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氣體摩爾體積

2020-11-23 新東方

  氣體摩爾體積

  教學設計示例二

  第二節 氣體摩爾體積

  第二課時

  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特別是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的基礎上,掌握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能力目標

  通過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和有關計算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通過有關氣體摩爾體積計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並了解學科間相關知識的聯繫。

  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通過教學過程中的設問,引導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板書] 二、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討論] 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氣體的質量和氣體中的粒子數目之間的關係:(由學生回答)

  [板書]

  1. 依據: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類型

  (1)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氣體的質量和氣體中的粒子數目之間的關係

  [投影] 例題1:在標準狀況下,2.2gCO2的體積是多少?

  [討論] 1.由學生分析已知條件,確定解題思路。

  2.學生在黑板上或練習本上演算。

  [強調] 1.解題格式要求規範化。

  2.計算過程要求帶單位。

  [板書](2)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投影] 例題2:在標準狀況下,測得1.92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mL。計算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討論] 分析已知條件首先計算氣體的密度: =

  然後求出標準狀況下22.4L氣體的質量,即1mol 氣體的質量:M= Vm

  [學生解題] 分析討論不同的解法。

  [投影] 例題3:填表

  物質物質的量體積(標準狀況)分子數質量密度

  H20.5mol

  O2 44.8L

  CO2 44/22.4g.L-1

  N2 28g

  Cl2.HCl混合氣 3.01×1023

  [練習]若不是標準狀況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解題。

  某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4,求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分析]由於是同溫同壓,所以式量的比等於密度比。

  [板書](3)混合氣體

  [投影] 例題3:已知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4 :1,求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分析] 已知混合氣體的組成,求其相對分子質量,應先求出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如用n1、n2……表示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M1、M2……表示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摩爾質量;V1、V2……表示混合物中各組分的體積,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可由下面的公式求得:

  計算的結果是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這一數值要求學生記住,這樣在以後的學習中判斷某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還是小,直接把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進行比較即可。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為44>29,密度比空氣的大。氫氣的式量2<29,密度比空氣的小。CO的式量為28,密度與空氣的接近。

  [小結] 氣體摩爾體積概念、公式、單位

  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

  [課堂檢測]

  1.在相同的條件下,兩種物質的量相同的氣體必然( )

  A.體積均為22.4L B.具有相同的體積

  C.是雙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數目

  2. 同溫、同壓下,H2和He兩種氣體單質的,如果質量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體積比為2 :1 B.原子個數之比為2 :1

  C.密度之比為1 :2 D.質子數之比為1 :1

  參考答案:1. B 2. B、D

  [作業] 質量監測有關習題

  板書設計:

  二、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1. 依據: 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類型

  (1)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氣體的質量和氣體中的粒子數目之間的關係

  (2)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3)混合氣體

  探究活動

  摩爾氣體常數的測定

  定義1 摩理想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P0V0/T0值,叫做摩爾體積常數,簡稱氣體常數。符號 R

  R=(8.314510 0.000070)J/(mol••••K)。它的計算式是

  原理 用已知質量的鎂條跟過量的酸反應產生氫氣。把這氫氣的體積、實驗時的溫度和壓強代入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爾氣體常數R的值。氫氣中混有水蒸氣,根據分壓定律可求得氫氣的分壓(p(H2)=p(總)-p(H2O)),不同溫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

  操作 (1)精確測量鎂條的質量

  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稱取一段質量約10mg的表面被打亮的鎂條(精確到1mg)。

  方法二:取10cm長的鎂帶,稱出質量(精確到0.1g)。剪成長10mm的小段(一般10mm質量不超過10mg),再根據所稱鎂帶質量求得每10mm鎂條的質量。

  把精確測得質量的鎂條用細線系住。

  (2)取一隻10 mL小量筒,配一單孔塞,孔內插入很短一小段細玻管。在量筒裡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後十分仔細地向筒內緩慢加入純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層為酸,上層為水,儘量不混合,保證加滿水時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

  (3)把系有細線的鎂條浸如量筒上層的水裡,塞上帶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壓住細繩,不讓鎂條下沉,量筒口的水經導管口外溢。這時量筒中和玻璃導管內不應留有氣泡空隙。

  (4)用手指按住溢滿水的玻璃導管口,倒轉量筒,使玻璃導管口浸沒在燒杯裡的水中,放開手指。這時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觸到鎂帶而發生反應,生成的氫氣全部倒扣在量筒內,量筒內的液體通過玻璃導管慢慢被擠到燒杯中。

  (5)鎂條反應完後再靜置3~5分鐘,使量筒內的溫度冷卻到室溫,扶直量筒,使量筒內水面跟燒杯的液面相平(使內、外壓強相同),讀出量筒內氣體的體積數。由於氣體的體積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實際體積要比讀數體積小約0.2mL,所以量筒內實際的氫氣體積VH2=體積讀數-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

