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外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 繞太陽一圈要700年

2021-01-13 騰訊網

視頻:【趣味科普】60秒解釋什麼是矮行星,時長約1分

橙線為2015 RR245的軌道,2015 RR245是已發現的柯伊伯帶第18大天體。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近日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正圍繞著海王星外的一塊小型冰態圓盤區運轉。該天體直徑大約700千米,而且對一顆矮行星來說,它的運轉半徑極大。這顆行星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命名為2015 RR245,通過外太陽系起源巡天計劃(OSSOS)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觀測發現。目前對2015 RR245的軌道周期預估為700年,近日點為34個天文單位,遠日點達120個天文單位之遙,軌道呈長橢圓形。

維多利亞大學的Michele Bannister博士表示,海王星外的冰態世界可以讓我們追蹤大型行星是如何形成並逐漸遠離太陽的。它們能夠使我們將太陽系的歷史碎片拼湊起來。但這些冰態世界大都非常小而昏暗,此次發現足夠明亮且足夠大的冰態世界十分令人高興,我們終於可以進行詳細研究。加拿大全國研究委員會的JJ Kavelaars博士在2016年2月研究OSSOS早前傳回的圖像中首次發現2015 RR245。研究團隊發現該天體距離太陽的運轉軌道比地球的多120倍,2015 RR245具體的大小目前還未知,地表情況也還需要進一步觀測。

絕大多數像RR245這樣的矮行星都在大型行星轉移位置的混亂中被摧毀或擠出太陽系,RR245是為數不多存活到現在的矮行星之一,另外兩個是海王星和鬩神星,目前所知最大的矮行星。RR245與無數更小外海王星體一起圍繞太陽運轉。從最近飛越冥王星的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圖像可以看出,許多距離太陽十分遙遠的星球都具有由不同結冰物質所組成的異域地貌。目前RR245正朝向最近軌道點運行,預計將於2096年抵達,它以這樣高橢圓軌道運行了至少一億年。

點擊播放 GIF 0.0M

2015 RR245在地面連續三小時觀測產生的移動

由於只觀測到了RR245七百年公轉周期的一年,它來自何處,未來的運轉軌道會如何演變尚且未知,未來幾年將會確認它的準確軌道,並給予命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Brett Gladman表示,OSSOS項目旨在繪製出外太陽系的軌道結構以推測其歷史,雖然不是為了專門偵查矮行星,我們還是很高興能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矮行星。

