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假說: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實驗艙?|遙河005

2020-09-03 遙河

地球,太陽,宇宙,是承載生命生存的基本。它們足夠龐大,大到你我宛若一瓢細沙,但它們也可以很渺小,小到能夠完全載入我們的思維裡。換句話來說,宇宙之大是相對於地球生物外表體格的局限性,而小則是相對於思維的無限遐想。



在人類的時間概念裡,一秒一分稍縱即逝,一天一年相對綿長,但若將它們放在其他未知領域的時間概念中,一年,十年,甚至十萬年都可能是白駒過隙,絕對不可思議,又絕對真實。


在這其中有個假設,倘若以螞蟻的思維來理解時間,它們可能覺得自己的生命足夠漫長,跟人類一樣,同樣會經歷了生老病死。所以當螞蟻的一生同人類的一生劃上等號時,此一分鐘可以等於彼一個小時,一天甚至一周。


而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螞蟻的話,它們的生命周期卻很短,其思維可能也不如哺乳動物精良,不過螞蟻並不會這麼想,因為它們的文明狀態或許還沒有涉及到這一層面。也就是說,螞蟻還無法構思在它們之外的浩瀚世界,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存在。



螞蟻世界尚小,這個世界也未必大。可能地球,乃至宇宙都很小,小到只是一個龐大實驗艙的組成部分,它們皆由一些超出現在人類文明思維範疇的「人物」在操控,目前看來,這些「人物」可以是我們尊崇的「神」。


有的觀點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過個人覺得,神學並非是不解釋的虛妄,更多的是作為思維局限的依託。


每當「神」眨眼,或者是睡了一覺,可能我們好幾代人都已經入了土,甚至已遞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文明。


而關於生命體的起源,則可以認為是「神」的傑作。它們可能為了詮釋生物的演化過程,選擇將地球當做培養皿,同時在恰當的時間及環境加入了生命體和一滴富含營養物質的養料(水),進而得到了這個較為完美的藍色星球。


顯然,這些「神」的實驗很成功,至少這才剛開始了「一分鐘」的實驗很成功,像另外那些進行了「一個上午」,「一個禮拜」的實驗又到了何種地步,目前是不得而知的。



亦或者說,地球、人類本身就是「神」,可能在一些人類還無法涉及到的地方或者空間,有的文明就在悄悄演化,它們是縮小版的地球,我們則是能改變其文明走向的「人物」。


總結一句話,宇宙應該是有限的,思維應該是無限的,有多少個生命,就有多少個「地球」。當然了,通篇理論只代表個人觀點,無任何參考價值,只圖各位一樂。


不過正是這些莫須有的觀點,卻讓人犯了愁,白了頭,因為好奇它是什麼,所以才會去思考它是什麼。


每一個獨立生命體的思維、情感,都是偉大的,神奇的東西。因此,除了蚊子之外,每個物種都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和肯定。



那麼你的宇宙又長什麼樣呢?一定也不賴吧?

