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離滅亡還有多遠

2020-12-03 老李聊科普

世間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有生就會有死,這是自然規律。

人類自誕生到現在,已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歷史。期間經受了各種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肆虐,地球上的人口也曾有過幾次大規模減少,可最後我們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到了今天,人類無論是對抗自然的手段還是對抗疾病的技術,都達到了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人類的平均壽命和以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可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的生存的危機卻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這絕不是什麼危言聳聽的事。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面臨了滅絕的危機,那麼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大概會來自這幾個方面:

1 小行星撞擊地球。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曾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小行星無論是落在陸地上還是海洋裡,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因為它巨大的動能必將帶來海嘯、遮天蔽日的水汽煙塵。人的生命財產肯定嚴重受損。

2超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約每隔5萬年地球會發生一次超級火山爆發。超過1000平方公裡土地被巖漿覆蓋,四周的大陸被射入大氣層中的灰和硫氣籠罩,在全球各地形成薄薄的硫酸層,它會在未來幾年間把陽光反射回去。白天會比有月亮的晚上黑。超級火山爆發的機率是大隕石撞擊地球的12倍。

3 全球變暖。本世紀結束時,溫室效應氣體可能倍增.全球平均溫度至少升高2攝氏度,將是地球近150萬年來最熱的時期。最糟的狀況是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氣候完全改變,導致全球糧食供應不足,現有的社會體系普遍瓦解,造成大規模移民和資源爭奪衝突,部分地區變得不適合人居住。這種氣溫也將會造成各種傳染病的大肆流行。氣溫升高使本已缺少的水資源更為稀少。由於氣候變暖,世界許多冰山、雪山以及南北極冰帽融化,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由於融化時吸收大量熱能,造成巨大的氣流,有可能短時間摧毀某一地區。南北冰帽融化,極有可能造成地球失衡,極軸大幅度偏移。

4 生物技術災難。工業汙染、農業汙染、家居汙染……有毒物無處不在,人們的生命及繁殖能力都受到極大危脅。生態系統的破壞,對稀有動物的屠殺、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有一個大問題,每年由於人類活動,至少有3萬種物種滅絕。這一切的後果是人們難以想像的,如不採取措施,等到那一天,將悔之晚矣。我們一方面在毀滅著自然物種,一方面又通過基因技術創造新物種。變異的微生物可能會難以控制,更為可怕的是,有人會利用生物科技做壞事,例如製造一種類似伊波拉的病毒,種種後果,難以想像。

5 核戰爭。核戰爭在今天看來不太可能,但在冷戰期間卻是雙方想取得勝利的法寶。世界各國為了自己的國防力量,在軍事上大量投資,以現在的科技,致命的、足已毀滅全人類的武器對各國來說已變得極為容易。

6 機器人主宰世界每隔一二年機器人控制器的處理功能的複雜度就成倍增加,現階段的複雜度較低,但可能在50年內趕上人類。2050年之前將出現具有和人類同樣心理功能的機器人。這些智慧機器人將學習我們的技術、分享我們的目標和價值,人類製造出聰明的機器人,它們可能會取代我們徵服世界。至今能取代人的機器人並未出現,但到2050年以後,機器人的智力會同人一樣,甚至更好,社會學家懷疑我們的文化,甚至人類這個物種都會消亡。

7 基因變異。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重大災難。但是,由這種原因導致滅絕的物種數量,僅僅約為迄今已滅絕的物種總數量的4%。大多數物種都是悄無聲息地走了,連一記喪鐘都未曾奏響。為什麼多數物種紛紛「靜靜地」滅絕?科學家認為,可以從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罩(生物學上稱為「端粒」)尋得答案。每種動物染色體末端都有保護帽,稱為「端粒」。沒有端粒的染色體會不穩定。每次細胞分裂並不完全複製端粒,我們一生中,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愈來愈短。端粒變得極短時,就會開始看到和老化相關的疾病,如癌症、老人失智症、心臟病和中風。此外人類的端粒一代比一代略短一些。過了幾千代後,端粒磨損到危險程度,人類會在較年輕時就會出現老化疾病,導致人口大幅減少。

