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化石:一萬年前原始牛牟矣和機靈鼠「吱吱」的故事

2020-09-05 林蘋果讀書

引子:


在位於黃土高原的甘肅東部,白銀市博物館,有兩具高大威猛的原始動物化石,它們是距今200萬年左右的披毛犀和原始牛化石。


披毛犀化石為2008年會寧縣土高鄉被發現,2009年捐贈於白銀市博物館;


原始牛化石為2008年5月在平川由王家山鎮村民發現,2011年5月捐贈於白銀市博物館。


作者隨以甘肅省境內哈思山泰和谷為背景,一萬年前的原始牛等動物為原型創作小說。

披毛犀化石


原始牛化石

1

牟矣想掙扎著站起來,但是沒有成功,重重摔倒的剎那,一叢鮮嫩的野灰條被壓在了嘴邊,牟矣嗅到了鮮美的青草汁香。一陣香美的咀嚼後,呼吸慢慢平緩了下來,哦,嘴巴往前湊一湊,還有一叢叢水盆草……

牟矣的知覺在慢慢恢復,它再一次鼓足力氣,站了起來,後腿的長矛還在搖晃,它猛地打了一個冷戰,全身一陣顫抖,扎在後腿的一支長矛被抖落,肚子和脖子上的長矛刺的太深,象牟矣多長出的兩個直角。

就在剛才,山谷外,一場人類的獵殺活動剛剛結束。

原始牛牟矣,被一群手持長矛、腰系獸皮的人類發現,他們興奮地吶喊、嘶叫著,有人跳到了它的背上,狠狠把長矛扎進它的肚子。

牟矣撒開四蹄,開始奮力地奔跑,一群人追著,從後面向它拋擲長矛……

突然,從前面一棵大樹上,跳下一個猴子一樣大的人,躍在了它的脖子上,牟矣邊奔跑邊甩腦袋,卻還是被長矛扎進了右邊的喉嚨……

「哞~——」,牟矣突然大叫一聲,仰起前蹄,奮力向前一躍,騰起後腿,甩落了身上的人,一頭衝進了這個山谷。

一個峻峋的巨大山石後面,原始牛牟矣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後腿上一米多長的鐵柔,隨著牟矣的一陣發抖而在搖晃。

作為距今一萬年前,泰和山脈存活的最後一隻原始牛,牟矣不知道,它還能躲過幾次,像今天這樣的獵殺。

父母口中描述的山草豐美、水甜祥和的泰和谷,到底還有多遠?它的父親、母親以及最小的弟弟,都已在尋找泰和谷的路上,一個一個被人類狙擊、獵殺……。


神秘的泰和谷


2


牟矣抬頭,茫然四顧,這個山谷和他前面所有路過的乾旱山塬都不同,兩邊山坡長滿了齊腰高的權木,權木叢中夾雜著他愛吃的冰草、蒲公英、野灰條、艾草,一叢一叢的活命草開著滿身的小黃花在向他招搖,山頂一層,是大片深綠色的油松林……

從衝進山谷那一刻起,牟矣再也沒有聽到人類追逐的吶喊嘶吼聲。

一切都突然變得安靜而祥和,只有涼爽的山風,呼呼從它身邊吹過。

他向山谷深處走去,這條山谷狹窄深長,越往裡走,草木越加茂盛和鮮嫩,甚至,牟矣的腳下發出汩汩的水聲,是的,這裡有山泉。

牟矣的前面是一片開闊的水草地,高聳的蘆葦葉能觸到牟矣的脖脛,腳下全是清汪汪的沒及腳裸的水,牟矣低頭喝了幾口,甘甜清涼,再暢飲幾口,昴起脖子,他感覺好像來到了天堂……。

