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新研究指出,暗物質或許也是銀河系中央發出的神秘伽馬射線的來源。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神秘的暗物質也許是解釋來自銀河系中央的伽馬射線的關鍵。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在一篇新論文中指出,此前將暗物質當作伽馬射線來源的模型也許存在一處致命缺陷。
麻省理工學院理論物理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瑞貝卡·萊恩(Rebecca Leane)指出:「假如事實證明這些信號的確是暗物質的話,將大大影響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我們知道宇宙的大部分都由暗物質構成,但我們並不清楚暗物質究竟是什麼東西。假如發現了暗物質信號,無疑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刨根究底、揭開暗物質真相的過程也將非常有趣。」
自2009年來,研究人員曾多次觀察到從銀河系中央射出的伽馬射線,並在2016年終於確定了其源頭。儘管觀測結果顯示,暗物質的相互碰撞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一時間有多篇論文指出,脈衝星(快速旋轉的中子星)也許是產生這些神秘射線的來源。自此之後,「脈衝星說」便成了科學家普遍認同的主流假說。
曾指出脈衝星是神秘伽馬射線來源的科學家們也承認了最新研究的價值。
但此次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之前的計算模型中可能存在一處致命缺陷,真相也許還是與暗物質脫不了干係。
該研究表示,科學家此前採用了一套名叫「非泊松模板擬合法」、用於定位太空中光點的模型,但該模型也許將光源誤當成了脈衝星。
研究人員們在論文中寫道:「這說明當時利用數據建模時,也許有什麼地方出錯了,暗物質可能才是產生銀河系中央伽馬射線的關鍵。不過,這並不能作為證明暗物質存在的有效證據,從銀河系中央射出的伽馬射線也許還是由點狀射線源產生的。」
據報導,2016年提出「脈衝星是最可能造成這些伽馬射線的來源」的論文作者們已經承認了近期研究中提出的這些缺陷,因此科學家們還需開展進一步研究。
參與2016年論文寫作的作者之一、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瑪麗安吉拉·利桑迪(Mariangela Lisanti)表示:「在搜索暗物質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每一項研究的不確定性都展開仔細評估。」
儘管利桑迪稱,最新發現還不足以徹底排除「脈衝星說」的可能性,但研究人員表示,暗物質已經「重返賽場」。(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