相關焦點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然而,1965年水手4號探測器拍下了第一張近照,卻發現火星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高達96%的二氧化碳濃度,荒涼、乾燥、大氣稀薄,非常危險。科學家們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改變火星環境困難太大,或許可以把視線投回人類自身。有遺傳學家表示,人類有朝一日或許能通過基因工程來減少太空旅行和定居火星的風險。如果科學家能找到一種幫助人體細胞抵禦輻射影響的方法,那航天員就能在太空中更健康地生活更長時間,例如通過表觀遺傳工程。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將「開啟或關閉」某些特定基因的表達。
  • 人類離馬拉松「破2」還有多遠?
    新華社西安9月17日電題:人類離馬拉松「破2」還有多遠?新華社記者姚友明、韋驊16日,裡約奧運會冠軍、34歲的肯亞馬拉松名將基普喬蓋在柏林馬拉松賽上以2小時01分39秒創造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首次將人類跑完42.195公裡的用時縮短到2小時02分以內。在「破2」的徵途上,人類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
    導語: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月球是我們最近的星球,它不僅是我們地球的衛星,同時對地球的的生態和地球軌跡也有相當大的關聯。進而對我們人類的星際移民做準備。那麼我國此次成功在月球培育植物發芽,也為人類未來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打下了基礎。那麼我們離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終極能源-「核聚變」,離我們還有多遠?
    歸根到底,人類還是缺乏一種完美清潔的能源。那麼人類到底有沒有可能研究出一種清潔可靠又安全的能源呢?答案是:有!那麼,我們離核融合能源還有多遠呢? 融合能源並不是科幻電影裡面才存在的東西,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太陽就是核融合能源的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這是自然狀態下的核聚變反應,而我們人類需要的是,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或許這將為人類帶來一次全新的能源革命。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如果能夠在這個最深的海溝往下挖,應該離地心更近了。不過,由於這個海溝位於大洋最深處,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我們人類能夠到達嗎?如此惡劣的環境,如果沒有專門的潛水器,我們人類是沒法抵達的。在我們人類史上,就沒有多少人能夠到達這麼深的海底,更別說在這裡展開複雜的鑽孔項目。所以,科學家選擇在地面展開鑽孔而不選擇在這些海溝鑽孔也是有原因的,雖然地面比在大洋最深處離地心更遠,但是難度相對低一些。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
    但經過差不多100年的發展,糖尿病還只停留在可控制的範圍,究竟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我們知道,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皆因胰腺受損,進而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的 高血糖。在高血糖的長期影響下,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等。
  • 人類重返月球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
  •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哪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哪裡,離地心還有多遠?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最深的地方,位於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磺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下面還有地幔、外核和內核。而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是17000米,目前的馬裡亞納海溝還沒有穿過地球最外層的地殼,還需要6000米才可以穿過地殼到達地幔。而地幔是地球最厚的部分,厚度約2890千米。然後,外核大約2270千米,內核大約1216千米。
  • 人類離在月球建立大型基地的目標還有多遠?目前仍需解決幾項難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可見星球,距離地球大約38萬公裡,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幾千年來關於月球的傳說一直是人類追尋的夢想,特別是在未來數十年後地球能源和資源面臨短缺的情況下,月球上各種礦產資源將可能成為人類新的能源開採渠道之一。
  • 人類離太空到底有多遠?
    生命有多長,未來有多遠?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探測宇宙深空,這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時代使命。從脫離地球,到造訪月球,再到探測火星,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在哪?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這些想法一直困擾著我們。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人類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我想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
  • 科幻電影中能量護盾這種「黑科技」離我們還有多遠?當下能實現嗎
    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能看到的全息影像,這就是一種半成品科技,離電影中的那種全息影像還很遠。還有一種則是能量護盾技術了,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講這種「黑科技」離我們目前還有多遠。能量護盾那麼現在我們離這類武器還有多遠呢,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這種防護罩,利用電能脈衝抵擋火箭、榴霰彈等炮彈的攻擊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埃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離成功的距離還有多遠?
    從幾個緯度來分折一下「星鏈計劃」顛覆5G、取代6G的可能性及實現目標的距離有多遠。首先,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背景來看:其類型雖為民營企業,、但有著強大和深厚的政府背景,執行的是美國政府太空探索、空間通信的戰略任務,體現的是國家意志。
  • 梁江濤:2012離人類還有多遠
    作者:梁江濤電影《2012》帶給人們生存憂患的同時,現實生活中,在相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地球村就有三大新聞與人類生存危機密切相關。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馬爾地夫將被南極洲冰雪融化的海水淹沒。潘基文也加入了絕食行動,他表示,在世界糧食過剩情況下,還有這麼多人挨餓不可接受。這是其三。潛水開會要有一副好身板;為威尼斯舉辦「葬禮」需要人心齊,而參加絕食行動最折磨人了,四處斡旋的聯合國秘書長一天一夜不吃東西,真擔心潘基文會飢餓難忍。而對這一切,不應只看作是一種「行為藝術」。低碳時代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那麼急迫而又咄咄逼人。
  • NASA再次發現宜居星球,我們離登上第二個地球還有多遠?
    地球是人類最適合居住的星球,沒有這一,這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隨著地球環境變壞,以及地球上資源被耗盡,人類最終可能離開這顆可愛的藍色星球。擔心並非是多餘,就像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曾預言的那樣,地球人口增長應該減緩。
  • 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當人類踏出地球飛向太空的那一刻是激動的,同時也是畏懼的。激動,自己能夠代表人類飛向太空;畏懼,太空過於深邃,一眼望去滿是絕望。太空的真實樣貌可能並非我們所想,那太陽的真實樣貌你敢看嗎?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那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距離人類最近的恐龍大滅絕的原因至今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導致其它幾次滅絕的原因也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說物種大滅絕一事聽上去非常可怕,但是仍然有很多生物存活了下來,尤其是海洋生物,當它們藉助了天然的屏障後,理應可以讓不少物種得以存活,然而發生在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的滅絕事件竟讓96%的海洋物種滅絕,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事件所產生的原因一直不明,令人意外的是《自然-地球科學》中的一篇研究報告曾指出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 | 較高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