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藍藻現身兩湖 園林部門投放生石灰治理(圖)

2020-11-28 大江網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汪和鋒、記者李餘攝影報導:連日來,九江市遭遇多輪暴雨侵襲,降雨導致大量汙水灌入兩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再加上適宜的水溫,為藍藻生長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導致兩湖局部遭受藍藻侵襲並出現魚類死亡現象。

園林工作人員在攪拌生石灰

  為此,九江市園林部門迅速行動,組織工作人員分3次向兩湖投放生石灰共50餘噸,有效緩解了藍藻的大面積爆發。同時,園林部門還將加強兩湖管理,及時打撈漂浮物和死魚、清理水草,保持兩湖乾淨整潔。適時採用拋灑生石灰等措施,防止兩湖水質進一步惡化。

相關焦點

  • 金沙湖湖水發綠有異味 園林部門積極處理
    市民周洲告訴記者以前的金沙湖水質清澈和公園的美景相互映襯是大家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可最近這段時間湖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市民 周洲就是在這個河裡面確實汙染是挺嚴重的,就什麼像藍藻這種東西,這種綠油油的跟油脂一樣的東西飄在這河面上,不太美觀,而且味道確實是不太好聞。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藍藻的人工和機械化打撈也屬此範疇。2)化學法:氮磷的化學控制是利用化學的方法,使水體中氮、磷通過化學反應來達到消減或者生成沉澱物等的控制方法。通過向底泥或水體中投放氧化劑、 還原劑、沉澱劑或調節劑來降低水體中氮、磷的含量,減緩水體中藻類的生長,進而控制水體中藻類的含量。
  • 滇池藍藻「現身」時間推遲
    這說明滇池治理的成效已逐步顯現出來。「以往這個時候滇池裡的藍藻已在瘋長,可今年還沒看到藍藻,是不是藍藻不會出現了?」昨日,帶著一些市民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研究所何風工程師解答說:水體富營養化是發生藍藻水華的根本原因。滇池目前水質依然為重度富營養化,發生藍藻水華仍然無法避免。
  • 越城區追根溯源,探索藍藻治理新模式
    越城區以靈芝街道曲屯河水域為試點,實施「以魚養水」的藍藻生態治理模式,建立魚--植物--水循環系統,有效解決藍藻爆發問題,持續改善維護周邊水生態環境。一是調研考察究其因。
  • 中煤地質總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巢湖沿岸藍藻防控治理項目二期航拍圖 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巢湖項目部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不同於傳統打撈、藻水分離等藍藻處理工藝,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與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要採用深潛式高壓滅活藍藻技術處理藍藻。2019年5月,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在巢湖合肥包河區段建設的藍藻治理試驗深井,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合肥市相關部門高度認可。此次施工的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兩口藍藻治理深井直徑均超過2米、深度超過70米。
  • 納米技術治理巢湖:水中加點「白麵粉」藍藻變「泥土」
    專家正在向水池中投放納米材料。昨天上午,巢湖岸邊開展了一場運用納米技術治理巢湖藍藻的實驗。現場抽出巢湖水放到大水池中,接著專家向水池裡倒進粉末狀納米材料。約一個半個小時後,墨綠色的巢湖水變成了土黃色。專家解釋,通過納米分解,把藍藻變成像泥土一樣的物質,然後經過沉澱,水就會變清澈。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張運林供圖   2007年暴發的太湖藍藻危機,為太湖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按下快進鍵。此後的12年,從水中到岸上,城鄉汙水處理、工農業汙染源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及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等舉措,漸漸讓太湖恢復本來面目。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治理需要轉變思路原文中肯定了政府「鐵腕治太」的決心,肯定了科學家對太湖治理的情懷,肯定了社會各界對太湖治理的殷切希望!雖然政府各部門在藍藻治理這項系統工程中聯合協同作戰,也採取了現有的綜合治理措施,但治理藍藻效果還是不佳。原文中稱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專門為打撈藍藻的效果進行了多次實驗,結論是「部分藻類的去除,會對藍藻的進一步生長創造空間」;第5節的「究竟如何進行藍藻打撈?」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巢湖沿岸藍藻防控治理項目二期航拍圖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巢湖項目部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狠抓項目現場施工和質量管理,有力推動了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二期)實施進程