OSSOS迄今為止一共發現了500多個外海王星天體,RR245是唯一的矮行星。先前的觀測工作幾乎已經繪製了所有明亮的矮行星,因此2015 RR245也許是已發現的外海王星天體中最大的星球之一,希望在2020年代中期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SST)上線運行之後能有更多的發現。(羅輯/編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海王星外發現新矮行星2015 RR245 軌道奇特繞太陽一周700年
    國際天文學家最近在太陽系範圍內發現了一顆全新的矮行星,目前暫時以編號2015 RR245為之命名。
  • 科學家在冥王星之外發現新的矮行星
    在冥王星之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根據NPR的報導,這顆矮行星叫作「2014UZ224」,直徑約有530千米,距離太陽約有85億千米遠。相較而言,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直徑1200千米,遠日點離太陽有73億千米。對於2014UZ224,其上的「一年」(這顆矮行星繞日一圈所需的時間)大約是1100年。作為對比,冥王星上的一「年」只有大約248年。小行星中心也確認了這個新發現的天體。
  • 自從它被發現,到現在還沒有繞太陽公轉一圈,冥王星的有趣事實
    冥王星不被歸類為行星的原因是,它不能清除軌道周圍的天體。天文學家早在2006年就對這顆行星進行了重新分類,這意味著每個行星都必須滿足3個不同的標準才能被分類為行星。 要被命名為行星的三個條件是:一、每個天體都必須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運行;二、有足夠的質量使其具有圓形(科學家稱其為靜水平衡);三、最後需要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天體。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一顆行星必須已經清除了軌道上的雜物。這意味著當一個行星運動時,它的引力會掃蕩並清除它周圍的其他物體。有些物體可能會撞上行星,另一些可能會變成衛星。冥王星遵循前兩條規則:它是圓的,它繞太陽運行。然而,它並不遵循第三條規則。它還沒有清除鄰近的太空軌道。正因如此,它才不再被認為是一顆行星。
  •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
    2006年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開除」出九大行星序列。轉過身來,它又成了新的天體分類「矮行星」的一員大將,加上穀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及妊神星,當前獲得「官方認證」的太陽系矮行星已有5顆。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數千年前,古代天文學家們抬頭仰望天空,觀察到一些發亮的星星會改變位置。他們把這些叫做「行星」,意為會移動的星星。這其中包含經典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隨著觀測工具的發展,逐漸又發現了新的三顆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太陽系矮星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冥王星又迎來一位新夥伴。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矮行星的體積和質量必須足夠大,以至於它的內部引力能把它拉成圓形或接近圓形。它們必須繞太陽運行;來自外太空的星際物體不行。 然而隨著在更遠的地方發現了與冥王星一樣大,甚至可能比冥王星還要大的其他小行星,這一理論就被徹底推翻了。 在2003年發現了與冥王星大小相同的矮行星厄裡斯。厄裡斯引發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行星的爭論。 天文學會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在正式行星列表中增加幾個新的天體,或者為比大行星小但被認為與小行星分離的天體創建一個新的類別。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為了矮行星?
    此視角顯示冥王星的軌道(紅色)比海王星軌道(藍色)離心率更高、冥王星有時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深色部分表示該段軌道穿過黃道面進入黃道下方。但是,最鄰近它的行星卻是氣體類木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為這個原因,很多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被太陽系捕獲的天外來客。而另外一些天文學家曾經建立了冥王星為海王星衛星的理論。
  • 冥王星有伴了: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它的名字是2014 UZ224,距離太陽136億千米,每繞太陽一圈要花1100年。
  • 新發現!海王星外天體又增100顆,這或有助於科學家找到第九大行星
    它們在海王星以外的太陽系外圍寒冷的軌道中運轉,繞太陽公轉一次需要數百年的時間,估計大約有70,000個海外天體,每個跨越至少60英裡(100公裡)。 本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發現了100多個新的海外天體。 就像所有已知太陽系中的行星,衛星和小行星一樣,這些小世界中的每一個肯定都是獨一無二的。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Rabinowitz根據2003年10月21日拍攝的照片,發現了距離地球最遠的矮行星厄裡斯(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引發了一場科學爭論,最後導致它和冥王星都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繞太陽公轉,為什麼名字各不相同?
    在我們的宇宙空間中,有大量的天體存在,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黑洞、星際物質等等。所有這些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天體,如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都是繞著太陽公轉。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它們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所花費的時間是不同的。像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繞日一周需要164.79個地球年;而最內側的行星水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只需要大約88天的時間。
  • NASA在1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但是浩瀚無邊是否還存在著另外的類地行星?我們能否前往其居住呢?我們都知道,銀河系具有2000億顆恆星,直徑達到了十萬光年。其中不乏很多位於生命生存的宜居帶。這不就在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有了新的發現。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19世紀以後,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樣太陽系就成了八大行星。但到1930年,這個說法被改變。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電報哈佛大學天文臺後轟動世界。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給孩子看的矮行星簡介(內含中文視頻)
    然而,當科學家開始研究太陽系外圍時他們產生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看法:海王星之外的空間不僅僅有冥王星存在當在冥王星周圍發現越來越多相近大小的天體天文學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天體都能稱之為行星不得不做些什麼了國際天文聯盟於2006年設置了一個新的類別:矮行星對於一個被稱為矮行星的天體,它只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
  • 九大行星:海王星
    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著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產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