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也愛上數學(上)

2021-01-21 數理人文

【作者簡介:洪萬生為臺灣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研究數學史,並為臺灣「 HPM 」發起人,《數理人文》編委;強調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之功用。洪更是臺灣數學科普的推手,與學生翻譯多本科普書,廣撰科普書評,目前更推動以文學小說來促進數學之普及化。】


《數學女孩》的數學學習與結構美學


前言


臺灣出版商引進結城浩的《數學女孩》系列,一開始應該是出自數學普及面向的考量,而非我們現在更感興趣的數學小說文類( genre )。現在,就國內所出版數學小說(mathematical fiction,主要是中譯本)的敘事風格來說,《數學女孩》是非常獨特的一個系列,這是因為作者在本系列中,忠誠地分享了他自己的數學學習心得。不過,他除了這種在「小處」斤斤計較、吹毛求疵的「著手」之外,還不斷地高舉他的結構美學大旗,向讀者宣示數學「旅行地圖」的重要意義。


在本文中,我所討論的《數學女孩》系列共有四本,依中譯本發行順序如下:《數學少女》(臺灣:青文出版社,2008. 大陸: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數學女孩:費馬最後定理》(臺灣:世茂出版公司,2011. 大陸: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數學女孩: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世茂出版公司,2012),以及《數學女孩:隨機演算法》(世茂出版公司,2013)。由網路出版資訊得知,結城浩又出版了《數學女孩:伽羅瓦理論》。不過,由於該書尚未有中譯本,本文姑且不論。在此,我打算依序先簡介前述四書(都各有10章)的內容,最後再綜合評論作者的敘事風格,及其對於我們的(中學)數學知識活動所可以帶來的深刻啟發。


《數學少女》




本書數學主題是分拆數(partition)(第 10 章)。作者利用生成函數(generating function),先找出費氏數列(或斐波那契數列)的一般項,從而說明後者如何成為分拆數(partition)的上界:。所謂分拆數,是指給定正整數,將用小於或等於的正整數分拆的所有可能情形之個數。例如,4=4=3+1=2+2=2+1+1=1+1+1+1,故。正如蘇俊鴻指出:「雖然分拆數的主題在數學上並不讓人驚奇,作者卻能由高中所學得的數學知識出發,將這個主題的相關數學知識一一連貫起來,值得我們為作者的努力鼓掌。」


作者以數列謎題引導本書前三章的討論,而這三章(〈數列與規律〉、〈名為算式的情書〉及〈 的華爾滋〉)與第 5 章〈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的關係〉,可說是高中數學的簡要複習。不過,在第2.9節中有關「方程式與恆等式」與算式的「積的形式與和的形式」之單元,作者運用八頁的篇幅,「細緻且透徹地將算式的基本定義,好好提點了一遍」,讓身為數學教師的蘇俊鴻大為感動,他「自問在課堂上的傳授都無法做到」。由此,我們也看出作者念茲在茲的,是對於數學知識本質的解說。同時,他也不吝於分享個人的數學學習的心路歷程,譬如第5.5節〈所謂讀數學〉的內容,就十分貼近高中生的學習經驗。


作者也藉由費氏數列(第4章)與卡塔蘭數(Catalan numbers)(第7章)引進生成函數,以及如何運用生成函數求數列一般項的方法。至於第6章有關微分與差分(連續與離散)的對比,則是討論連續觀點下的數學定義、如何在離散觀點下尋找合適對應的定義。因此,微分 vs. 差分;積分 vs. 和分,這種「悠遊於兩個不同世界的方式」,連結了數列與生成函數兩種不同的數學主題。


此外,本書第8-9章有關黎曼函數的內容,涉及的討論(,第8章),以及泰勒展開式與貝塞爾問題(即)(,第9章)。針對前者,作者特別利用摺積的概念與方法,以及黎曼函數與尤拉(歐拉)積及調和數列的關係:


證明質數有無限多個。針對後者,作者的目的,顯然就是介紹尤拉(歐拉)如何利用邏輯上站不住腳的「類比」方法,發現而這也讓十八世紀的尤拉(歐拉)老師成為本書的偶像。為此,作者還特別處理了代數基本定理及其相關的根與係數關係。而有關此一貝賽爾問題解法的「重新發現」,作者刻意安排最缺乏數學自信的一位女主角蒂蒂完成,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確頗富深意。


