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歷代值得稱道的地釉明代成化青花瓷器

2020-12-05 樣子收藏

明代成化一朝短短二十三年,但是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上,還是瓷器燒造上都被後人所津津樂道,樣子收藏網就不說人人皆知的成化鬥彩了,今天就介紹一下成化青花瓷器特點。

成化青花料

青花料用平等青料,發色藍色泛青灰,呈色穩定,成化青花多淡描青花,所以更給人以成化青花發色淡雅的印象。

成化青花瓷器胎釉

明成化景德鎮窯青花夔龍紋碗高9cm 口徑17.1cm 足徑7.4cm,撇口,鼔腹,圈足。胎質細白堅密,透明釉細潤,具有成化輕巧俊秀的造型特點。外腹部繪有四條「夔龍」,呈首尾相接的排列,龍為三爪,嘴銜一朵蓮花。碗底有帶雙方框的「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楷書款,是典型的成化官窯器物。

成化瓷器瓷胎潔白細膩,釉色溫潤,稍微發青,用手摸有玉質感,所以成化釉地歷來被人所稱道,是歷代最好的地釉。

成化青花瓷器紋飾

成化青花瓷器紋飾前期布局疏朗,後期較為繁密。筆畫線條纖細,多用勾勒渲染。紋飾多見嬰戲圖、高士圖、龍穿花、梔子花,碗心常有秋葵、金盞菊等。

明成化景德鎮窯青花松竹梅紋盤高4.4cm 口徑19.75cm 足徑12.3cm

明成化景德鎮窯青花松竹梅紋盤

成化青花瓷器紋飾紋飾的特點

花葉作手掌狀撐開;

葉子多為齒邊,無陰陽正反;

山石無凸凹,作平鋪狀;

不講究邊飾,口沿、圈足僅用炫紋。

成化官窯款識

成化官窯款識年號款只有「大明成化年制」和人人皆知的「天」字款識。成化官窯款字小,且圈框緊挨著字,縮在圈心,釉大底小款,小底打款之說。

「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碗內底青花雙圈內飾海水龍紋。圈足內施白釉,青花雙線圈內署青花楷體 「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相關焦點

