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史上首次利用CRISPR-Cas9讓人細胞變身為記憶存儲系統

2020-11-24 生物谷

2016年8月1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方法在人細胞的DNA中記錄複雜的歷史事件,從而允許他們通過對這種DNA進行測序從中找回過去事件的「記憶」。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8月18日在線發表在

Scienc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ntinuous genetic recording with self-targeting CRISPR-Cas in human cells」。論文通信作者為MIT電學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副教授和生物工程副教授Timothy Lu。論文第一作者為Samuel Perli博士和研究生Cheryl Cui。

這種模擬記憶儲存系統---首先能夠在人細胞中記錄事件的持續時間和/或強度---可能也能夠允許科學家們研究幹細胞在胚胎發育期間如何產生多種組織,細胞如何對環境條件作出反應以及它們如何發生導致疾病產生的基因變化。

Lu說,「為了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學,我們對人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們能夠基於基因編碼的記錄器報導它們自己的歷史事件。」他補充道,這種技術應當允許深入認識基因調節和細胞內發生的其他事件如何導致疾病產生和發育。

模擬存儲器

包括Lu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已開發出多種方法在活細胞中記錄數字信息。他們利用重組酶對細胞進行編程,使得它們在一種特定的事件發生---如接觸一種特定的化學物---時翻轉它們的DNA片段。然而,這些方法僅揭示出這種事件是否發生,而不能揭示出接觸多少數量的化學物或者這種接觸持續多長時間。

Lu和其他的科學家之前設計出方法在細菌中記錄模擬信息,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在人細胞中做到這一點。

在當前的這項研究中,由MIT開發出的這種新方法是基於基因組編輯系統CRISPR-Cas9實現的,其中這種系統是由一種DNA切割酶Cas9和一種引導這種酶結合到基因組特定位點上並指導它在這個位點進行切割的短鏈RNA---也被稱作嚮導RNA(gRNA)---組成的。

CRISPR-Cas9被廣泛地用於基因編輯,但是Lu團隊決定對它進行改編用於記憶儲存。在最初進化出CRISPR-Cas9的細菌中,這種基因組編輯系統記錄過去的病毒感染,這樣細菌細胞就能夠識別和抵抗再次入侵的病毒。

Perli說,「我們對這種CRISPR-Cas9系統進行改編以便在人基因組中儲存信息。」

當利用CRISPR-Cas9對基因進行編輯時,研究人員構建出能夠匹配宿主基因組中靶序列的gRNA。為了進行記憶編碼,他們採取一種不同的方法:他們設計出識別編碼這種gRNA的DNA序列的gRNA,從而產生他們稱之為「自我靶向的gRNA(self-targeting guide RNA)」。

在這種自我靶向的gRNA的引導下,Cas9切割編碼這種gRNA的DNA序列,產生一種永久性記錄事件發生的突變。這種DNA序列一旦發生突變就會產生新的gRNA來引導Cas9靶向這種新近發生突變的DNA序列,而且只要Cas9是有活性的或者這種自我靶向的RNA仍然表達,就允許突變進一步發生和積累。

通過細胞內的感應器檢測特定生物事件發生來調節Cas9或自我靶向的gRNA的活性,這種系統就能夠允許累進性突變作為這些生物事件的函數積累下來,因而提供基因組編碼記憶。

比如,研究人員對一種基因迴路進行改造,使得它僅當靶分子--如炎症期間免疫細胞產生的TNF-α---存在時表達Cas9。每當TNF-α存在時,Cas9切割這種編碼gRNA的DNA序列,產生突變。接觸TNF-α的時間越長或者TNF-α濃度越大,這種DNA序列就會積累越多的突變。隨後通過對這種DNA序列進行測序,研究人員能夠確定接觸多少數量的TNF-α。

Perli說,「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模擬行為:當增加TNF-α的接觸時間或數量時,就能夠增加突變發生的數量。」

Cui說,「再者,我們想要在活的動物體內測試我們的系統。能夠在小鼠的活細胞中記錄和提取信息能夠有助解答有意義的生物學問題。」研究人員證實這種系統能夠記錄小鼠體內的炎症。

