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最慘烈之戰—羅店戰役

2020-12-06 騰訊網

電影八佰稱: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敗了三個月。那麼淞滬會戰真的敗了三個月?這顯然是謬論。

本文將依據兩岸權威史料,講解淞滬會戰「血肉磨坊」羅店戰役。向國民黨中央軍抗戰英烈致敬。

一.史料來源

餘子道,張雲等著:《八一三淞滬抗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註:餘子道老師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顧祝同致蔣介石密電》時間注-1937年9月5日,轉《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第十五集團軍關於東戰場淞滬戰役戰鬥詳報》,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史編纂委員會檔案

秦孝儀主編:《德籍總顧問法肯豪森呈蔣委員長報告》時間注-1937年8月29日,《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二),(中國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版

郭汝瑰:《郭汝瑰回憶錄》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版

《蔡炳炎將軍血戰羅店殉國記》,《救亡日報》1937年10月23日

國軍英勇反攻

二.國軍第一次反攻羅店成功

1937年8月21日,日軍調集艦船30艘在吳淞,川沙,瀏河一帶炮擊江岸。8月23日凌晨,日軍精銳第3師團(王牌),第11師團全部及第1,第8師團各1旅團在吳淞,獅子林,川沙口等處陸續登陸;即向國軍左翼軍方面寶山,羅店,瀏河一線進攻,同時突擊國軍右翼方面軍方面的川沙及浦東各地。另以一部在般行至張華浜之間登陸,對國軍淞滬圍攻軍側翼造成威脅。淞滬會戰進入反登陸作戰階段(又稱沿江阻擊戰)。

由於陳誠將軍第15集團軍各部均未到達指定位置,日軍在海軍,空軍掩護下攻陷羅店。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得悉情況後,除命圍攻市區日軍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等部停止進攻,固守陣地外。急令:「桂永清將軍中央教導總隊第2團阻擊張華浜之敵,李文將軍第78師調1個旅支援吳淞,並抽出夏楚中將軍第98師向寶山,楊行,羅店推進,夏楚中將軍指揮所部及第11師阻擊登陸之敵。」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胡璉(羅店戰役,石牌大捷,雪峰山會戰英雄)

當天下午,第11師彭善部趁羅店之敵未穩,不懼敵機轟炸進至羅店西南;即展開反攻,其第33旅第66團胡璉部斃敵百餘,成功收復羅店,這也是國軍唯一一次收復羅店。慘烈的羅店血戰正式打響!

三.土木系王牌第18軍逆境迎戰

之後反登陸作戰經過近一周的日夜激戰,國軍官兵奮勇拼殺,以血肉之軀遲滯了日軍強大攻勢,大大遏制了敵迅速向內陸推進的勢頭。但是,大部分國軍部隊趕到淞滬戰場後,均未整休,就倉促上陣,連基本工事都未修築完成。又缺乏後勤保障,很多官兵連飯都吃不上。特別是在日本海軍強大的艦炮和空軍打擊下,傷亡巨大;國軍參戰各部受損嚴重。

1937年8月底,國軍在薀藻浜以北,長江南岸的吳淞,寶山,月浦,楊行4點之間,構成一個稜形四邊形防禦地帶。在其右側是吳淞至寶山一線,阻擊日軍王牌第3師團西進;月浦至楊行一線為左側,阻擊敵精銳第11師團南下。寶山至月浦為正面,抗擊從川沙口,石洞口等處登陸南下的之敵。而羅店至劉行一線,則是整個稜形防禦地帶的中心樞紐;勢必成為整個淞滬會戰的主戰場。

羅店一帶是平原,地近長江口,土質疏鬆,無天然屏障可以依託;國軍倉促上陣,根本來不及構建防禦工事,又缺乏重火力,只得憑著血肉之軀抵擋日軍海陸空優勢火力的攻擊。造成國軍第一線部隊整連,整營浴血沙場,然後增援部隊再填進去反攻。很多營,團,甚至師,頂上戰場幾天,就打的精光。

