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會戰:蔣介石稱「最大恥辱」,抗戰史上的一場閃擊戰!

2020-12-04 騰訊網

閃擊戰理論源自英國,隨著德軍在二戰期間將閃擊戰發揚光大。近代西方軍事思想家多將閃擊戰視為"戰略性癱瘓",就是要殲滅敵軍各級指揮部,納粹德國裝甲兵將領古林德就被視為"戰略性癱瘓"理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只要給敵軍發動一個突然而迅速的打擊,敵軍的指揮系統便會陷入完全癱瘓的狀態。

雖然古代中國軍事思想家並沒有提出閃擊戰的概念,但早已認識到速戰速決的效用。孫子曾經說過:"兵貴勝,不貴久。"意思是戰爭只重取勝,不重持久。蔡州之戰 、瓦橋之戰,都屬於閃擊戰戰例。1937年抗戰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日進行了戰鬥約496次,傷亡多達137.6萬人。這個階段中日兩軍爆發了多場具規模的會戰,包括南昌、桂南、上高等戰役,而1941年的中條山會戰就是典型的閃擊戰戰例。

從1941年開始,日軍把作戰重心轉移到華北地區,並制定了一份作戰報告,其中一項是"期待在山西南部消滅中央軍"。所謂"山西南部中央軍"就是指第一戰區司令官衛立煌指揮的、駐守山西南部中條山一帶的國軍部隊。為什麼日軍要急於消滅第一戰區的戰力呢?因為第一戰區在山西南部、黃河北岸一帶構築了堅固陣地,對華北和山西日軍構成了嚴重威脅。除衛立煌指揮的部隊外,第八路軍同樣威脅著日軍,故華北地區被日軍視為"治安情況極為惡劣"的佔領區。日軍根據這個指導方針,在"盲腸症"(第一戰區)與"癌症"(第八路軍)之間,選擇了先對"盲腸症"動手。

中條山東西約170公裡,南北約50公裡,前扼山隘,背臨黃河,位處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交界處,橫亙黃河北岸,東至太行山、太嶽山,西接呂梁山,構成箕形山地,而以汾河河谷為箕底,是瞰制豫北、晉西的戰略要地,亦是河南洛陽、陝西潼關的重要屏障。第一戰區共有11個軍,其中7個軍、16個師、約15萬人部署在中條山。自1938年以來,日軍總共發動了13次進攻中條山國軍陣地的軍事行動,但全被國軍擊退。

1939年夏秋之交,隨著山西東部作戰和潞安掃蕩戰的結束,日軍成功佔領潞安地區,但是,日軍在山西南部仍然面臨著被中國軍隊南北夾擊的威脅:南部有以中條山為根據地的國軍第一戰區部隊,北部有第八路軍,西南部還有閻錫山的晉綏軍。

除發動多次掃蕩戰以消滅中條山根據地國軍的有生力量外,日軍同時加緊修建各類防禦工事。自1939年1月初,日軍在山西南部積極修建工事:在安邑北面的張良村增兵六七百人,並在附近要點架設電網;把在北平、天津徵集的民夫2,000餘人運送到山西,積極修築由臨汾至河津,及由河津至臨晉的公路;博愛的日軍1,000餘人在城西構築工事;臨汾日軍在河西劉村一帶構築工事。日軍又以河南東部地形平坦,所以自1940年以後日漸加強對隴海路的控制,修築一條長約210裡、高約4公尺,上寬16公尺、下寬32公尺的長堤,目的是要令黃河"泛濫西去",並且在江村附近修築水壩。同年底,日軍又在同蒲路沿線築網,並於要害處架設電網、修建炮臺。

隨著日軍在山西南部不斷調動部隊,蔣介石接收到來自山西各地前線將領的報告,指出日軍在山西各地的異動。於是,他通令山西南部各前線指揮官,指出"敵於最近似有侵襲我晉南根據地之行動,仰飭前線各部隊,以打破其企圖",並指示各戰區應加緊徵集民夫修建戰鬥陣地和防禦工事,以及各渡口的河防工事。

從1941年5月7日日軍發動攻擊,至6月2日會戰結束為止,雙方作戰達30日之久。參與中條山會戰的國軍約有17,000餘人,日軍約有18,000至21,000人,史稱是次會戰"戰鬥慘烈,為抗戰數年來所未有",蔣介石亦也親口說中條山會戰是"抗戰最大的恥辱"。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其回憶錄提及德軍在波蘭發動閃擊戰時,說:"閃擊戰的標本:陸空兩軍在戰場上的密切配合;狂烈轟炸一切交通線及任何似乎成為目標的城鎮;還有軍事間諜和傘兵的自由使用。最特別的是,看見了所向無敵的大群裝甲車輛的向前直衝。"可見閃擊戰對邱吉爾所產生的震撼。

