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到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很多人會混為一談,事實上,直到今天,在我國,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依舊纏繞在一起,界限模糊。那麼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有何區別?大家不妨從深規院《深圳城市更新探索與實踐》一書中尋找答案。
回首過往,時光飛逝,風雲激蕩,深圳這座傳奇城市已經走過了40年頭。在40年徵程中,深圳的發展歷久彌新,如今更是來到了城市發展的拐點,城市更新過程中,快速的物質空間建設將讓位於更整體的三生治理創新。2020年正值深規院而立之年,深規院把深圳城市更新的發展經驗與思考集結成冊,出版《深圳城市更新探索與實踐》一書,回顧深圳城市發展歷程,也為深圳城市更新及舊城改造提供過往經驗參考。
「城市更新」與「舊城改造」是城市發展規劃中的一體兩面,如一朵雙生花,既相似又不同。深規院在《深圳城市更新探索與實踐》就兩者概念進行了詳細解釋:「城市更新」較為複雜,最早在1958年荷蘭召開研討會議中被提出。城市更新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改造,還涉及經濟、文化、社區、產業等諸多方面,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而舊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體地、有步驟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質生活環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勞動、生活服務和休息等條件。舊城改造以拆除重建為主,城市經營為主,政府+開發商為主。
「城市更新」與「舊城改造」雖有不同,但都是對城市發展具有積極助力的規劃,尤其是城市更新,對深圳更加具有規劃意義,是人們生活方式、條件、環境持續改造和使之變得美好的過程。
據了解,深規院近年規劃設計了諸多城市更新及舊城改造項目,如《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井大街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華強北上步片區城市更新規劃》、《深圳市羅湖區東曉街道金威啤酒廠城市更新單元規劃》、《車公廟城市更新統籌規劃》等不同級別的項目,為深圳城市更新做出巨大貢獻。
其中《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井大街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涉及權屬單位最多,且歷史風貌保護區範圍最大的更新單元項目,其現狀複雜性與實施難度堪稱更新單元之最。沙井大街更新單元項目位於沙井街道中心地帶,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涉及13個社區股份公司。單元內擬劃定拆除重建範圍約1.4平方公裡,同時包含一處23公頃歷史風貌保護區。針對地區的敏感性和複雜性,深規院採取了突破常規更新單元的工作思路,按照「重點城市更新單元+歷史街區活化整治」的更新模式,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歷史地區可持續發展路徑。
隨著國家「雙區」的提出,深圳在國際上地位的進一步提升,面對空間資源的難以維繼,城市更新及舊城改造是深圳下一階段的主要挑戰,而深規院也將繼續為深圳城市規劃與發展出謀劃策,助力將深圳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活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