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為什麼晚上睡覺期間更痛?垃圾食品能幫你更自律

2021-01-08 騰訊網

1,Current Biology | 李悄然等揭示果蠅溫度與甜味感知整合機制

來源:BioArt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Craig Montell團隊曾發現果蠅進食器官(proboscis)末端的多樹突機械感知神經元可以感知食物的硬度從而抑制對甜味食物的偏好。食物的溫度也可以影響甜味感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體驗裡會發現冰鎮後的甜食甜味變淡。

4月23日,Craig Montell團隊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Temperature and Sweet Taste Integration in Drosophila,研究人員發現:1)果蠅可以識別並迴避低溫甜食。2)低溫通過直接刺激苦味和機械力神經元間接抑制甜味感知介導的進食通路。3)一個視覺蛋白在苦味神經元對低溫感知起重要作用。

2,上海大學蔣皆恢教授課題組提出針對MCI轉化預測的個體代謝連接組學新方法

來源: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

近日,上海大學蔣皆恢課題組,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轉向阿爾茨海默病(Alzhemier’s disease, AD)的預測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KL散度估計的,個體代謝連接組學方法,並用於對MCI向AD轉化預測。

該研究以「Individual brain metabolic connectome indicator based on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Similarity Estimation predicts progres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s dementia」為題,發表在歐洲核醫學及分子影像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EJNMMI) 上。

3,以神經精神症狀首發的曼陀羅中毒24例

來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24例DP的臨床資料、治療方法及預後情況以探討曼陀羅中毒(datura poisoning,DP)的臨床特點。結果表明,DP以農村老年人多見,表現為急性神經精神症狀,需與腦梗死鑑別,詳細詢問飲藥酒史並熟悉DP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有助於快速診斷和治療。

4,疼痛為什麼晚上睡覺期間更痛?

來源:中國睡眠研究會

為何慢性痛在睡眠期加重?復旦大學黃志力課題組利用實時腦電監控和測痛技術,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以《High cortical delta power correlates with aggravated allodynia by activating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GABAergic neurons in neuropathic pain mice》為題,發表於pain雜誌。

研究揭示:夜晚睡眠張力增加,皮層興奮性降低,痛感加劇。模型動物前扣帶回皮層GABA能神經元過度興奮是皮層興奮性降低、痛感加劇的原因。通過適量運動、遊戲或者學習等方式,增加大腦興奮性,可降低疼痛感受。所以有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這個辦法,讓疼痛減輕點,讓自己白天多興奮,晚上睡眠質量高點。

5,在真實考試情境中發現高中生數學焦慮的神經生理表徵

來源:清華大學未來教育與評價研究院

數學考試焦慮與神經生理信號相關的時間動態變化

數學焦慮指個體在面對數學相關任務或情境時體驗到的緊張、擔憂和恐懼的感覺。數學焦慮日益困擾世界各地的大量學生,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教育問題。本研究藉助便攜可穿戴的神經生理採集設備,首次採集連續90分鐘真實考試情境中學生皮膚電、心率等生理信號,以高生態效度研究範式探索中學生數學焦慮的神經生理表徵。

研究發現了數學焦慮在考試準備和考試過程中不同的自主神經系統特徵,結果表明數學焦慮可能導致學生在考試預期階段的注意分散、準備不足,以及在高壓考試情境中的心率提升。另外,這些神經生理特徵對學生的數學焦慮特質有一定的預測性。考慮到可攜式神經生理測量設備的迅速發展,以及神經生理特徵對數學焦慮的預測潛力,本研究結果為在現實情境中測量數學焦慮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新方法。

6,不同的認知控制策略對刻板印象加工的影響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當呈現某類群體的刻板化信息(如特質構念、行為特徵等)時, 該信息往往具有優先加工的特性, 與之關聯的刻板印象會自動地、不可避免地激活。刻板印象激活受到包括類別信息、提示線索、指向性注意等多種認知因素影響。根據雙重認知控制理論(dual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control account, DMC),在不同情境下,個體會靈活地使用主動性控制或反應性控制兩種認知控制策略。

