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7月6日6時訊(記者董進)從白晝的迷人到夜晚的璀璨,「行千裡·致廣大」的重慶城市形象,正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遊客前來,而迅速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提升,則為城市的發展帶來機遇,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捷。為了進一步改善主城區交通運行狀況,重慶市城鄉建委牽頭制定了《2018年主城區交通緩堵行動計劃》,將圍繞「功能布局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公交提能提質、管理挖潛增效」四大版塊,全面貫穿「三大轉變」,推進落實51項重點工作。
實現交通「三大轉變」 公交機動分擔率達60%
為進一步改善主城區交通運行狀況,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了《2018年主城區交通緩堵行動計劃》。
主城區將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把公交優先、綠色低碳的交通發展理念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終堅持「內外結合、長短結合、快慢結合、軟硬結合、動靜結合」的原則,以近期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遠期完善城市交通體系為主旨,逐步實現交通「三大轉變」,即:交通發展由單一擴大供給向供需雙側調節轉變,機動化出行由私人小汽車向公共運輸轉變,交通管理由粗放型向智能型轉變。
2018年,主城區交通需求調控效果初顯,小汽車出行比例控制在34%以下;軌道交通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公共運輸機動化分擔率達到60%;交通秩序明顯改善,交通安全持續可控,交通擁堵有所緩解,交通運行指數控制在4.3以內。
圍繞「四大版塊」 推進落實51項重點工作
主城區將圍繞「功能布局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公交提能提質、管理挖潛增效」四大版塊,全面貫穿「三大轉變」,推進落實51項重點工作。
首先將持續推進城市功能布局優化。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試點、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推進「一核心、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著力減少跨組團交通出行。持續推動內環以內非核心功能疏解和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延伸,減少不必要的潮汐人流和向心人流,緩解交通壓力;加快內環以外功能承接和公共服務功能完善,促進城市健康良性運行。
其次要加快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軌道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統籌推進「兩網多點」(兩網:軌道交通網和城市道路網;多點:公交站場、公共停車場等)建設,按照「三大轉變」思路,優化調整建設時序,進一步提速軌道交通,逐步完善城市路網和慢行系統,加快建設公交設施,優化停車設施供給。
同時還將加快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以軌道交通提質增效和地面公交路權優先為重點,加快構建網絡化公交優先道,推進智慧公交建設,提高公共運輸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