突然,牟矣不動了,一個灰色的影子,從它眼前嗖的穿過。牟矣仔細一看,原來是只碩大的灰老鼠。

「吱,吱吱,吱吱吱……」,灰老鼠圍著牟矣一頓亂叫,時不時還揚起前爪,比劃著什麼。

牟矣看了半天,也聽不懂灰鼠在說些什麼,只好悻悻地擺擺頭,脖子上的那根長矛也跟著晃動了兩下,紅色的牛血汩汩滴落在水草裡。

灰鼠將頭一歪,思忖了一下,忽的轉身走了。圓滾滾的屁股,在短小的四肢支撐下,一扭一扭的,很是可愛。

前面山壁下,一大塊高出水草的平撐地,旁邊兩棵巨大的油松樹。

牟矣踏到這塊巖石上,驀然感到腳底傳來的溫曖和堅實,心中莫名升起一種自信和力量。

地面乾燥平整,油松樹下,一塊蔭涼地。

牟矣不由地臥了下去,想緊緊貼著地面,最大限度的感受那種溫曖和堅實……

「吱吱,吱吱」,那隻灰鼠又出現了,嘴裡還銜拉著一大叢象滿天星一樣的金黃色野花,他把那叢花拉到牟矣身邊,又吱吱了兩聲,象打了個招呼,就扭著胖胖的屁股又走了。

過了一會,又撈來一叢金黃色野花。如此往復,折騰了七八趟,它把撈來的野花,圍著牟矣嘴邊,整整一個圈。

牟矣靜靜臥著,看著胖灰鼠在它嘴邊扭來扭去,擺弄。它並不喜歡這個野花的味道,也從來沒吃過,剛才的一頓狂吃海喝,夠它慢慢消化一陣。

灰鼠又立在牟矣前面,拿起一枝野花,一面吱吱叫著,一面用兩個瓜子比劃著,做咀嚼的動作,又吐出來。

牟矣大概看懂了它的意思,嗅了嗅那叢野花,一股淡淡鹹清草味和著一股幽幽的花香。它按照灰鼠的意思,咀嚼完了眼前的野花,並吐了出來。

也不知怎麼,牟矣突然發現自己的腦袋變得神清氣爽,眼前一片清晰明亮。看著灰鼠,盡然對它的一系列指示心領神會,對!心領神會!

那隻灰鼠一直興奮的看著牟矣吃完,然後繞到牟矣的脖子旁邊,抬起兩個前爪,抓住插在牟矣脖子上的長矛,又用嘴咬住木棍,使勁往出拉,長矛出孔,牛血又開始汩汩流出。

灰鼠又趕緊銜起牟矣吐出的一團草渣,敷在了牟矣流血的脖子上。

如法炮製,灰鼠把牟矣肚子上的長矛也拔下,並敷上了草渣。

做完這一切,灰鼠滿意地拍了拍雙爪,又挪到牟矣眼前,&34;,瞧瞧,牟矣真的也會說話了唉。

「是呀,泰丁可是我的鄰居呢,我家就在這塊石頭下面,每天晚上,我倆都要在這說會話。它總提起你,說你們在大草原上故事,好驚險哦。」

&34;唉!泰丁它走了。」灰鼠神色一暗,拍了拍前爪。

「今天,谷裡的百獸都去送了他們了。」

「不過,泰丁讓我留下來的,它說,你肯定會來泰和谷。當然,咳咳,那個,它預見說,我肯定會救你一命。」說最後一句時,灰鼠眼睛滴溜溜轉了一圈。

看著牟矣驚訝地站了起來,灰鼠趕緊往外挪了挪,又坐下來說:「它們去西天仙山了,可能再也不回來了。」

「昨晚,神尊泰雄,通過彤雲傳令泰丁,讓它帶領所有泰族披毛犀,今早離開泰和谷,去往西天仙山,與他會合。谷裡的其它夥伴,依依不捨,花鹿、羚羊、始祖鳥他們都去山谷那頭送別了。」

「西天仙山?你是說那遙遠的冰川雪峰西天仙山?″

「嗯嗯,泰丁說,西天仙山由西天王母鎮守,那裡的山峰長在雲朵上,那裡的山腳下是廣闊無邊的漫草灘,那裡的水是碧藍碧藍的,是王母盛的天水灑在雪山上,蘭烏烏的像眼睛呢。」

看著小傢伙爬在地上,前爪支著臉,搖著小尾巴,充滿嚮往的神態,仰望著西邊的星空,牟矣也慢慢臥了下來。

......