本書主角除了蒂蒂之外,還有第一人稱的「我」(高二男生),他的同學米爾迦是一位數學才女,經常對他「發號施令」。至於蒂蒂(或蒂德拉)則是他的高一學妹,喜歡纏著男主角發問,但是,一直不清楚自己的數學潛力。他們三人之間的對話除了數學的解題探索、經驗分享之外,甚少涉及日常生活點滴,但是,對白中也洋溢著少男少女情懷,讓熟悉日本輕小說敘事的讀者深感親切。除了上述的敘事特色之外,本書還洋溢著數學史的洞識,譬如在第2.10節〈數學公式的背後是誰?〉,作者就指出:「在算式背後都有一段歷史,當我們在讀算式的時候,就像是和無數的數學家格鬥」,因此,「會花時間理解是一定的」,同時,「當我們展開一道算式,就是超越了幾百年的時光;在我們面對算式時,我們都是小小的數學家。」這種運用數學史的縱深來賦予數學知識活動的意義,當然是本書的主要敘事特色。


作者的「縱深」關懷也表現在(譬如)複數平面的引進,在此,他提出高觀點的方法論反思,也非常具有啟發性:「從整數到實數的數線,再從數線到複數平面,不斷地思考更高的次元。於是表現就變得簡單明瞭,可以說越簡單明瞭,就越象徵『理解』吧。」而這,當然也連結到他的結構關懷。


另一方面,這種結構關懷也表現在「跨界」的連結上,譬如作者推許生成函數是操作數列為一個有效方法,其原因就在於利用「生成函數求得斐波那契數列一般項,就像原本捧在手上快要散落的數列,被名為生成函數的一條線串起來」,且最終得以讓相關數學主題成為具有結構的一個有機整體(organic whole)。而這,也很好地解釋了何以作者在本書適當脈絡中數學「旅行地圖」。



《數學女孩:費馬最後定理》



本書數學主題當然是第10章的費馬最後定理。前四章介紹初等數論,作者一再強調代數 / 數論與幾何之連結意義,不過,其內容層次大致止於高中數學課程。第1章主題是時鐘或模數算術,作者利用具體例證,說明由特殊推論到普遍的數學方法論意義。第2章主題是畢氏定理的數論版——畢氏三元數,因為這是為了費馬最後定理的討論,而進行暖身的必要的工作,尤其它們還對應到單位圓上的有理點。作者顯然利用此一連結,說明「原始畢氏三元數組有無窮多個」等價於「單位圓上的有理點有無窮多個」,從而指出「尋求方程式的解」(代數命題)與「用圖形捕捉事物」(幾何命題)之關連。第3章主題是互質,作者當然討論分數運算如通分與約分、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以及這兩個概念之關係、質因數分解及其運用指數表現式之幾何表徵,而且再一次指出數論與幾何之連結:「深具內涵的幾何特性,讓我們的表現更為豐富」。第4章主題是反證法或歸謬證法,其例題是有關根號2為無理數之證明。作者在本章提供了兩個證明,並企圖說明這種證法在方法論上之意義。


第5章主題是可以分解的質數,其內涵已經超越一般高中數學範圍了。在本章中,作者除了利用一、二次方程的解來定義新數之外,還為了引進高斯整數( Gaussian integer),其中a,b為整數, ,而說明複數的幾何表徵及其運算意義,最後,在比較整數與高斯整數異同之後,說明「會粉碎」的質數之意義。第6章主題是交換群(的眼淚)。正如前一章,本章內容也超越一般高中數學範圍,其各節單元有結合律、交換律、單位元、反元素、群與最小群,以及同態等等抽象代數的概念。這些當然都是為了第7章之後的抽象數學之引進,所做的預備工作。第7章主題是呼應第1章的(視髮型為)模數,以及由此引出的群、環、體等抽象代數結構。其中,針對模數p為質數時,由剩餘類環變為體之討論,對於高中學生而言,則是非常抽象的主題。第8章主題是無窮遞減法,其中,作者不憚其煩地說明了費馬如何利用這一方法證明沒有非無聊的(non-trivial)整數解,從而印證了費馬在丟番圖的《數論》(Arithmetica)拉丁版頁邊空白處所寫下的備註,並非無稽之談。有了前述準備,作者在本書最終章(第10章)討論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作者為了讓讀者多少掌握一點有關此一偉大證明輪廓,特別提供了一個證明的概略。基於此,他還進一步介紹橢圓函數,模曲線與自守形式。最後,懷爾斯在橢圓曲線與自守形式之間成功地搭起一座橋梁,而完成了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至於第9章主題,則是最美麗的數學公式:,它也是小川洋子的著名小說《博士熱愛的算式》的主題。結城浩顯然意在利用這個許多讀者已經熟悉的歐拉算式,來說明冪級數如何在指數函數與三角函數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當然,所謂的歐拉公式與複數平面之關連。在本章末,作者引述吉田武《虛數的情緒》說明這個算式「是由最有用的兩個常數,即『納氏常數』及『圓周率』這兩種『虛數』居中結盟而成。」【註:納氏常數是指歐拉數e,自然對數的底數,因為它是由納皮爾(Napier)所發明,故有納氏常數之稱。這是清代中國數學家的中譯,後來日本數學家襲用之。】不過,作者顯然也運用本章,再度表達他對歐拉老師的高度崇敬。


