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計劃:軍方興奮、媒體懷疑,紛亂中人類又向前一大步

2020-11-14 歷史脈動

  • 官方代號

「黛安娜」計劃

  • 英文名稱

Project Diana

  • 媒體稱呼

雷達天文學

  • 密級

保密

  • 發起者

美國陸軍小約翰·H·德維特中校

  • 運作進程

1946年

  • 目的

無線電信號從月球反彈並接收反射的信號

背景

1940年代,美國和匈牙利的研究人員首次從月球反彈了雷達波,而其他人則首次對流星進行了系統的雷達研究。這些實驗構成了用雷達對太陽系的初步探索。為了了解雷達天文學的開端,首先必須檢查雷達在無線電中的起源,電離層研究的決定性作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引發的雷達技術的迅速發展。

早在1922年6月20日,在紐約電氣工程師學會和無線電工程師學會的聯席會議上,無線電先驅古列爾莫·馬可尼建議使用無線電波探測船舶。正如赫茲首次展示的那樣,電波可以被導體完全反射。在我的一些測試中,我注意到數英裡之外的金屬物體對這些波的反射和偏轉的影響。

應該有可能設計一種裝置,使船舶可以沿任何所需方向輻射或投射這些射線的發散束,這些射線如果遇到金屬物體(例如另一艘輪船或輪船),會被反射回接收方,該接收方從發送船上的本地發射器篩選出來,從而立即顯示出另一艘船在霧天或濃厚天氣中的存在和方位。這種安排的另一個優點是,即使不為這些船提供任何種類的無線電,它也能夠警告船的存在和方位。

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時,日本、法國、義大利、德國、英國、匈牙利、俄羅斯、荷蘭、加拿大和美國都可以使用無線電探測,定位和測距技術狀態。雷達並不是一項發明,而是從實驗室工作檯發展到工廠車間,而是無線電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在日本、歐洲和北美洲,雷達的出現或多或少是同時發生的,而不是無線電研究具有全球性的結果。

儘管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壓倒性的認可,但歷史學家肖恩·S·索斯認為,高性能和遠程飛機在1930年代後期的興起將促進包括雷達在內的先進無線電導航設備的設計,即使沒有戰爭。然而,更重要的是,電離層研究推動了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雷達發展。正如歷史學家亨利·古拉克所指出的那樣:「雷達是由熟悉電離層工作的人開發的。這是一項相對簡單的軍事用途,是一項眾所周知的科學技術的改編,雷達的發展-在多個不同國家同時出現。」

電離層研究在雷達歷史以及後來的雷達天文學中的地位不可忽視。電離層研究是英國軍事雷達及其首批雷達研究人員和研究機構的開端所必需的技術。正如我們將看到的,戰後,電離層研究也推動了雷達天文學的出現。典型的例子是首次成功地針對月球的雷達實驗。這項實驗是在實驗室主任德維特的指導下,在新澤西州貝爾馬附近的陸軍埃文斯信號實驗室用信號兵設備進行的。

約翰·H·德維特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首府納什維爾,在範德比爾特大學工程學院就讀了兩年。範德比爾特沒有開設電氣工程課程,所以德維特為了滿足他對廣播和業餘無線電的興趣而退學了。在建造了納什維爾的第一個廣播電臺之後,1929年,德維特加入了紐約貝爾電話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在那裡他設計了無線電廣播發射機。1932年,他回到納什維爾,成為無線電臺WSM的總工程師。德維特對卡爾·詹斯基發現的「宇宙噪音」很感興趣,他建造了一個射電望遠鏡,並從銀河系搜尋無線電信號。

1940年,德威特試圖從月球上反射無線電信號,以研究地球大氣層。他在筆記本上寫道:「我突然想到,從月球反射超短波是可能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它將為研究高層大氣開闢廣闊的可能性。據我所知,從來沒有人把波從地球上發射出去,並在整個地球大氣層中測量它們的返回。」

5月20日晚,德威特使用為無線電臺WSM配置的接收機和80瓦發射機,試圖在月球上反射138兆赫(2米)的無線電波,但由於接收器靈敏度不夠,他失敗了。

1942年,加入新澤西州惠帕尼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專門為海軍設計雷達天線後,德維特受命於信號部隊,並被指派為埃文斯信號實驗室的執行官,後來擔任主任。