日軍艦炮對國軍威脅巨大

日軍充分發揮強大的重炮火力和海空優勢,採取白天進攻,攻擊方法分三步:首先,是在天初高時就開始進攻,先以飛機進行轟炸掃射,觀測氣球同時升空移動,指示炮兵和艦炮狂轟,力圖摧毀國軍地面工事,接著便發射煙幕彈,以蒙蔽守軍視線,減少傷亡;步兵與戰車協同,攻擊前進,炮兵則延伸攻擊,阻絕第二線國軍增援。最後,待戰車在守軍防線上衝擊缺口,向內突擊,步兵再步步推進,每前進一個地段,就構築機槍掩體,防止國軍反攻。

而國軍官兵,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重武器又嚴重不足,彈藥也匱乏。只能利用夜戰,近戰消耗日軍。反攻,襲擾,運輸,甚至修築工事都只能等到晚上敵炮火暫停時。往往是白天陣地丟失,黑夜一到就發起逆襲,但天一明,日軍飛機,大炮開始發威;就只能停止進攻。這造成了整個羅店戰役,國軍一直處於完全被動當中。

第18軍是國民黨中央軍精銳,是土木系首領陳誠的王牌部。下轄第11師,第14師,第67師,第98師,其中第11師是陳誠的起家部隊,是德械精銳。土木系的名號就來源於十八+一一合成。

此時,日軍登陸部隊已經在張華浜,吳淞鎮,獅子林,石洞口,川沙口一帶以西狹長地帶建立了登陸場,並分兵向寶山城,月浦鎮,新鎮,羅店鎮發起猛攻,企圖速佔各要點,並向內陸挺進。為阻敵前進,土木系精銳第18軍第98師防守寶山—月浦鎮之線,其主力第11師據守新鎮以西至羅店鎮一線,第67師固守羅店鎮及周家宅一線,第14師除2個團分別守備福山鎮,瀏河鎮之外,以主力集結於嘉定,另調第61師控制劉家行地區作為軍預備隊。

防禦羅店的第18軍官兵

四.羅店再度失守,羅炳炎將軍壯烈殉國

1937年8月25日,第11師,第67師首先聯手向進犯羅店之敵反擊。第11師以第33旅,第31旅為左,右兩翼,附以炮兵第16團在馬家宅附近支援。逐次向五鬥涇,新鎮,月浦之線推進,力圖將敵驅趕到江岸殲滅。當天凌晨3時半,第11師第一線部隊推進至月浦,周宅一線,第33旅以一部向獅子林炮臺和石洞口搜索前進,師預備隊和炮兵第9連推進至新鎮附近。

當日上午7時許,敵一部在新鎮向第31旅發動進攻,遭到國軍奮勇反擊,雙方展開對攻戰;第33旅聞訊後立即趕來增援。日軍將第31旅第62團包圍,第31旅第61團又將敵反包圍。自上午8時開始激戰兩個多小時,「雙方白刃,往復衝殺,互進互退,達七,八次,情況嚴重達到極點。」

中午,第33旅以第66團胡璉部由月浦向西錢橋攻擊敵之左側背,第65團向新鎮轉進,展開兩面夾擊,日軍攻勢頓挫。戰至黃昏,第31旅傷亡亦重,雙方陷入對峙,固守在新鎮附近之線。第67師於同日接替第11師在羅店守備任務,同時為協同第11師反攻。其一部向羅店聚源,東王廟一線以東,向進攻羅店之敵發動進攻。

是日凌晨3時,第67師第201旅展開於張家宅,錢宅,馬家樓一線,向尤家樓方面攻擊前進,與陸家村,沈宅一帶日軍激戰。「該師火炮缺乏,敵陣地堅固,又陸續增援,炮火異常猛烈,益以天色漸曙,敵機活躍大肆轟炸,陷於苦戰狀態。」第402團長李維藩親赴一線督戰,不久負傷;堅持帶傷作戰,最後被炮彈擊中,壯烈殉國。營長張培雨也壯烈殉國。全團連長以下軍官傷亡過大,攻勢受挫。

