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突破!利用細菌CRISPR/Cas系統構建出世界上最小的磁帶...

2021-01-09 生物谷

2017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一些巧妙的分子黑客技術,將一種天然的細菌免疫系統轉化為一種微型數據記錄器,從而為開發將細菌細胞用於疾病診斷和環境監測等用途的新技術奠定基礎。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1月2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ultiplex recording of cellular events over time on CRISPR biological tape」。

圖片來自Wang Lab/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這些研究人員對人體腸道中普遍存在的大腸桿菌的一種普通的實驗室菌株進行基因修飾,使得它們不僅記錄與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還記錄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

論文通信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病理學、細胞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系助理教授Harris Wang說,「這些被病人吞下的細菌可能能夠記錄它們在整個消化道中經歷的變化,從而對之前無法觀察到的現象產生前所未有的認識。」其他的應用可能包括環境監測,生態學和微生物學領域的基礎研究。

Wang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很多細菌物種中存在的一種免疫系統---CRISPR-Cas---來構建這種微型數據記錄器。CRISPR-Cas系統複製來自入侵病毒的DNA片段,因此隨後的細菌後代能夠更加有效地抵抗這些病原體。結果就是細菌基因組中的CRISPR位點按時間順序記錄著在病毒感染中存活下來的細菌和它的祖先遭遇到的病毒感染。當這些相同的病毒試圖再次感染時,這種CRISPR-Cas系統能夠識別和消除它們。

Wang說,「CRISPR-Cas系統是一種天然的生物存儲設備。從工程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相當不錯的,這是因為它已是一種經過進化產生的在存儲信息方面非常出色的系統。」

CRISPR-Cas系統通常使用其記錄的序列來檢測和切割入侵的噬菌體的DNA。這種DNA切割的特異性使得CRISPR-Cas成為基因治療科學家們的寵兒:他們對它進行修飾,使得細胞培養物、實驗室動物甚至人類的基因組發生精確的變化。確實,目前已有十幾項臨床試驗正在通過CRISPR-Cas基因療法來治療多種疾病。

但是,Wang實驗室的研究生Ravi Sheth卻觀察到CRISPR-Cas在錄音功能上的潛力並未實現。Sheth說,「當你考慮利用電子設備或音頻記錄設備記錄按照時間順序發生變化的信號時...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但是我們正在考慮如何將它應用到活細胞本身。」

為了開發這種微型數據記錄器,Sheth和Wang實驗室的其他成員對一種質粒的DNA片段進行基因修飾,使得它能夠在大腸細菌細胞中產生更多的自我拷貝來作為對一種外部信號作出的反應,這種質粒被稱作信號應答質粒。另一種不同的記錄事件及其發生時間的質粒表達CRISPR-Cas系統的組分。在一種外部信號不存在時,僅這種記錄質粒是有活性的,而且這種細菌細胞將一種間隔序列(spacer sequence)的拷貝添加到它的基因組中的CRISPR位點上。當這種細菌細胞檢測到一種外部信號時,這種信號應答質粒也被激活,從而導致它的序列插入到這種CRISPR位點上。結果就是這種CRISPR位點記錄著依據這種細菌細胞的環境發生變化的時間和信號序列。這些研究人員隨後能夠研究這種細菌CRISPR位點,並且使用計算工具來讀取這種記錄和它的發生時間。

這項研究證實這種系統能夠同時處理至少三種外部信號(銅、海藻糖和巖藻糖)和記錄這些信號發生的日期。

Wang說,「如今,我們正在計劃研究多種標誌物,這些標誌物可能會在天然狀態或疾病狀態下、在胃腸道系統或其他地方中發生變化。」

合成生物學家之前已利用CRISPR在DNA中儲存詩歌、書籍和圖片,但是這是CRISPR首次被用來記錄細胞事件和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Ravi U. Sheth, Sung Sun Yim, Felix L. Wu et al. Multiplex recording of cellular events over time on CRISPR biological tape.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23 Nov 2017, doi:10.1126/science.aao0958

