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動力火箭,這是一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一個載具,化學動力火箭這麼多年來一直幫助我們探索宇宙,隨著引擎和火箭結構製造工藝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化學火箭可以執行更加複雜,更長距離的任務。現在,火箭科學家們還為化學火箭增加了可回收的功能,科學技術一直在進步,我也很期待未來化學火箭的變化。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人類都將與化學推進火箭相伴,這是目前無法改變的,不過人類也沒有停止進步。未來深空任務越來越多,我們還需要更加強大的火箭以滿足任務要求,這時候化學推進火箭又重現光芒。它們的身影甚至超過了任務本身,比如土星五號,作為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專用」火箭,土星五號的成就就是把人類送上月球。
阿波羅8號在月球軌道看到的月球
登月火箭一直需要極高的標準,也需要極高的安全性。不過登月已經是5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人類想要重新登月,需要的火箭最起碼要和土星五號擁有同樣的標準。美國宇航局的SLS火箭發射系統就是新時代的登月火箭,建造登月火箭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結構,動力,安全性都需要重新考究,重新製作。
現在大家可能會想問了,既然土星五號之前曾經成功執行過多次任務,那麼再建造一個土星五號不就可以了嗎,其實這是一個好想法,但是只可惜現在我們無法複製土星五號。大量有關火箭設計的技術文檔都不見了蹤影,當年設計和製造土星五號的工程師和專家都已經退休或者死亡。而且製造土星五號不是僅有美國宇航局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很多分包製造商,這些製造商很多都已經解散,其內部流程文件也已經丟失。另外,建造土星五號需要特定的製造工藝,而這些工藝現已過時,製造火箭所需的工具也已不復存在。
阿波羅17號任務準備期間的土星五號和SLS火箭發射系統(渲染圖)
土星五號火箭雖然幫助人類達成了登月夢想,但是這個夢想確實是很昂貴,土星五號在10年內共進行了13次發射,耗資共470億美元,每次單說發射的費用約為36億美元。這就是科學技術的早期體現,面對如此龐然大物,人類必須要花更多精力和預算,而現在SLS火箭發射系統的建造費用和之後的發射費用幾乎是土星五號的一半。慢慢的,有新技術的加持,發射火箭會越來越便宜。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就比如說現在發射火箭,一個星期就會發射幾次,甚至三天兩次,一天兩次,在50年前,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面對土星五號的輝煌,我們更應該把新的希望寄托在SLS身上,這是新的登月火箭,SLS和獵戶座飛船將再次承載人類的夢想前往月球。想要實現夢想,就要向現實挑戰,製造火箭的關鍵就是路線,也可以說是實驗的路線。不過在了解實驗路線之前我們先看看SLS的主體結構,SLS是五段式固體火箭助推器,核心級,還有獵戶座上級發動機結構和RS-25引擎。
在今年年初,SLS的核心級被運送到斯坦尼斯試驗場的B-2試驗臺,工程師們準備對其進行數個月的綠色運行測試,核心級的四臺RS-25發動機都需要進行八分鐘的全時點火試驗
SLS和獵戶座的第一次聯合測試名為Block 1,這次任務美國宇航局計劃向月球軌道運載26噸的科學載荷,它將由兩個雙五段固體火箭助推器和由4臺RS-25引擎組成的核心級提供動力。到達一定軌道後,上層臨時推進階段ICPS將會把獵戶座送入月球軌道。
SLS的第二次聯合測試可以理解為第一次測試的一個改進版,也被稱作是Block 1B,本次任務將使用新型探索EUS結構來執行更複雜的任務。除此之外,Block 1B任務可以運送大約37噸的有效載荷,Block 1B還將可能是SLS火箭發射系統的第一次載人月球任務。就和當年阿波羅8號一樣,先不著陸,先在月球軌道附近機動。
這是SLS Block 1測試的配置,這包括了整個SLS火箭結構,助推級和核心級不會有太大變化,可能是計劃中引擎多少的問題。只不過在SLS上層,尤其是獵戶座上層會有很大變化