抗日英烈—蔡炳炎將軍

上午9時許,日軍向羅店以西包圍,企圖威脅守軍左翼。第201旅長蔡炳炎將軍為改變危局,親率第398團2營向左翼之敵反攻,全旅官兵士氣大振,不懼犧牲,反覆與敵肉搏,戰況異常血腥慘烈。迨至11時許,日軍已逼近羅嘉公路。蔡炳炎將軍竟身先士卒,親率敢死隊反衝鋒。最後在當天13時許,蔡將軍中彈壯烈殉國。

據當時《救亡日報》前線記者記敘,1937年10月23日刊載:「……蔡將軍他見戰況的緊張和羅店的重要,竟率著他唯一的特務排和朱團第3營向敵陣突擊。全旅官兵見旅長率身先導,於是士氣大振,進攻更加劇烈。不幸我忠勇仁厚蔡將軍的胸部,就在他這勇往直前的當兒,被敵人的步槍彈貫穿……」。

這時,第398團主力向羅店馳援,增強了羅店防禦力量。日軍因傷亡慘重,停止進攻,雙方在羅店以北一線相持。當夜,第67師第199旅由瀏河前來增援,佔領施相公廟-蒲家廟間陣地。1937年8月27日晚,羅卓英將軍鑑於日軍連日猛攻,其一部已在羅店以北越過馬路塘南岸,佔據周家宅,龔家宅等村落,威脅羅店鎮之側後。乃決定於從月浦鎮-新鎮-羅店-龔家宅一線,向日軍發起全線反攻。28日凌晨4時,第11師第33旅向羅店北面之敵攻擊。「敵憑村落頑抗,經我反覆衝鋒,肉搏格鬥,混戰至5時許,斃敵百餘名,其殘部向羅店東北潘宅方面逃竄,我克復周家宅,龔家宅。……迨指曉,敵機活躍,地形不利,運動困難,乃撤佔羅店東南馬路塘南岸。……7時許敵約千餘,在炮空掩護下大舉反攻,戰況較前尤烈,鏖戰至12時許,終將敵擊退。」

第11師的攻勢雖有所斬獲,但進展不大,尤其在白天,日本軍艦,空軍的轟擊下;傷亡又大。當天夜裡,第98師亦在新鎮,顧家角北端一線攻擊前進,其第567團將朱宅,孫家樓之敵擊潰。第584團將顧家角以西敵警戒部隊驅逐。

日軍使用燒夷彈

29日拂曉,又收復五鬥涇,界牌橋,土竹園一線。接著,衝入羅店東端十裡的長街,日軍大舉增援反撲,雙方陷入拉鋸戰。是日夜,第67師主動出擊。該師以第199旅主力4個營守衛羅店鎮,以第397團出擊陸家堰,蒲家廟之敵。但出擊部隊尚未得手,天色已明。日軍卻突然向羅店鎮猛攻,敵出動飛機6架,重炮10餘門,將羅店鎮夷為平地;同時,日軍步兵千餘人分數路猛撲羅店。

守軍第67師第398團第3營防守的羅店東北端陣地,被日軍優勢炮火摧毀。敵步兵蜂擁而入,雙方血戰至28日中午11時,第3營長負重傷,全營官兵傷亡殆盡。雖經第398團數度反擊,但日機投擲燒夷彈,火光沖天,國軍陣地徹底崩潰。「敵乘機突入羅店,我守軍猶於火焰熊熊與敵激烈巷戰,迄至12時許,我以傷亡慘重,羅店遂再陷於敵手。」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羅卓英

五.第二次羅店反攻戰受挫

當羅店巷戰進行時,第67師第401團奉師長李樹森之命,率領師預備隊協同第398團餘部由小堂反攻羅店,當天下午16時40分,該部冒著猛烈的炮火,奮勇前進,衝入羅店鎮南部,同鎮內日軍展開巷戰。由於兵力與攻堅重火力遠遠不足,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擊,雖經浴血拼殺,仍未能收復羅店鎮;因傷亡慘重,已無力再興攻勢,遂退回小堂子陣地,與敵相持。