該研究假設:當刻板化信息與反刻板化信息同時呈現(即存在知覺衝突), 且當知覺負載較高時,印象形成受到反應性控制的作用易激活反刻板印象;而當知覺負載較低時, 印象形成受到主動性控制的作用易出現刻板印象偏差。該研究表明,衝突信息啟動方式與知覺負載決定了個體對刻板化信息與反刻板化信息的印象控制策略。個體通過所知覺到的刻板化信息,能靈活運用兩種認知控制策略 (選擇主動性控制vs.反應性控制), 從而形成最有利於他人的印象加工策略。

7,WS:睡眠不好?你也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來源:唧唧堂

本文是針對論文《心理工作特徵和睡眠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一個雙波研究(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social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problems: A twowave study )》的一篇論文解析。該論文於2017年3月發表於《工作和壓力(Work & Stress)》雜誌上。

工作特徵對睡眠的影響本身是重要的,睡眠對工作的逆向影響也值得關注。該項研究全面考察了工作特徵和睡眠問題之間的關係,不僅考察了不同水平的工作特徵對員工5年後的睡眠的影響,同時考察了睡眠問題是否能夠預測5年後的更高的需求、更低的控制、更多的努力、更少的回報、更高的努力回報失衡以及更高的工作壓力。結果表明,一些工作特徵影響未來的睡眠, 睡眠反過來可以影響未來的工作特徵。

8,PS文章發現垃圾食品能幫你更自律

來源:眼動之家

由於熱量攝入是肥胖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人員試圖通過改變菜單、報告消費者體重指數或提供更多的健康食物來促進消費者做出更健康、更自律的飲食選擇。但這些措施對於消費者的飲食選擇影響並不大,甚至會導致消費者放縱偏好的增加。本研究從相反的角度出發,探究增加放縱的食物選項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健康食物的選擇。結果表明,人們不會無節制的放縱,如果共同選項是垃圾食品,人們可能會更願意選擇購買一些健康食品,垃圾食品的存在反而提醒了人們健康的重要性,促進了人們對於健康食品的選擇。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NMPA批准國內首個偏癱適應症外骨骼機器人

