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航天雄心邁出一大步

2020-09-09 參考消息

中國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相關消息持續引發外媒關注。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7日報導稱,這次測試的成功意味著,世界第二強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及其發展載人太空探索任務的努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9月7日文章稱,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相對於其他國家所處的地位是由其技術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必須認識到,太空探索標誌著一個國家許多領域的發展水平。而且,不僅僅是技術領域。當然,太空飛行器能夠進入軌道甚至超越軌道,這本身就是科學和教育發展的結果。

太空飛行也是一個國家人文和精神層面高度發展的證明。作為高度發達社會的代表,其生活意義在於認識世界、開闊視野和個人發展。因此,即便是對同日常生活沒有太多關係的科學研究,發達國家也投入了大量資金。例如,研究宇宙的結構並尋找新的微粒。

文章稱,中國用很短的時間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正因如此,看到了它的技術發展水平。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載人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座載人軌道空間站。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專家:「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意義重大 中國邁出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新華社記者胡喆攝國際在線專稿: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俄航天科學領域的專家們認為,「天問一號」的發射意義重大,對於中國來說是邁出了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歐洲航天局(歐空局)作為較早開展火星探測的一方,對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怎麼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法國記者賈延寧就此採訪了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紐約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探月項目不只是在展現太空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中國正在以月球為起點推動太空探索——現在把探測器送上了月球,未來有一天就會實現載人登月。」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的長徵五號B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迎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的「開門紅」,拉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辦公室說,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胖五」成功發射創下一項新的裡程碑,英國人:中國正邁出一大步
    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久前中國航天連續兩次發射失利等多重困難的影響下,「胖五」家族的新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此次發射一飛沖天,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老話:事不過三。1992年,中國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踏實穩健的發展戰略。
  • 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再次邁出一大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文案:小神龍編輯:書鴻中國航天技術在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逐漸步入航天進程,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日夜兼程下,於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在航天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後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往返太空,這又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幅絢麗的篇章,成功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現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 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再次邁出一大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逐漸步入航天進程,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日夜兼程下,於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在航天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後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往返太空,這又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幅絢麗的篇章,成功總是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現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 美國藍色起源向載人航天邁出一大步
    在發射直播中,藍色起源的阿麗亞娜·康奈爾興奮地表示:「這次試飛的成功使我們離載人航天更近了一大步!2021年還會有很多驚喜。」
  • 長徵5B首飛成功——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2020年5月5日,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美國朝著未來的太空軍用網絡邁出了一大步
    開篇寄語想必不少人都聽過SpaceX的Starlink計劃,大致是在太空中打上去10000多枚衛星,興建衛星網際網路,預計2021年底,就可以讓全球用上無死角網際網路了,但是諸位可能有所不知,美軍也在營造一種太空網絡,並邁出了一大步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第一代月球太空服,阿姆斯特朗穿著它邁出人類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當年阿姆斯特朗就是穿著這身太空服完成了登月任務。該航天服可供航天員持續使用115小時。美國宇航局在1971年將該航天服移交給美國航天博物館(在之前發的美國航天博物館視頻哪一期可以看到該航天服
  • 外媒:中國邁出了人類月球背面著陸與探測的第一步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昨日,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中繼衛星,為今年晚些時候計劃的月球探測器任務做準備。外媒指出,這也是中國邁出了其月球背面著陸與探測的第一步。中國媒體將這次發射稱為是「中國實現其成為首個向軟著陸和月球遠端發射探測器目標的關鍵一步。」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編者按:1969年7月16日,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從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
  • 邁出一大步,SpaceX星際飛船起飛,50秒後準確降落100米外目標地
    這真是一個值得人們慶祝的日子,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時分,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SpaceX星際飛船成功起飛了,實現了一次完美跳躍,意味著星際飛船邁出了一大步。有視頻顯示,SpaceX星際飛船在白色煙霧中緩慢升起,尾部噴出一條約30米長火焰,小心謹慎地向旁邊飛去,然後準確降落在一百多米外的目標地,整個過程只用了50秒。
  • 中國航天邁出關鍵一步,再次驚豔全世界
    中國航天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高分七號」已經能夠正式投入使用了,「高分七號」搭載著雙線陣立體相機以及其它高科技儀器,能夠在外太空對地球表面進行高精度的拍攝,從而使得中國能夠擺脫對國外衛星高解析度的依賴,據了解,「高分七號」能夠實現1:10000比例尺的衛星測繪圖。
  • 飛離地球41萬公裡,印度航天邁出一大步!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飛離地球41萬公裡,印度太空飛行器邁出一大步!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意味著雄厚的科技實力」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創造多項「首次」記錄,表明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引發外媒熱議。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導,西方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此次探月行動的方案很出色。歐洲航天局高級科學顧問馬克·麥考林表示,此次任務比登月本身要複雜。
  • 訪談 | 德國計劃重返航天角力場,藉此展現戰略雄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藉此展現戰略雄心德國工業聯合會《國際航空》資深主編王亞林表示,該消息的爆出不符合以往德國在歐洲航天領域甘做「配角」的形象,展現了德國航天工業發展的戰略雄心王亞林分析稱,「目前世界航天商業化的形勢良好。埃隆·馬斯克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證明了商業化航天可以實現盈利,同時能大幅降低航天工業發展成本。德國興建航天發射場的背後力量就有三家商業航天創業企業,或許能為人類航天事業發展提供新的樣本。」
  • 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
    北鬥、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圓滿收官,「天問一號」向著火星不斷邁進,多個新型火箭成功實現首飛,實現新突破……回首2020,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中國航天人頂住壓力、乘風破浪,一步一個腳印奔向星辰大海,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組成一幅別樣的畫卷,成為2020年中國航天的獨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