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調查項目在京啟動
「中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調查」項目在京啟動。 該項目也是繼上個世紀50、60年代國家開展植物資源調查的又一次系統調查,是我國資源戰略的重要節點和內容之一。將為摸清我國資源家底,構建北方生態屏障和區域內脫貧致富提供關鍵性資源信息和基礎數據支撐。
-
第一期科考帶回74種植物有兩種身份未識|歡迎感興趣者...
11月20日上午,第一期羅布泊及其周邊地區科學考察科考隊在北京召開小結會議。在為期10天的實地科學考察中,野生植物、陸生脊椎動物、土壤及微生物組、宏觀組及水生生物組分別帶回了豐碩成果。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但列入中國拯救保護工程規劃的120種極小種群植物中,近一半未得到國家法律上的保護,前景堪憂。日前,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主持這一項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向記者(www.thepaper.cn)做出上述介紹。
-
惠州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原標題:我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本報訊 (記者袁 暢 通訊員羅國龍)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存且被納入國家、省及公約名錄中的水生野生保護物種多達近百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中華白海豚、庫氏硨磲(chēqú)。
-
百種動物安家落戶 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三月迎客
原標題:百種動物安家落戶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三月迎客 在嘉定有一座神秘小島,近百種野生動物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位於華亭鎮雙塘村瀏河北(總面積93.6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7公頃),是國內外知名的以林鳥保護為主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自然保留地——瀏島野生動物棲息地。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 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批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孫衛邦研究員牽頭申報的「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項目獲國家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立項支持,獲批資助經費達2426萬元。
-
政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再修訂,擬新增鐵皮石斛等數百種野生植物
國家林草局新聞發言人黃採藝說,修訂名錄是我國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的重要舉措,並將在修訂基礎上,開展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全面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杓蘭國家林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設立了1.18萬處自然保護地,採取多種措施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建立200多個植物園和樹木園,保護2萬多種鄉土植物,約佔鄉土植物總數65%,對其中約200種珍稀植物開展了野外回歸活動。
-
林業局:棲息地幹擾破壞是野生動物瀕危重要原因(圖)
嚴旬介紹,2011年國家林業局啟動了第一批瀕危野生動物專項調查,共調查了14個物種,包括海南長臂猿、朱䴉、黑臉琵鷺、遺鷗、黑嘴鷗、黑琴雞、慄斑腹鵐、揚子鱷、四爪陸龜、莽山烙鐵頭蛇、六盤山蝮、秦嶺蝮、蛇島蝮、鱷蜥。2014年底前完成外業調查。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曾認為已滅絕 廣東茂名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蘭花蕉群落
蘭花蕉是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27日消息,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現兩個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蘭花蕉小群落,活體植株數量達三位數。
-
「韶關」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林業部門開展了全市石漠化區域綜合治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全市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地內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監測等項目,石漠化地區森林植被恢復、南嶺生態修復、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
鄭州黃河溼地首發野生植物圖譜 收錄300餘種野生植物
人民網鄭州6月3日專電 記者從河南省鄭州市林業局獲悉,《鄭州黃河溼地野生植物圖譜》已正式出版面世,該書共收錄了300餘種野生植物,是首部詳細記載黃河溼地區域野生植物的圖譜。 這部「野生植物圖譜」由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編,書中選取了多年來在黃河溼地資源監測中拍攝的1000餘幅圖片,並配以植物形態辨識要點、野生植物的莖、葉、花、果等外觀形狀,以及生長期、生長地的簡要文字描述。該書的出版對研究和利用當地野生植物資源提供了基礎性權威資料。 鄭州黃河溼地兼具山地丘陵河段和遊蕩性地上懸河,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物種繁多。
-
尋烏髮現我國最大野生觀光木群落
木蘭科植物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建群成分之一,多數種類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經濟價值,很多類群因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成為瀕危物種。4月12日,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標本館對尋烏縣的木蘭科植物進行資源考察,發現了十分龐大的觀光木群落。
-
城市發展進程中植物群落的演化
在植物群落中,一些植物樹種由於各種原因會消失,而與此同時,另一些植物樹種將及時出現彌補空缺,這將導致某一個植物群落結構進行一次自我重整,進而甚至影響某個範圍內的生態系統。這種由缺失到彌補缺失的過程就叫演化,當這種演化慢慢達到穩定狀態的時候,一次植物群落的演化行為就完成了。 植物群落演替按演化的基本類型推動力來劃分可分為原生演化和次生演化。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近年來,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我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大熊貓 圖片來源:WWF圖片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月3日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英文原文:Sustaining all life on earth),我國的主題是「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從今天起,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在全國拉開帷幕。
-
新近發現植物新記錄種12種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昨日,市城管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的結果。歷時三年的外業調查摸清了全市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植物資源家底。
-
綏寧一處驚現大片珍稀瀕危植物篦子三尖杉野生群落
青翠欲滴三尖衫近期,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該區一條深谷開展珍稀植物資源調查時,首次發現大片珍稀瀕危植物篦子三尖杉野生群落。藏在深閨人未識應廣大網友的呼聲,【綏寧在線】微信公眾號將推出綏寧縣各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特色美食及歷史文化系列圖文,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和建議,請與我們聯繫。微信:17773979123 郵箱:2363022566@qq.com 同時歡迎大家投稿。有一塊土地,總是魂牽夢繞著許多人的情懷,這就是我們的故鄉。每一個人的故鄉,都曾是無限的美好。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鄭州黃河溼地首發野生植物圖譜 共收錄300餘種
6月2日,記者從鄭州市林業局了解到,《鄭州黃河溼地野生植物圖譜》首次發布,共錄入了300餘種常見的野生植物,對研究和利用當地野生植物資源提供了基礎性權威資料。 鄭州黃河溼地兼具山地丘陵河段和遊蕩性地上懸河,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物種繁多,是我省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重要地帶,堪稱植物基因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