2,腦科學日報|上科大解析肥胖治療靶點;預防痴呆,從調整飲食做起

相關焦點

  • 適度懶惰,能更有效地促進自律?| 如何讓新年flag不倒
    想要像你一樣自律!怎麼堅持下來的?你完全不會犯懶嗎??相信許多人都希望,也嘗試過讓自己變得更自律。無論是想要實現某些自我提升的目標,還是想要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豐滿的理想總是少不了自律屬性的加持。但現實往往瘦骨如柴。給自己精心制訂了健身、看書、背單詞等等計劃,咬牙努力堅持,結果一個不小心,就又被懶惰「打回原形」。
  • 比自律更能決定人生的,是這一點
    ,沒人幫我陪娃寫作業,我也無計可施啊!」 更讓人驚喜的是,自從她開始提高時間商後,孩子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 雞毛蒜皮一把抓,會把你累得直不起腰,而且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做。 沒有時間商的自律是耍流氓。 生活過得好的人,都會逼自己訓練出「時間商」。
  • 日本人晚上睡覺,更願意睡在柜子裡,這是為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日本人晚上睡覺,更願意睡在柜子裡,這是為什麼?看完就明白了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看日本動漫,而且有些去過日本人也該知道,我們睡覺都是睡在床上,為什麼日本人在睡覺的時候不是在地上就是在柜子中呢?其實有些時候是我們沒有太過注意這個問題,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那為什麼日本人就願意睡在柜子裡面呢?日本家庭會有這種柜子,他們都是來把自己被子和褥子給儲存的壁櫥,這個空間要比一般柜子都大很多,雖說有的日本人會睡在這個櫥櫃中,但大多數睡在這裡的都是小孩子,畢竟這個櫥櫃這麼寬敞的空間,孩子那麼小睡在這裡,不會感受到任何的擁擠感。
  • 腦科學日報|為什麼胖的人「越吃越餓」?不用咖啡,快走也能提神
    該研究將小鼠室管膜下區神經前體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來源的外泌體(mNPC-exos)移植到視網膜變性大鼠的視網膜下腔後能顯著減少感光細胞凋亡,緩解視網膜變性進程,從而改善變性大鼠的視功能。
  • 產後按壓肚子的痛,和生孩子的宮縮痛,哪個更讓產婦難承受
    因此在產婦分娩過後觀察期間,護士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產婦進行按壓肚子,目的是為了幫助子宮收縮,當收縮變正常,產婦才會更安全的度過危險期。按壓肚子有多痛?就不說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的產婦,就算是肚子完好的普通人,別人大力按壓你的肚子一下,想必你都接受不了,更何況是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呢。尤其是剖腹產的產婦,本來傷口就沒有恢復好,正處於麻藥勁剛過正是疼痛的時候,此時風吹一下都受不了,就更別說還要大力按壓了。
  •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痛?每個人都應該看看,尤其是男人
    別著急,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也許你能稍微心安一些。1.順產過的她們是怎麼說的當然是選順產啊,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疼,打無痛分娩會增加產程,我是超快無側切。我記得當時病房裡旁邊的剖腹產寶媽疼的晚上睡覺都哼哼,而順產的都沒有。剖腹產刀疤如果不保養好,很多都會在下雨天什麼的有癢痛感,最討厭的就是剖腹產比順產更容易得婦科病。
  • 讓你越來越自律的16種方法
    懶惰之心人皆有之,拖延是我們做事情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能夠自律把控自己,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無論是你是保持體型還是提高技能或是是改善生活條件,如果沒有自律,那麼你就沒有動力去取得你想要的進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能讓你越來越自律的十種方法,教你如何增強自己的意志力以達成目標,讓生活更美好。
  • 開宮口疼痛難當,產科醫生教你三個秘訣,幫你減少疼痛快點生
    ——芭芭拉·金索爾夫要問現在新時代女性最害怕的是什麼,那必須是分娩時的疼痛了。「為母則剛」四字正好把每一位母親的偉大概括得恰到好處,醫學上把痛分為十二種,第一種是蚊蟲叮咬的痛,第十二種是孕婦分娩的痛,可見我們的母親孕育一條小生命的艱辛與不易。
  • 自律的4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自律的人,看似日子過得如苦行僧般辛苦,卻因為這種「辛苦」,獲得了更多選擇的自由和說「不」的底氣。
  • 整3天沒法睡覺!男子去檢查發現原因居然是……這東西你家可能也有