羅卓英得知羅店失守消息後,遂於當晚下令第18軍各師繼續出擊,務求先行奪回羅店,再與登陸日軍進行決戰。反攻羅店部隊的部署:第98師以主力集結羅店南面之長浜車站附近待命,以1個旅由新鎮向羅店東北地區攻擊敵之側背;第11師以主力沿瀏(河)羅(店)公路向敵正面突擊;第14師之2個團和第67師一部,由西向東進攻羅店;第67師主力在小堂子附近集結,待機出擊,直取羅店。

8月28日夜至29日晨,連降大雨,戰場道路泥濘,而各部連日苦戰,疲憊不堪,物資給養嚴重不濟;很多官兵連飯都吃不上,空腹作戰,打的異常艱苦;甚至有官兵餓暈。羅卓英作戰命令下達後,各部仍勉力支撐。第98師第587團在8月29日上午,先將羅店東北朱宅,孫家棟之敵驅逐,隨後進攻孫家棟敵炮兵陣地,但遭到敵反攻,陷入僵持。該師第584團於顧家角以西反攻,在29日拂曉復克五鬥徑,界牌橋,土竹園。又再接再厲,經過多次血腥肉搏,攻克龔宅,潘宅,孟宅一線,「一部衝入羅店鎮東部之十裡長街,斯時敵即大舉增援反撲,短兵相持,白刃格鬥,排長以下官兵傷亡達400餘人。」

該團進攻被迫停止,未能再向羅店鎮內推進。接著,第587團趕到戰場,攻佔宅,顧家油車,與敵對峙。第11師經28日竟日激戰,傷亡亦大。29日拂曉,該師攻克羅店南端大洋房,與敵相持。

日軍轟炸機群

作為反攻羅店主力的第67師。羅卓英將軍於28日下午17時,下令第67師當即發動反攻,同時調駐守常熟的第14師急行軍參戰。29日凌晨,第67師長李樹森親率4個營冒著暴雨猛攻羅店南端。日軍據城垣頑抗,國軍戰士冒著猛烈炮火衝鋒,團附汪兆霖犧牲,進攻受挫。天明,日軍集中飛機,重炮狂轟濫炸,李樹森將軍負傷,所部傷亡慘重,仍堅持至當晚,於次日才撤往嘉定。第67師反攻羅店失利。

在第67師浴血羅店鎮之時,第14師的第79,第83兩個團在師長霍揆彰率領下,由常熟經嘉定出羅店正面。師參謀長郭汝瑰見所部奔襲而來,敵並未發覺。建議乘敵立足未穩,未察我方增援之機,發動突襲。提出以1個團從西面直攻羅店正面,另一個團迂迴敵之側背夾擊;由第67師在羅店南面發起佯攻,牽制日軍主力。霍揆彰乃命高魁元的第83團由西向東攻擊羅店正面,闕漢騫第79團進行迂迴,第67師亦協同作戰。

犧牲的國軍英烈

第14師反攻羅店當即打響。第83團前進至羅店鎮西,竟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入鎮道路,河面橋梁被敵機槍火力封鎖。國軍官兵毫無畏懼,冒著敵猛烈的炮火衝向橋頭。「第83團雖數度向這座橋發起衝擊,但因缺乏戰鬥經驗,加之山炮營尚未到達,無炮兵支援,幾百名士兵壯烈犧牲,進攻受挫。」與此同時,第79團迂迴至羅店鎮南,其第3營由長橋方面乘虛突入鎮內,日軍措手不及,一度陷入混亂。

第3營遂勇往直前,一舉搗毀日軍在羅店的指揮部,擊斃敵指揮官清耳以下百餘人,繳獲一些服裝,食物。由於第79團剩餘2個營未能趕到,孤軍深入羅店鎮的第3營不敢貿然前進,隱蔽在一個竹林裡。天明後,遭日軍重炮轟擊,後撤不及,全營大部戰死,營長負傷為不被俘虜,竟跳河自殺殉國。8月30日,第83團,第97團因傷亡太重,被迫撤回施相公廟亙曹王廟陣地。反攻羅店再度受挫。

