。也不聽從地面指令備降吐魯番機場(吐魯番老機場)或者返航庫爾勒機場,而是憑藉著僥倖心理繼續飛行,直到引擎停車後才倉促選擇迫降場地,但為時太晚,造成飛機帶左坡度撞地損毀。
廢棄在吐魯番老機場的殲-5戰鬥機
最後,調查組總結出三條教訓和安全建議
1、飛行機組在每次飛行之前都要認真做好飛行前的準備,進行領航計算,嚴格掌控飛機裝載情況,仔細計算起飛重量。地面放行人員要嚴格監督把關,防止超載。飛行過程中要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和飛機的工作情況,注意飛機耗油量,及時向地面請示報告,如實反映分析情況,聽從地面指揮。
2、飛行機組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飛行意識,絕不能抱有任何僥倖心理,遇到無法繼續飛行的特殊情況應第一時間選擇迫降,最大限度的保全飛機和人員生命安全,切忌逞能逞強。
3、加強專業飛行的組織領導。基地負責人要履行職責,大膽管理、嚴格要求,把專業基地各項工作全面管起來。定期進行飛行講評,抓住事故苗頭,及時進行整頓教育,把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8223號運-5運輸機細節4
B-8223號機性能數據
機型:運-5運輸機
乘員:機組2人+載員14人
長度:12.69米
翼展:18.18米
高度:5.35米
空重:3367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250千克
最大商載:1500千克
發動機:一臺活塞-5型星形活塞發動機,單臺10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845千米
實用升限:4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