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urrent Biology | 李悄然等揭示果蠅溫度與甜味感知整合機制
來源:BioArt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Craig Montell團隊曾發現果蠅進食器官(proboscis)末端的多樹突機械感知神經元可以感知食物的硬度從而抑制對甜味食物的偏好。食物的溫度也可以影響甜味感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體驗裡會發現冰鎮後的甜食甜味變淡。
4月23日,Craig Montell團隊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Temperature and Sweet Taste Integration in Drosophila,研究人員發現:1)果蠅可以識別並迴避低溫甜食。2)低溫通過直接刺激苦味和機械力神經元間接抑制甜味感知介導的進食通路。3)一個視覺蛋白在苦味神經元對低溫感知起重要作用。
2,上海大學蔣皆恢教授課題組提出針對MCI轉化預測的個體代謝連接組學新方法
來源: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
近日,上海大學蔣皆恢課題組,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轉向阿爾茨海默病(Alzhemier’s disease, AD)的預測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KL散度估計的,個體代謝連接組學方法,並用於對MCI向AD轉化預測。
該研究以「Individual brain metabolic connectome indicator based on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Similarity Estimation predicts progres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s dementia」為題,發表在歐洲核醫學及分子影像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EJNMMI) 上。
3,以神經精神症狀首發的曼陀羅中毒24例
來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24例DP的臨床資料、治療方法及預後情況以探討曼陀羅中毒(datura poisoning,DP)的臨床特點。結果表明,DP以農村老年人多見,表現為急性神經精神症狀,需與腦梗死鑑別,詳細詢問飲藥酒史並熟悉DP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有助於快速診斷和治療。
4,疼痛為什麼晚上睡覺期間更痛?
來源:中國睡眠研究會
為何慢性痛在睡眠期加重?復旦大學黃志力課題組利用實時腦電監控和測痛技術,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以《High cortical delta power correlates with aggravated allodynia by activating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GABAergic neurons in neuropathic pain mice》為題,發表於pain雜誌。
研究揭示:夜晚睡眠張力增加,皮層興奮性降低,痛感加劇。模型動物前扣帶回皮層GABA能神經元過度興奮是皮層興奮性降低、痛感加劇的原因。通過適量運動、遊戲或者學習等方式,增加大腦興奮性,可降低疼痛感受。所以有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這個辦法,讓疼痛減輕點,讓自己白天多興奮,晚上睡眠質量高點。
5,在真實考試情境中發現高中生數學焦慮的神經生理表徵
來源:清華大學未來教育與評價研究院
數學考試焦慮與神經生理信號相關的時間動態變化
數學焦慮指個體在面對數學相關任務或情境時體驗到的緊張、擔憂和恐懼的感覺。數學焦慮日益困擾世界各地的大量學生,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教育問題。本研究藉助便攜可穿戴的神經生理採集設備,首次採集連續90分鐘真實考試情境中學生皮膚電、心率等生理信號,以高生態效度研究範式探索中學生數學焦慮的神經生理表徵。
研究發現了數學焦慮在考試準備和考試過程中不同的自主神經系統特徵,結果表明數學焦慮可能導致學生在考試預期階段的注意分散、準備不足,以及在高壓考試情境中的心率提升。另外,這些神經生理特徵對學生的數學焦慮特質有一定的預測性。考慮到可攜式神經生理測量設備的迅速發展,以及神經生理特徵對數學焦慮的預測潛力,本研究結果為在現實情境中測量數學焦慮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新方法。
6,不同的認知控制策略對刻板印象加工的影響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當呈現某類群體的刻板化信息(如特質構念、行為特徵等)時, 該信息往往具有優先加工的特性, 與之關聯的刻板印象會自動地、不可避免地激活。刻板印象激活受到包括類別信息、提示線索、指向性注意等多種認知因素影響。根據雙重認知控制理論(dual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control account, DMC),在不同情境下,個體會靈活地使用主動性控制或反應性控制兩種認知控制策略。
該研究假設:當刻板化信息與反刻板化信息同時呈現(即存在知覺衝突), 且當知覺負載較高時,印象形成受到反應性控制的作用易激活反刻板印象;而當知覺負載較低時, 印象形成受到主動性控制的作用易出現刻板印象偏差。該研究表明,衝突信息啟動方式與知覺負載決定了個體對刻板化信息與反刻板化信息的印象控制策略。個體通過所知覺到的刻板化信息,能靈活運用兩種認知控制策略 (選擇主動性控制vs.反應性控制), 從而形成最有利於他人的印象加工策略。
7,WS:睡眠不好?你也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來源:唧唧堂
本文是針對論文《心理工作特徵和睡眠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一個雙波研究(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social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problems: A twowave study )》的一篇論文解析。該論文於2017年3月發表於《工作和壓力(Work & Stress)》雜誌上。
工作特徵對睡眠的影響本身是重要的,睡眠對工作的逆向影響也值得關注。該項研究全面考察了工作特徵和睡眠問題之間的關係,不僅考察了不同水平的工作特徵對員工5年後的睡眠的影響,同時考察了睡眠問題是否能夠預測5年後的更高的需求、更低的控制、更多的努力、更少的回報、更高的努力回報失衡以及更高的工作壓力。結果表明,一些工作特徵影響未來的睡眠, 睡眠反過來可以影響未來的工作特徵。
8,PS文章發現垃圾食品能幫你更自律
來源:眼動之家
由於熱量攝入是肥胖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人員試圖通過改變菜單、報告消費者體重指數或提供更多的健康食物來促進消費者做出更健康、更自律的飲食選擇。但這些措施對於消費者的飲食選擇影響並不大,甚至會導致消費者放縱偏好的增加。本研究從相反的角度出發,探究增加放縱的食物選項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健康食物的選擇。結果表明,人們不會無節制的放縱,如果共同選項是垃圾食品,人們可能會更願意選擇購買一些健康食品,垃圾食品的存在反而提醒了人們健康的重要性,促進了人們對於健康食品的選擇。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NMPA批准國內首個偏癱適應症外骨骼機器人
2,腦科學日報|上科大解析肥胖治療靶點;預防痴呆,從調整飲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