行動經過

「黛安娜」計劃在新澤西州沃爾鎮埃文斯營(蒙茅斯堡的一部分)的一個實驗室裡,為此建造了一個大型發射器、接收器和天線陣列。發射機是經過高度改進的二戰時SCR-271雷達裝置,在1/4秒脈衝下以111.5兆赫的頻率提供3000瓦的功率,被應用到天線上,這是一個由8x8個半波偶極子陣列組成的「彈簧」反射陣列天線,在反射鏡前面提供24分貝的增益。大約2.5秒後接收到反射信號,接收器補償都卜勒調製的反射信號。天線只能在方位角旋轉,因此只有在月亮升起和落山時,當月亮穿過15度寬的光束時,天線的仰角是水平的,才能進行嘗試。當月球穿過天線圖案的各個波瓣時,每次經過大約40分鐘的觀測。

1945年8月10日,美國向日本發射第二顆原子彈的第二天,兩國間的軍事敵對行動停止。德維特並沒有立即復員,他開始計劃他的「寵物」計劃(Pet Project),反射月球上的無線電波。他以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的名字給這個計劃取名為「黛安娜」。

1945年9月,德維特召集了他的團隊:哈羅德·D·韋伯博士、赫伯特·P·考夫曼、E·金·斯託多拉和傑克·莫芬森,實驗室理論研究小組的沃爾特·S·麥克菲博士計算了月球的反射率係數,天線和機械設計組、研究組和其他實驗室組的成員也作出了貢獻。

沒有人試圖專門為實驗設計主要部件。接收機、發射機和天線的選擇是根據現有設備進行的,其中包括無線電先驅埃德溫·H·阿姆斯特朗為信號兵設計的一種特殊晶體控制的接收器和發射器。晶體控制提供頻率穩定性,設備提供所需的功率和帶寬。地球和月球的相對速度使回波信號與發射信號相差300赫茲,這種現象被稱為都卜勒頻移。窄帶接收機允許調諧到回波的精確射頻。正如德維特後來回憶的那樣:「我們意識到月球的回聲非常微弱,所以我們必須使用非常窄的接收器帶寬來將熱噪聲降低到可容忍的水平……我們每次都必須調整接收器的頻率,使其與發出的頻率稍有不同,因為地球自轉和徑向速度會產生都卜勒頻移當時的月亮。

在一個9英寸的陰極射線管上,接收到的回聲既有視覺上的,也有聲學上的,即180赫茲的嗶嗶聲。天線是一對「彈簧」天線,來自一個SCR-271固定雷達,並排放置,形成一個32偶極子陣列天線,安裝在一個30米(100英尺)的塔上。天線只有方位控制,要想找到更好的機構是不現實的。因此,實驗僅限於月球的上升和下降。

1946年1月10日,小約翰·H·德維特中校用「床簧式」桅杆天線在月球上反射雷達回波

1946年1月10日,小約翰·H·德維特中校使用「彈簧」桅杆天線,美國陸軍信號兵團,在新澤西州蒙茅斯堡,用於反射月球上的雷達回波。SCR-271固定雷達的兩個天線並排放置,形成一個32偶極子陣列天線,並安裝在一個100英尺(30米)的塔上。

信號兵試了好幾次,但都沒有成功。」設備非常混亂,」德維特回憶道。最後,在1946年1月10日上午11點48分,月亮升起時,他們將天線對準地平線,開始發射信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德維特沒有出席:「我在貝爾馬吃午飯,在藥店買了一些東西,比如香菸」。

第一個信號是在上午11點58分被探測到的,實驗在晚上12點09分結束,那時月亮離開了雷達的射程。無線電波從新澤西州到月球再到月球來回傳播大約需要2.5秒,距離超過80萬公裡。在接下來的3天裡,這個實驗每天重複一次,當月晚些時候再重複8天。

當地時間1946年1月10日上午11:58,第一次成功的回聲探測由約翰·H·德維特和他的首席科學家E·金·斯託多拉共同完成。

直到1月24日晚,戰爭部才宣布成功。

後續

正如德維特幾年後所說:「我們與華盛頓研發主管範·道森將軍有麻煩。當我的獄警維克多·康拉德上校在電話裡告訴他這件事時,將軍不想讓這件事在外人證實之前被公布,因為他擔心這會讓情報官難堪。兩個來自輻射實驗室的局外人,小喬治·E·谷利和唐納德·G·芬克到達,和範德森將軍一起觀察到了在斯託多拉的指導下進行的系統月升試驗,什麼也沒發生。德維特解釋說:「你可以想像,在這一點上,我快要死了。不久,一輛大卡車從設備旁邊的路上經過,立刻發出回聲。我始終相信,其中一個晶體是不會振蕩的,直到它被搖動,或是有一個鬆散的連接固定了自己。每個人都歡呼起來,除了那個試圖裝出高興樣子的將軍。