中國抗戰領袖—蔣介石

六.蔣介石決心收復羅店,第三次羅店反攻戰失利

羅店失陷後,對南翔,嘉定和劉行構成嚴重威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挽回淞滬戰場左翼危局,竭力要求收復羅店。而德國軍事顧問團總顧問法肯豪森將軍在淞滬會戰考察後,也力作收復羅店。早在8月29日,他在蘇州向蔣介石提出一份報告,提出「敵之目標,為驅逐我軍遠離上海,截斷我與政治,財政,經濟策源中心之聯絡,且我方與上海之聯絡,軍事上亦有莫大意見」。

因此,他提議:「長期抵抗,宜永久依託上海。」而要保住上海,「目前最要害地點莫如羅店。宜絕對在該處阻止敵人,使不能犯劉行,更不能趨嘉定,穩固由南翔經嘉定—太倉之聯絡,極關重要。」蔣介石對這一建議尤為贊同,遂電令陳誠將軍第15集團全力反攻羅店。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陳誠

陳誠接令後,決心乘敵陣線未固,又分兵進攻月浦,寶山,楊行的戰機,繼續反攻羅店發。1937年8月30日,陳誠發布《淞,滬,瀏,嘉,寶附近圍計劃》,確定由第11師,第14師,第98師,第67師等部圍攻羅店。從1937年9月1日起,第18軍和第74軍主力連續向羅店發動突擊。羅店血戰日夜不停,國軍官兵捨生忘死,英勇向前。

為打破羅店戰局,8月31日,日軍王牌第3師團第68聯隊在海空優勢火力的支援下,從吳淞登陸,國軍第61師1個團在敵強大火力打擊下傷亡慘重,吳淞鎮遂告失守。同時,日軍艦20餘艘,飛機10餘架,對獅子林炮臺進行轟擊,使守軍蒙受重大損失。次日,敵步兵1000餘人登陸圍攻炮臺,第98師一部與敵反覆肉搏達4小時,最終全部壯烈殉國。獅子林炮臺失守。

1937年9月1日,國軍第6師主力(全師僅4門山炮)向吳淞鎮、吳淞炮臺日軍第68聯隊發起反攻。經過四天血戰,成功阻止了日軍攻勢。然而日軍援兵第43聯隊也到達戰場,再次攻陷獅子林炮臺。1937年9月2,3日,日軍繼續向楊家橋,月浦之間陣地猛攻,國軍英勇拼殺,屢破敵鋒。日軍見難以攻克,遂將主力移至江邊,在海軍艦炮支援下集中突擊國軍右翼,激戰多時後,國軍因傷亡嚴重,漸呈現不支,4日黃昏被迫轉移到顧家宅,周家宅,楊家橋一線。

與此同時,9月1至5日,第18軍乘日軍主力轉向月浦之機,發起第三次羅店反攻戰。但因日軍海空優勢火力,再加上缺乏攻堅重武器,反攻各部傷亡慘重,仍未能收復羅店。不過縮小了對該鎮的包圍圈。

日軍重炮群

七.第四次羅店反攻戰取消,日軍掌握戰場主動權

1937年9月6日起,國軍再次發動第四次反攻羅店之戰。除第18軍各部為主攻部隊外,還增調了第74軍第51師(師長名將王耀武),第58師(軍長俞濟時兼),及第56師,前來參戰。9月6日14時,陳誠發出總攻擊命令,要求從當晚起「確實包圍羅店而佔領之」。同日,蔣介石亦先後兩次電示第15集團軍,再三強調「羅店關係重要,須要限期攻下」。

當天晚上至7日凌晨,第14師,第11師已完成對羅店包圍。羅卓英立即下令,由第67師第201旅出擊。當該旅趕到金家宅,高家宅一線準備攻擊時,天色漸明。不利於國軍反攻,而日軍炮兵當即發起轟擊,第201旅進攻受阻。此時,第98師一部守衛的寶山城已於6日淪陷,吳淞,獅子林,寶山間的聯繫線被日軍打通。造成包圍羅店的第14師側背受到威脅,且該師連日苦戰,傷亡奇重,無力雙線作戰。羅卓英被迫取消第四次反攻羅店計劃。會戰勝利的天秤徹底倒下日方。

