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以來,美元一直是世界上佔主導地位的貨幣體系。雖然確立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早已崩潰,但美元的全球地位並未動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在經濟和金融方面對世界的影響仍然很大。但是,隨著美國經濟地位在世界上的削弱,美元的地位也在削弱。
美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的地位下降了?
每個國家的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在這方面,美元仍然遠遠領先於其他貨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為12.254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美元儲備總額為6.937萬億美元,佔60.4%,這表明全球外匯儲備的一半以上是美元儲備。然而,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達到61.9%。
從權重來看,美元作為全球外匯儲備中最大的貨幣,短期內應該不會改變。但如果其比重繼續下降,肯定會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歐元仍落後於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20.5%,較第二季度增長0.4%。
以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來說,美元可能暫時還是戰無不勝的,但在另一個領域,美元的地位確實岌岌可危,那就是它在國際支付市場的比重。
今年10月,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的比重被歐元超越。雖然美元在11月再次超越,但並沒有拉開與歐元的差距。
SWIFT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以佔全球主要貨幣37.63%的比例重回榜首,但歐元與美元的差距很小,達到37.44%。所以,美元雖然在國際支付市場回歸第一,但地位並不穩固,隨時可能被拉低。
我們來看看人民幣。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約為2%,11月份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比重也上升至2%,位居世界前五。
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歐元區國家的總和和美國的70%。然而,人民幣、美元、歐元的國際地位仍然遠遠落後。這說明人民幣未來潛力巨大,也說明人民幣國際化在仁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美元會失去世界主導貨幣的地位嗎?
隨著美國經濟全球影響力的減弱,美元失去世界主導貨幣的地位應該是不可逆轉的。除了經濟影響力的減弱,還有幾個因素會加速美元作為世界主導貨幣的損失。
一個因素是,美國背負著大規模、快速增長的國債,這將削弱各國持有美元資產的信心。美國國債現在超過27萬億美元,超過其GDP的130%。而且美國國債還在快速增長,因為除了發行國債,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填補這個漏洞。
國債規模越大,違約風險越高。同時,由於美國國債的快速增長,超出了投資者的需求,額外的國債只能由美聯儲接管。當美聯儲想購買國債時,需要發行額外的貨幣,這可能導致美元貶值。無論是違約風險增加還是美元貶值,都會打擊投資者持有美元的信心。
另一個因素是,一些國家正在積極推導「去美元化」,並積極減少美元的使用。這可能與美元在世界上的霸權主義有關,因為美國利用自己的國力和美元的國際地位,輕易對其他國家或企業實施制裁,使被制裁的國家和企業無法在國際上做生意。這種霸道的行為遭到了很多國家的反感,同時也堅定了他們美元化的決心。
如果未來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被取代,現在看來歐元是最有希望取代的。但歐元區在任何方面都不優於美國,甚至沒有跳出美國的勢力範圍,歐元能否取代美元值得懷疑。相比歐元,人民幣的潛力可能更大。
溫馨提示:川普籤署紓困法案,美元再探新低;英鎊以強勁態勢迎接脫歐後時代。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