儘管德威特有其他的動機來實施「黛安娜」計劃,但他收到了首席信號官、信號部隊司令的指示,要開發能夠探測來自蘇聯的飛彈的雷達。由於沒有飛彈可供試驗,所以月球試驗站在了他們的位置。幾年後,信號公司為電離層研究建立了一個新的50英尺(15米)的「黛安娜」天線和108兆赫的發射器。它進行了進一步的月球回波研究,並參與了阿波羅發射的跟蹤。

現在,「黛安娜」計劃的網站由資訊時代科學/歷史學習中心維護。

關聯性

「黛安娜」計劃屬於科學研究行動計劃,自身沒有行動序列。

影響

「黛安娜」計劃成功的消息,引起了大眾媒體的注意。

「黛安娜」計劃也成為後來的「地球-月亮-地球」(EME)通信技術的靈感來源。

在德維特和拜伊的月球雷達實驗之後進行的極光和流星雷達研究實質上是電離層研究。儘管極光和流星電離痕跡的原因是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產生的,但現象本身實質上是電離層的。在喬德雷爾天文臺,流星學和極光學研究為建立正在進行的雷達天文學計劃提供了最初的動力,但當然不是維持力。維持力來自月球研究。但是,就像許多早期的雷達天文學一樣,那些月球研究離電離層研究也從來都不遠。實際上,德維特和拜伊的開拓性努力利用月球的雷達回波打開了電離層和通信研究的新視野。

從歷史上看,科學家僅限於電離層的下面和下部。貝爾電話研究員卡爾·詹斯基在1932年發現「宇宙噪聲」,表明更高的頻率可以穿透電離層。德維特和拜伊的實驗建議將雷達作為穿透電離層下部區域的一種手段。此外,德維特觀察到持續了幾分鐘的信號強度意外波動,這歸因於電離層折射異常。他的意見請對該問題進行進一步調查。

澳大利亞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放射物理學分部的一組電離層主義者尋求更好地解釋這些波動:弗蘭克·J·克爾、C·阿歷克斯·沙恩和查爾斯·希金斯。1946年,在英國的洛弗爾之後,克爾和沙恩探索了從流星獲得雷達回波的可能性,但「黛安娜」計劃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月球。

1951年,喬德雷爾天文臺工作人員在一些流星雷達實驗中使用的4.2米探照燈天線前,伯納德·洛弗爾爵士位於中間

評論

「黛安娜」計劃標誌著美國太空計劃和雷達天文學的誕生,是雷達天文學的第一個實驗,也是主動探測另一個天體的第一次嘗試。

「黛安娜」是第一次證明人工製造的信號可以穿透電離層,為空間探測器和人類探險者打開了地球以外無線電通信的可能性。

新聞稿解釋說,「信號兵毫無疑問地確信實驗是成功的,所取得的結果經過了艱苦的驗證。」

儘管《新聞周刊》嘲諷地懷疑美國陸軍部的預測,稱其堪比儒勒·凡爾納,但美國陸軍部還是領會了信號兵實驗的含義。其中包括對月球和行星的精確地形測繪、電離層的測量和分析,以及來自地球的「宇宙飛船」和「噴氣式或火箭控制飛彈」的無線電控制。

《時代》報導說,「黛安娜」可能會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進行檢驗。

與典型的生活節奏相反,這兩種新聞雜誌都持懷疑態度,這是正確的;然而,戰爭部的所有預測,包括相對論測試,都以儒勒·凡爾納小說的方式實現了。

代號說明

「黛安娜」,是德維特本人取的,以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的名字給這個計劃取名為「黛安娜」,部分原因是「希臘神話書上說她從未被破解過。」

在古希臘神話中,「黛安娜」,名叫「阿爾忒彌斯」,「歷史脈動」剛剛發布一個,恰巧也是與科技有關,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移駕。

「黛安娜」還確立了以羅馬神命名太空項目的慣例,例如「赫爾墨斯」( )和「阿波羅」( )等等。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相關焦點