  • 「釉」惑|明代的幾種特殊釉面
    洪武釉裡紅、青花瓷器的釉面呈青白色,白中微閃青,釉稍厚、肥潤,柔和悅目,釉厚處顯乳白,其最突出的一大特點就是釉面縮釉現象嚴重。上世紀70至90年代,市場上開始出現新仿明代洪武瓷器,以盤居多。傳聞在江西、安徽兩省交界處有地方作坊專門燒制很粗劣的仿洪武瓷;仿製較為精美者則多為景德鎮燒造,其胎質細膩,胎體薄厚適宜,手感適中,沒有沉重感,釉面白細光亮,紋飾繪畫精細清晰,型體規整,是一種很全面的仿製品,從造型到紋飾,均與洪武瓷器相同,就是過於精美了,時代的滄桑感是模仿不來的。
  • 瓷器中的貴族,元代青花瓷器!其實元代除了青花外還有這些品種!
    其中建陽窯產烏金釉茶盌,福清窯產青瓷及烏金釉兩種,光澤茅店窯產黑釉茶盌;德化窯產白瓷。此外,連江、浦口及泉州的同安窯均產福建青瓷器。福建一地的產品,分別集中於福州、泉州兩齣口港,其中連江窯的產品可直接出海。土耳其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40件元代青花瓷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第一。那麼,為什麼在遙遠的土耳其皇宮,會有多達40件元青花,甚至成為全球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館呢?
  • 瓷器上的重大紋樣之一「菊花紋」!
    此時菊花紋在瓷器上的繪製較前面幾個朝代相比也更加廣泛。 明代有菊花紋的瓷器仍然以青花為主,同時期品種也更加多種多樣,釉上彩、鬥彩競相成為新的時好。但是由於時代的不同、君主的喜好、技術的進步、材料選用等原因,明代陶瓷上的菊花紋也具有不同的形式表現。
  • 讓人耳目一新的明成化瓷器
    在跨過了三十年的黑暗期,成化瓷器以其突變形態迎來了明朝瓷器的第二個春天。明成化 都彩雞缸杯明成化 鬥彩海馬紋天字罐成化皇帝算是個無為而治的典範,十八歲即位,正處風華正茂時期,在位二十三年,不算長也不算短。
  • 古老的中國製造,傳統的標籤:我國瓷器的四大代表
    要論到古代中國最能讓世界各國人記住中國的名字和對中國製造印象最深刻最能成為代表標籤的,無非就是茶葉、絲綢和瓷器。而其中,小編個人覺得瓷器最有代表性,而中國的英文單詞「CHINA」也是與瓷器的英文單詞是相同的,有說法就是專門用瓷器的英文單詞命名了中國,可見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印象最深的還是瓷器。那我們就來說說瓷器,古代中國的傳統四大代表瓷器都有哪些?
  • 明、清官窯仿哥釉器賞析
    此碗內壁開片紋較大,外壁次之,碗心及足內片紋細碎,較好地模仿了宋哥窯瓷器釉面開片的特徵。明宣德 仿哥釉菊瓣碗高7.3cm,口徑18.7cm,足徑6.9cm碗呈菊瓣形,敞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層肥厚,釉面布滿開片紋。外底署青花楷書 「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 青花為何會經久不衰,享譽世界?
    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統的青瓷當仁不讓論技術複雜效果華麗,高溫顏色釉、粉彩、琺瑯彩各擅勝場,為什麼偏偏是既不最古老,也不最高難的青花瓷成了中國瓷器代表的「國民瓷器」?技術上是釉下彩技術的傳承。釉下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器身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一次燒成。燒成後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覆蓋,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青花就是釉下彩的一種。在青花瓷成熟之前,釉下彩技術在中國早已出現。唐宋長沙窯和吉州窯的釉下彩裝飾已經非常成熟。
  • 【精品推薦】成化鬥彩天球瓶賞析
    鬥彩創燒於成化後期,所謂鬥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爭奇鬥豔的藝術效果。鬥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此時的瓷器造型珍瓏奇秀,胎質細潤晶瑩,色調柔和寧靜,繪畫談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沒有永樂宣德瓷器的大氣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鬥彩有極高的評價。
  • 瓷器知識匯總,最全的分類都在這裡了,歡迎收藏分享
