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22℃下的懷柔,是這樣的!

2021-01-07 瀟湘晨報

今冬最強寒潮來了

你感受到今早的氣溫變化了嗎?

兩條絨褲都扛不住

寒潮+持續低溫+大風預警

三股勢力的碰撞

讓我們連出門都變得「坎坷」

01

北京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7日16時30分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8-30日北京地區將出現寒潮天氣,最低氣溫下降8℃以上,28日夜間至30日平均風力5級左右。

02

北京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7日16時30分發布持續低溫藍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北京市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平原地區日最低氣溫低於零下10℃,請注意防範。

03

而懷柔

今天白天的最高氣溫也已跌破0攝氏度

這溫度比冰箱冷藏室還要冷

據了解

目前懷柔的體感溫度

為-22℃

所以

大家出行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面對這樣的極端天氣

快遞小哥

環衛工人

外賣小哥

文明引導員

......

他們早晚堅守

在懷柔的街頭

因為他們堅守

在寒風瑟瑟中

也有雪中送炭般的溫暖

據了解

北京的天氣要一直冷到元旦假期

寒潮也將實現「跨年」

在「強降溫+大風」雙重出擊下

除了添衣保暖

避免凍傷之外

外出行走和開車要避免冰雪覆蓋的道路

當心路滑

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和臨時搭建物要做好加固

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注意通風

資料來源:北京日報

圖文編輯:袁靖茗

【來源:懷柔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炸彈氣旋"暴擊美國:最低體感溫度-69 致22人死亡
    空口無憑? 那我要放「大招」了! 請各位小夥伴抱好你的小暖氣, 先來幾張圖隨意感受下! 剛撲滅大火的消防員,帽子立刻成了這樣 低溫嚴寒已致22人死亡 局地溫度-46 緊隨「炸彈氣旋」的腳步,嚴寒天氣給美國東海岸帶來了暴風雪天氣和低溫。6日,據美國媒體報導,低溫嚴寒天氣已經造成美國全國範圍內至少22人死亡。
  • 什麼是「體感溫度」?
    今年夏季,伊朗有一天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人體組織不會出現變化嗎?解決這個問題前,請先注意「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溫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
  • 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原標題: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感覺,天氣預報明明是32℃,但體感溫度卻不止於此,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感溫度和預報溫度不同所造成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
  • 體感溫度計算方法研究
    人們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中,提出了許多表徵體感溫度或人體舒適度的辦法,劉梅、于波等根據熱平衡建立體感溫度模型[2-3]、紀秀玲、陳慧梅、譚福君等通過調查人體在夏季、冬季對環境的反應[4-6]、呂偉林、吳兌、Gail S.Brager等對多種人體舒適度和體感溫度公式進行對比分析[7-9],各級氣象臺站則採取各種經驗公式的方法開展體感溫度預報服務。
  • 對流傳的《不同溼度風速條件下的體感溫度》的質疑!
    通過比較和分析,雖然說這份資料在國外有它的實驗依據,但是我還是懷疑其準確性。並且,這份數據並未告訴我們它適用於哪一雞種的哪一日齡體重。   從數據變化來看。在風速和溼度呈線性變化的情況下,體感溫度的變化缺乏一定規律的曲線趨勢,因此,我們了解其因果關係,卻沒有專業人員提供風速、溼度、環境溫度、日齡對體感溫度的影響參數,更沒有人提供這些參數之間的函數關係。
  • 體感溫度和溫度間有啥關係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熱指數的概念,這個指數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溼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儘管這是美國「標準」,或許和中國人的感受稍有差別(人種不同,體表的汗腺、體毛可能有一些差異,導致散熱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
  • 最低體感溫度-69℃,已致22人死亡
    上周末,美國東北部部分地區竟然比火星表面的溫度還要低!!!空口無憑?那我要放「大招」了!請各位小夥伴抱好你的小暖氣先來幾張圖隨意感受下!……低溫嚴寒已致22人死亡局地溫度-46℃所謂風寒效應,是指因為風而使得體感溫度較實際體溫低的現象。
  • 懷柔科創||公示!懷柔科學城規劃這樣做...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會同懷柔、密雲兩區政府,組織編制了《懷柔科學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年—2035年)》(以下簡稱「控規」)。目前已形成控規草案,於10月22日起正式啟動社會公示。控規編制工作建立了由主責單位、責任單位、專家智庫、規劃編制工作營組成的四級聯動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工作營的支撐平臺作用,廣泛邀請建築、科研、景觀、產業、國際化服務等多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共同參與、全程指導,有效提升了規劃的前瞻性。
