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界侵權濫造亂象何時休

2020-12-02 騰訊網

讀了古稀老人王幹卿先生《深切的懷念、困惑與無助》一文,我內心真感到痛心、酸楚和嘆息。我既為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愛的教育》,竟然在作者阿米琪斯逝世百年之際的中國譯壇,受到如此的糟蹋而感到痛心;也為包天笑、夏丐尊、王幹卿等嚴謹、負責任的前輩譯者,深受文抄公之害而又無奈不勝酸楚;更為我自己近年雖多方吶喊,致力翻譯打假,但見效甚微而備感嘆息。

翻譯出版抄襲剽竊之歪風,近幾年不僅未見遏制,某種程度上甚至有加劇之勢。其主要表現是:(1)抄襲手法更加多樣、隱蔽,加大了取證追究的困難。以往抄襲靠「剪刀加糨糊」,如今有了電腦和網際網路檢索,不僅文字改動、拼湊大大方便,要檢索已有的譯本也十分方便。加上翻譯不同於原創,一句原文,可以有不同的中文表述,有時只要稍作文字變動,就很難成為抄襲的物證。(2)文抄公鑽了翻譯沒有明確標準的空子,侵權更加有恃無恐。那些翻譯小偷,憑藉「編譯」、「摘譯」、乃至自己發明的所謂「譯寫」等等「保護傘」,縱然任意猜測取捨原文,牽強附會編造譯文,仍能高枕無憂地逃脫抄襲侵權的追究。(3)從個體抄襲發展為團隊造假。早期的文抄公,多為草根無名之輩和個體書商,而時下的文抄公,有不少是公營出版者或有點身份的人,其特徵就是有組織的團隊抄襲造假。諸如媒體已曝光過的《諾貝爾文學獎文集》的署名譯者李斯;4年內出版23種譯著、被揶揄為「史上最牛譯者」的龍婧;以及《光明日報》日前新曝光的、3年內出書20種的武漢大學出版社北京中心總經理梅朝榮等等,都被質疑是僱人抄襲、團隊造假,而這些人一直不敢吭聲。

翻譯出版抄襲、盜版屢禁不止,本已眾人皆知,讀了王幹卿求助無門之文,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若再任其愈演愈烈,必將招來更大的危害。

一害和諧的文化生態。劣質翻譯抄襲,毒化了跨文化的交流環境,褻瀆了世界名著的文學魅力,破壞了先進文化的有序傳播。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日前在上海舉行新書籤售的同時,已向上海中院狀告文化藝術出版社等4家單位侵權出版他的《最後的愛戀》等多部作品,法院已經受理。渡邊還說,日本作家都知道中國市場盜版嚴重,很多人所以不願意把作品版權授給中國。當代世界名著《百年孤獨》的作者,也是因為怕被盜版,至今拒絕授權給我國。倘若更多的外國作家也持這種態度,那麼將對中外文化交流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二害求真務實的學術風氣。劣質翻譯抄襲,顛倒了優勝劣態的科學規律,造成認真做學問的人吃虧、不學無術的投機者反佔便宜的反常假象。現在有些人自以為,懂點外文語法,手持外文詞典就能搞翻譯了。那些出翻譯書的出版單位,有不少根本沒有外文編輯。在他們看來,讀者不懂外文,又缺乏原文版本,只要忽弄出來的中文,能好賣就行。你王幹卿那麼認真查資料,仔細斟酌譯文,沒用!我東抄西湊,包裝好,上市快,賺錢的還是我。聽任這種風氣滋長,勢必讓變種的「讀書無用論」再度回潮。連搞學問都「劣勝優態」,那該有多可怕。

三害法治社會的公信力。劣質翻譯抄襲,造成個人智慧財產權得不到合法保護,屢遭侵權又維權無門,長久以往,勢必動搖人們對法規權威和執法威懾力的信賴。現在年年都在掃黃打非,不能說主管部門不重視。可往往是那些涉黑、涉黃、涉宗教的非法出版才是打擊重點,而翻譯書的抄襲、剽竊、盜版,大多是「不告不理」,至於屬於粗製濫造的劣質翻譯,更是無人監管。受害人並非不想維權,但因取證難,訴訟程序繁瑣,維權成本太高,又有地方或部門保護主義阻撓,因此受害人往往無奈地放棄追究,以致至今翻譯出版維權的效果很有限。這當然不是好現象,因為人們對維權失去熱情和信心,勢必削弱法規乃至法治社會的公信力。