    像我們出圖的新石器時期彩陶上的紅彩和黑彩,就主要是以鐵和錳為著色劑,只是含量不同,中國傳統瓷器的高溫釉,低溫釉,釉上彩,釉下彩,都是以鐵,銅,辜,錳這四種元素為主要著色劑的。 17世紀以後,加入了金,銻,砷,還有本世紀初,加入了個鈦,鈮。這些金屬元素,都先後的應用在了陶瓷釉彩中,成為了著色劑。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梅瓶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 恰似孔雀之藍—孔雀藍釉瓷器
    金元時期的孔雀藍釉是北方燒制,常與釉下青花相結合,但是技術不夠純熟,普遍變為「孔雀藍黑花」。明清時期的孔雀藍釉瓷器基本上是景德鎮製作。 實際上,孔雀藍釉是挺高端的瓷器品種,常見各種擺設器:更多相關閱讀:灑藍釉瓷器:宣德皇帝玩兒出的新花樣霽藍釉瓷器——歷史上單色釉瓷器中的上品藍釉瓷的美,你看了才能懂!
  • 成化鬥彩三絕,價值過億的理由!
    鬥彩始於明宣德,盛於成化時期,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五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歷代模仿雖極盡奇巧,卻終難抵「成化」之境。2014年春拍更是拍出2.8億港幣的價錢,為什麼會這麼貴?
  • 元明清瓷器鑑定之造型和紋飾特徵
    更有大魚缸、大罐、大瓶、大盤(嘉靖黃地青花大盤口徑有達80釐米的)等,器形之巨尤勝過元代;其他如鏤空瓶、壁瓶、捧盒、方鬥杯、燈臺、繡墩等不勝枚舉。可以說在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時期的作品來未免粗製濫造。清代無論在器形或種類方面均顯著增多,並且製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時期創新之作獨樹一幟。
  • 故宮博物院彩虹色瓷器,一次讓你看個夠!
    【鮮紅釉盤】俗稱「窩盤」,內施白釉,施紅釉,無紋飾、無款識。作工精細,胎薄體輕,底心微下塌,釉質細潤,紅色鮮豔,是罕見的明正德瓷器中的精品。【郎窯紅釉觀音尊】外施紅釉,裡口和底部施蘋果綠釉。此器風格樸實,造型端莊規整,釉色紅豔光亮,是康熙時郎窯紅釉瓷器的典型作品。【像生瓷海螺】這是一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內壁光滑,外壁粉彩裝飾,達到了形肖逼真的程度。像生瓷的標新立異,是乾隆時期瓷器造型成功的顯著標誌之一。它是專門為宮廷生產的高級陳設和觀賞品,因此更顯珍貴。【淡黃釉瓶】通體及足內施淡黃釉。外底暗刻篆書「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 哥釉以及仿哥釉的工藝和裝飾特點
    「鐵線」是在燒制瓷器時,因為釉層厚而出現大的裂紋,這是哥窯瓷的特徵。明朝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記載了哥窯的特徵:「黑胎厚釉,醬口鐵足。釉面上有大小開片。」但傳世的哥窯瓷多為厚胎,釉為米色或者是粉青色,有人工特意而為之的開片,出窯時窯工便在裂紋上塗上紫金土,使裂紋更加的清晰,因為很像極細的鐵絲,所以叫「鐵線」。瓷器在出窯的冷卻過程中又會出現極其微小的金黃色的開片,也就是所謂的「金線」。「紫口」是指器口因釉面流淌,致使脫釉而露胎。「鐵足」是指所使的一種醬色釉。
  • 黃地礬紅彩也叫黃上紅 寓意祝福皇上洪福齊天
    外底署青花楷體「正德年制」四字雙行外圍雙圈款。雙圈以礬紅彩畫成。   以黃彩襯託礬紅紋飾是正德朝御窯瓷器極具特色的裝飾,取「黃上紅」之意,因「黃」與「皇」諧音、「紅」與「洪」諧音,故「黃上紅」寓意「祝福皇(黃)上洪(紅)福齊天」。
  • 聯合共鑑:中國瓷器傳統圖案紋樣賞析
    單色如黑花、青花,復彩如三彩、五彩。此外尚有釉上施紅綠彩和釉裡紅的萌燒等,都反映出制瓷業的擎乳繁盛。宋代名窯有定窯、汝窯、官窯、龍泉窯和磁州窯等。 定窯在今河北曲陽縣,宋屬定州,故名。唐始燒,至宋著名。胎骨較薄,白釉微顯牙黃。裝飾技法有刻劃花、印花和繡花2等。紋飾內容有荷花、牡丹、魚、龍、鳳、鳥等,最習見的是荷花,其次是海水、雙魚。
  • 清代康熙高溫銅紅釉瓷器分幾種
    紅釉自古受中國人喜愛,因為中國人幹什麼事情都要有美好寓意,圖著喜慶,尤其是紅色更是中國人認為大吉大利的顏色,在中國瓷器釉色種類最多的清朝自然少不了紅釉瓷器,其中康熙時期的紅釉瓷器最多,有霽紅釉、郎窯紅和豇豆紅三種。
  • 鑑別:古瓷器火石紅現象的真假
    明代龍泉窯 火石紅與瓷器鑑定 火石紅是在燒制之後在瓷器足底產生紅色 四氧化三鐵(化學式Fe3O4),別名氧化鐵黑、磁鐵、吸鐵石,潮溼狀態下在空氣中容易氧化成氧化鐵
  • 大師佳構+瓷器經典+全球首創大理國夜場,雲南典藏秋拍上硬菜
    11月27日,雲南典藏將迎來了二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推出《「大理國」之夜(夜場)》、《耕雲雅集·翰墨古今—中國書畫》、《翰墨芳華—中國書畫》、《會心處—雅玩》、《耕雲雅集·逸古—瓷器珍玩專場》、《耕雲雅集·集古—古董雅玩》、《文珍長物—明清瓷雜》、《尋臻映懷—瓷器、雜項、工藝品》八大專場,1867件拍品,重磅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