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就股市而言,有一個事實是:誰落在最後,誰就會被魔鬼吃掉。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是:美元上漲,股市就會下跌;美元下跌,股市就會上漲;而股市上漲,億萬富翁們就會變得更富有。自2020年3月美元飆升、股市暴跌以來,美元一直處於「自由落體」狀態,從而使得美國的那些強盜大亨和其他各種掠奪者、騙子和其他無賴的財富不斷增長。
美元貶值的頭號受益者是全球股市:股市之所以飆升,不是因為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大增,而是因為美元暴跌。
美聯儲被廣泛追捧為宇宙中的「終極力量」,就像是金融「死星」。有些人覺得,美聯儲認為有必要壓低美元以進一步增加億萬富翁的財富,並拯救全球股市,使其免於遭到應得的毀滅。
但是,這種邏輯有些地方不太合理,因為當無所不能的美聯儲讓美元貶值時,就會破壞美元高到離譜的特權。那麼,美元有什麼特權呢?很簡單:這種儲備貨幣的擁有者可以憑空創造出「金錢」(還是美元),然後用它來交易汽車、石油、半導體,而這些都是現實世界中的商品,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相反,所有這些現實世界中的商品都需要巨大的投資以及巨大的生產和運輸成本。
這種高到離譜的特權能讓人不勞而獲,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了。然而,現在人們普遍的預期是,美聯儲將把這種特權扔進垃圾桶,將美元推入垃圾桶,先讓美元貶值,然後讓惡性通貨膨脹摧毀其剩餘的購買力。
毫不誇張地說,憑空創造「金錢」並用它來換取現實世界商品的能力,正是美國全球實力的基礎。
換而言之,美聯儲正在有意識地選擇削弱並摧毀美國實力的基礎——僅僅是為了給強盜大亨帶來更多財富,以及讓全球股市從中受益?美聯儲僅僅為了提振股市和惠及億萬富翁,就會採取破壞美元購買力的自殺式做法?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美聯儲不是「帝國」本身,只是帝國的「女僕」。美聯儲穩定就業和物價的雙重使命實際上是平衡全球貨幣和本國貨幣相互衝突的需求——關於這一點,「特裡芬悖論」已是言之鑿鑿。
「特裡芬悖論」(Triffin's Paradox)是在1960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中提出的一個觀點,指的是要滿足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增長之需,美元的供給必須不斷增加,從而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必然不斷擴大。而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的不斷擴大和美元供給的持續超速增長,一方面將使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難以維持;另一方面,必將對美元產生貶值壓力,並導致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固定比價也難以長期維持,從而使這種國際貨幣制度的基礎發生動搖。
對於一種儲備貨幣來說,其內在的問題在於,它必須滿足全球經濟需求和本國內部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在本質上是相互衝突的。美國的億萬富翁和養老基金希望看到的是,美國股市在美元貶值的背景下上漲,但這會削弱美元的全球購買力——這種趨勢正在朝著經濟崩潰的方向演進。
自3月份以來,美聯儲壓低美元的理由有很多:迫切需要「拯救」全球股市,使其免於本就應得的崩盤;同樣迫切地需要保持美元疲軟,以便背負著美元計價貸款的全球債務人能夠設法償還數萬億美元的債務。
但是,將這一短期需要延伸出去,一直延伸到誤以為美聯儲會忘記惡性通貨膨脹的後果,是對「帝國」需要強勢美元這一極大特權的嚴重誤解。
美聯儲對億萬富翁、全球市場和債務人的「救助」已近尾聲。與預言家、權威人士、各路大師的幾乎所有期望相反的是,美元即將開始回歸其基礎角色來為「帝國」服務。至於股市,還是那句話:誰落在最後,誰就會被魔鬼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