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衫羽歌
你相信星座嗎?
你相信鬼神嗎?
你相信這個世上有天使嗎?
曾經,我痴迷於星座。每天出門前,我都會看下星座運勢,是否會遇到貴人,幸運顏色和數字,還有會不會有桃花等等。
就連找男朋友,我首先也要問下對方的星座,看看是否匹配。
也許你會說,其實有時候覺得星座還蠻準的。
其實,你被騙了!
在《這不科學》這本書中,從多個維度來舉例論證偽科學到底有多麼不科學,不管是鬼怪還是佔卜,在書中都有科學方法逐一解析。
當然,這本書並不是揭穿真相,而是幫助我們學會思考,讓更多的人在面對一個問題時,可以具有批判性思維。
就像美國著名學者威爾杜蘭特說的:
「大多數人的麻煩是他們不用理智思考,而是用希望、恐懼或願望思考。」
01佔星術的奧秘
佔星術是古巴比倫發明的,他們認為七大行星影響著我們。現在的佔星師會用地球引力或者電磁學理論解釋天體對我們的影響。
你相信佔星術嗎?為什麼?
也許你會說信,但是卻說不上原因,只是覺得很準。
也許你會說不信,但是也說不上原因,只是猜測。
《這不科學》書中指出,要想有說服力,那就需要一個確切的理由。如果只是憑經驗猜測,那只是猜測,並不能說服他人,不構成知識。
書中還指出,我們的身體特點是由我們基因決定的,在受精卵中表達並發育,我們的基本體格是油受孕那一刻的基因決定的,而並不是由出生那一刻的天體決定的。
這就是為何同一天出生的雙胞胎,性格會不一樣。
那為何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佔星術呢?
我想,這是一種自我安慰吧。就像是很多人在出門前看看星座運勢一樣,給自己一個心理準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覺得佔星術準,是因為大多數的描述都是寬泛的,適用於大多數人。
比如白羊座的人勇敢、衝動、精力充沛;金牛座的人倔強、有耐心、執著。
正如巴納姆效應說的:如果我們想要相信一件事,那總可以搜集到各種支持的證據,而對與此相左的證據視而不見。
星座的描述模糊而籠統,就是為了讓我們不知不覺對號入座。
02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先來講個個故事:
孔子和顏回受困於陳國和蔡國之間,餓了一個多星期。弟子顏回要到了一些米煮飯。飯煮好後,孔子竟然看到顏回在用手抓米飯吃,雖然很生氣,但他假裝沒有看到。當顏回請他去吃飯時,孔子說想先供奉先父。顏回急了,告訴孔子,供奉先父要用乾淨的飯,剛鍋裡有髒東西,撈出來時沾上了米飯,他不捨得扔掉,就吃了。孔子嘆息著說:「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時候;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依靠的時候,知人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的確,《這不科學》一書中提出,知覺是建構性的,也就是說我們感知的事物不僅僅是由眼睛決定的,還由我們的所知、所願、所信和心理狀態決定。
研究發現,當刺激含糊不清或者視線模糊時,我們的知覺尤其真實。
比如,當我們獨自一個人走在漆黑的小路上,心裡害怕會不會有壞人,這時候看到了路邊的灌木叢,都會誤以為是站著一個人。
還有,當我們淋浴時會突然聽到電話鈴聲響起,但是走到電話旁,卻發現並沒有未接來電,這才意識到電話鈴聲只是我們的大腦在想像。
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會賞月。我們望著天上又圓又大的月亮,看著月亮中的陰影,仿佛看到了一隻兔子在桂花樹下搗藥。但是,同樣的月亮,在美國人的眼中是一個男人的圖案。
還有,我們在看天上的雲彩、煙霧、朦朧的畫面、牆上的汙跡,都會在上面看到大象、恐龍、城堡、魔鬼等各種畫面。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幻覺或錯誤知覺被稱為幻想性視錯覺。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很多人見鬼的事。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去世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並不存在鬼魂這種說法。
那很多人說的見鬼是怎麼回事呢?
計算機專家維克坦迪也經歷了一次鬼經驗,一天夜晚,他在實驗室工作時,突然感覺自己有種被人盯著的感覺。隨後,他看到了一個灰色的身影出現了,並且在房間裡不斷飄動。他害怕極了,拿來輕劍決定和灰色身影決鬥。當他舉起輕劍時,劍開始抖動。維克坦迪明白這是聲波產生的振動,隨後他測量了實驗室的聲波,發現實驗室空氣每秒振動19赫茲。當他關掉抽風扇時,振動停止了。那個所謂的灰色影子也消失了。
原來,所謂的灰色影子和被盯著的感覺都是由於聲波產生的,準確說是次聲,低於人的聽力極限,一般不容易被人們所感受到。
怪不得,人們看到的鬼通常會伴隨著大風和雷雨天氣,這是因為地震、打雷和風都能產生次聲。
正如書中所說的,一座配置波動的磁場、光級度、氣流和次聲的房子,會比我們在鬼屋遇到的更恐怖。
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其實鬼並不可怕,比鬼更可怕的是那些心懷鬼胎的人。
小時候,村裡很少有水泥地。所以,一到下雨天,屋前屋後都會有很多的蚯蚓和癩蛤蟆出現。當我想抓一隻癩蛤蟆看看,它到底和青蛙有何不同時,奶奶就會大喊:千萬別碰,會長瘤子。
長大後,我真的摸了一下癩蛤蟆,結果你猜怎麼著?我手上根本就沒有長瘤子。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堅信碰了癩蛤蟆就會長瘤子,估計是一代一代的人傳下來的古話。但是,再多的人相信也並不能說明這就是真的。
《這不科學》這本書的最後說:如果人們相信什麼就是真的,那不相信什麼也可以是假的,所以一個人的主觀意識並不科學,一切還是要用科學證明。
是啊,不管我們遇到什麼,信不信是其次,關鍵要說出為什麼。
面對偽科學,只要我們掌握「信不信、信什麼、怎麼信」這九字方針,那不管面對鬼還是騙子,我們都能構建自己無懈可擊的批判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