(以下是白銀市博物館館藏資料)







相關焦點

  • 神秘的泰和谷:原始牛牟矣和機靈鼠吱吱的故事
    引子:在位於黃土高原的甘肅東部,白銀市博物館,有兩具高大威猛的原始動物化石,它們是距今200萬年左右的披毛犀和原始牛化石。披毛犀化石為2008年會寧縣土高鄉被發現,2009年捐贈於白銀市博物館;原始牛化石為2008年5月在平川由王家山鎮村民發現,2011年5月捐贈於白銀市博物館。作者隨以甘肅省境內哈思山泰和谷為背景,一萬年前的原始牛等動物為原型創作小說。
  • Happy牛Year: 退休教師旅遊時發現2萬年前原始牛化石
    1998年7月,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退休教師劉翰先生在赴吉林省乾安大布蘇泡子一帶進行地質旅遊考察過程中,在大布蘇泡子東北命字井村牛道溝口發現並搶救性挖掘到一具比較完整的成年雌性原始牛骨架化石
  • 琥珀——3000萬年前的樹脂化石
    琥珀是3000萬年前松樹的樹脂化石,琥珀被海浪衝出在丹麥海灘上。琥珀的顏色有乳白色、金黃色和鮮紅色,還有乾淨的綠色和藍色。琥珀的重量漂浮於鹽水。琥珀慢慢燃燒,會散發出辛辣刺鼻的松香氣。琥珀中的雜質是千萬年前被樹脂捕獲的昆蟲或植物。哥本哈根琥珀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博物館之一。
  • 距今6700萬年!史上首隻完整暴龍化石在北卡州博物館展示
    2006年,美國蒙大拿州一個牧場主人發現了一個由暴龍及三角龍組成的巨型化石,似乎在生前的最後一刻仍在搏鬥,並一同長埋地底6,700萬年。它是世界上第一具而且是目前唯一一具完整的霸王龍化石,骨頭、身體形狀保持完整,被稱為近代古生物學界最重要的發現。
  • 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對2.1億年前板龍化石進行修復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者修復一個2.1億年前的板龍化石。該恐龍骨骼化石由瑞士弗裡克恐龍博物館(Dinosaur Museum Frick)永久租借給,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者對其進行修復組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對公眾展出。
  • 北京發現藻類化石 十億年前曾是原始海洋(圖)
    在施工現場,許多人圍在一起觀賞古生物化石。本報特約攝影李凡  本報訊(通訊員李凡)近日,在本市朝陽區城外誠家居文化廣場施工的「石景山」工地上,發現了古生物化石。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北京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迅速前往施工現場察看化石情況。經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專家王文利教授鑑定,這塊古生物化石是古老藻類及其生存環境化石,迄今約十億年左右。據了解,這塊準備用作搭建假山、留有化石痕跡、重達數噸的疊層石,是從房山等地運來的。
  • 720萬年前古老化石被發現 證明人類起源於地中海
    巴爾幹地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720萬年前的古老化石,這些化石被認為屬於人類的祖先。這一發現證明,人類起源於地中海東部地區,而不是500至700萬年前的非洲。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分別對希臘和保加利亞的原始人類化石進行了採樣分析。
  • 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化石
    說到贛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贛南臍橙,其實贛州還有著「中國恐龍之鄉」的稱號,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竟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 秘魯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的古大象化石
    秘魯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的古大象化石4) "← →"翻頁 近日,在秘魯中部康塞普西翁省Chambara地區,展示發現的三頭約一萬年前古代大象的化石
  • 大慶博物館史前動物化石的視覺盛宴(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說她古老,那話可就長了——在第四紀更新世長達200多萬年的漫長歲月裡,這裡曾被遼闊的松遼古大湖所覆蓋;及至距今2萬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巨獸猛獁象主宰這片土地,披毛犀和東北野牛也不甘寂寞、躍躍欲試;再後來,第四紀全新世時期古代先民曾在這裡打制精美的石器,依崗為獵、傍水而漁,又從石器時代邁入青銅時代,留下人類史上燦爛的白金寶文化……   如今,大湖、巨獸和先民都已走入歷史的深處,但在大慶博物館
