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秦九韶,是我國古代宋元數學研究高峰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南宋著名數學家。他精研星象、音律、算術、營造之學,所著《數書九章》被收入《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秦九韶,字道古。他的名與字都與音樂有關。其中,「九韶」,是舜時樂曲名。據《風俗通義校注》記載:「夫樂者,聖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鹹池》,顓頊(zhuān xū)作《六莖》,嚳(kù)作《五英》,堯(yáo)作《大章》,舜(shùn)作《韶》。」。
在《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有:「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莊子至樂》中載:「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九韶」也被寫作「九招」(「招」的古本音為sháo, 招=扌(手)「sh」ou+召zh「ao」=shao(古本音),而「zhao」只是「召」的白讀音,也就成了今音。)在《史記五帝本紀》裡,也有關於《九招(sháo)》的記載:「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招》之樂。」唐朝司馬貞作《史記索隱》對《九招》做了進一步說明:「『招』音『韶』,即舜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
我們熟悉的成語「有鳳來儀」,其典故就跟「韶」有關。《尚書益稷》有記,「《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九成,指九章。「簫韶九成」的意思就是,簫韶音樂奏了九章。所以《簫韶》又稱《九韶》。簫韶之曲連續演奏九章,鳳凰也隨樂聲翩翩起舞。
在先秦時期,各方面都盛推《九韶》為最美好的音樂。《論語述而》云:「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簫韶九成,亦言「聖主」之盛德至極,故生「瑞應」。「瑞應」就是「鳳凰來儀」。所以也是頌聖語。
秦九韶的字「道古」,是古樂的道理。《禮記樂記》:「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 唐代《孔穎達疏》:「於是道古者,言君子作樂之時亦謂說古樂之道理也。」此外,「道古」也有「道古代,談論過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