相關焦點

  • 蓋亞假說:地球是一個生命體嗎?
    通過對地球上的生態演化歷史不斷深入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到生態系統具備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在過去的40億年時間內自發地調節生態系統,使之更加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在此基礎上,人類也擁有了合適的生存空間。部分科研人員認為,雖然地球的生態仍有脆弱之處,但各個物種以彼此合作的方式在地球上生存。
  • SpaceX將把滿載科學實驗結果的「龍」飛船返回艙帶回地球
    SpaceX公司在為NASA完成第21次商業補給服務任務後,會安排一艘獨特的貨運「龍」飛船返回地球。 改造後返回艙將在大約12小時後離開國際空間站,並在佛羅裡達州海岸濺落。  這枚特殊的太空艙將把更多的科學實驗樣本帶回地球,比以前任何一次帶回的量都要多得多。
  • 蓋亞假說引起爭議,地球真的是一個活的生命體?
    如今西方環保運動與倡議生態優先的綠黨普遍接受的環境保護運動的基礎理論就是蓋亞假說,其認為環境與生物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並且使得地球中的生命體能夠在地球中持續生存並且發展。蓋亞假說認為這種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狀態是一種生命有機體的特徵,也叫作體內平衡。
  • 蓋亞假說——一種新的地球系統觀
    他利用血液循環和氧與生命之間的聯繫等生理學的發現來看待地球的水循環和營養元素的運動。然而,到了19世紀哈頓的這種把地球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的觀點被拋棄了。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分離了。地質學家認為,地球環境的變化只不過由化學的和物理的過程所決定;而生物學家則認為不管地球環境如何變化,對有機體來說,只是個適應的問題。
  • 我對科學假說的認識軌跡
    思維意識存在著很強的矛盾性,一次恐懼致使我感覺靈魂要飛起來,後去查閱醫書,得知只是一種幻覺。難道東方哲學和馬克思錯了嗎?但我堅信: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按規律運動的。我又反覆考慮了好多天:認為根本不存在時空隧道,而是愛因斯坦給我們樹立了一個錯誤的時空概念;光速飛行器即使看到以前及未來社會,也不會是真的,應是虛幻世界,但還是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 假說|人類是被關在地球的試驗品?
    毒雞湯奉上:有些事不是你有能力就能做到的,1.5億光年外的太陽我都能看見,一個大活人怎麼就找不找呢地球是個監獄,人類只是試驗品?有沒有這種可能呢?這就像我們人類做的小白鼠實驗一樣,控制著一個變量,然後看人類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 威武|長五遙五送嫦五!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成功繞月後,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安全精確著陸,為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鵲橋」穩定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軌道,解決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通訊問題。同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從地球啟程,於2019年1月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黑洞假說成立嗎?《物道理論》提倡假說但不提倡用假說去推論假說
    他發現這個半徑是一個球狀對稱、不自轉的物體重力場的精確解。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承認史瓦西半徑的存在。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中,尤其在萬有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史瓦西半徑」雖然被現在的科學界所承認,但它的真實存在性無法得到有效的驗證,因為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實驗能把物體壓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所謂的「發現」其實是建立在假說的基礎上。
  • 如果地球有意識,會怎麼看待人類?「蓋亞假說」給出一個答案
    地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隨著人類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發現腳下的地球也在逐漸被我們改變,人類人口不斷增加,地球環境逐漸惡化,野生動物失去了原本的生存空間,大部分動物選擇儘量躲避人類,也有一部分生物融入到了城市中,但是這些生物基本都是昆蟲或者老鼠等底層生態位。
  • 俄羅斯籌備新實驗艙
    「探索號」是專用於對接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的小型實驗艙,能夠同時停靠2個飛船,還能作為太空人空間行走前的準備艙。俄宇航局計劃於2021年4月向空間站發射一個名為「科學號」(Nauka)的新型多功能實驗艙,預計將成為俄太空人的主要實驗艙,並為太空人增加一個床位和一個太空廁所。
  • 蓋亞假說:地球是個生命體?
    在很多人看來,詹姆斯-拉夫洛克是一個瘋子,因為他為一個看似荒誕無比的理論奮戰了50餘年。而這個理論便是他自己所創立的「蓋亞假說」,蓋亞是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的名字,而蓋亞假說則認為,我們的地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物體。拉夫洛克那麼拉夫洛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論呢?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
  • 縣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 「歡樂小水娃 『河』我迎新年...
    縣第三實驗幼兒園開展 「歡樂小水娃 『河』我迎新年」活動 一月份的天空 暖陽高照 而更加溫暖的是 一場別樣的迎新年活動
  • 2020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接著發射兩個實驗艙
    然而在20年前,作為地球人類的國際空間站(IIS)項目卻唯獨將中國拒之門外,導致在過去十多年裡,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國家太空人不斷地前往國際空間站,美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加拿大,甚至是阿聯,國人只有幹羨慕份兒。
  • 壯麗70年|回顧中國載人航天的輝煌成就
    並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統間的協調性;神舟五號飛船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在一段歷時21小時23分的太空遨遊,讓全世界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軌道艙留軌運行了707天,開展了大量的科學實驗,為長壽命空間飛行器的研製積累了經驗。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兩人多天飛行,標誌著我國多項載人航天技術達到世界頂先水平。
  • 魔幻2020,聊聊「蓋亞假說」
    地球的免疫系統察覺了人類的活動,開始發揮作用。大自然在試圖除掉人類這種寄生生物的感染。說不定愛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過程的第一步。」很有末世風格的語言,就是這麼一段,勾起了記憶中一個名詞—「蓋亞假說」。而蓋亞假說,則是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的。在這個假說中,洛夫洛克把地球比作一個可以自我調節的生命體。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是有生命的,而是說明生命體與自然環境之間形成了一個可互相作用的複雜系統,包括大氣、海洋、極地冰蓋以及我們腳下的巖石。
  • 蓋亞假說再引爭議,地球是獨立的生命體,能自我調節?
    在這浩瀚宇宙中,人類只是滄海一粟,人類依靠著地球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才能夠維持生存,也就是說地球是宇宙中具有生命體的星球,正是因為如此,地球在眾多的星球中變得極為特殊。說起地球的起源,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提出的任何一個觀點都有各自的理由。
  • 三種假說,論證死亡只是另一種「開始」!
    這種觀點的體現就是靈魂論,很多人認為人類是有靈魂的,死亡的只是我們的肉身,我們的靈魂在肉體死亡之後可以繼續存活,來的死亡後的世界,或是天堂或是地獄。科技發展到現在,可以定義死亡,但是卻始終無法將「死亡」與「新的開始」劃上等號!
  • 滬中學生提出天文假說:8大行星磁場受銀河系影響更大
    [我要留言]   銀河系的磁場強度只是太陽磁場強度的
  • 飛船在太空都幹啥 盤點神舟飛船上的空間實驗
    神舟三號:驗證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  神舟三號裝載了10項44臺有效載荷設備,以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為主,主要有捲雲探測儀、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地球環境監測系統、多工位空間晶體生長爐、空間蛋白質結晶裝置、空間細胞生物反應器、空間環境監測系統、窗口組件及有效載荷公用設備等。
  • 宇宙是一個巨型生物,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個細胞?
    宇宙是一個巨型生物,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個細胞? 地球上任何生命萬物的組成,都是由一個細胞又一個細胞建立的,每個細胞共同組建成了一些神經元,最終完成一項動作,也能組成一個生命的形態,就說我們人類,身上就有數千萬個細胞,那有沒有這種可能?地球生活的宇宙也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呢?而我們看似非常巨大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的一個小小的細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