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楊曦(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崇州市城管執法隊長楊曦(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人民網成都11月15日電(記者 李平)近日,陝西省的「扔人執法」事件,再次將城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為什麼城管總是成為輿論的「眾矢之敵」,城管執法的背後到底存在怎樣的問題和困惑?近日,人民網記者採訪了四川省崇州市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楊曦,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城管的另一面。
忙碌的城管大隊長:記者花5個小時才「堵」住他
「要見到城管執法隊長很難,他這一刻在東街,下一刻也許就去了西街,因為他們隨時都在路上。」在見到楊曦前,城管系統內的一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初冬的蜀中大地,已有幾分明顯的寒意。11月12日一大早,記者驅車來到崇州市。在抵達約定地點前,記者撥通了崇州市城管執法隊長楊曦的電話,被告知,他已經離開約定地點,正在另外一條街道巡邏。
當記者趕到楊曦所說的那條街道,街面上早已沒有了他的影子。一位商家告訴記者,楊隊長已經去懷遠鎮參加「心連心」活動了。記者於是馬不停蹄的趕往懷遠鎮。
一到懷遠鎮,記者立即與楊曦聯繫,卻得知他又去了一個村子。記者一路打聽趕到村裡,再次撲了個空,楊隊長已經去鎮上了。而等記者到了鎮上,楊隊長已經回到崇州市裡。
就這樣一路追趕,當天下午兩點,記者終於在一條小街上「堵」住了楊隊長。
城管大隊長的尷尬:不敢買菜買水果 怕鄰居懷疑是收繳的
「對不起了,記者同志,我們工作性質就是這樣。」楊曦一邊巡查,一邊向記者解釋。一路上,不時有商家和他打招呼:「楊隊長,你又來了,辛苦了。」「最近生意怎麼樣,有什麼困難嗎?」楊曦像老朋友一樣與商家們交流著。
「城管工作是個細活,最主要的就是要與商家溝通,做好宣傳工作,讓商家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自覺遵守城市管理規定。溝通、宣傳多了,矛盾就少了,工作就好做了。」楊曦告訴記者,這就是城管執法工作的精髓。
楊曦,1977年出生於四川崇州一個農村家庭,幼年家庭十分貧困,靠自己努力拼搏,2005年進入崇州城管執法隊,現為崇州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執法大隊大隊長。
「現在的城管執法環境很不好,只要工作出現一點紕漏,馬上就成為眾矢之的,因此這個執法工作更具挑戰。」楊曦望著記者呵呵一笑,「記者同志,不怕你笑話,我現在一般不會到市場裡買水果,更不會買菜。」
「以前我上街買菜買水果,一遇到熟人他們就會問我:楊曦你手上提的東西是不是收繳來的,你可以哦,蔬菜水果都有人送上門。」楊曦告訴記者,雖然熟人們只是開開玩笑,但周圍不知情的人聽到了,真以為他提的東西是收繳攤販的,還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甚至破口大罵。「為了避嫌,現在家裡買菜購物的任務都交給老婆了。」
楊曦告訴記者,他們遇到的情況遠遠不止這些。
「我們一名執法隊員從來沒有參加過孩子的家長會,也沒有接送過孩子,甚至學校檔案表上父親工作單位那一欄他都不敢填。」楊曦說,這名城管執法隊員之所以這樣做,是怕孩子的同學知道後會取笑孩子。
城管隊長為「情」所困:一邊是困難群眾 一邊是工作職責
「其實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很多小商小販都是無業的困難群眾,這個攤點或許就是養活他們全家的唯一希望。但是,從另外的層面來說,我們城管執法人員要維護城市的衛生環境,就不能讓他們在交通要道、鬧市裡擺攤設點。他們的困難我能理解,但是我們的工作又必須要做。」楊曦說。
「特別讓我難忘的是幾年前的一次執法,一位大姐帶著孩子在市中心的一條要道上擺攤,我穿著制服過去勸導。因為她是第一次出來擺攤,看我穿著制服,突然變得十分緊張,馬上就準備下跪,我一個箭步衝上去扶住她,這時我看到她的小孩子站在旁邊,顯得十分驚恐和不安。」楊曦回憶著,眼睛突然溼潤了,「我也是農民的兒子,我曉得,讓她離開等於是在斷她的活路。看到她的舉動,我有些難過,特別是旁邊那孩子,他才幾歲,還不知道對錯,我的處理方法,會直接影響到他以後對這個世界真善美的看法。」
「但是,作為城管執法人員,我的職責就是要保護城市秩序,保證城市環境乾淨整潔。所以,我還是耐心勸說了這位大姐,她最終推著車子離開了,從此再也沒有來過這裡擺攤。」
「這是基層城管執法人員面臨的實際情況。」楊曦深深吸了口氣,「我們怎麼才能讓社會、讓群眾正確的看待我們?我想,唯一的一條路就是低調、為老百姓做實事,用真心真情去文明執法,公開透明的執法。」
城管大隊長的法寶:先規範自己 再規範街道
「習總書記說了,打鐵還得自身硬,我們只有先把自己的隊伍規範了,老百姓才能信任我們。」楊曦告訴記者,崇州市城管執法大隊有14個執法中隊,核定編制數為149人。「這149人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思想政治素質絕對過硬。隊上不定期的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對受過委屈的隊員及時進行心理疏通。」
「為了調動執法隊員的工作積極性,大隊每年要施行一次「沙場大點兵」,把全市所有的城管隊員集中起來,重新分組。每個中隊長重新挑人,積極上進的、工作能力強的肯定首先被挑走了,工作能力不強的、工作不努力的剩在最後,我們不用批評他,他自己知道自己落後了,就會努力。」楊曦告訴記者,這樣的效果很不錯,落後的執法隊員很快都會迎頭趕上。「我們的中隊長也是一年一換,防止有的中隊遇到老大難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換了新的中隊長就好解決了。」
「我們進行高峰錯時巡邏,就是在上下班高峰時候,全部執法隊員出動,在一些大的交通要道重點布控,防止攤販亂擺攤位堵塞交通。」楊曦說,這種效果很不錯,也得到了市民的理解。此外,他們還採取了24小時巡邏。
「我們執法主要以宣傳和勸導為主,不信你可以查,我們整個崇州市每年開出的處罰不到10起。」楊曦呵呵一笑,拉著記者的手說:「記者同志,幫我們多宣傳宣傳,不是宣傳我們的功勞,而是希望社會多理解我們,讓我們的隊員以後敢大大方方的上街買菜,敢在孩子的學籍表上填寫家長工作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