  • 哈裡王子出生一頭「繡」發,查爾斯心塞了,他懷疑黛安娜已經變心
    也深深感知到了為人母的不易,對黛安娜多了一份感恩。,贏得了無數人的歡喜,查爾斯雖有吃醋玩味,難免也有一絲興奮,活動結束後,偶爾也會和黛安娜你儂我儂。 哈裡出生的時候,查爾斯正當要去打馬球,卻不得不改變計劃,因此心裡還有點不爽。哈裡出生後,一頭鮮明的紅髮更是讓查爾斯心塞不已,覺得頭頂長了一片草原。
  • IBM的量子計劃是其1000英裡徵程中的一大步
    IBM的量子計劃是其1000英裡徵程中的一大步,上周,IBM發布了一個完整的「量子計算系統」IBM Q system One。更重要的是,它選擇在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舉辦。你是否應該接受IBM宣稱的「商業化」量子計算系統,即是時候將量子技術納入你的技術路線圖了?
  • 哈裡出世一頭紅髮,查爾斯稱像鐵鏽,他開始懷疑黛安娜已經有外遇
    在威廉王子9個月大的時候,黛安娜和查爾斯王子被安排出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時間大約半年,黛安娜堅持將威廉王子帶在身邊,打破了王室孩子出訪的最小年齡,也違背了兩繼承人不能同時乘坐一架飛機的王室規則。查爾斯也喜歡孩子,沒有辦法,他只有同意黛安娜的意見。9個月大的威廉王子隨同父母一起出訪,旅途中為了照顧威廉王子,黛安娜吃盡了苦頭,但她無怨無悔。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表示,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對此非常期待:「要同時完成這三個目標可以說是雄心勃勃。歐洲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們還沒有成功著陸。其他要登陸火星的國家通常也是通過不同的任務達成目標。三個目標放在同一次任務中執行,可以說是雄心勃勃,也非常令人興奮,因為這將經歷抵達火星的所有挑戰:繞火星飛行、尋找合適的著陸點並著陸,我對此非常期待。」
  • 英國小公主為何取名「夏洛特·伊莉莎白·黛安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當地時間5月4日,英國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通過官方推特公布,5月2日出生的英國王室小公主、英國王室第四順位繼承人的官方封號是劍橋公主殿下,全名為夏洛特·伊莉莎白·黛安娜。當被問及小公主名字是否有特別意義時,肯辛頓宮發言人表示:「一切盡在不言中」。
  • 美國軍方調查UFO計劃曝光
    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星辰宇宙的思考和探索,而尋找外星生命是適宜居住的星球,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兩項。  在證明我們不是宇宙「孤兒」的路途中,各類傳言中出現的UFO(不明飛行物),是最能引發我們對外星文明的遐想。美國媒體16日披露,美國國防部10年前短時間執行一項鮮為外界所知的UFO,即通常所稱的「飛碟」。
  • 黛安娜的地下情人,曾為黛安娜自殺,一生未娶,和老母親相依為命
    黛安娜的失望 無論真實的目的是什麼,是出於復仇還是貪婪,退役後,詹姆斯·休伊特在《戀愛中的公主》一書中講述了他與黛安娜的愛情故事,這本書是安娜·帕斯泰納克1994年撰寫的。這一消息引發了一場醜聞,《戀愛中的公主》很快成為暢銷書。而這本書讓休伊特賺了30萬英鎊。
  • 外媒:中國航天雄心邁出一大步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7日報導稱,這次測試的成功意味著,世界第二強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及其發展載人太空探索任務的努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9月7日文章稱,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相對於其他國家所處的地位是由其技術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必須認識到,太空探索標誌著一個國家許多領域的發展水平。而且,不僅僅是技術領域。
  •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高懸於天空的月亮,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極其豐富的象徵意義。「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人類登月探索歷程五十年前,「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用這樣一句而今聽來依然擲地有聲的話語,道出了人類首次完成登月壯舉時的激動與豪邁之情。在完成這一壯舉之前,人類為其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及周密的技術支持。
  • 中國軍方主導建世界最大望遠鏡 幫助尋找外星人(圖)
