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評價語言激活幼兒成長動力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正處於自我概念建立初級階段的幼兒,尚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對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反饋依賴性較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在幼兒園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如何發揮評價的積極意義,促進活動順利開展和幼兒身心發展?大班的這次自主性美術活動「我想養只大恐龍」,將會帶領我們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答案。

    活動開始時,用尊重平等的語言激勵自信

大班圍繞繪本《我想養只大恐龍》開展了主題活動,幼兒在閱讀繪本和參觀博物館恐龍展後,每人都設計了自己的恐龍,並將在美工區製作恐龍。今天的區域活動時間到了,樂樂拿著自己的設計稿走進美工區,他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一直沒有動手,過了一會兒,樂樂愁眉苦臉地向老師發出了求救信號:「老師,我不會做。」老師看了看說:「你看東東是怎麼做的,你可以請東東幫幫你……」樂樂轉而向東東求救:「東東,我不會做……」

從上述案例中的幼兒後續行為來看,教師的評價並沒有真正幫助幼兒解決當下遭遇的「我不會做」這個難題,只是將問題進行了轉移,這無形中加劇了幼兒的不安和焦慮。那麼,教師可以怎麼做呢?首先,可以在心理上幫幼兒解圍,如對幼兒說:「別著急,這看上去確實有點難。」「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接納幼兒當下的感受,幫助幼兒卸下包袱。其次,可以給幼兒一些具體的建議,如:「你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找一找它的身體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我們拿一個紙盒試試,這個紙盒看上去像恐龍的什麼呢?」 

當教師的評價建立在「感同身受、換位思考」的基礎上,就能給幼兒傳達一種尊重平等的價值觀,使幼兒獲得安全感,並能夠有信心、有興趣投入活動。

    活動過程中,用促發思考的語言創造可能

經過幾次努力,幼兒用各種材料製作了各式各樣的恐龍,有輕質黏土的恐龍,有橡皮泥製作的恐龍,還有保麗龍球和牙籤製作的恐龍,可是好景不長,這些恐龍東倒西歪的,怎麼也立不住。於是,幼兒向老師求助:「老師,恐龍總是倒下來,怎麼辦?」老師說:「那我們把恐龍的腳做得大一點、粗一點試一試……」於是,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為恐龍「換」腳。

案例中,教師的回應似乎是得到了幼兒的積極響應,大家開始了新的製作活動,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樣的評價趨向於簡單化、表面化,忽視了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將問題的解決方式限定在教師經驗中。那麼,更恰當的回應是怎樣的呢?教師一是可以引導幼兒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如:「恐龍為什麼會站不起來呢?」二是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我們可以用什麼材料幫助恐龍站起來呢?」「看看我們周圍那些站得穩穩的東西,有什麼秘密呢?」這樣的評價給幼兒創設了問題情境,促進幼兒圍繞問題的解決進行開放式思考,是一種尊重兒童經驗、相信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激發思考的評價。

幼兒不滿足於做小恐龍,他們找來各種材料準備做一隻大恐龍,在固定紙箱的時候,有的幼兒拿來了雙面膠,有的幼兒拿來了膠水,明明卻從木藝館找來了釘子和錘子,拿起錘子準備用釘子來釘,教師看見了,馬上走上前對明明說:「釘子是用來釘紙箱的嗎?」明明看著老師不知所措。

當幼兒進行各種嘗試探索時,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合乎常理的行為,這個時候作為教師會忍不住上前阻止,長此以往不僅會挫傷幼兒的自信心和探究動機,還可能會造成幼兒「習得性無助」。那麼,既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又能對幼兒的學習有積極的引導,教師可以怎麼做?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可以說:「紙箱一般是用什麼來粘貼的呢?用釘子釘紙箱不知道會怎麼樣……」或是試圖建議他換個角度思考:「除了用釘子釘紙箱,還有什麼辦法呢?」

在自主性美術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要怕出現問題,不要擔心孩子解決不了問題,閉上嘴,管住手,睜大眼,豎起耳,細心觀察,對幼兒的評價要做到既尊重幼兒的創新嘗試,又啟發幼兒聯繫已有經驗進行思考,幫助幼兒在一個平等、自由的探究氛圍中敢想、敢說、敢做,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勇於面對困難的勇氣,從而促進探究的積極性和能力的發展。

    活動結束時,注重過程的語言導向成長

大恐龍做好了,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分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個大恐龍嗎?你最喜歡這個大恐龍的哪裡?為什麼?」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的頭,因為它的眼睛很滑稽。」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身上的顏色,紅色的,像一個噴火龍。」還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它身上一個一個劍一樣的刺……」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把恐龍說了個遍,老師以一句「我們大家給這個大恐龍取個好聽的名字吧」結束了活動。