  • 60萬年前東方劍齒象牙齒化石被發現 比猛獁象古老
    此後,瀘州便不斷曝出發現古生物遺蹟或化石的信息。穿越時空,觸摸歷史,解開謎團,對於經常在都市喧囂或文海會海中穿梭的記者來說,更加有趣。因此,能採訪這樣的新聞題材,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提起猛獁象,「古生物迷」一定不會陌生,被冰凍了數萬年的猛獁象,科學家曾在西伯利亞完整地發掘過。但東方劍齒象卻不同,世界上至今尚未發現它完整的肉體,國內也僅有甘肅省曾發現過一具完整的化石。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帶著興趣,我們來了解一下60萬歲美女緣何出現在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其中一號頭骨保存稍完整,有頂骨、額骨、左眼眶及部分面頰、鼻骨和枕骨等,初步分析為成年女性個體頭骨;二號頭骨僅存額骨、頂骨及部分枕骨,屬成年男性個體。一號頭骨被確認為女猿人,二號頭蓋骨則被確認為智人。
  • 恐龍骨化石中發現7500萬年前的細胞
    最新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稱,英國科學家在距今750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的恐龍骨頭中,發現了類似紅細胞的結構和類似膠原蛋白的纖維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今日,走近我們「雲探秘」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的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隸屬於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由朝陽市政府投資建設,是一個集化石展覽、化石收藏、化石和地質知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 美洲野牛、原始牛頭、東北野牛頭「聚會」寒假來省博物館看「牛」
    生活報訊(記者 王雪瑩)為喜迎2021牛年的到來,同時豐富青少年的寒假生活,黑龍江省博物館將家牛、美洲野牛、東北野牛頭、王氏水牛頭、原始牛頭,野牛肱骨等9件標本大集合,於地下展廳展出。記者獲悉,本次寒假特展分別從「牛的種類、黑龍江常見牛的特點」等方面向觀眾闡釋牛的相關知識。
  • 兩頭恐龍「死前搏鬥」完整石化,6700萬年霸王龍化石首度曝光
    美國蒙大拿州一位牧場主人2006年發現了一具化石,而這具巨型化石是由一隻霸王龍與三角龍所組成,由於石化狀態異常良好,因此被視為是近代古生物學家的重大發現。完整記錄了兩隻恐龍死前最後一刻的模樣據悉,這兩隻恐龍生前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鬥爭,最後雙雙戰死,屍體一同成為化石,長眠地底,因此專家也將這塊化石稱為「決鬥恐龍」。如今這塊化石被所有者捐給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也讓外界有機會能一睹這塊號稱是史上唯一一具完美保存的霸王龍化石。
  • 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
  • 英國男子海邊遛狗發現6500萬年前魚龍化石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英媒稱,英國一男子藉助寵物犬的幫助發現了魚龍化石。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6日報導,英國一位業餘考古學家日前到海邊遛狗時,意外發現6500萬年前的魚龍化石。54歲的精神科護理師喬恩·葛普西爾在薩默塞特郡的一處海灘邊散步時,他的兩條寵物犬通過嗅覺發現一塊化石。葛普西爾說,他當時憑直覺認為這是海生物的化石,可能是生存於侏羅紀的史前時代海豚類生物「魚龍」,長度約1.68米。保存程度良好、接近博物館館藏的水平。
  • 講述化石裡的中國故事
    重大科學發現的見證    和許氏祿豐龍一樣,在中國古動物館裡,還有許多被收藏和展示出來的化石標本,背後有著動人的故事。它們不僅能揭示出脊椎動物起源和演化的關鍵節點,而且有著足可作為談資的經歷。    挖掘並講出這些標本蘊含的故事,正是《聽化石的故事》這本書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 法醫鑑定技術重塑700萬年前人類祖先面部
    原始人類視為一個個體,而不是特定模型進行重塑。每一個講述著屬於他們自己的不同故事:他們生活在哪裡,他們吃什麼東西,他們的可能死因和其他更多問題。」他們起源於歐洲和亞洲,而我們起源於非洲。這種人的化石是在肯亞發現的,目前還不完全清楚這種人類祖先屬於人類進化的哪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