中條山會戰爆發時,我們同樣見識到日軍陸空兩軍的協同作戰是如何緊密配合;同樣見識到日軍如何狂轟濫炸國軍交通線和補給線;同樣見識到日軍的便衣隊、小型縱隊是如何滲透到國軍陣地後方施行突襲;同樣見識到日軍空降兵如何被投放到戰場;同樣見識到日軍裝甲兵是如何配合步兵、炮兵、騎兵向國軍陣地衝鋒。

相關焦點

  • 日軍進攻鄭州,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堤壩,曾親眼目睹炸出黃河蛟龍?
    有傳言稱,當今世界上僅存三條蛟龍,其中一條在蔣介石炸黃河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當時稱為花園口慘案。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
  • 揭秘;抗戰時期,擁有鐵拳與鋼頭之稱的國軍名將,是指哪兩位將領
    在八年抗戰時期,國軍陣營也出了許多讓日軍敬佩,尊重的對手,要知道,在日本人眼裡對於比自己要強大的對手,他們都會很敬佩。如白崇禧,湯恩伯,王耀武,李玉堂,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關麟徵,孫連仲等國軍將領在抗戰時期表現出色,同時也是讓日軍敬重的對手。
  • 淞滬會戰慘烈到什麼程度,一天和日軍拼光一個師,鮮血染紅黃浦江
    蔣介石為了打破日軍的企圖,主動在上海發動了淞滬會戰,將日軍由北向南的戰略計劃改為由東向西,以利用中國的地形優勢,以空間換時間,進行長期抗戰。 此次會戰,蔣介石可是下了老本,第一批上去的就是蔣介石的黃埔系精銳部隊,87師,88師,36師三個德械樣板師
  • 歷史上的今天丨血戰武漢:82年前的這場會戰,對中國抗戰意味著什麼?
    由此,抗戰時期的22場會戰中規模最大的戰爭爆發了。百萬精兵血戰武漢武漢會戰還被稱為「東方的馬德裡保衛戰」,它是抗戰期間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會戰。中國軍隊先後投入14個集團軍(50餘個軍)約100萬人。日軍則投入第2軍(4個師團)約17萬人,第11軍(5個師團、1個支隊)約20萬人,總兵力接近40萬人。
  • 八路軍最大的一場戰役,讓蔣介石不得不佩服,實為關鍵的一戰!
    而中日大規模交戰是在淞滬會戰,當時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了粉碎這一陰謀,國民政府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戰役持續了三個月,國民軍死傷30萬人,雖大搓日方軍心,但既削弱了華北抗日戰力同時全面加強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加大了對國民黨的威逼投降,使得當時的投降之風日益嚴重在這種下,八路軍準備主動發動一場大戰,來給國民一記強心劑,粉碎敵人妥協陰謀,這就是百團大戰。
  • 8張地圖,帶你看抗戰中的重要戰役
    在蔣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之下,僅4萬兵力的日軍,在半年之內迅速侵佔了東三省。▽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戰局 | 製圖@Monologue/可視化星球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領導下,東北愛國軍民衝破「不抵抗」的束縛,在白山黑水間燃起救亡的星火。以原東北軍隊為基礎的抗日義勇軍開始了遊擊戰,成為日後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
  • 抗戰中最大規模白刃戰,曾有三個小時聽不到槍聲,擊斃日軍7千人
    1943年,日軍為了速戰速決,完成三個月佔領中國的目的,展開了鄂西會戰。為了確保鄂西會戰的勝利,日軍調動了7個師團,兩個野戰炮兵聯隊,外加航空隊,一共10萬兵力,妄想在長江沿線消滅中國守軍,直逼陪都重慶。
  • 1932年蔣介石一個重要決定,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勇士悲壯的根源
    然而上海對國民黨來說,從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理說,蔣介石必須要在上海進行堅決的抵抗。①從經濟上看,上海是財富的聚集地,也是蔣介石經濟的主要來源。在1931年抗戰爆發前,上海的人口有300多萬,上海的工業實力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及綜合性經濟中心。代表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地價,我們來看看當時上海的地價。
  • 抗戰時河南人民的苦難:前有蔣介石炸掉花園口,後有1942大饑荒
    1938年的3月,徐州會戰開打,但是最後在當年的5月,徐州淪陷,日本政府也計劃大規模入侵武漢,力圖拿下武漢地區。國民黨軍隊在河南鄭州設置軍事防線,蔣介石也親自到鄭州指揮,希望可以在此阻礙和延遲日軍對武漢的進攻,從當時的雙方兵力來看,中國軍隊是佔有優勢的,蔣介石率領軍隊總共15萬人,而土肥圓賢而率領的只有兩萬人,武器裝備上也不必日軍差,畢竟這是中央軍,但是戰爭才開打,就遭到了全線崩潰,之後蔣介石決定撤退,但是日軍還緊追不捨。
  • 此上將是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個忠厚人,晚年住在草山,生活清苦
    中原大戰後,由於蔣介石的逼迫,閻錫山無奈下野,晉省的軍政大權由晉綏警備司令部掌管,徐永昌為司令。楊愛源為副司令,卻掌管實權。由於楊愛源在晉省的影響力巨大,蔣介石一再拉攏楊愛源。先是,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派人送給楊愛源50萬元大洋,不到一月,又送來40萬大洋。