  (6)記錄實驗時室內溫度(t℃)和氣壓表的讀數(p大氣)。

  計算 (1)根據化學方程式和鎂條的質量算出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nH2)

  (2) 按下列步驟計算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查表得到室溫下水的飽和蒸氣壓(pH20),用下式計算氫氣的分壓(pH2)

  根據下式

  把 , T1=273+t, p0=100Kpa, 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是

  因此,摩爾體積常數(R)是

相關焦點

  •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化學上冊摩爾質量和氣體摩爾體積同步訓練題(附...
    D 標準狀況下H2O不是氣態,體積大約為18 mL,遠遠小於22.4 L;A錯誤;0℃、101 kPa時36.5g HCl的體積為22.4 L,20℃時其體積應大於22.4   L;同理常溫常壓下17gNH3的體積也   大於22.4 L,B、C均錯誤;標準狀況   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   L,不論它是純淨氣體還是混合氣體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甲烷 2013-01-13 23:5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2012高考化學知識點 物質的量和氣體摩爾體積
    2012高考化學知識點 物質的量和氣體摩爾體積 2012-05-09 18:26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  3.問題線:通過「思考與交流」,應用初中化學知識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過設計閱讀導向性問題提綱引出濃硫酸的化學性質,最後用科學實驗解決問題。
  • 高中化學《摩爾質量》教案
    一、教學目標1.能說出摩爾質量的概念,並且知道摩爾質量是聯繫微粒個數和物質質量之間的橋梁。2.通過類比、歸納,培養從宏觀到微觀的思維轉化能力,學會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3.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尊重科學的思想。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摩爾質量的概念和物質的量及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係。
  • 氣體摩爾體積
    【學習重點 】1.掌握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2.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
    (3)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與摩爾質量關係n=m/M4.氣體摩爾體積(1)概念氣體摩爾體積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有的體積,符號為Vm,單位為L/mol。(2)特例標準狀況是指溫度為0℃,壓強為101kPa,此情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教案一  教學目標:  1.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滲透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懷  教學重點:  1.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教學難點: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教學方法: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物質的量[第一課時]
    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   強調解題規範化,單位使用準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和摩爾質量。這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 初三物理教學教案:氣體摩爾體積
    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radio","group":"basics","name":"grade","type":"radio","data":["高一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化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課題溴與海水提溴   教學   目標1. 掌握Br2、I2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 掌握Br2單質的製取流程。   3. 比較Cl2、Br2、I2單質氧化性的強弱。
  • 必修一1.2.2氣體摩爾體積
    3.影響氣體摩爾體積的因素(1) 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取決於氣體所處的________和________。(2) 標準狀況下(即____________),氣體摩爾體積為________。非標準狀況下,1 mol氣體的體積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時,一定要看清氣體所處的狀態。(2)1種狀態:必須為氣體。如水、酒精、CCl4等物質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3)2個數據:「1 mol」「約22.4 L」。2.計算混合氣體摩爾質量的方法(1)已知混合物的總質量[m(混)]和總物質的量[n(混)]:
  • 名師精講|第1講 物質的量和氣體的摩爾體積
    (3)使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只用於表示微觀粒子的多少,不適合表示宏觀物質。用摩爾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名稱、符號或化學式。溫馨提示:在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不僅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微粒個數的關係,還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的關係。
  • 高一化學教案:《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教案一
    高一化學教案:《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教案一  啟發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
  • 初中化學《空氣的成分》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提問】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加熱或點燃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氮氣是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的氣體,一般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採取怎樣的方法來測定氧氣的含量?【學生回答】燃燒一定量的空氣,測量消耗掉的氣體的體積即可。【教師活動】據此我們設計了一個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
  • 【高中化學說課】摩爾質量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一、說教材《摩爾質量》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內容,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從量的角度引導學生研究化學反應、研究化學變化,在初中從質量的角度宏觀分析化學之後,逐步深入的學習了微觀世界的量度方法。
  • 高中化學重難點,氣體摩爾體積!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顫抖吧化學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1.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從微觀來看,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有三個:微粒個數影響固體(或液體)物質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微粒個數和微粒自身大小要點詮釋:固態或液態物質,粒子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小的,故1 mol固態或液態物質的體積主要取決於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態或液態物質,粒子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因此,1 mol不同的固態或液態物質的體積是不相同的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一)細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1節的內容。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係的模擬實驗理解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教學難點  1、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和細胞物質運輸效率的關係。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
  • 高一化學期末考試試題,精品講解三(山東卷)
    接上一節,本節繼續通過試題的形式,複習高一化學的內容,對於即將進行考試的學生來說,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一化學13.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2.4LSO2中含有分子數為NAB. 28gN2和CO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總數一定為NAC. 0.1molL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案二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功能,由於本章與生活常識的密切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