    原文配圖: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綜合布線工程完成  外媒稱,中國一項巨大的科學工程項目有望使我們在探索我們在宇宙中是否真的是獨一無二的進程中向前邁進一步  據美國CNN網站10月12日報導,中國軍方主導的太空計劃正在建造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官媒最近公布了這架即將完工的令人驚嘆的望遠鏡圖片。
  • 美國遊樂園為了火,竟把黛安娜死亡地點做成景點!
    因為就在上周末,美國的一座遊樂場,竟然把黛安娜經歷的那場事故,做成了一個景點???美國媒體Daily Beast:某主題公園把黛安娜的死做成了景點。你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家媒體,因為它不算美國的主流媒體,而是一份「小報」。即以駭人聽聞的方式報導一些明星八卦、陰謀論等內容,致力於用新聞娛樂讀者,而不是報導正經的新聞。National Enquirer頭條:亞馬遜總裁的出軌照!▼頭條:阿爾戈爾(美國副總統)實際上是外星蜥蜴人!
  • 黛安娜死因爆料者遠走高飛(雙語)
    一位與調查緊密相關的人事稱:「因為士兵N宣稱黛安娜是被謀殺的,因此他在此次詢問中尤為關鍵。」  「但是自從上個月猛料爆出後,他便在重重壓力之下。他也意識到蘇格蘭警方要問詢他。」  士兵N也許去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而他的伴侶和孩子們還留在赫裡德福的家中。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對外星球的嚮往從未停止。當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成為第一個登月者時,他留下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2017年,馬斯克在國際宇航大會中宣布,Space X已經計劃建造大型太空飛行器前往火星。
  • 《阿波羅18號》終極探月,揭秘50年來,人類不再登月的駭人真相
    2011年,一段長達84小時的機密錄像被傳到網上後,人們才得知美國的阿波羅18號登月計劃真相。原來此次登月,太空人竟然遭遇了外星生命,卻一直被美國軍方掩蓋。1969年,阿姆斯特朗成功登陸月球,並邁出了人類探索宇宙歷史的一大步。
  • 中國的「嫦娥工程」,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你了解多少?
    阿波羅飛船登上月球的一剎那,就意味著人類科技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幾千年來,登上月球這樣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星球,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們一直在探索著。1993年後,我們進行了月球探測工程的論證。
  • 除了她丈夫,全世界都愛黛安娜的穿衣風格
    這一天,1994年6月29日晚,查爾斯王子在電視媒體上公開承認自己出軌卡米拉。因此,黛安娜這一經典的LOOK也被媒體稱之為「復仇裙」,與查爾斯王子的出軌新聞一起登上報刊頭條。在《HRH: So Many Thoughts on Royal Style》一書中,作者Elizabeth Holmes就指出,查爾斯王子因為黛安娜的大眾關注度頗高而感到不安,但其實黛安娜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注意到自己。兩人婚姻的轉折點,也讓黛安娜的穿著搭配有了明顯的變化。若是撇開這些解讀,僅僅是看黛安娜的穿搭,每一個LOOK在如今看來時髦依舊!
  • 美國軍方矢口否認!
    羅利航拍照片公司的總裁約翰?  幾十年來,對在內華達荒漠中存在的這個秘密軍事基地,美國軍方一直否認。為了阻止好事者接近基地,美國軍方乾脆把基地周圍方圓3600多公頃的土地全部買了下來,並將其設為軍事禁區。根據有關規定,一旦在該地區內發現有人攜帶攝像機或照相機,這些設備都會被沒收,就連以該基地為原型繪製的圖片也不得帶出。這些保密措施使很多人認為:這裡面一定在進行著極其重要的試驗計劃。
  • 72歲查爾斯王子紅光滿面,和卡米拉白頭到老,可惜了黛安娜王妃
    直到在查爾斯72歲生日上,兩人大秀恩愛,就像熱戀愛中的人,眼裡心裡全是甜蜜,謠言也不攻自破。飽受罵名黛安娜在世時,她的人氣比查爾斯高。不過查爾斯也並不在意,他心裡只有卡米拉。身為王子,心中應該裝著江山與社稷,而不單單是美人。
  • 美國登月:人類的一大步,當時真的邁出去了嗎?
    更多科技科普,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為止美國是唯一一個曾經真正登上過月球的國家,這個發生於 1960 年代末期的大事件讓很多人聽說了 「 阿波羅計劃 」 、「 尼爾·阿姆斯特朗 」 這些名字,同時進行的電視直播也讓那一句 「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 美國朝著未來的太空軍用網絡邁出了一大步
    ,大致是在太空中打上去10000多枚衛星,興建衛星網際網路,預計2021年底,就可以讓全球用上無死角網際網路了,但是諸位可能有所不知,美軍也在營造一種太空網絡,並邁出了一大步,這種軍用網絡到底是什麼,將來又有什麼作用呢,本篇帶大家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