本書的主角除了《數學少女》的二女一男外,有多了男主角「我」的表妹由梨。此一國中生角色的安排,讓本書的數學對話顯得更加貼近中學生的數學經驗。


(待續)


==================


本文摘自《數理人文》雜誌第二期「數學與物理」(International Press of Boston(臺灣),2014年),轉載請註明原文及譯文出處。】

相關焦點

  • 感受數學的魅力,從此愛上數學
    當然,我們很多家長並不能如同笑笑爸爸一般,精通數學,能給孩子講出數學上的規律和奧秘。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我們培養孩子愛上數學的能力。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夠,那麼就可以用書籍來幫忙。這本《給小學生的數字圖鑑》內容涵蓋小學階段的38個主要數學知識點,分為四大章節:有趣的立體圖形;奇妙的平面圖形,長度、量和測量;美麗的數和比例。
  • 數學啟蒙很難?柚小萌玩具城推薦3款玩具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啟蒙一直是家長最擔心的難題,因此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而孩子的天性是玩,那麼怎麼才能通過寶寶的玩具,來引導寶寶進行數學啟蒙。現在柚小萌玩具城為大家推薦四款玩具,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吧!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
  • 你知道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故事嗎?看完你一定會愛上數學
    他們的名字是:阿基米德、克卜勒、高斯、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他們,將關於宇宙的秘密翻譯成我們能懂的語言,這種語言就是光耀後世的『數學公式』。如果你知道數學公式背後有這麼多有趣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不會有問號啦,你也一定會愛上數學!
  • 「古代中國數學題」- 少女洗碗引發的數學問題
    ——華羅庚」每天十分鐘,數學很輕鬆!歡迎來到暖爸的數學碎碎念。大家好,我是愛數學的暖爸。今天暖爸跟大家分享一個中國古代的有趣的數學問題。故事是這樣的:說有一位少女正在河邊洗碗,由於洗的碗很多,過路的人就非常好奇,於是就問這位少女,為什麼要洗那麼多碗。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育兒育己,讓我們一起成長,你好,這裡是小怪物筆記; 今天繼續昨天的話題,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學習數學思維。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一眼就愛上」的溫柔仙句: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 豆瓣高分電影推薦:《天才少女》看美國隊長如何拯救數學天才少女
    今天同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在豆瓣上評分8.3分的影片——《天才少女》。它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馬克·韋布執導,克裡斯·埃文斯、麥肯娜·格瑞絲、珍妮·斯蕾特、琳賽·鄧肯等聯合主演。這一次克裡斯·埃文斯不再是擁有超能力可以拯救世界的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可是他依然拯救了一個小女孩的一生。
  • 這位老師把函數畫成「美少女」:讓學生愛上數學
    大屏上的是一位老師在課堂上的板書。這是在上美術課嗎?咱們先來看看這些手繪的圖。顛覆各位的想像吧,這不是在上美術課,而是不折不扣的數學課。按說,數學課的板書,大抵是方程式、公式漫天飛舞,怎麼就秒變成了美少女、情侶和琴童呢?這就向板書人——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朱中海老師來求解。
  • 25個動態圖讓你愛上數學
    其實,二者之間的關係可以非常直觀地在一個圓上表示出來。事實上,在一些複雜的數學變換,例如傅立葉變化等等,也需要對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 10.拋物線的繪製方法 在縱軸上取一個點,所有到這個點以及和橫坐標垂直的點之間距離相等的點組成的軌跡就是一個拋物線。
  • 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原標題: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很多偉大的數學家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是無意義的瑣碎,也不是一些讓人盲目追求的癖好。而且一些高貴的品質和令人稱豔的能力,讓我們對其敬仰,這些偉人也會因此成為我們的偶像,讓孩子有一個追逐的目標。
  • 4個妙招,讓孩子愛上數學
    原標題:4個妙招,讓孩子愛上數學 楊飛 1燈謎+數學,用數學眼光審視文化現象 「燈謎是一種寫在燈上的遊戲,有人稱文虎,在逢年過節的遊園活動中經常見到。國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都把它看作華夏文化。作為數學愛好者,其眼光應該是理性的,是數學化的,今天讓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審視燈謎」。