  • 1942年河南曾發生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
    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發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月3日同盟國宣布:蔣介石任中國戰區(包括泰越)盟軍最高統帥。後美國調任史迪威將軍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該區美軍司令。4月8日由美機試航開通駝峰航線。6月4日美日中途島戰役開始。7月17日史達林格勒會戰開始。10月23日英軍發動阿萊曼戰役,非洲戰場實現戰略轉折。國際上,反法西斯戰爭取得重大戰果,並相繼轉入戰略反攻。
  • 朱德:抗戰佇馬太行山
    蔣介石不得不響應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議,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達成了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協議(後雖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因八路軍的名稱已在群眾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人們仍習慣稱它為八路軍),並決定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實行對日作戰。
  • 主帥:荷蘭體育史上最大的恥辱|阿賈克斯|冠狀...
    阿爾克馬爾官方也發布公告稱,他們並不同意歐戰名額的分配方式。排名第六的烏德勒支,也在抗議歐戰名額分配。在積分榜上,烏德勒支比排名第五的威廉二世少3分但少賽一場。而且在荷蘭杯中,烏德勒支也打進了決賽。按照原定規則,荷蘭杯冠軍將會直通歐聯杯。烏德勒支官方指出,該隊在聯賽和杯賽中的成績都沒有得到公正評估。荷甲取消升降級,還惹怒了荷乙領頭羊坎布爾主帥亨克-德容。
  • 1945年審判日本戰犯,蔣介石為何親自下令必須槍斃這個人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同盟國開始組織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的審判。除了紐倫堡審判和京東大審判以外,1945年11月6日,國內還成立了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在各地逮捕和審理日本戰犯,其中又以南京審判規模最大。 南京審判的罪犯裡邊,有許多惡名昭著、喪心病狂、滅絕人性的日本戰犯,如南京大屠殺的首惡,時任日本第六師團中將的谷壽夫,組織殺人比賽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其中甚至還有一個蔣介石極其痛恨的人,他就是酒井隆。
  • 他被譽為中國巴頓,抗戰時期,率領遠徵軍打出中國虎的威名
    作戰勇猛大家都會稱他是第二個巴頓。如在二戰時期的中國軍隊中,就有一位將軍被譽為是中國巴頓,他就是國軍名將廖耀湘。而在他的戰爭生涯,以及在抗戰時期所作出的貢獻,也被譽為中國巴頓,率領遠徵軍打出中國虎的威名。
  • 張靈甫陣亡時,蔣介石責令其上司湯恩伯下跪,拿起手杖就打
    大多數人都有著兩面性,有的人比較突出,有的人比較隱蔽,抗戰名將湯恩伯就是「兩面性」十分突出的一個人,他是少數日軍忌憚的名將,但他手下的隊伍又軍紀敗壞,甚至他親自參與了吃空額、盜賣軍用汽油等行為。在陳儀的介紹下他結識了蔣介石,並且成為了南京中央軍校的上校大隊長,後來更是升任了少將教育長。也因此他成為了黃埔系的骨幹成員,在後來一路高升,深受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在抗戰爆發時他已經是中將軍團長,手下統領著十多萬兵馬。
  • 抗戰勝利後張學良送蔣介石一金表,蔣回贈一36年的書!這是啥意思
    抗戰勝利後,一直被囚禁的張學良送給蔣介石一塊金表作為禮物,隨後蔣介石卻回贈張學良一本1936年的書,然後雙方都沉默不言,這一刻,一塊金表和一本書足以說明了一切!到底一塊金表和一本書是什麼意思?為何當收到禮物的這兩人卻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 點將13鐵拳無敵關麟徵:抗戰時衝鋒在前渾身是傷
    在戰場上關麟徵也是著名的虎將,在抗戰中打出了「關鐵拳」的名號,還一手帶出了被譽為第六王牌的52軍。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關麟徵升任52軍軍長,先後率部參加了保定戰役、漳河戰役,漳河戰役中52軍與日軍展開了激戰,雙方反覆爭奪,白刃肉搏,最終將日軍擊退,因此得到了第一戰區的通令嘉獎。1938年,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52軍在戰役最後階段對臺兒莊日軍的反擊中表現極為出色,予敵重創。時人將臺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徵稱為「孫鋼頭」和「關鐵拳」。
  • 這個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出了名的「忠厚人」,晚年生活清苦
    但是,商震在離開晉軍時,卻給閻錫山去了一封信,稱楊愛源:「星如(楊愛源)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這個評價頗高。後來,晉軍進軍南徵湖南。兩個旅全部完蛋。閻錫山唉聲嘆氣外,只說了一句話:「打聽楊愛源的下落。」——偌大的兩個旅,只要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