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機:一種納米DNA計算機

2020-11-28 科技世界網

國際權威雜誌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 System在2016年第7期首篇報導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許進教授團隊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性文章「Probe Machine」(探針機),該文提出了人類首次超越電子計算機的圖靈機模型,稱為探針機。

對當今電子計算機無法處理的NP-完全問題,如圖的Hamilton問題、圖的頂點著色問題等,用探針機求解,只需一次探針運算即可求出問題的全部解。由於基於圖靈機的所有NP-完全問題在多項式時間內是等價的,這就意味著在探針機模型下不再有困惑人類的NP-完全問題。

探針機分為連接型與傳遞型兩種。探針機由資料庫、探針庫、數據控制器、探針控制器、探針運算、計算平臺、檢測器、真解存儲器及殘支回收器等九個部分組成。

對於用什麼材料來製造出探針計算機。文中提出,對於連接型探針計算機,擬採用以納米顆粒與DNA分子構成的複合材料作為數據,以DNA分子作為探針的一種探針計算機的實現技術——納米DNA計算機;對於傳遞型探針計算機模型的實現,一種構想是:其數據由一種複合體構成,數據纖維中的信息由神經遞質構成,諸如乙醯膽鹼(Ach)等,而探針則由類似於生物神經系統中的「動作電位」實現。文章證明了電子計算機的數學計算模型——圖靈機僅僅是探針機的一種特殊情況。

