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太陽,宇宙,是承載生命生存的基本。它們足夠龐大,大到你我宛若一瓢細沙,但它們也可以很渺小,小到能夠完全載入我們的思維裡。換句話來說,宇宙之大是相對於地球生物外表體格的局限性,而小則是相對於思維的無限遐想。
在人類的時間概念裡,一秒一分稍縱即逝,一天一年相對綿長,但若將它們放在其他未知領域的時間概念中,一年,十年,甚至十萬年都可能是白駒過隙,絕對不可思議,又絕對真實。
在這其中有個假設,倘若以螞蟻的思維來理解時間,它們可能覺得自己的生命足夠漫長,跟人類一樣,同樣會經歷了生老病死。所以當螞蟻的一生同人類的一生劃上等號時,此一分鐘可以等於彼一個小時,一天甚至一周。
而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螞蟻的話,它們的生命周期卻很短,其思維可能也不如哺乳動物精良,不過螞蟻並不會這麼想,因為它們的文明狀態或許還沒有涉及到這一層面。也就是說,螞蟻還無法構思在它們之外的浩瀚世界,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存在。
螞蟻世界尚小,這個世界也未必大。可能地球,乃至宇宙都很小,小到只是一個龐大實驗艙的組成部分,它們皆由一些超出現在人類文明思維範疇的「人物」在操控,目前看來,這些「人物」可以是我們尊崇的「神」。
有的觀點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過個人覺得,神學並非是不解釋的虛妄,更多的是作為思維局限的依託。
每當「神」眨眼,或者是睡了一覺,可能我們好幾代人都已經入了土,甚至已遞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文明。
而關於生命體的起源,則可以認為是「神」的傑作。它們可能為了詮釋生物的演化過程,選擇將地球當做培養皿,同時在恰當的時間及環境加入了生命體和一滴富含營養物質的養料(水),進而得到了這個較為完美的藍色星球。
顯然,這些「神」的實驗很成功,至少這才剛開始了「一分鐘」的實驗很成功,像另外那些進行了「一個上午」,「一個禮拜」的實驗又到了何種地步,目前是不得而知的。
亦或者說,地球、人類本身就是「神」,可能在一些人類還無法涉及到的地方或者空間,有的文明就在悄悄演化,它們是縮小版的地球,我們則是能改變其文明走向的「人物」。
總結一句話,宇宙應該是有限的,思維應該是無限的,有多少個生命,就有多少個「地球」。當然了,通篇理論只代表個人觀點,無任何參考價值,只圖各位一樂。
不過正是這些莫須有的觀點,卻讓人犯了愁,白了頭,因為好奇它是什麼,所以才會去思考它是什麼。
每一個獨立生命體的思維、情感,都是偉大的,神奇的東西。因此,除了蚊子之外,每個物種都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和肯定。
那麼你的宇宙又長什麼樣呢?一定也不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