案例中,教師在組織評價時,將重點放在了創作結果即作品上,而忽視了對製作過程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那些心智傾向性的關注。實際上,在自主性美術活動中,當評價的重心由關注美術作品的專業性轉向更加關注幼兒的創新性、得體的行為表達、參與活動的情緒、創作狀態、工作習慣、創作語言與思維方式等看似與美術作品結果關聯並不緊密的一些能力時,幼兒將更為自主、自信、獨立、認真、探究、創意、堅持、專注……

因此,在創作完成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分享創作過程和彼此之間的經驗,欣賞同伴的創意,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在與同伴、教師的分享、交流、討論、欣賞中學習反思自身行動並吸取經驗。如:「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製作方法嗎?」「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遇到困難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下一次,你還想怎麼做?」

幼兒在傾聽和分享中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通過與其他幼兒的交流,讓自己的想法和認識與其他幼兒的相磨合,認識彼此之間的差異,並接受這樣的差異,從而構建自己的認知方式。如果評價中包含培養幼兒的創作興趣、想像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幼兒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一定的成就感,就會增加他再次創作的欲望。

雖然,教師在自主性活動中的各種評價行為是隨機的、即時的,不如正式評價那麼具有計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卻是最真實,最貼近生活,最與幼兒情緒情感、認知、自我等發展狀態息息相關的,更是一種生命的內在訴求。教師積極的評價會帶來幼兒對自我的積極評價,反之則會造成幼兒對自我的消極評價。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要轉變對兒童的看法,建立正確的兒童觀,從內心真正認可兒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轉變語言的價值觀。正如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樣,期待教師的評價也能創造出百種可能與精彩。