  • 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區別大
    天氣預報的氣溫與人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存在差異,特別是夏季,感覺溫度比預報的高很多。為什麼?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是不同的概念。天氣預報的高溫單純是1.5米高處的氣溫。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溼度、風速、太陽輻射(或日射)、著裝顏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詳解體感溫度
    相繼提出了風寒溫度、熱指數、舒適度和體感溫度等概念及計算方法。其中美國學者斯蒂德曼推出的體感溫度預測方法一經問世,便在英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氣象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大家都知道,人體健康的一個基本標誌就是要有正常的體溫,體溫不正常,健康上肯定出了問題。
  • 夏季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區別大
    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溼度、風速、太陽輻射(或日射)、著裝顏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體感溫度是指人感覺到冷熱的溫度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人體皮膚溫度。因為體感溫度受四項因素的影響:一是氣溫,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很多時候溫度比較高,但是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的體表的水分被高溫所蒸發掉而比較乾爽;三是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氣流在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比較乾爽;四是輻射,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到人,會感覺到難受,如果在樹陰底下或遮陽棚下,感覺與太陽直接輻射就完全不一樣,一般陰天與晴天的溫度相差4
  • 【空氣溼度與體感溫度】
    日常生活裡,常有人感到天氣預報中的氣溫與自身實際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不一致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接下來的天氣關鍵詞是這樣的:一個字「熱」,兩個字「防暑」,三個字「開空調」。  同樣是三十幾度的高溫,為啥有時覺得有絲絲涼意,有時卻感覺熱浪滾滾?6月24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山西被劃入「燒烤派」   同樣是熱,全國各地的感受卻不同。
  • 氣溫和體感溫度的區別
    我們常說的氣溫是指空氣的溫度,並不代表人體對周圍環境的冷暖感知。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還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相對溼度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氣象部門的體感溫度公式,當氣溫為5℃時,相對溼度50%,體感溫度只有3.9℃,當溼度達到80%,體感溫度僅有1.9℃;如果溼度達到100%,體感溫度就接近0℃了。
  • 那是你的體感溫度在「搗鬼」-新華網
    人們會感受到這種差別,其實都是體感溫度在作祟。什麼是氣象溫度?氣象上所說的「溫度」指的是大自然狀態下自由流動的空氣溫度。據報導,按照全球氣象組織統一規定的標準,氣象部門測定的溫度是放置在百葉箱裡的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距地面1.5米高,且要安放在防太陽直射、防風、防雨、通風的草坪上,它代表著自然狀態下不受幹擾的標準空氣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
  • 手繪科普插畫: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
    今天小據想和大家聊聊,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近期的幾場降雨讓不少地區居民都頓感涼爽然而「天氣預報說是30℃,但我感覺像是35℃」這樣的疑問仍然存在一些人心中為啥會差這麼多?由此,一個老話題又來了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比如,同樣是30℃時,當相對溼度只有50%時,體感溫度達到31.1℃,與實際氣溫比上升了1.1℃;而當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飆升至40.6℃,比實際氣溫高出10.6℃。可見,夏季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而在同樣的相對溼度下,溫度越高,相對溼度對體感的增溫作用也越明顯。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當天,當地實際氣溫達到46℃,相對溼度47%,體感溫度便飆升至74℃。
  •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不是一回事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為什麼不一樣?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  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主要有四項:  一是溫度,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