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2020-11-22 騰訊網

全文長1400字,閱讀大約需要 1.5 分鐘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

01

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02

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對應雙邊性規律,即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規律。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

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同時,教師要善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03

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對應名言俗語,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04

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順序性規律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

循序漸進原則反映了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應當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教學,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繫,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05

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個別差異性。

中學生個體之間往往存在著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因此教師的教學要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係

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的學習要求,促進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措施,使學生的才能和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能力水平,然後堅持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06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中要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中去理解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教學中要聯繫社會生活的實際、聯繫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

只有讓學生把知識的講授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把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才能解決好教學中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動腦與動手的關係。

一方面,教師要切實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另一方面,教學要聯繫實際,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際,進而發展學生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07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對應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規律

又稱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08

量力性原則

量力性原則,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階段性。

量力性原則又叫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

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相關焦點

  • 發展批判思維是教學的基本任務
  • 擺正「教學中心地位」高校必須徹底去行政化
    原標題:擺正「教學中心地位」高校必須徹底去行政化 編者按 教學是高校的正業和本業,這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但它又那麼沉重,因為現實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教學壓根兒就沒在高校佔據中心位置,而且越是重點大學,教學就越靠邊兒站。本文作者從高校「重科研輕教學、重創收輕教學、重外延建設輕內涵發展」等問題中抽離出來,從學術與行政的關係這一視角進行考察和探究,所獲得的更為本質和深刻的認知,可能更有利於找到問題的根源與解決的辦法。
  • 教學原則與俗語大碰撞
    一、教學原則(馮鞏找陰涼,尋思理直發)1.啟發性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壞老師奉送真理,好老師教人發現真理——弟斯多惠產婆術——蘇格拉底2.因材施教原則: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量體裁衣
  •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都包括這五個點
    有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規劃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都要從哪些方面考慮,你知道嗎?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目標及其意義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 教學研討|1.6 微積分基本定理
    本節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的推理生成過程;第二部分主要讓學生熟悉微積分基本定理的使用,著重說明定積分值與曲邊梯形面積的關係,為下一節習定積分的簡單應用奠定基礎。而第一部分重在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研究某些數學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作為本節內容的第一課時,重點在後者.特別是,本節課內容是體現新課程讓學生積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良好素材.
  •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而在教育學這個部分,課堂教學又是重中之重。大家在學習這一塊兒內容的時候需要拓展自身知識的廣度以及挖掘知識的深度,需要做到有自身的理解。那麼今天就幫助大家去梳理我們課堂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去學習一下這一塊兒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教師的教學工作包括五大環節: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定。
  • 關於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的存在意義
    每當提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大家腦海當中一定會浮現「間掌傳教」這四個字,殊不知,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可不止這四個字這麼簡單,它對我們教育學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所有幫助,祝大家早日成師。
  • 劉健:論葫蘆絲的教學體系——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一、關於教學目標的認識 教學目標的制定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目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它客觀性的要求通過教學方式去達到一定的目的定取得相應的成果,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關注學情,提高效率  複習備考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都必須依託對學情的把握。基於學情的複習備考教學,才能有效地提高複習效率。福建省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領會化學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要堅持如下幾個原則:  1.德育為先。
  • 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和方法步驟合集
    01組織和選擇單元 設計一門課程,必須考慮學習者必須學習哪些內容,對這個問題的考慮一般是從單元層次開始的。單元是一門課程的劃分單位,不同的學科進行不同的單元劃分,如語文課程的一個單元是一組體裁相同的課文。通過單元的選擇可以確定一門課程的基本框架。
  • 21考研小白,必須知道這9個考研常識!
    幫幫在這裡整理了10個考研小白必須知道的考研常識,趕緊學習起來吧!2020考研複試啟動時間原則上不早於4月30日。   ►考研地區的劃分   考研地區總體分為兩大類,國家按照A類、B類確定考生參加複試基本分數要求。   A類: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21個省(市)。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彈性與適應性是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比如,一年級上學期的目標是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漢字100個;一年級下學期的目標是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漢字200個;二年級上、下學期要分別認識漢字450個,會寫漢字250個。這裡提出的數量,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中最基礎的保底數。隨著年級的增長,課文長度明顯增加、難度明顯提升。
  • 中小學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 ——中小學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及要求 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括備課、上課、課後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五個環節。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地圖和分區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國際常識,懂得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原則,明確一個國家的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無論大小都一律平等,樹立世界各國平等相處,求得共同進步與發展的觀念。   4. 通過對世界組織的介紹和閱讀各國的有關數據,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激發學生的的競爭意識、進取心和愛國熱情。
  • 探尋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理論依據
    對教材、活動、教學過程等科學教學的任何一個子系統進行深入研究,我們都不準發現結構的重要性。優化結構,可以提高效率;改變結構,可以改變事物的性質。當我們知道為什麼要優化課堂教學(科學探究)結構的時候,我們優化課堂數學結構的行為就會更加自覺。下面以教科版科學四上教材為例(以下均同),單純地談一談教材的編排結構。  布魯納認為,教材的呈現順序要與學生的認知發展相適應。
  •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下)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是我們教招考試當中的重點知識。在考試中會以單選、多選題、判斷題、辨析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出現。上次小編給大家講了備課和上課的注意事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布置和批改作業、課外輔導和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的相關知識點。1.布置和批改作業在應試教育下,很多老師盲目的給學生布置大量作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 預防愛滋病,這6個基本常識你必須知道
    預防愛滋病,這6個基本常識你必須知道 2020-11-19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理教學大綱和物理教科書的建設與發展
    教學大綱的結構和內容通常包括:1.大綱的說明。主要依據教學計劃的精神,說明本門學科的教學任務和要求,以及教材選編的原則。這是大綱的指導思想。2.大綱本文。主要根據選編教材的原則,將本門學科內容的邏輯體系,以及教學進度,按照章節、課題,全面、系統、連貫地以綱要的形式列述講授要點、安排實驗、練習和參觀等事項。3.關於教學法的建議。根據學科性質,簡要提出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及教學的注意點等,以供教學參考。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
    2.堅持基本原則。(1)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引領功能;(2)堅持全流程管理,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前、課中、課後各環節;(3)堅持規範化建設,不斷健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制度;(4)堅持增強獲得感,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3.嚴格落實學分。
  •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
    《地球的宇宙環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和天體系統的層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2.說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學會搜集地理資料和閱讀、分析地理圖表,從圖表、資料中獲取知識。