翻譯侵權濫造的害處遠不止這些。許多人對它簡直已到了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以至麻木不仁、徒喚奈何的地步。為了反映和解決這個問題,我寫過幾十篇文章,並聯絡過譯界名人,發表倡議,呼喚譯德;譴責造假,提倡自律;通過政協委員,向政協大會遞提案;還替季羨林等16位翻譯家,打贏過一場維權官司。遺憾的是,如王幹卿文章所述,翻譯侵權濫造亂象依然存在,甚至在蔓延。儘管信心不大,我還是要呼籲:務請主管部門下決心認真管一管翻譯出版的亂象問題。相關建議已提過不少了,這次只提一條:希望建立翻譯侵權濫造「實名問責制」。現在連饅頭、粽子都有質量標準,能不能也拿出一點點精力,對某些精神產品也訂出相應的質量監督標準?譬如,規定所有翻譯作品,包括什麼「編譯」、「摘譯」、「譯寫」等等,都必須標出所據的外文版本,並署譯者真實姓名。這樣出了問題,至少可以找到問責的對象。我知道這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倘能真實現了這一條,我可要額手稱慶了。

相關焦點

  • 「三電一獸」不斷悄悄漲價,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何時休?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漲價亂象屢見不鮮在2019年下半年,多家充電寶品牌告別「1元/小時」,紛紛上調價格,現在4-5 元/小時的情況也很常見。
  • 新月掛枝頭,情思何時休
    新月似弓情思何時休,在水一方伊人倚窗候。風輕天藍星密長相思,青山悠遠念千裡錦秀。
  • 一些學術期刊斂財亂象的背後
    更令人擔憂、對學術環境危害更大的,則是高校的正式期刊為了斂財而濫出增刊甚至假刊,致使一些質量低劣的文章得以發表,並堂而皇之地以合法身份進入學術資源庫中,這不僅浪費了出版資源,還助長了學術腐敗。  2005年,教育部通報批評了東北師範大學主辦的《現代中小學教育》等期刊,稱這些高校主辦的期刊,受經濟利益驅使,出現了一些違反出版管理規定的問題,如濫出增刊、一號多刊等現象,以此作為創收手段,牟取錢財,「嚴重損害了高校期刊界的形象,腐蝕了編輯隊伍,破壞了出版工作秩序,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翻譯家的寂寞與翻譯界的清冷
    但謝素臺的去世告訴我們,翻譯界太清冷了,乃至於如此之重要的一位翻譯家去世,都是通過微博這種熱鬧的網絡場所傳遞出來的。 謝素臺擁有著不小的學術聲望,她翻譯的《安娜·卡列尼娜》,是這本名著最好的中文翻譯版本,被無數人閱讀過。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 「美式恐怖」何時休
    原標題: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美式恐怖」何時休美國新冠疫情異常嚴峻,卻仍沒有放棄對那些曾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學者的迫害。
  • 季羨林:中國翻譯界的一面旗幟
    季羨林:中國翻譯界的一面旗幟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學界望百泰鬥季羨林先生走了。  驚悉噩耗,我久望著早已準備好的、幾年裡累次為先生拍攝的照片——原計劃8月6日與中國翻譯協會同仁一起為先生祝壽時帶去的,心中竟悵然無措,握筆籤發以中國翻譯協會名義為季先生所寫唁電的手,微顫不止。  中國翻譯界的一個老兵  季先生是畢生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傳播的著名文學家、教育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
  • 六大家電噪聲國家標準昨實施 「靜音」何時休?
    六大家電噪聲國家標準昨實施 「靜音」何時休?
  • 廣州浪奇黑洞何時休
    廣州浪奇黑洞何時休 出處:北京商報
  • 網絡翻譯:撐起翻譯界的另一片天空
    原標題:網絡翻譯 另一片天空  據中國譯協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在聘的翻譯專業人員約6萬人,然而現在我國每年引進新書就達1萬多種,3萬多冊,翻譯完全跟不上市場需求。另外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翻譯已成為了銀髮工程。
  • 星界邊境左翻譯輪盤在哪裡 左翻譯輪盤怎麼獲得
    《星界邊境終於在2016年7月22日讓《星界邊境》結束搶先體驗,正式面向市場發售。玩家們也體驗遊戲一段時間了,本期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星界邊境左翻譯輪盤是怎麼獲得的。 左翻譯輪盤的獲取地點,如果不仔細查看的話很難發現,那麼一起來看看如何獲得吧。
  • 學術期刊亂象診斷:假刊增刊 買賣版面 虛假引用
