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有生就會有死,這是自然規律。
人類自誕生到現在,已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歷史。期間經受了各種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肆虐,地球上的人口也曾有過幾次大規模減少,可最後我們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到了今天,人類無論是對抗自然的手段還是對抗疾病的技術,都達到了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人類的平均壽命和以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可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的生存的危機卻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這絕不是什麼危言聳聽的事。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面臨了滅絕的危機,那麼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大概會來自這幾個方面:
1 小行星撞擊地球。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曾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小行星無論是落在陸地上還是海洋裡,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因為它巨大的動能必將帶來海嘯、遮天蔽日的水汽煙塵。人的生命財產肯定嚴重受損。
2超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約每隔5萬年地球會發生一次超級火山爆發。超過1000平方公裡土地被巖漿覆蓋,四周的大陸被射入大氣層中的灰和硫氣籠罩,在全球各地形成薄薄的硫酸層,它會在未來幾年間把陽光反射回去。白天會比有月亮的晚上黑。超級火山爆發的機率是大隕石撞擊地球的12倍。
3 全球變暖。本世紀結束時,溫室效應氣體可能倍增.全球平均溫度至少升高2攝氏度,將是地球近150萬年來最熱的時期。最糟的狀況是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氣候完全改變,導致全球糧食供應不足,現有的社會體系普遍瓦解,造成大規模移民和資源爭奪衝突,部分地區變得不適合人居住。這種氣溫也將會造成各種傳染病的大肆流行。氣溫升高使本已缺少的水資源更為稀少。由於氣候變暖,世界許多冰山、雪山以及南北極冰帽融化,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由於融化時吸收大量熱能,造成巨大的氣流,有可能短時間摧毀某一地區。南北冰帽融化,極有可能造成地球失衡,極軸大幅度偏移。
4 生物技術災難。工業汙染、農業汙染、家居汙染……有毒物無處不在,人們的生命及繁殖能力都受到極大危脅。生態系統的破壞,對稀有動物的屠殺、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有一個大問題,每年由於人類活動,至少有3萬種物種滅絕。這一切的後果是人們難以想像的,如不採取措施,等到那一天,將悔之晚矣。我們一方面在毀滅著自然物種,一方面又通過基因技術創造新物種。變異的微生物可能會難以控制,更為可怕的是,有人會利用生物科技做壞事,例如製造一種類似伊波拉的病毒,種種後果,難以想像。
5 核戰爭。核戰爭在今天看來不太可能,但在冷戰期間卻是雙方想取得勝利的法寶。世界各國為了自己的國防力量,在軍事上大量投資,以現在的科技,致命的、足已毀滅全人類的武器對各國來說已變得極為容易。
6 機器人主宰世界 。每隔一二年機器人控制器的處理功能的複雜度就成倍增加,現階段的複雜度較低,但可能在50年內趕上人類。2050年之前將出現具有和人類同樣心理功能的機器人。這些智慧機器人將學習我們的技術、分享我們的目標和價值,人類製造出聰明的機器人,它們可能會取代我們徵服世界。至今能取代人的機器人並未出現,但到2050年以後,機器人的智力會同人一樣,甚至更好,社會學家懷疑我們的文化,甚至人類這個物種都會消亡。
7 基因變異。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重大災難。但是,由這種原因導致滅絕的物種數量,僅僅約為迄今已滅絕的物種總數量的4%。大多數物種都是悄無聲息地走了,連一記喪鐘都未曾奏響。為什麼多數物種紛紛「靜靜地」滅絕?科學家認為,可以從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罩(生物學上稱為「端粒」)尋得答案。每種動物染色體末端都有保護帽,稱為「端粒」。沒有端粒的染色體會不穩定。每次細胞分裂並不完全複製端粒,我們一生中,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愈來愈短。端粒變得極短時,就會開始看到和老化相關的疾病,如癌症、老人失智症、心臟病和中風。此外人類的端粒一代比一代略短一些。過了幾千代後,端粒磨損到危險程度,人類會在較年輕時就會出現老化疾病,導致人口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