大多數突變導致這種DNA序列發生部分缺失,因此研究人員讓他們設計的gRNA長度比通常的20nt(20核苷酸)要長,因此它們不會變得太短而不能發揮功能。長40nt的DNA序列比人細胞記錄一個月發生的事件所需的足夠長的DNA序列還要長,而且研究人員還設計出長70nt的DNA序列,它們能夠被用來記錄更長時間發生的生物學信號。

追蹤發育和疾病

研究人員也證實他們能夠通過導入多種自我靶向的gRNA對人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們同時檢測和記錄至少兩種生物學事件。每種gRNA與一種特定的事件相關聯,而且僅當這種事件發生時才產生。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他們能夠記錄抗生素強力黴素和一種被稱作IPTG的分子的存在。

研究人員說,這種方法當前最有可能被用來研究人細胞、組織或工程器官。通過對人細胞進行編程使得它們記錄多種事件,科學家們能夠利用這種系統監控炎症或感染,或者監控癌症進展。它也可能被用來追蹤幹細胞在動物從胚胎發育到成年時如何產生不同的組織。

Perli說,「利用這種技術,你能夠擁有不同的存儲寄存器來記錄細胞接觸到的不同信號,而且你能夠觀察到這種細胞接收到的每種信號的持續時間或強度。這樣你能夠更加接近一步理解在發育中發生什麼。」(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Continuous genetic recording with self-targeting CRISPR-Cas in human cells

Samuel D. Perli, Cheryl H. Cui, Timothy K. Lu

doi:

10.1126/science.aag0511PMC:PMID:

The ability to record molecular events in vivo would enable monitoring of signaling dynamics within cellular niches and critical factors that orchestrate cellular behavior. We present a self-contained analog memory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recording of molecular stimuli into DNA mutations in human cells. This device consists of a self-targeting guide RNA (stgRNA) that repeatedly direct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Cas9 nuclease activity toward the DNA that encodes the stgRNA, thereby enabling localized, continuous DNA mutagenesis as a function of stgRNA expression. We demonstrate programmable and multiplexed memory storage in human cells triggered by exogenous inducers or inflamma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This tool, Mammalian Synthetic Cellular Recorder Integrating Biological Events (mSCRIBE), provides a unique strategy for investigating cell biology in vivo and enables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argeted DNA sequences.