    早在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報》就發表《祛癰扶正,學術期刊治理勢在必行》的報導,記者在文中指出:學術期刊亂象紛紜,存在買賣版面、違規增刊、頁數增多、「假刊」、虛假引用等現象,「諸多亂象是期刊異化的產物,嚴重敗壞期刊自身形象,玷汙學術風氣,令學者深感憂慮乃至憤怒。」把一切責任都推給期刊,顯然不公平。不過,現狀確實令人擔憂,在某種意義上說學術期刊得病了,而且還病得不輕。在筆者看來,主要存在以下亂象。
  • 中國翻譯界最高獎項在北京頒出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應妮)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9日在北京舉行,現場頒出了中國翻譯界最高獎項——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蒙語翻譯家曹都、俄語翻譯家顧錦屏、波蘭語翻譯家林洪亮、英語翻譯家王弄笙和俄語翻譯家王智量獲此殊榮。
  • 翻譯界浮華中有危機(圖)
    從1995年到2003年,8年間出版翻譯作品達9.44萬種,年均新版譯著上萬本,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數倍。  然而,專家學者們卻在一片浮華中看到了中國翻譯界暗藏的危機。  《時間簡史》差錯特高  翻譯界繁榮的表面下,是高端翻譯人才匱乏。
  • 猴子替人工作,動物替代工作何時休?人工智慧給動物帶來福音?
    猴子替人工作的這種動物替代工作何時休?這個問題取決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人工智慧一定會給人類和動物帶來福音,那時候動物和人就可以實現朋友般的和諧共處了。
  • 蘭花又被偷了,南靖一蘭園被盜,偷盜蘭花何時休?
    蘭花偷盜在全國各地頻繁發生,小到幾百,大到幾百萬,能夠破案的卻寥寥無幾,偷盜蘭花何時休?蘭花本是花中君子,是一種被人格化了的花卉,愛蘭人人個個都是謙謙君子,為人正直,有所為有所不為,蘭花也一直在鞭策和薰陶養蘭人,養蘭,學蘭,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蘭花盜竊在各地還經常發生,與蘭花所體現精神格格不入,偷盜是一件可恥的行為,令人唾棄。
  • 戴森放棄造車後打算研發下一代電池技術
    因為除了戴森,今年已經有多個技術公司明確宣布了「不造車」,但專攻產業鏈的目標。這與此前瘋狂進攻造車領域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前,戴森電動汽車項目歷經三年的研發、耗資200億元後付之東流。戴森在終止汽車項目時曾表示,戴森汽車項目終止,主要是由於造車成本過大。高科技的背後是高昂的成本代價,短時間內無法從中獲利,甚至還有可能收支失衡。 確實。
  • 外國人如何翻譯鴨屎香?翻譯被茶界術語逼瘋了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公認的,單單一個描述茶滋味的詞彙,就能翻譯界的大神們嘔血身亡,無力回天。誇張了?不不不!難度係數:★★★★★★1.鴨屎香(Yashi DuckShit)翻譯: 「鴨屎香」香味源自鳳凰市的單叢,智慧中國直接供應,中國鳳凰烏龍茶,規格100g 「鴨屎香」直接被翻譯成了「Yashi Duck Shit
  • 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起訴華大智造專利侵權,這次又是為什麼?
    據悉,全球基因測序霸主Illumina在上月宣布已向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對華大集團的子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提出專利侵權訴訟。訴狀稱,華大智造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 1 530 578 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了Illumina公司特有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誰來規範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漲價亂象屢見不鮮在2019年下半年,多家充電寶品牌告別「1元/小時」,紛紛上調價格,現在4-5 元/小時的情況也很常見。
  • 單日又暴跌近35美元,金價這波回調何時才能休
    ▶ 金價回調何時休  對於黃金的這次回調,交易員最關心的問題是,這個回調到底會進行到何種程度?哪裡才是金價下一波漲勢的支撐?  Kitco分析師Gary Wagner指出,在過去的幾周中,他一直在研究各種回調模型,而根據金價本周一2%的跌勢,比較貼近的應該是A、B、C回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