相關焦點

  • Science:利用CRISPR構建出細胞事件記錄器---CAMERA
    Liu開發出一種利用CRISPR構建細胞事件記錄系統的技術。在他們於2018年2月1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標題為「Rewritable multi-event analog recording in bacterial and mammalian cells」的論文中,他們描述了這種技術和利用它開發出的兩種記錄系統。
  • Science:重大突破!構建出有史以來生命所需最小基因組
    支原體是一種類似細菌但不具有細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在無生命的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繁殖,也是目前發現的最小的最簡單的原核生物。它不屬於狹義的細菌,即一類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它是一類與細菌(狹義)、放線菌、藍細菌、立克次氏體和衣原體處於統一級別的原核生物。廣義的細菌即為原核生物,即「三菌三體」6種類型。本文提及的細菌指的是廣義的細菌。
  • Mol Cell:從結構上揭示出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作用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國山東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低溫電鏡(CryoEM)技術成功地可視化觀察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三維結構。他們認為這種系統可能在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方面有潛在的應用。
  • Mol Cell:從結構上揭示出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作用機制
    2020年8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國山東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低溫電鏡(CryoEM)技術成功地可視化觀察最大最複雜的CRISPR-Cas系統的三維結構。他們認為這種系統可能在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方面有潛在的應用。
  • Science:重大進展!構建出增加基因組靶向範圍的CRISPR/Cas9系統
    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禦系統。在CRISPR/Cas9系統中,酶Cas9在DNA靶位點上進行切割,其中這種靶位點是這樣確定的:一種被稱作CRISPR RNA(crRNA)的RNA分子利用它的一部分序列與另一種被稱作tracrRNA的RNA分子通過鹼基配對結合在一起,形成嵌合RNA(tracrRNA/crRNA),然後,藉助crRNA的另一部分序列與靶DNA位點進行鹼基配對,以這種方式,這種嵌合RNA就能夠引導Cas9
  • 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III型CRISPR-Cas系統中的一種環寡腺苷酸...
    在噬菌體感染細菌之後,它的DNA開始轉錄,以便建立和維持感染周期。在細菌中,這種crRNA引導的Csm/Cmr複合物作為一種監控複合物掃描入侵者的RNA中的互補性靶序列,即前間隔序列(protospacer)。
  • 基因編輯大牛張鋒利用基於CRISPR-Cas13的SHERLOCK系統檢測冠狀...
    這種初始的研究方案並不是診斷性的測試方法,而且尚未在患者樣本上進行測試。任何診斷方法都需要針對臨床用途進行開發和驗證,並且需要遵循所有當地法規和最佳實踐。儘管如此,這種研究方案仍然為使用試紙條建立基於SHERLOCK的2019-nCoV診斷方法提供了基本框架。何為SHERLOCK系統?
  • 「最小」的CRISPR-Cas3系統 可快速準確刪除DNA片段,編輯效率近100%
    近日,有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緊湊型級聯CRISPR-Cas3系統,可快速準確對大規模DNA片段進行刪除。該系統稱為Cascade–Cas3,由進行性核酸酶Cas3,以及一個基於Type IC Cascade的最小系統組成,用於對細菌的基因組進行編輯。
  •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在體內...
    2020年11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轉移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他們開發出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該遞送系統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縱破壞它們。
  • Science:重大進展!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
  • Nature:利用CRISPR/Cas系統開發出一種存儲轉錄事件的細胞記錄設備
    2018年10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系統開發出一種新的記錄設備:它產生的DNA片段能夠提供關於某些細胞過程的信息。在未來,這種細胞存儲設備甚至可能用於診斷中。
  •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癌細胞  Emma Chou • 2020-11-19
  • ...利用新型CRISPR/Cas13靶向冠狀病毒SARS-CoV-2等RNA病毒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最近描述過的稱為Cas13的酶,該酶靶向RNA而不是DNA。通過使用Cas13,他們設計了一個優化平臺,用於在人細胞中在RNA水平上大規模並行遺傳篩選。這種篩選技術可用於了解RNA調節的許多方面,並確定非編碼RNA的功能。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而上個月,世界首例證實CRISPR/Cas9系統可以有效治療活體動物轉移性癌症的研究發表於化學授予法國的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兩人因為「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上重大基礎研究貢獻而獲此殊榮
  • Science:首次構建出全球土壤細菌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個全球土壤細菌群落圖譜和鑑定出大約500種世界範圍內常見的和大量存在的關鍵物種,這就為解答這個問題向前邁出了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global atlas of the dominant bacteria found in soil」。
  • Nature:重大突破!發現III型CRISPR-Cas系統新的作用機制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7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ype III CRISPR–Cas systems produce cyclic oligoadenylate second messengers」。CRISPR-Cas系統是在很多細菌中發現的一種免疫系統。
  • 2016年12月CRISPR/Cas重大進展梳理(上)
    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禦系統。 接下來,小編列舉最近一段時間CRISPR基因編輯系統取得的重大進展,詳情如下所示。1.Development:利用改進的CRISPR基因編輯平臺研究人類發育doi:10.1242/dev.13808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更加高效的和可控的CRISPR基因組編輯平臺:sOPTiKO。他們描述了這種免費獲得的單步驟系統如何在體內每個細胞和每個發育步驟中發揮作用。
  • Science:利用多色染料揭示細菌細胞分裂機制,有助精準抵抗超級細菌
    2017年2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哈佛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非常詳細地揭示出促使細菌發生細胞分裂的生化時鐘運作機制。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CRISPR技術重大發現
    在此之前,科學家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在於降低CRISPR/Cas9的脫靶效應,以及利用CRISPR/Cas9治療一系列疾病,如利用CRISPR/Cas9清除人T細胞基因組中的HIV-1、利用CRISPR/Cas9有望讓豬成為病人的器官供者、應用CRISPR/Cas9治療肝臟疾病等等,以及利用CRISPR/Cas9進行動植物育種、構建疾病模型等等。
  • Science深度綜述:CRISPR/Cas指引基因工程的未來
    它利用RNA來引導核酸酶與特定核酸序列相結合併且將它們切斷。當病毒入侵細菌時,細菌能夠捕捉到外來遺傳物質的片段並且將它們整合到自身基因組中的CRISPR序列中。CRISPR序列轉錄生成的CRISPR RNA(crRNA)能夠與Cas核酸酶相結合,通過與靶點核酸序列進行鹼基配對為Cas核酸酶提供結合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