浴血拼殺的國軍官兵

戰後,羅店戰役前線總指揮羅卓英將軍回憶道:羅店「這一地方平坦,沒有山嶺,也沒有特殊的設備可資利用。連個像樣的戰壕也來不及修築。勉強地建立一點簡單的工事,可以說是象徵性的。在日寇重炮,坦克車的瘋狂攻勢下只有拿我們的血肉去和他們拼了」。

第18軍作為國軍精銳,在羅店與佔據海陸空火力絕對優勢日軍,進行10餘天的陣地戰,幾乎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羅店鎮也以 「血肉磨坊」而聞名中國抗戰史。雖然未能收復羅店,但打出了中國王牌軍的軍威,給予日軍重大殺傷。由於第18軍傷亡太重,淞滬會戰後赴南翔整補。直到1938年武漢會戰,才再度參戰。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慘烈到什麼程度,一天和日軍拼光一個師,鮮血染紅黃浦江
    蔣介石為了打破日軍的企圖,主動在上海發動了淞滬會戰,將日軍由北向南的戰略計劃改為由東向西,以利用中國的地形優勢,以空間換時間,進行長期抗戰。整個淞滬會戰期間,蔣介石一共投入148個師和62個旅共80多萬人的兵力。當時全國的兵力也不過200萬人,去掉一些連槍都沒有摸過的三流部隊和一些吃空餉的部隊,能拉出來打仗的也就100萬人,可以說這些部隊是當時中國的幾乎全部精銳部隊。 淞滬會戰打的十分慘烈,用馮玉祥的話說淞滬會戰就是一場大熔爐,平均一天能打光一個師的兵力。
  • 臺兒莊戰役川軍為何打得慘烈?
    川軍在淞滬會戰、廣德泗安之戰、臺兒莊之戰的保衛滕縣戰役都是血拼到底的。劉湘的精銳部隊六個師在淞滬會戰中基本打光了。騰訊文化楊敏 發自北京2015年9月22至23日,在四川大邑縣的安仁小鎮,以「四川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為主題,召開了第二屆「安仁論壇」。論壇由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論壇理事會主辦,成都安仁文博公司承辦。
  • 西湖邊念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的碑和牌坊 記錄一段浴血抗戰史
    西溪路的紀念牌坊 記者 王晨輝攝  五兄弟中他年紀最小,讀書不錯體育也好  這1000多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的名錄,只有名字,沒有其他任何資料,也許只有他們的後人,才能從這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從2月20日開始的廟行一戰,其戰鬥之激烈、抵抗之艱難、傷亡之慘重,在《上海寶山縣誌》裡有詳細的記錄:……廟行一役從早晨一直血戰到晚上8時30分,戰鬥之激烈,為開戰前所未有,日軍在滬第一次總攻遭到失敗……殲滅日軍第九師團及久留米混成旅團的精銳3000人,廟行、江灣間日軍伏屍遍野。國軍傷亡軍官八九十人……士兵傷亡1000多人。之後,日軍對廟行屢次發動猛攻,但直至國軍奉命全線總退卻,均未能越雷池一步。
  • 8張地圖,帶你看抗戰中的重要戰役
    ▽ 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 製圖@Monologue/可視化星球此後,長城抗戰、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察哈爾抗戰等一系列戰役激發著民眾的救亡熱情,從而使局部抗戰不斷向前發展。02 1937年·淞滬會戰在「七七事變」之後,局部抗戰變為全國抗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 「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不是硫磺島,也不...
    除了看到美國式的愛國英雄主義價值觀輸出,以及男主追求理想恪守信仰的味道,小編作為「二戰」迷不得不說下「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硫磺島之戰的簡單介紹與分析在說這場戰役之前,不得不先說一下另一場著名的二戰太平洋戰場的戰役——硫磺島戰役。
  • 老鼠都死三回的慘烈奪島戰役!進軍日本無法繞過的「地獄小島」
    而日軍在貝裡琉島的最高指揮官是中川州男大佐,麾下是日軍最精銳的第14師團人員總計5388人,日軍是第14師團是日軍17個甲級師團中的一個,日軍14師團在中國參加了保定會戰和太原會戰。1940年調往中國東北地區屯兵,該師團主力第二聯隊後來才被部署在貝裡琉島防守。
