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pí)蟲,被我們忽略的危險

2021-02-19 微懷寧網

最近科裡來了一位被蜱(pí)蟲咬傷的患者。蜱(pí)也叫壁蝨,鱉吃,俗稱狗鱉、草別子、牛蝨、草蜱蟲、狗豆子、牛鱉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讀音shà)等。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關於這種蟲之前也是在網上看到類似的文章,現在在現實中碰到了我想寫篇文章讓更多人了解這種蟲並且讓更多人知道如何處理以及避免被咬傷的機率。

患者是在山上採茶時被咬傷的,當時以為是普通蟲便想用手去掃 。而這種蟲咬上之後它的口器會使勁往皮膚裡鑽,越鑽越緊,單純用手去除很可能就是斷其身子,而口器依然緊緊鑽在你的皮膚裡,這位患者就是。好在患者沒有忽視這一殘剩在皮膚裡的一點,她隨及立即去了就近的診所,那裡的醫生將剩餘的清除了,建議她來醫院進一步檢查。

我們收到這位患者入院時她的局部皮膚紅腫,癢感,中央有蟲咬的痕跡,我們立即給患者做了對症處理,現在患者恢復已出院。

對於這種蟲,它主要出現在夏天,如果發現被咬的時候,不要生拉硬扯,小心弄傷自己的皮膚和預防蜱蟲的口器斷在皮膚裡面,主要方法就是可以用酒精、煤油、塗在它的腦部,還有可以用香菸燙蜱蟲或是點蚊香,它就會自己鬆口出來。當取下蜱蟲後,傷口一定要消毒,如果還有蜱蟲的口器斷在皮膚力量,要馬上去醫院手術取出來。它跟普通蚊蟲叮咬並不一樣,被咬傷後有紅腫,有的會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被咬不可怕,可怕的是蜱蟲自身攜帶的病毒一旦進入血液中重者會引起心力衰竭等。蜱蟲咬傷潛伏期很短,一般幾個小時,至幾天發病,不會潛伏几個月,甚至一年的。預防蜱蟲措施:比如穿防護服,紮緊褲腳、袖口和領口等,就算是暴露在外的皮膚,也要塗好驅蟲劑,當離開的時候,要檢查一下身上有無蜱蟲,不然帶回家裡都不知道。所以夏天到了希望大家儘量不要去蟲草較多的地方,叢林,山上等,安全第一。

小蟲雖小,危害甚大

蜱蟲叮咬不可輕視

一定要做好防護

敬請轉發提醒

!!!

(程瑤,就業於安慶中醫醫院,業餘愛好看書,寫作,攝影。)