  • 科技在太湖藍藻治理中顯成效
    新華社發(張立偉 攝)南京6月10日電(記者 孫彬)記者從無錫市政府了解到,自去年太湖藍藻暴發以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科技部門投入7億多元,先後實施了88個「科技治太」項目,涉及藍藻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飲用水安全保障、工業廢水處理、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湖泊生態修復等方面。目前,這些科技項目已取得成效。
  • 什麼是藍藻?
    藍藻是藻類生物,又叫藍綠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大約距今35-33億年前,藍藻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現在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85%)淡水產,少數海產。
  • 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
    (4)藍藻嚴重影響人類健康,人在水中嬉戲洗澡、遊泳時皮膚接觸含藻毒素的水體可引起皮膚過敏,不慎喝入會引起急性腸胃炎。二、藍藻治理方式對比1.物理法物理方法如圍隔柵欄、直接過濾法、人工和機械打撈等,效率低、費錢、大規模操作困難,該方法無法適用於規模較大的水域治理。
  • 太湖藍藻暴發治理存在的問題與治理思路
    總結太湖治理的經驗與教訓,提出太湖治理應創新三類技術集成思路:「雙減雙增」技術,即流域點源、面源及湖內底泥與藍藻造成的內源的「雙減」技術,增加環境容量與水體自淨能力的「雙增」技術;打撈藍藻和抑藻殺藻的「雙除藻」技術;恢復溼地及生物多樣性的「雙恢復」技術。同時,通過深入推進和全面建立湖長制,加大應用型科技支撐力度和資金投入等保障治理效果,最終達到藍藻暴發消除、溼地和生物多樣性「雙恢復」的目標。
  • 藍藻、綠藻爆發怎麼辦?
    一、藍藻1、藍藻的習性:    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    ⑤藍藻的危害: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可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    2、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    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大量繁殖後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
  • 安慶西小湖藍藻爆發惡臭難聞 附近居民難開窗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西小湖打撈藍藻。徐火炬 攝據安慶新聞網消息,8月16日,市民李先生向安慶晚報反映稱,近段時間,西小湖周邊湖面散發出難聞的異味,使得雙崗路沿線區域惡臭連連,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們連窗戶都無法打開。李先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予以關注,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 蒼南第二大水庫藍藻爆發 水面漂起片片「綠絲帶」
    溫州網訊 被稱為蒼南縣第二大水庫的吳家園水庫連日來藍藻大規模爆發。蒼南有關部門決定調運40噸鰱魚來治理藍藻。昨天,來自江蘇吳江的首批8噸多鰱魚,運抵水庫進行投放。  藍藻怎麼會爆發?  昨天,91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的水庫,大部分區域被藍藻覆蓋。一眼望去是綠油油的一片。  蒼南縣水利局吳家園水庫管理所所長陳奇志說,上月26日,水庫方面就發現藍藻大規模爆發,並向上級部門匯報。  陳奇志分析了藍藻爆發的原因。首先,上遊汙染物帶入水庫,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其次,受天氣因素影響,水庫水溫適宜藍藻大量繁殖。
  • 蒼南第二大水庫藍藻爆發 水面漂起片片「綠絲帶」(組圖)
    浙江在線09月11日訊  被稱為蒼南縣第二大水庫的吳家園水庫連日來藍藻大規模爆發。蒼南有關部門決定調運40噸鰱魚來治理藍藻。昨天,來自江蘇吳江的首批8噸多鰱魚,運抵水庫進行投放。  藍藻怎麼會爆發?
  • 江西九江上百人被隱翅蟲咬傷 衛生部門:可治癒(圖)
    江西九江上百人被隱翅蟲咬傷 衛生部門:可治癒(圖)   九江上百人被隱翅蟲咬傷(圖)  衛生部門:不用擔心可治癒 提醒:遇到隱翅蟲不要用手拍
  • 治理藍藻,我們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回首盤點2007年環境科技成果時,不能不想到這樣的問題:藍藻還會暴發嗎?我們找到治理藍藻的技術了嗎?   2007不能忘記的記憶   藍藻此起彼伏引發危機   2007年5月,太湖無錫流域大面積藍藻暴發,遭到藍藻汙染的、散發著惡臭味的水湧進了自來水廠,然後通過管道流進了千家萬戶。
  • 全國多地爆發藍藻之謎:治理方法效果多一般
    入夏以來,國內部分地區的河流湖泊出現藍藻暴發的情況,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圖/CFP5月29日,無錫太湖藍藻全面暴發。6月11日,安徽巢湖藍藻暴發。6月24日,雲南滇池藍藻暴發。7月11日,20年未曾出現大規模藍藻汙染的武漢東湖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局。隨後,蘇州、長春、南京等地相繼傳出藍藻暴發或者可能暴發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