  • 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所以日本《戰史叢書·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給出的傷亡數據整整縮水一半。關於抗日戰爭歷次會戰,中國軍隊到底殲滅多少日軍一直充滿爭議。其中武漢會戰日軍的傷亡人數,更是爭議頗多。國軍誇大戰果?還是日軍隱瞞傷亡?武漢會戰是抗戰22場會戰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會戰。
  • 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沒有像史達林格勒一樣的巷戰
    《亮劍》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抗戰劇,堪稱抗戰劇的經典,十多年來,依舊無法被超越,其中看到第五集,趙剛說道:「國民政府動用了十二萬大軍,僅僅守了三天就城破兵敗,幾萬軍人被俘,外圍守不住,就應該退到城裡打巷戰,班子為戰,人自為戰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 碾莊戰役多慘烈?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實在沒有辦法,我不能不執行上峰命令啊!」李彌在電話裡面陰陽怪氣的跟黃百韜說道。這是賈汪起義後,由於國民黨整體防禦部署被完全打亂,黃百韜兵團向徐州撤退途中跟李彌的通話。此時徐州門戶洞開,黃百韜在運河東有被圍殲的危險,為了擺脫困境開始全力向徐州靠攏。
  • 邳州淮海戰役碾莊戰鬥革命烈士陵園
    碾莊戰鬥是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從1948年11月11日開始,歷時半個月,以全殲黃黃百韜兵團結束,國民黨將領劉峙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碾莊失守,會戰的結果已經決定。  張立春,是一位徐州民間研究淮海戰役的專家,他用了近10年的時間,騎自行車走遍了淮海戰役的所有戰場,寫下了一本書《無言之證》,他介紹說,1948年11月11日,華野在碾莊完成了對黃百韜兵團的包圍,由華野第4、6、8、9、13縱隊實施圍殲。黃百韜進駐碾莊之前,這一帶一直是李彌兵團的防區,他們在這裡留下了許多構築完善的防禦工事。
  • 1951年,什麼戰役慘烈到彭老總都忍不住淚溼雙眼?
    鐵原阻擊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激動人心的紀錄片,片名叫《鐵在燒》,它記錄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戰役,「鐵原阻擊戰」。1951年5月,鐵原阻擊戰爆發。發動第五次戰役本質是為了能在國際上給美軍施加壓力,加快韓戰的結束,越過三八線,意圖殲滅敵方大量有生力量,逼迫美國和平談判。
  • 四次長沙會戰,哪些集團軍每場都有參戰?集團軍總司令分別是誰?
    ★4次長沙會戰(含衡陽戰役)都有參戰的集團軍番號為:楊森第27集團軍、王陵基第30集團軍。 根據國民政府當時戰報或主指揮官回憶,4比長沙會戰(含衡陽戰役)中方4比累計投入147個師,共計傷亡193732人。 4場中每場都有參戰的集團軍番號為:第27集團軍、第30集團軍(都為川軍的集團軍番號)。
  • 中條山會戰:蔣介石稱「最大恥辱」,抗戰史上的一場閃擊戰!
    蔡州之戰 、瓦橋之戰,都屬於閃擊戰戰例。1937年抗戰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日進行了戰鬥約496次,傷亡多達137.6萬人。這個階段中日兩軍爆發了多場具規模的會戰,包括南昌、桂南、上高等戰役,而1941年的中條山會戰就是典型的閃擊戰戰例。
  • 二戰中最為慘烈的保衛戰!戰場流血漂櫓,守軍卻誓死不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了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無論是歐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又或是亞洲、北非等戰場,同盟國將士們的鮮血鑄就了最後的勝利。而在歐洲的蘇德戰場上,有一場可以稱作是重要轉折點的戰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又稱史達林格勒戰役,發生於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