相關焦點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現在,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逐漸進化,並趨於成熟,商業化道路也漸漸明朗起來,然而關於這項技術的專利問題還有待完善。    在裁決書中,美國專利局審查與上訴委員會總結寫道:「證據顯示,將CRISPR-cas9用於包括原核細胞或體外的所有環境,這並不能顯而易見地推導出這項技術也能用於真核細胞。因為一項普通的技術無法有根據地預期到CRISPR-cas9可以成功應用於真核細胞。」
  •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在體內...
    2020年11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轉移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他們開發出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該遞送系統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縱破壞它們。
  • Nature:利用CRISPR/Cas系統開發出一種存儲轉錄事件的細胞記錄設備
    2018年10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系統開發出一種新的記錄設備:它產生的DNA片段能夠提供關於某些細胞過程的信息。在未來,這種細胞存儲設備甚至可能用於診斷中。
  • 5 分鐘學會 cas9 基因敲除——原來設計方案如此簡單
    CRISPR/Cas9 系統作為細菌和古細菌的獲得性免疫系統, 通過 RNA 介導特異性的切割外源遺傳物質, 用以對抗入侵的病毒和質粒。
  • Gene KO Mediated by CRISPR-Cas9 System (Cas9-2hitKO)
    小白講實驗,帶你走進科研殿堂,助你從實驗小白變身科研達人實驗小白Ryan是生物物理所的工作人員
  • Science:利用CRISPR構建出細胞事件記錄器---CAMERA
    Liu開發出一種利用CRISPR構建細胞事件記錄系統的技術。在他們於2018年2月1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標題為「Rewritable multi-event analog recording in bacterial and mammalian cells」的論文中,他們描述了這種技術和利用它開發出的兩種記錄系統。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作為其中的一個版本,來自釀膿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Cas9核酸酶(SpCas9),具有較高的靶標精確度,但對於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遞送至細胞所需的病毒載體而言,它太大了。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因此,這種方法造成的基因組改造可以遺傳到子代個體中,為消除家族性的遺傳疾病提供可能。上海生化細胞所的李勁松研究員首次報導用 Crispr/cas9 技術修復小鼠胚胎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他們矯正了小鼠白內障顯性突變基因 Crygc。
  • Nat Commun:在小鼠體內利用CRISPR/Cas9成功地選擇性消除腫瘤細胞...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Sandra Rodríguez-Perales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取得了新的進展:利用這種技術消除了所謂的融合基因,這為在未來開發專門破壞腫瘤而不影響健康細胞的癌症療法打開了大門。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系統實現了在基因組特定位點進行精準編輯。不過,以經典的CRISPR/Cas9為例,從基因組中刪除DNA片段相對容易,要用另一段序列替換原有DNA片段則困難得多。原因在於,「基因剪刀」Cas9把DNA切斷後,DNA雙鏈通過內源損傷修復通路自然癒合,新DNA片段的整合依靠同源重組或非同源末端連接來實現,效率低,而且在很多細胞類型中不起作用。此次,張鋒教授團隊新開發的升級版CRISPR編輯系統在靶向插入DNA這方面做出了突破。用「改正」的DNA序列來取代含有致病突變的序列,將為治療某些遺傳疾病提供極大的幫助。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現在許多實驗室,公司及臨床項目已經開始對CRISPR/Cas9技術進行應用,比如:利用其進行信號通路相關基因的尋找,藥物靶點篩選,藥物原發性研究以及基因治療等。而你還在為找不到新的研究靶點煩惱嗎?還在茫茫高通量測序數據海中撈針?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盧冠達《Science》用CRISPR- Cas9實現重大突破
    CRISPR被廣泛用於基因編輯,但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決定採用它來實現記憶儲存。
  • Science:重大突破!利用細菌CRISPR/Cas系統構建出世界上最小的磁帶...
    2017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一些巧妙的分子黑客技術,將一種天然的細菌免疫系統轉化為一種微型數據記錄器,從而為開發將細菌細胞用於疾病診斷和環境監測等用途的新技術奠定基礎。
  • 科學家以光為媒介用CRISPR手術刀精準切割DNA 觀察到超高速DNA修復
    「我們的新基因編輯系統允許在激活後幾秒鐘內對DNA進行定向切割。而採用以前的技術,基因編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是幾個小時。」博士後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團隊成員Yang Liu博士說。近年來,強大的CRISPR工具使科學家能夠很容易地改變或「編輯」DNA序列和改變基因功能,以加快基因相關條件的研究步伐。
  • Science:利用改進的CRISPR/Cas9系統高效和特異性地實現單鹼基突變
    2016年8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利用一種引入DNA單個核苷酸變化的脫氨酶,來自日本神戶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改進的CRISPR/Cas9工具,從而避免產生有害的雙鏈斷裂,使得利用CRISPR/Cas9技術引入的附帶突變最小化,而且也不需要加入DNA模板。
  • Cell:首次利用CRISPR/Cas9系統鑑定出寄生蟲必需基因
    2016年9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頂復門(Apicomplexa)---導致瘧疾、巴貝西蟲病、隱孢子蟲病和弓形蟲病的單細胞寄生蟲門---中進行首次全基因組篩選。這一篩選有助認識大量的未被研究過的寄生蟲基因組,並且揭示為所有頂復門寄生蟲所共有的一種蛋白。
  • Science重磅:科學家發現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體積是CRISPR-Cas9的一半
    DOI: 10.1126/science.abb1400CasΦ (Cas12j)是巨噬細胞分枝中編碼的Cas蛋白家族,巨噬細胞用它來誘使細菌抵抗自身而不是自身的病毒。它使用單個活性位點進行CRISPR RNA(crRNA)加工和crRNA指導的DNA切割,以靶向外來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