相關焦點

  • 芒果上發現這個蟲,用氯氰菊酯加毒死蜱噴有用嗎?
    近日一位福州市用戶在農管家提問:就發現這個蟲,用氯氰菊酯加毒死蜱噴有用嗎? 張靜(擅長植保技術) 綠磷象甲,毒死蜱換成噻蟲嗪效果更好 呂蘭華(山東省陽穀縣農業局) 可以混合噴施象甲蟲危害。
  • 廣東18年不見蜱感染 瀋陽曾現「食人蟲」就是蜱
    何劍峰說,一些農村小孩還曾拿蜱來玩,農村人也常說「牛蜱」、「羊蜱」、「草蜱」,其實就是附在各種動物或植物上的蜱。據悉,廣東省疾控中心從1992年已開展對蜱及其傳播的疾病的研究和監控,發現蜱既可以傳播細菌,也可以傳病毒,還可以傳播立克次體(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物質)。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 一個月後生命垂危(圖)
    森林腦炎  潛伏期長的可達35天  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蜱為其傳播媒介。  潛伏期  一般為10~15天,最短2天,長者可達35天。接種後,可以預防患上被蜱蟲咬傷引發森林腦炎。一旦被蜱蟲咬傷,再接種疫苗,就不起作用了。「因為抗體形成的時間,沒有發病的時間快!」專家說,對於目前周通的情況,已經不適合用疫苗來治療。  4問蜱蟲  1 蜱蟲愛在哪兒「作案」?  蜱(pí),也叫壁蝨,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蝨等。
  • 多用途的有機磷類殺蟲劑~毒死蜱
    毒死蜱又叫氯蜱硫磷、樂斯本。是美國陶氏公司1965年開發研製殺蟲劑。對多種害蟲有效,在我國農業生產應用中,有很多應用。2019年,國家把毒死蜱列為限制銷售類農藥。今天咱們就一起學習交流毒死蜱的具體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項。
  • 被蜱蟲咬傷喪命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被蜱蟲咬傷喪命,被蜱蟲咬傷後因為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令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之中。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在南京鼓樓醫院救治下,宋先生脫離了危險。
  • 奪命蜱蟲 被蜱蟲咬傷如何處理?
    而武漢胡女士端午爬山時被蜱蟲咬傷,幾天後才發覺,只能被迫挖肉取蟲。蜱蟲有芝麻綠豆大小,頭部會扎進肉中,被咬後嚴重可致人死亡,2010年蜱蟲就曾致河南18人亡!  蜱的危害  蜱叮人後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症狀,更為嚴重的是蜱可傳播多種疾病。
  • 我國科學家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張振威 攝解放軍報北京8月24日電 特約記者 張振威、王靜怡、記者 邵龍飛報導: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病原體分布特點。
  • Cell:曹務春/趙方慶團隊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亟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的深度認識,然而蜱基因組研究一直是一項空白,全球也僅有肩突硬蜱1個蜱種的基因組發布,嚴重製約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 身上出現這個「小黑點」,非常危險!千萬當心!
    點擊播放 GIF 0.0M安徽曾有多人被蜱蟲咬傷身亡2019年5月,舒城縣湯池鎮魯畈村一位五十多歲大媽在山上摘茶時,被蜱蟲咬傷。2018年4月,舒城縣湯池鎮譚嶺村一位五十多歲大媽在山上摘茶時,被蜱蟲咬傷(當地俗稱草蜱,蜱縮),後來送醫治療,五天後不幸去世。
  • 田俊華「尋蟲記」
    狗沒有牛那樣配合取蟲,必須要在狗主人的幫助下取蟲,儘管如此,田俊華還是經常被狗咬傷。2010年6月,在廣水的一個村子裡,田俊華為一隻土狗取蟲,狗主人儘管摁住了狗,但最後還是掙脫,掉頭就咬了田俊華一口,手上頓時流血,田俊華沒有慌張,去農戶家找來肥皂對水,用肥皂水衝洗傷口10分鐘後,處理完手上的工作,趕緊回到武漢接種疫苗。從動物身上取蜱蟲也有講究的,必須是活蟲。
  • 被蜱蟲咬過會有生命危險嗎?被咬了怎麼辦?
    如果被蜱蟲要到該怎麼辦呢?自然界中又有哪些能殺人的害蟲呢?那就讓我們往下看吧。被蜱蟲咬到該怎麼辦蜱蟲俗稱壁蝨、扁蝨或草爬子,它只有火柴頭大小,多以血液為食。蜱蟲主要出現在草地或樹林中,所以出外最好噴抹防蚊液,並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外衣。而最近,也時常能看見蜱蟲要死人的報導。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這是什麼蟲?
    可以使用螺蟲乙酯+呋蟲胺, 螺蟲乙酯+噻嗪酮,防治蚧殼蟲既安全又高效。 夏英三(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農技站) 蚧殼蟲。用噻嗪酮,藜蘆鹼,松脂酸鈉,嘧啶磷,螺蟲乙酯噴霧防治。 經過專家看圖識病,初步確認為柑橘「蚧殼蟲」,如有疑問,您請繼續往下看。
  • 狗狗被蜱蟲咬了該怎麼辦?
    在幾種比較常見的寄生蟲問題當中,蜱蟲算是常見又最危險的一種,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關於蜱蟲的問題。(為了避免閱讀不適,所以不會出現密集、可怕的蜱蟲圖片)【一】蜱蟲是一種怎麼樣的寄生蟲?蜱蟲也叫草爬子、扁蝨,它的品種其實很多,全世界有800多種,而我國目前發現了100多種。
  • 中國科學家首次報告六大蜱種基因組
    作為一種人獸共患病的重要傳播媒介,蜱能傳播40餘種疾病,可導致死亡或慢性後遺症。而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急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但此前全球只發布了1個蜱種(肩突硬蜱)的基因組。
  • 我國科學家首次報告六大蜱種基因組
    蜱是一種傳播人獸共患病的重要媒介,能傳播40餘種疾病,如森林腦炎、發熱伴減少症候群、萊姆病等,可導致死亡或慢性後遺症。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急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然而,全球也僅有肩突硬蜱1個蜱種的基因組發布,嚴重製約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 這是柑橘「蚧殼蟲」嗎?該怎樣防治?
    經專家診斷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柑橘、葡萄、棗) 蚧殼蟲危害用螺蟲乙酯或噻嗪酮防治 高勝濤(河北省石家莊市,擅長植保技術) 蚧殼蟲用聯苯菊酯螺蟲乙酯噻蟲嗪烯啶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