  • 漲知識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原標題:漲知識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如果您家孩子不喜歡數學,不妨和他一起看看,為什麼歷史上最聰明的人,卻對數學如此上癮? 紀錄片共四集,前兩集講述數學的起源,主要是各文明古國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和創造。第三集主要介紹自希臘帝國滅亡之後、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學世界,第四集是最近300年的演變歷史。通過這四集,給孩子展現數學的迷人之處。
  • 這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呢?紀錄片和電影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今天,星寶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和14部精品電影,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天才少女》,這個影片的小姑娘究竟天才到什麼地步?六歲半的她已經開始看過查爾斯齊默的著作《高等代數的演變》,開始自學微積分,在數學上的天分無情碾壓比她年長好幾十歲的外祖母。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有個同樣是天才的母親。她的媽媽窮極一生都在證明納維斯託克方程,在生下她後不久就自殺身亡了。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果您家孩子不喜歡數學,不妨和他一起看看,為什麼歷史上最聰明的人,卻對數學如此上癮? 紀錄片共四集,前兩集講述數學的起源,主要是各文明古國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和創造。第三集主要介紹自希臘帝國滅亡之後、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學世界,第四集是最近300年的演變歷史。通過這四集,給孩子展現數學的迷人之處。
  • 提高孩子數學計算效率,加減法的巧妙算法很關鍵,讓孩子愛上數學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當中,計算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了計算,才有可能保證數學計算題目的正確率。對於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有這兩類現象,一種是會做題,但是手和腦不配合,雖然把題目算對了,但是寫錯了。還有一類是因為眼和腦不配合,計算正確,可是卻看錯了題目。這兩種現象都嚴重的影響了數學的成績,阻礙了學生數學成績的進步與提高。
  • 推薦|10部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經典紀錄片,值得收藏
    說起數學,很多家長都發愁,孩子對數學有牴觸和畏難心理怎麼辦?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對數學的興趣。孩子要想學好數學,需要儘早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不妨趁著暑假,和孩子一起看看下面這些影片,通過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 算術不是數學啟蒙,請幫助孩子愛上真正的數學,現在開始還不晚!
    而數學啟蒙的意義,就是幫助孩子們擺脫簡單的記憶層面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擁有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想像力,以此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從而真正愛上數學。一.你眼裡的數學啟蒙是什麼樣子?可是沒想到的是,女兒上了小學之後,數學成績並沒有非常突出,甚至連普通都算不上。阿梅的誤區在於,認為孩子會數數,會加減乘除,就等於會數學了,其實並不是的。專家研究表明,在孩子5歲之前是難以建立抽象思維的,只能依賴形象來進行思考。因此,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會算術絕不等於會數學,數學啟蒙也不是簡單的會算術就足夠了。2.
  • 重新愛上數學!8部數學家的電影先轉後看
    8部有關數學的電影,讓你再次愛上數學❤❤心靈捕手
  • 電影《天才少女》中出現的數學難題,價值100萬美元,至今無解!
    在去年上映的電影《天才少女》中,講述了一個數學天才——瑪麗的故事。劇情中,主角要解決的數學難題,正是"千禧難題"之一的——N-S方程。(本篇內容不聊電影,只說這個數學難題。)該方程描述了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式,在物理學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從自來水在管路內的流動,到飛行動力學,甚至到天文學上大尺度的星系移動等等,都能用這個方程去描述。但是N-S方程,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偏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