(作者單位:杭州市萬家星城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2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打開學生求知成長的「內部動力系統」
    【思想匯】  作者:鄭志湖,系國家督學、浙江省天台中學校長  面對人民群眾對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日益迫切,普通高中教育要從整齊劃一和標準化向個性化和多樣化轉變。正確處理好考試文化制約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矛盾,真正實現從「唯分數論」到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轉變,實現高考成績提高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一致性。
  • 青春奉獻祖國 築夢農村幼兒
    周安娜同學給大班幼兒帶來的是語言活動——圍繞繪本故事《鱷魚和長頸鹿》開展,大屏幕上呈現出的鱷魚與長頸鹿可愛的形象以及小老師幽默誇張的動作表演,吸引了在場幼兒的注意力。活動過程中幼兒踴躍參與其中,天馬行空地猜測後續的故事情節。活動結束後幼兒紛紛跑來擁抱安娜老師:「老師,這個故事好有趣呀,可以給我再講一遍嗎?」與眾不同的語言活動開展方式帶給幼兒無窮的回味。
  • 我們的老師|林夢君:在遊戲中感知傳統文化 讓幼兒快樂成長
    在泰順縣仕陽鎮中心幼兒園,有一名幼兒教師,她紮根基層11年,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念做好幼教事業,一起去認識這位對幼兒教育飽含深情的老師——林夢君。走進仕陽鎮中心幼兒園,眼前這位正在和孩子們做課堂遊戲的女老師就是林夢君。
  • 2012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試題及答案二
    A.有計劃性B.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內做相同的事情C.有組織性D.幼兒按自己興趣做事8.課程評價最重要的作用是()。8.D【解析】對教育教學進行評價,最主要是要推進教育教學的發展,提高其質量。通過課程評價,評價者會發現許多不足和問題,這可以及時地通過信息反饋,引起注意,從而促進保教工作的改進,提高教育質量。因此,答案為D。9.C【解析】從評價對課程實施過程的影響看,它具有鑑定、診斷、改進和導向的作用。因此,答案為C。
  • 視覺、語言、遊戲開發腦功能? 滬專家:興趣才是最好動力
    原標題:視覺、語言、遊戲開發腦功能?忽悠! 專家:相比機械、輸入式的記憶力培訓,興趣才是最好的學習動力  大腦是人體最神奇、也最複雜的器官。人的性格、聰明程度、記憶力、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等都與大腦有關,對腦科學的研究一直是熱點。進入本世紀,各個國家都在開展腦計劃,關於腦潛能的開發也成為熱點。
  • 開發幼兒右腦有效的八大新法
    這有助於提高幼兒的推斷能力。6、綜合刺激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剌激」特別有助於開發孩子的右腦。幼兒園老師常常利用多媒體,在1小時內接連不斷的給孩子看恐龍、鮮花圖案等,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媽媽拼啦]不過,「綜合刺激」須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因為幼兒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
  • 全身反應教學法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相對於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全身反應教學法應用在幼兒英語教學上強調於英語聽、說的訓練,且聽先於說, 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對幼兒進行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其英語水平相對低下的弱點,也可以改善幼師英語教學側重於對幼兒進行知識灌輸、課堂氛圍枯燥、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低下的教學情況。
  • 激活右腦的日常方法
    美國神經科學家近年發現,兒童學會兩三種語言,跟學會一種語言一樣容易,因為當孩子只學會一種語言,是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培養同時學了幾種語言,就會啟動大腦。第三 下圍棋有助於激活右腦原來圍棋只是黑白棋子,取代攻取陣地的企業,靠圍地決定勝負,只要一方為得地超過18000萬億畝塔及滲出下圍棋不是你吃我一個子,我吃你一個子的代數運算,而是戰力一個範圍的空間思維。
  • 研究顯示:兒童同時使用左右半腦進行語言學習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據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9月7日公布的研究顯示,嬰兒和兒童能夠使用大腦的兩個半球來學習語言,特別是在處理口語常用語時,而成年人的語言學習主要集中在左腦。例如,如果左半球受到圍產期中風的損害,新生兒將使用右半球學習語言。紐波特還說,這項研究表明,出生時只有一個半球出現損傷的腦癱患兒,可以在另一個半球發展認知能力。她表示,這對正在遭受神經損傷的幼兒來說是個大好消息。
  • 幼兒記憶特點解析,教你鍛鍊幼兒記憶,贏在幼兒成長起跑線
    而幼兒時期是兒童發展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記憶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對幼兒的學會一些鍛鍊幼兒記憶的方法鍛鍊幼兒記憶。。對其一生發展都起著重要意義。可愛的幼兒那麼應該如何鍛鍊幼兒記憶呢?首先我們要談一談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1幼兒常把想像與記憶弄混。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呢?舉一個例子就是小朋友特別喜歡一個玩具,但是媽媽沒有給他買。
  • 樂山洙泗塘幼兒園紫雲園區:「課堂展風採,教研促成長」
    中國網11月20日訊(劉麗佳 甘秀娟)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成長,提高幼兒園藝術領域音樂課的教育教學水平。近日,樂山市洙泗塘幼兒園紫雲園區開展了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活動中,每一位老師都結合自身專業及教學風格,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並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圖譜教學等,以直觀形象的畫面,生動有趣的語言,誇張豐富的表情,姿勢優美的動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導讀:在評價幼兒的英語學習成功與否時,我們不僅僅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英語表達,更看重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 江漢鑽二:實施人才強企工程激活發展源動力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2日,鑽井二公司組織基層隊後備幹部人才「線上」面試,為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源動力」。  近年來,鑽井公司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堅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通過優選、培養、激勵等措施,暢通人才成長通道,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 全國2005年10月自學考試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真題
    1.標誌著理解性語言出現的是前語言階段的兒童進入對語音的(      )A.辨音階段  B.辨調階段C.辨義階段  D.辨聲階段2.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兒童發展的中間環節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的(      )A.教育手段  B.教育內容C.教育形式  D.教育評價3.不承認一般認知能力之外還存在一個特殊的語言能力
  • 示範引領 互助成長——2020年濮陽市市直幼兒園送教下鄉活動紀實
    幼兒的成長在於日常的滲透,對於一線教師來講,觀摩現場教學是對教師專業成長最有效的手段。活動中幼兒大膽操作,老師不斷鼓勵,一起體驗著成功帶來的喜悅。
  • 不同年齡段幼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的實施要點
    在這階段, 幫助幼兒在獨立活動中感受自己的能力,利用成人的評價來影響和激勵幼兒發現自己更多的優點,引導幼兒在友好的同伴關係中獲得自我肯定等,對幼兒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態度和評價剛進人小班的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的發生時期,幼兒通過鏡映形成「 鏡像自我,當作-面鏡子,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表情、評價和態度來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應的自我概念。
  • 研究發現:與成人不同,兒童運用兩個大腦半球來理解語言
    研究人員解釋說:「目前還不清楚左半腦的語言優勢是在出生時就存在的,還是在大腦發育過程中逐漸出現的。」現在,通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一種更複雜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已經表明,成人的側化模式在幼兒身上並沒有建立起來,而且兩個腦半球都參與了早期發育階段的語言活動。
  • 幼兒成長的秘密——關鍵期
    這期間人們也嘗試對他進行教育訓練,可遺憾的是沙德奧基本沒有學會人類的語言,也不願意與人進行交往。為什麼沙德奧學不會說話呢?那是因為他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關鍵期(Critical Period)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關鍵期中,在適宜的環境影響下,行為習得特別容易,發展特別迅速。
  • 三臺縣建設小學附屬幼兒園:優美的環境 搭建起幼兒學習成長平臺
    三臺縣根據實際,新辦附屬幼兒園,解決了幼兒入學難的問題。建設小學附屬幼兒園以優美的環境,搭建起了幼兒學習成長平臺,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好評。11月27號,建設小學附屬幼兒園舉辦了首次教學開放日活動,100多名幼兒家長參觀了學校軟硬體設備設施和校園環境,欣賞了孩子們精心製作的繪畫、小製作等作品,與孩子一道進行了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家長們對新改建的幼兒園感到十分滿意,把孩子放在這樣的幼兒園啟蒙十分放心。
  • 語言刺激能激活腦部痛感處理區域
    德國耶拿大學3月26日發表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不僅打針或受傷等疼痛的感覺能激活腦部處理痛感的區域,與疼痛相關的語言刺激也同樣會激活相關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