    近日,廈門一男子整整3天沒法睡覺!這到底怎麼了?原來罪魁禍首居然就是……這東西你我家裡可能都有!近日,廈門一男子感覺耳朵不適,總感覺悶悶的,並伴有窸窸窣窣的聲音,連續3天都無法正常入睡,精神也不好,於是前往廈門市中醫院就醫。
  • 寶寶為什麼晚上不睡覺?
    因為寶寶晚上總是不能好好睡覺,導致自己也沒有一個好的睡眠。寶寶不睡覺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1.日夜顛倒家長們認為新生兒要補充足夠的睡眠,身體才能好好的發育。在白天,給孩子餵完奶之後,就讓寶寶早早的睡下了。寶寶在白天得到充足的睡眠之後,晚上就不犯困了。在新生兒的世界裡,白天和黑夜沒有差別,他在白天睡了這麼久,晚上自然就沒有困意了。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人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什麼?
    人為什麼睡覺?這個問題就像是問人為什麼要吃飯?都是一個性質。人24小時不吃飯,身體會因為沒有能量來源,前去撬動體內脂肪,使脂肪轉變為糖。人如果不睡覺,就跟不吃飯一樣,會造成機體的不適感。一般一晚不睡覺,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機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為什麼明知重要,卻還是違背?
  • 晚上睡覺時,這3種現象證明肝受損,快來自檢自查,肝會感謝你
    肝臟對人體承擔解毒代謝等重要任務,肝臟有異常的話,身體也會產生一些反常的現象,特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幾種顯著的現象大家要當心,這或許就是肝臟在向你求救,告訴你它有危險了。那今天就來帶著大家來看看晚上睡覺時候哪三個現象會證明肝受損,就算只佔一個也應當提高警惕。
  • 孕婦睡覺太痛苦,姿勢難受還睡不著,更怕遇到一個無良老公
    不是孕吐的時候,不是胎動的時候,也不是上廁所的時候,讓孕婦感到最為煩躁的一件事,就是睡覺!可能有人會問了,睡覺不正常睡就行了嗎?為什麼會感到煩躁呢?其實孕婦睡覺和常人不一樣,尤其是孕中期開始睡姿就要固定,不能亂動,這就更加令人難受了。試想一下,晚上睡覺的話,一定要擺一個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才行,如果姿勢不對的話,怎麼睡都睡不著,渾身難受,就更不用說一個姿勢不能動的孕婦了。
  • 狗狗晚上叫是餓了?鬼才信!它們不睡覺完全是因為這5個原因!
    狗狗晚上不睡覺,不停犬叫是餓了嗎?雖然大多時候事實的確如此,但其實狗狗晚上叫喚不睡覺還有這5個原因!一、狗狗生病了狗狗在晚上不停的叫,不去睡覺,很有可能是生病了。因為狗狗很喜歡在白天睡覺,所以即使感到難受也在迷迷糊糊中睡過去了。
  • 哈佛教授:人類為什麼需要睡覺?
    如果睡眠不足,還可能讓我們暴飲暴食、吃垃圾食品,更容易患上肥胖症,最終會導致糖尿病等疾病。4 如何保證充足的睡眠:遠離影響睡眠的因素,並且睡眠的時間點一定要有規律,要在安靜、舒爽的地方睡覺,這樣才能避免作息紊亂。對於每個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和青少年,睡眠非常重要。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我們受到各種各樣的複雜事物的刺激。
  • 晚上睡覺手機能放枕頭邊嗎?終於清楚了!
    有些人覺得,晚上睡覺時關機,可以節省手機電量。但其實每次關機再開機後,手機要全部重新加載大量數據、搜索信號等,CPU高速運行,也會消耗一定手機電量。所以,可以不用關閉手機。隔段時間重啟,手機更流暢雖然手機不用天天都關,但長期不關機會越來越卡,因為手機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緩存和垃圾文件。
  • 人為什麼會感到疼痛?如何評估疼痛?
    你挨過打嗎?你摔過跟頭嗎?你打過針嗎?當你遭遇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不是痛得嗷嗷叫?或者有人覺得沒怎麼疼?一樣的傷害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疼痛可以非常不一樣。人為什麼會感到疼痛?你真的很疼嗎?不同人的感受器和大腦對疼痛的識別是存在細微差別的,因此儘管有時我們遭遇了同樣的「刺激」,但我們所感受到的疼痛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其實打針時產生的疼痛和用力鼓掌時產生的疼痛都在相同的疼痛範圍內,可我們很多時候還是覺得打針更痛,這是因為恐懼和焦慮會放大人的痛感。
  • 牙齒反覆痛後又不痛了,是自愈了嗎?別高興太早!
    牙齒反覆痛後又不痛了 是牙病自愈了嗎?你別高興太早… 這或提示你的牙病更嚴重了 牙髓或已經壞死了~
  • 我們為什麼是晚上睡覺,而不是白天?
    千百年來,大多數生物都是白天活動,晚上睡覺。可是有沒有人想過,我們為什麼是晚上睡覺呢?@夜店小王子:夜太美 儘管再危險,所以還是回家睡比較安全@生物博士:古代沒有燈,沒有wifi,沒有手機,不睡覺還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