第三次任務也被稱作Block 2,這次任務SLS將產生1190萬磅的推力,這個推力已經可以使SLS成為月球,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的主力載具,SLS Block 2的設計目的是將超過45噸的貨物運送到月球。
這麼看起來的話,隨著任務的不同,深空任務測試目的的不同,SLS火箭發射系統在不斷的進步,SLS可以根據任務要求隨時拼接火箭結構,也可以隨時將火箭結構模塊化。
這是SLS火箭系統的多個測試階段,明年即將開始的是SLS Block 1測試階段
了解測試路線之後,火箭的結構和引擎成為了重中之重。就整個SLS火箭發射系統來說,首先引入眼帘的是SLS的核心級,這是一個高65米,直徑達到8.4米的助推結構,其實SLS的核心級是太空梭衍生出來的重型運載火箭的概念。核心級旁邊的結構就是SLS的助推器,SLS的助推器重725噸,其中680噸為推進劑。開始執行任務之後,其燃燒速度約為每秒5.5噸,這使助推器可以提供約1632噸的最大推力。SLS初期測試的推力為3991噸,最大推力比土星五號火箭高出15%。
測試路線和火箭結構是火箭計劃最關鍵的,除此之外,火箭的引擎也是非常關鍵的。我們首先來看SLS核心級的引擎,SLS火箭的核心級引擎是4個RS-25引擎,SLS火箭發射系統的RS-25和太空梭的引擎是同款。四個RS-25引擎由Aerojet Rocketdyne公司製造,美國宇航局要求每一個RS-25引擎,包括發動機控制器,噴嘴能在232噸的推力下運行。在飛行過程中,四個引擎可提供約907噸的推力。
Aerojet Rocketdyne公司設計和製造的RS-25發動機通過了135次飛行任務,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為太空梭提供了動力,累積了3000多次起步以及100萬秒的地面測試和飛行運行時間。現在Aerojet Rocketdyne公司重新製造並升級了16架RS-25引擎,以支持前四次SLS任務,升級後的RS-25引擎在其使用壽命,耐用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SLS助推器則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將原來太空梭的四個推進劑段構型修改為五段版本。SLS助推器設計還增加了新的航空電子設備,推進劑設計和外殼絕緣結構,諾格公司還取消了助推器回收降落傘系統。
現在,SLS火箭的大致結構已經很清楚了,簡潔高效率的火箭結構可以幫助提升火箭的安全性,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RS-25引擎搭配SLS火箭發射系統,這將幫助人類再次登上月球甚至火星。
四臺RS-25引擎被集成到了SLS核心級之上,與之前太空梭時代的引擎性能相比,現在的RS-25引擎更堅固,更可靠,這歸功於焊接工藝的進步,採用了更耐用的軸承以及渦輪泵殼體的精密鑄造工藝
不過,只有火箭到月球軌道是不行的,火箭還需要和獵戶座宇宙飛船相連接,每一個火箭在發射科學載荷時都需要整流罩,在發射飛船時都需要與之對應的飛船對接結構。SLS火箭發射系統的對接結構也被稱作ICPS,這個結構在SLS Block 1第一次實驗中就可以看到了。
從發射第一顆衛星開始,人類就進入了太空時代,這已過去多年,我們不能停滯不前。地球46億年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任何生命只有生存的價值,而沒有滅絕的意義,未來人類需要成為多星球物種,飛向太空是未來全人類不回到石器時代或者說不被滅絕的重要方法。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地球的饋贈,沒有抵禦天災的能力,人類文明就像在懸崖邊走路一樣,遲早會墜入深淵。
化學火箭為人類登上太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離不開化學火箭。土星五號的輝煌已經過去,太空梭的時代也已過去,在新的火星探索時代,人類還需要更多更強大的助推火箭,長徵五號,獵鷹重型火箭,還有在建的星艦和新格倫火箭等等火箭都將承載人類的夢想起航。不過,想要達成多星球文明,我們還需要其他形式的助推裝置,不止化學動力,它們都可以承載人類新的希望,到達另一個星球,實現星辰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