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人都覺得考上大學就能擺脫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現狀,但有那麼一部紀錄片告訴我,教育真的是脫貧的途徑嗎?真正是那種看完有如《熔爐》一樣的沉重心情,歇斯底裡的想哭,想怒,卻不知道能怪誰?
這恐怕是今年看過的「最恐怖,最壓抑」的紀錄片——《出路》!
影片信息:
片名:《出路》
導演: 陳為軍上映日期: 2012-11-28(美國)片長: 59分鐘豆瓣評分:8.9
關於導演
陳為軍
去年小影和大家分享過一部記錄國內4個產婦在極端情況下在醫院生產過程的紀錄片《生門》,小影印象挺深刻,而這部《出路》,正是《生門》導演所拍。
陳為軍拍攝過很多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請為我投票》入圍08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還有《世界最大的中國餐館》、《日出日落》、《生門》等作品。
關於電影
丹麥國際非盈利組織、英國BBC以及丹麥DR合作過一部以全球「為什麼貧窮」為主題的系列紀錄片。
而《出路》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這部在全球70多個電視臺播放的電影。
電影大致內容
影片主要陳述了三個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年輕人的故事。
王振祥
一所教育學院的招生人員,表面是為高考落榜,但又希望讀大學的學生謀福,實際是成人自考的培訓公司。
將學生弄進來交錢,再想辦法弄走,完美的一套招生騙局。
可能有人會說,上大學這事,誰會相信他們這樣的騙子?
但在偏遠落後的農村,很多人對三本、專科、本科的意識都很模糊,對教育騙子,更是毫無免疫力(小影當年就差點上當了)。
考得好的學生自然能進入國家財政支持的公立大學,但落榜的,大多只能選擇高學費的民辦學校,或終止學業。
在「只有讀大學才有未來」的風潮裡,招生變成中國的暴利行業之首。
王盼
王盼是一個湖北考生,388分只能上專科,學費和生活費一年將近七八萬,這是她的家庭不可能支付的。
她的母親天生手指殘疾,靠搬磚養家,父親痴呆,只能幹粗活。
典型的農村家庭,所以期盼獨生女王盼能考上好大學改變家庭現狀,但這個夢破碎了。
沒錯,這樣的家庭就是騙子王振祥們的對象,在聽過「招生宣講會」,一家人吵了起來。
而面對這樣的家庭,王振祥也知道傷天害理,但沒有辦法。
萬超
一所民辦三本院校的畢業生,畢業後他開始找工作,不是名校也沒有出色的簡歷,為找到工作,加班和工資低他都一再退讓。
最後他得到一份實習1500的工作,但最終因Excel不過關被辭退。
一直到紀錄片拍攝結束他也沒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要麼工資實在低,要麼試用期後就沒機會留下來了。
一點看法
《出路》的切入點那麼現實和殘忍,我們以為上了大學就能出人頭地,但其實,即使上了大學也未必能活下來,更別提回報父母。
不難想像,王盼可能會變成之後的萬超,而萬超也有可能變成「王振祥」,利用「教育」手段欺騙王盼這樣的家庭,以此死循環,毫無盡頭,毫無出路。
而這背後,是很多被騙的父母與家庭,是為了供孩子上學欠下巨債的窮困家庭。
也不難想像,學生在「畢業即失業」的社會裡,一面經受現實的殘酷打磨,一面承受著對家人的虧欠和愧疚。
人的幸福感,何處尋?
就像有人說的,這是一部關於教育和貧窮的「驚悚片」,而我們每個人都曾或正在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