許進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長期從事生物計算數據編碼與模型構建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先後五次任國際生物計算機大會主席,並在2013年榮獲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探針機的研究得到了國家973項目,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多項資助。(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科技世界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化學--的確,元DNA自組裝的概念可能會徹底改變結構DNA納米技術的微觀世界。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
  • 超立方體或將構成納米計算機
    一種被稱為超立方體(hypercubes)的多維結構,或許將成為未來納米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用如此微小零件製作的機器,將由量子特性來主宰,而不再是由我們日常所熟知的力。
  • 瑪拉項目的目標是使用新的基於DNA的納米技術來對抗細菌
    最近納米技術的改進使納米顆粒具有理想的物理化學性質,這可能成為抵抗MDR微生物的新防線。由歐洲委員會FET開放計劃資助的MARA項目就是一個例子。該項目由奧地利理工學院領導,得到了一個跨學科聯盟的支持,該聯盟正在尋求用一種新的基於dna的納米技術來對抗細菌,以取代常規的抗生素研究。這種方法利用了3種新的互補技術。
  • DNA計算機證實化學編程指日可待
    本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研究報告稱,計算機科學家建造了第一臺可廣泛編程的DNA計算機,朝著利用化學計算的路途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該系統利用DNA編寫的指令來執行不同的6位程序。以前的DNA計算機本質上都是定製的系統,只能夠解決特定的問題。但現在,研究人員用新系統來執行21個測試程序。在可編程物質中,化學軟體會自動指導具有複雜、可編程納米材料的構建。
  • 將整本《綠野仙蹤》存入納米級DNA中,高效準確,讀取無壓力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如何將一整本《綠野仙蹤》,存進納米級的DNA裡?作為一種優良的存儲介質,DNA不僅能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而且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40萬年前的古人類基因也能被重建。
  • 有「手」有「腳」的DNA納米機器人,能在血液中搬運分子級藥物
    最近,科學家研發出了一款只有DNA單鏈大小的納米機器人。別看這個機器人這麼小,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原文作者為 Timothy Revell,文章發表於《New Scientist》雜誌網站。相信我,近期你是肯定不會見到比這更小的機器人了。這款機器人僅包含一條 DNA 單鏈,以 6 納米每步的步幅來移動,這一步幅大約是人類步幅的十億分之一。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了三十八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嗎?這是一個有關於人類命運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噬菌體誕生於地球上的第一個細菌,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
  • DNA還能被這麼玩?納米世界的建築者--DNA磚片
    給我們的啟示:全新DNA納米結構的設計是化學、幾何學、建築學等學科的交叉碰撞。     1.什麼是納米?          納米是一種長度量度,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釐米和米一樣,但是納米尺度是非常小以至於人眼完全無法看到。具體到多小呢?
  • DNA的外表,納米技術的心——DNA摺疊技術
    同樣的,發明DNA摺紙技術的科學家夢想著使用比頭髮絲還細一千倍的單鏈DNA,摺疊出各種各樣的形狀,以期該技術有一天能夠徹底改變計算機、電子和醫學等領域。最近,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和哈佛大學(Harvard)的科學家團隊在DNA納米技術領域有了一項突破性進展。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了三十八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嗎?,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幾分鐘內獵物就會被噬菌體dna所控制,開始按照噬菌體dna的指令製造各種配件,然後製造出來的毫無規律的蛋白質和dna片段組裝成為噬菌體。
  • 繼區塊鏈後,千千世界能否在探針計算機領域再次揚帆?
    讓運行更高效,探針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傳統計算機的運算和存儲由CPU和軟硬體獨立運行,系統複雜,運行時的資源效率低,速度受到一定限制。探針是用來檢測核酸序列的一小段單鏈片段,也是DNA計算的基本單位,有高並發、巨存儲、耗能低、耗材廣等優勢。2016年《IEEE Trans.
  • 科學家發明DNA納米技術液態晶片
    最近,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合作,發展了一種基於DNA納米技術的液態DNA晶片,可以在溶液中的納米級「中國地圖」表面實現DNA雜交反應,並實現可尋址的高靈敏基因檢測。相關論文已發表於材料領域著名雜誌《先進材料》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 2672-2675)。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實驗首先研究超聲時間對大腸桿菌dna提取效果的影響,其次在傳統法、水煮法、es法(傳統法+溶菌酶)、esu法(傳統法+超聲+溶菌酶)之間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兩種菌株dna的濃度及純度,找出了一種準確、高效的dna提取方法,為今後生物檢測鑑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 納米結構DNA鏈「繡」出「中國地圖」
    納米結構DNA鏈「繡」出「中國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0日 12:40 來源: 這一成果標誌著我國已可以利用DNA分子構築高度複雜性的納米結構。     據介紹,日前,上海交通大學BIO-X中心DNA計算機交叉團隊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者,合作構造出DNA納米結構的「仿中國地圖」,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科學通報》英文版上,中文版也將於本月底發表。
  • 瘟疫公司漢化破解版無限dna_瘟疫公司無限dna破解版中文
    瘟疫公司漢化破解版無限dna在哪下載?瘟疫公司破解版是一款以傳染疾病為題材的策略遊戲,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這款遊戲要去哪裡下載,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瘟疫公司無限dna破解版中文的下載地址以及遊戲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下載吧!
  • Advanced Materials :基於DNA納米技術的三維DNA納米結構探針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合作發展了一種基於DNA納米技術的三維DNA納米結構探針,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類新型的生物傳感平臺,實現了對基因和蛋白質高性能檢測。
  • 樊春海談DNA納米基因晶片:體現了現代科技的交叉性
    樊春海談DNA納米基因晶片:體現了現代科技的交叉性
  • 科學家研發出DNA計算機:未來程式設計師拿試管「寫」代碼?
    「如今,傳統電子計算機的算力逐漸接近『天花板』,未來可能無法滿足巨大的計算需求。」 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劉向榮介紹道,為了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其內部電路的集成度會越來越高,晶片上的電晶體也會愈發密集。目前管道之間的距離約為10納米,該距離一旦小於1納米,就會出現問題。比如,電子在運動過程中將穿過電晶體壁,「亂成一鍋粥」,無法再形成穩定有序的電路,致使計算無法正常進行。
  • 科學家發明DNA制動器 為生物有機體和計算機聯繫建橋梁
    英國科學家Keith Firman博士使用計算機模擬DNA制動器工作,這個史無前例的裝置為在活的生物有機體和計算機之間建立聯繫架設了橋梁。歐洲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基於脫氧核糖核酸(DNA)的轉換器,名為DNA制動器或分子發電機。科學家認為,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生物納米技術制動器,它的研製成功為在活的生物有機體和計算機之間建立聯繫架設了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